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大曲的辉煌元杂剧

在元代,书会原为读书场所,后来逐渐演变为三教之外各种艺人编写话本、戏曲和曲艺的地方了。书会里的编撰者称为才人,以在勾栏瓦舍编写话本、戏曲谋生。

在一个晴朗的月夜下,一群才人士子在温州九山举办聚会。酒兴正浓时,有人即兴唱起了一段笑看世事的自嘲之曲。

这时,席间有人提议:“不如按照《状元张叶传》重编一出‘书生负心’的戏文,以醒世人之心,搏一个书会魁名!”

于是,《张协状元》就这样诞生了。《张协状元》开场的《满庭芳》词中这样写道:

这番书会,要夺魁名。占断东瓯盛事,诸宫调唱出来因。

《张协状元》故事讲的是书生张协遇到强盗,不幸落难,有幸得到了王贫女的帮助,二人结为夫妻。后来张协去京城考中了状元,却忘恩负义,不认贫女。宰相王德用收养了贫女,最后,贫女同张协破镜重圆。

这是一本谴责书生负心婚变的作品。但作者既要谴责负心汉张协,又想保证贫女有个完满结局,只能采取调和的做法,所以未能将悲剧意识贯穿到底。

《张协状元》全本用南方流行的词调和民间小曲演唱,开场时先以说唱诸宫调大曲引入,中间又有许多游离于剧情之外的插科打诨,这些都属于初期南戏的特征。

《张协状元》的故事情节分两条线索进行,是南戏和传奇剧本惯用的双线结构的雏形。剧中人物的塑造,很有可取之处,如在写张协对贫女的态度不断变化方面,从落难相依发展到抛弃,剧情层层深入,刻画得十分细致。

东瓯是温州的旧名。九山书会的才人们就是这样演绎成了一个用说唱和歌舞大曲来表演的故事。这就是我国较为成熟的杂剧艺术。

在元代,受唐宋燕乐大曲和诸宫调的直接影响,杂剧逐渐成为当时主流文化,并逐渐走向了辉煌。在元代“官本杂剧段数”中,有可考知为“大曲”或“法曲”等组成者很多,比如《争曲六么》、《索拜瀛府》、《诗曲梁州》等。

歌舞大曲逐渐演变成元杂剧,但元杂剧结构仍带着极浓厚的本来面目。尤其是在唱词结构方面,受后期的“诸宫调”大曲影响尤其深。

比如杂剧主角独唱到底的规则,和末本、旦本之分,受“诸宫调”的男女唱者实际支配,而其套类构成,更是全由“诸宫调”大曲套数构成进展而来的。

简捷地说,“杂剧”乃是“诸宫调”大曲的唱者,穿上了戏装,在舞台上搬演故事的剧本,故仍带着很浓厚的歌舞大曲的成分。

元代可以说是延续了大曲艺术的杂剧黄金时代或全盛期,元代杂剧总数,超过了600余种,在短短一个世纪有了600余种剧本产生,由此可见其盛况非凡。

元代杂剧的兴盛,是由于当时交通大为发达,城市经济大为繁荣,百姓负担减轻,手工业销售量大增。还有,在元代时,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科举制度还没有恢复,文人也发生了分化。

大多数文人和广大市民的关系比较密切,部分文人和民间艺人一起,便组成了书会。他们一方面学习传统大曲之美,一方面学习民间艺术的成就,同时又把自己的才能贡献给杂剧的创作。

在元代书会里,民间杂剧艺人和文人的合作对元杂剧的兴盛起了推进作用。他们的创作在我国大曲史、杂剧史上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书会培育了一大批戏曲作家。

当时最著名的书会是“玉京书会”,其中最著名的书会才人叫关汉卿。关汉卿是个剧本作家,他自称自己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的一粒铜豌豆。

关汉卿是一位熟悉勾栏艺术的戏曲家,在元代前期杂剧界他是领袖人物,具有很大影响,他一生创作了60多个杂剧。

元末明初杂剧作家贾仲明在《录鬼簿》中称关汉卿为:

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

由此可见关汉卿在元代剧坛上的地位。

还有,据元代官员熊梦祥撰写的志书《析津志》也写到了关汉卿,原文记载:

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

在我国杂剧史上,还没有一个戏曲家像关汉卿那样塑造出如此众多而又鲜明的艺术形象。

如在《窦娥冤》、《拜月亭》、《望江亭》、《西蜀梦》、《诈妮子》等剧里,关汉卿出色的心理描写打开了作品人物内心世界的窗扉,成为他塑造主要人物形象不可缺少的艺术手段。

关汉卿善于提炼激动人心的戏曲情节,省略次要情节,以突出主要事件。比如在《窦娥冤》里,关汉卿安排了窦娥被屈斩后天地变色的奇迹,而对窦娥结婚则一句带过,不浪费一点多余的笔墨。

关汉卿是一位熟悉舞台艺术的戏曲家,他继承了传统大曲之美,他的戏曲语言既本色又当行,具有“入耳消融”的特点。关汉卿的杂剧没有艰深晦涩的毛病,其剧在词曲念白安排上也恰到好处,曲白相生,自然贴切,不愧是当时戏曲家中一位“总编修师首”的人物。

关汉卿作为一位杰出的语言艺术大师,他吸取了大量民间生动的语言,熔铸精美的古典诗词,创造出一种生动流畅、本色当行的语言风格。这主要表现在人物语言的性格化上,曲白酷似出自人物之口,十分符合人物身份。比如《窦娥冤》中的说白:

婆婆,此后遇着冬时年节,月一十五,有瀽不了的浆水饭,瀽半碗儿与我吃,烧不了的纸钱,与窦娥烧一陌儿,则是看你死的孩儿面上。

这样朴素无华的说白,看不到任何加工痕迹,非常符合窦娥这个小媳妇的身份。

除了关汉卿之外,在玉京书会中还有一位才人王实甫,他不仅出身官宦名门之家,而且他自己也是做过官的。

王实甫回到大都后,他就一头扎进玉京书会,出入于歌台舞榭之中,流连于勾栏瓦舍之间,开始了他的戏剧创作生涯。

元大都时期的西四砖塔胡同一带,有勾栏数十处,是元杂剧演出的主要场所,也是三教九流聚集的地方。王实甫等人,整日流连于此,所以能够体味到社会下层人们的生活,能够反映他们的愿望。

王实甫根据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改编的《西厢记》,实现了有情人的爱之梦,文学价值很高,被视为古代杂剧的范本,成就了他成为元杂剧著名作家之一。

《西厢记》创新之处在于它有5本20折,而元杂剧一般是以一本4折来表现一个完整故事的。本剧突破了元杂剧一人主场的通例,如第一本第四折,张生唱了许多首词后,“锦上花”一曲由莺莺唱,“幺篇”由红娘唱,对故事的题旨做了新的改动。

《西厢记》最突出成就是从根本上改变了《莺莺传》的主题思想和莺莺悲剧结局,它把男女主人公塑造成在爱情上坚贞不渝,敢于冲破封建礼教束缚,并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得到美满结果的一对青年。

这一改动,使《西厢记》剧本反封建倾向更加鲜明了,它突出了“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的主题思想。同时,在艺术价值上,《西厢记》剧本通过错综复杂的戏剧冲突,来完成莺莺、张珙、红娘等艺术形象的塑造,使人物性格特征生动鲜明,加强了作品戏剧性,对我国后来文学创作产生了多方面的积极影响。

元代时的“贞元书会”有个才子马致远,他年轻时热衷功名,很有政治抱负,但一直没能实现,他早年便参加了杂剧创作。他从事杂剧创作的时间很长,名气也很大,有“剧状元之誉”。

马致远早期创作作品《汉宫秋》,这是他杂剧中最著名的一部,描写王昭君出塞和亲的故事。

马致远在传说的基础上再加以虚构,把昭君出塞的原因,写成毛延寿求贿不遂,在画像时丑化昭君,事败后逃往匈奴,引兵来攻,强索昭君;把汉元帝写成一个软弱无能、为群臣所挟制而又多愁善感、深爱王昭君的皇帝;把昭君的结局,写成在汉与匈奴交界处的黑龙江投江自杀等。

这样,《汉宫秋》成了一种假借一定历史背景而加以大量虚构的宫廷爱情悲剧。《汉宫秋》主要人物是汉元帝,他作为皇帝,却不能主宰自己,连自己所爱的女人都不能保全。事实上,在马致远笔下的汉元帝,也更多地表现出了普通人的情感和欲望。

《汉宫秋》中的第三折“梅花酒”写得尤其动人,马致远利用回环往复的手法,把汉元帝在昭君走后,凄婉的神情形象地描写出来了,真不愧散曲高手。

当大臣以女色败国的理由劝汉元帝舍弃昭君时,汉元帝忿忿地说:

虽然似昭君般成败都皆有,谁似这做天子的官差不自由!

在灞桥送别时,汉元帝对夫妻恩爱的平民生活流露出羡慕之情,汉元帝感慨道:

早是俺夫妻悒快,小家儿出外也摇装。

尤其第四折“孤雁惊梦”一大段凄婉哀怨的唱词,表现出汉元帝对情人的无限思恋,就把剧本悲剧气氛渲染得愈加浓郁了。这里在塑造戏曲人物的同时,也直接抒发了作者对历史变迁、人生无常的深切感受。

《荐福碑》也是马致远的早期剧作,写的是落魄书生张镐的故事。在故事开始,张镐时运不济,一再倒霉,甚至荐福寺长老让他拓印庙中碑文卖钱作为进京赶考的盘缠,但是半夜里雷电却把碑文击毁了。

后来张镐时来运转,在北宋时期政治家范仲淹资助下考取状元,从此飞黄腾达。剧中多处表现出作者对社会现状的不满,比如:

这壁拦住贤路,那壁又挡住仕途。如今这越聪明越受聪明苦,越痴呆越享了痴呆福,越糊涂越有了糊涂富。

这个剧本集中反映了作者怀才不遇的牢骚和宿命人生观,也反映出当时许多文人在社会地位极端低落处境下的苦闷心情。

《青衫泪》是马致远根据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改编而成的爱情剧,虚构了白居易与裴兴奴的悲欢离合故事,中间插入了商人与鸨母的欺骗破坏,制造了戏曲纠葛。

马致远创作最集中地表现了当时文人内心矛盾和思想苦闷,并由此反映了一个时代文化特征。

包括《汉宫秋》这样历史题材的作品在内,剧中人物往往游离戏曲冲突,进行大段的抒情,这常常是作者在借剧中人物表现自己的喜怒哀乐。

如在《岳阳楼》中,吕洞宾所唱《贺新郎》一曲:

你看那龙争虎斗旧江山,我笑那曹操奸雄,我哭呵哀哉霸王好汉。

为兴亡笑罢还悲叹,不觉得斜阳又晚。想咱这百年人,则在这捻指中间。

空听得楼前茶客闹,争似江上野鸥闲,百年人光景皆虚幻。

这实际上是马致远在其散曲中写过多次的一种人生感受,马致远大多数杂剧戏曲效果不是很强,而前人对他的杂剧评价很高,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剧中所抒发的人生情绪容易引起旧时代文人共鸣;再就是语言艺术比较高超。

马致远杂剧语言偏于典雅,但又不像《西厢记》、《梧桐雨》那样华美,而是把比较朴实自然的语句锤炼得精致而富有表现力。比如《汉宫秋》中写“惊雁”的一曲《尧民歌》,原文是这样写的:

呀呀地飞过蓼花汀,孤雁儿离了凤凰城。画檐间铁马响丁丁,宝殿中御榻冷清清。寒也波更,萧萧落叶声,烛暗长门静。

马致远剧本语言清丽,他善于把比较朴实自然的语句锤炼得精致而富有表现力,而且曲文充满了强烈的抒情性和主观性。

马致远扩大了剧本体裁领域,提高了艺术意境,其杂剧剧本和谐优美,语言疏宕豪爽、雅俗兼备,词采清朗俊雅,而不浓艳。

元杂剧一般从体裁上分为悲剧、喜剧,从题材上分为公案戏、历史戏、爱情戏、社会戏、神话戏。

在元杂剧中,四大悲剧是《窦娥冤》、《梧桐雨》、《赵氏孤儿》和《汉宫秋》。四大爱情剧是《西厢记》、《墙头马上》、《拜月亭》和《倩女离魂》。

元杂剧最好的地方,是能够连结民间质朴风格与文士们隽美文笔。所以元杂剧文辞都是很自然,很真切,很质劲,却又是很美丽的。

这正是民间作品与文士手笔刚刚接触的最好产品,正是杂剧黄金时代。因为元杂剧还要迎合着人们心理与喜爱,所以在题材与结构上便往往表现出与前代诗、文、词里所不曾有过的东西。

总之,大曲虽然在元代销声匿迹了,但它却逐渐演化成了元杂剧。在传统大曲影响下,元杂剧继承了大曲曲辞的直率自然,深受人们喜爱。因此,元杂剧是我国大曲的延伸,它继承了大曲之美,并且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

[旁注]

《满庭芳》 词牌名,因唐代吴融“满庭芳草易黄昏”诗句而得名。又名《锁阳台》、《满庭霜》、《潇湘夜雨》、《话桐乡》、《满庭花》等。有平韵、仄韵二体。平韵正体为双调九十五字,上下阕各四平韵,或上阕四平韵,下阕五平韵。仄韵体又名《转调满庭芳》,双调九十六字,上下阕各四仄韵。南北曲均有。

词调 一般指文词和音调,或诗和词的格调。古代专指填词的格调,是写词时所依据的乐谱,后指把前人每一种词调的作品的句法合平仄分别加以概括,从而建立的各种词调的平仄格式,每种格式有一个词牌名作为代表。

官本杂剧 杂剧一部分,是在当时应承官府演出所用的杂剧剧本。南宋学者周密《武林旧事》载有官本杂剧名目280种,对杂剧发展影响很大。

科举 科举制度是我国历代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完备而严密的制度体系。它历经1300多年历史,对我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发生过深远的影响,并对亚洲乃至世界产生过重要的作用。

玉京书会 元代杂剧作家在大都建立的一个创作组织,包括当时集中在大都的北方杂剧作家。其中可以确定为玉京书会成员的有关汉卿、白朴、杨显之、赵公辅、岳伯川、赵子祥等,其为书会才人的创作开辟了一条广阔的道路,对杂剧影响很大。

《析津志》 作者熊梦祥,本书为最早记述元代北京地区的一部专门志书,是研究这一地区地理、历史的宝贵资料。书中对元大都的城池、坊巷、官署、庙宇、人物、风俗、学校等都有较详细的记载。

《拜月亭》 又名《王瑞兰闺怨拜月亭》,元代关汉卿所作。全剧共四折一楔子。后来元代施惠对其进行了改编,名为《闺怨佳人拜月亭》,有《元刻古今杂剧三十种》本、《元人杂剧全集》本等。

窦娥 是关汉卿杂剧《窦娥冤》的主人公,是封建社会被压迫的妇女典型,她性格善良而刚强,突出表现了她不可征服的精神,对后世剧本文学影响很大。

王实甫 名德信,元代杂剧作家,著有杂剧14种,如《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等。《西厢记》不仅是他的代表作,而且是元代杂剧创作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

红娘 这个人物成名于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红娘这个人物在崔、张故事中以一个婢女身份出现,王实甫对这个形象进行了成功创造,使之成为一个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

马致远(1250年~1321年),他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著有杂剧15种。是我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对后世影响很大。

王昭君 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又称“明妃”。西汉时她被选入宫,匈奴王单于来汉朝和亲,她自请出嫁。她对改善汉朝与匈奴的关系起了一定作用。

灞桥 位于西安城东,是一座颇有影响的古桥。在春秋时期,秦穆公称霸西戎,将滋水改为灞水并修桥,故称“灞桥”。灞桥在唐朝时设有驿站,凡送别亲人与好友东去,多在这里分手,有的还折柳相赠,因此,此桥也曾叫做“销魂桥”,流传着“年年伤别,灞桥风雪”的词句。“灞桥风雪”从此成了长安胜景之一。

状元 科举时代称殿试第一名为状元。常科考试最初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后改由礼部侍郎主持,称权知贡举。进士及第称登龙门,第一名才称状元。

吕洞宾 我国著名的道教仙人,属于八仙之一,道教全真派北五祖之一,全真道祖师,钟吕内丹派、三教合流思想代表人物。在民间信仰中,他是八仙中最著名、民间传说最多的一位。

散曲 是一种同音乐结合的长短句歌词。元人称为“乐府”或者“今乐府”。它经过长期酝酿,到宋金时期又吸收了一些民间流行的曲词,尤其是少数民族的乐曲侵入并与中原正乐融合,导致传统的词和词曲不能在适应新的音乐形式,于是它便作为一种新的诗歌形式逐渐形成了。

《汉宫秋》 元朝四大悲剧之一,作者马致远。《汉宫秋》的主角是汉元帝。作品通过他对文武大臣的谴责和自我叹息来剖析这次事件。作为一国之主,他连自己的妃子也不能保护,以致演成一幕生离死别的悲剧。

《赵氏孤儿》 全名《冤报冤赵氏孤儿》,又名《赵氏孤儿大报仇》。元杂剧《赵氏孤儿》是一部历史剧,相关的历史事件记载最早见于《左传》,情节较略。戏剧情节叙春秋时期晋贵族赵氏被奸臣屠岸贾陷害而惨遭灭门,幸存下来的赵氏孤儿赵武长大后为家族复仇的故事。

[阅读链接]

《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曲词华艳优美,富于诗的意境,可以说每支曲子都是一首美妙的抒情诗,极像一首优美的传统大曲乐舞。

其实,《西厢记》和传统大曲渊源很深。在元代,由于经济发展及市民阶层出现,封建礼法观念在普通人中逐渐淡化,便出现了诸宫词大曲的《西厢记》,用琵琶和筝伴奏,边说边唱。

《西厢记》是我国古典戏剧的现实主义杰作,其受传统大曲影响很大,同时也对后来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戏剧创作影响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