按图索骥

伯乐,原名孙阳,春秋时秦国人,相传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相马专家, 曾经著有《相马经》(或称《马经》)。“伯乐相马”的故事,至今也还在民间流传着。

但是,据说伯乐有个儿子却并不聪明。有这么一个故事:伯乐的儿子死读了他父亲的《马经》,去找骐骥良马,结果,却得了一匹劣马,根本不堪使用。另有一说:伯乐的《马经》中,曾说到良马的额头如何如何,眼睛如何如何,蹄子又如何如何。他儿子把这几条死记住了。有一天,在路边看见一只大蛤蟆,便高兴地对伯乐说:“爸爸,这真是一匹良马了!你瞧,它的额头、眼睛,都跟您说的相仿,就是蹄子不大一样。”伯乐又气又好笑,幽默地说:“这‘马’好跳,无法驾驭!”

这个故事,在《朝野佥载》(相传为唐朝人张鷟撰)和《艺林伐山》(明朝人杨慎撰)等书中,都有类似记述。由于死记教条,机械地按照《马经》去找良马,结果闹了大笑话。这就是“按图索骥”这句成语的来历。

那么,为什么不叫“按经索骥”,而叫做“按图索骥”呢?传说:周穆王有八匹神奇的骏马,每一匹不仅都有一个高雅的名字,而且都健壮不凡, 各有特色;有名的“八骏图”,就是后来的画家根据传说画的那八匹骏马的想象图。唐代诗人白居易曾有诗道:“穆王八骏天马驹,后人爱之写为图。” 因八骏有图,上述的故事,就被人叫做“按图索骏”。“骏”和“骥”都是良马,意思相同,“按图索骏”因此又叫作“按图索骥”。

明朝人赵汸的《葬书问对》中说:“按图索骥者,多失于骊黄”。(“失于骊黄”是比喻只看外表,不顾实质而致失败的意思。)

可见“按图索骥”的原意,是批评死守成规、脱离实际和不知融会变通的。但是后来,这句成语却被用作另一种意思,即:根据具体的标示,去寻

找需要的东西,就可以在繁复的情况下,顺利地找到。例如按照分门别类的目录或索引,就很容易从大批图书资料中找出你所需要的某一本书、某一篇文章或某一词句,这也可以叫做“按图索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