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成语是我们民族语言中千百年来经过千锤百炼而形成的一部分精练、形象而又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材料。它能以寥寥数字说明一件事实,一个道理,或比喻一种形象,收到言简意赅的效果,同时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成语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固定词组。它的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来自
古代典籍;一是来自民间口语。从古代典籍中来的,有的出自寓言故事或历史事件,如“守株待兔”、“四面楚歌”;有的是从古书中直接摘取原句而成,如“一鼓作气”、“外强中干”;也有一些是原句的压缩,如“一暴十寒”是从“一日暴之,十日寒之”简化而成的。从古代口语流传下来的成语, 为数也不少,如“东风压倒西风”、“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等。
成语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语义的完整性;一是结构的定型性。语义的完整性是指一个成语在语言中是一个意义完整的单位,它的意义是约定俗成的。除少数成语的意义跟字面意义基本一致以外,多数成语不能根据字面望文生义。如“斩钉截铁”不是斩断钉截断铁的意思,而是指说话、做事果断, 不拖拉。结构的定型性,是指成语的结构是固定的,多数为 4 个字;各个组成成分也是固定的,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每一组成成分不能任意用同义成分去代替,也不能任意改变各组成成分的次序。如“以卵击石”不能改成“以蛋击石”,“南辕北辙”不能改成“东辕西辙”。
成语有的也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像“飒爽英姿”、“卓而不群”其褒义显著而强烈,相应的“鼠目寸光”、“为虎作伥”等成语其贬憎之意也入木三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时代变迁,一些成语的感情色彩发生了转换, 像“明哲保身”原义是指善于保全自己,含褒义,而现在人们用它指那些只顾个人,不讲原则的人,含贬义。
我们在这里编选的成语,故事性强,所涉及的历史和文学知识比较丰富, 以求为少年朋友提供一个了解我们古老民族文化的窗口。在编选中,我们避开了人们熟知的和比较生僻的成语,注重其实用性的同时,力求能拓宽青少年读者的知识视野。实现这一目标,是编者的最大心愿。
编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