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在世界上赢得赞誉的新一代知识分子

进入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世界科学技术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科技成果近乎爆炸式增长。我国的科技工作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如捆绑式运载火箭的发射成功、人造卫星的发射与回收、电子对撞机的研制和使用等等。相当一部分科技成果已达到或超过世界先进水平。不仅如此,一些在新中国成长起来的大学生、知识分子留学海外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他们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如修瑞娟、倪以信、侯义斌就是这样一些有作为的新一代知识分子。

修瑞娟是世界著名的女科学家,“海涛式灌注修式理论”的女主人,其科技成果在 1983 年就震惊了欧美发达国家。她现在任国际微循环联盟第一副主席,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副校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微循环研究所所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等职。

微循环是指人体血液循环中,继大、中、小血管之后微血管的血液循环。微血管是纵横交错,结成网络的生命的长河,是一个奇妙的人体微观世界。也正是这个世界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命。过去称人死亡,皆因大脑坏死或心脏停止跳动所致,而其原因连世界上微循环研究的权威也提不出更令人信服的科学的见解。在这个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的正是我国的中年女科学家修瑞娟。

她开始接触这个世界,探索其奥秘的时候还是一个不满 30 岁的普通科研人员。

1965 年,一次罕见的暴发型流脑袭击北京。即时,修瑞娟刚从莫斯科第二医学院以“特优”成绩毕业,她随中国科学院一个神经介质组踏进了北京友谊医学院的儿科病房,每天坚持 24 小时对患儿甲皱微循环进行观察。不知过去了多少不眠之夜,她终于发现了一个从前医学界从未注意到的问题:当

患儿病情危重时,显微镜下竟找不到一支微血管绊,她断定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脑部微循环障碍导致的中枢缺血缺氧,在世界上首先找到了流脑患者微血管自律运动的类型和规律。不久,一种治疗流脑可以扩张血管和抑制血管痉挛的特效药物“山莨菪碱”问世了。它可以使微血管管绊中的血流由静止变流动,流速由慢变快,大大改善治疗效果,使脑流患者病死率由原来的 66.9%下降到 12.4%。

1981 年,修瑞娟被邀请到美国进修,在密苏里大学微循环研究所工作,

她每天都要紧张地工作 9 个小时以上,在两年间,完成了 20 项研究,其中

12 项创立新项目。她在研究中发现,人体微循环不像大循环那样只是简单地灌溉式灌注,它有自身的节律运动,这种节律运动就像大海里的波涛一样, 一波接着一波。而对组织和器官的最后一波,才是最有力的。就像海涛翻起的白沫一样。这一发现极有临床意义,一个人如果发生急性脑缺血或心脏缺血,一旦注入能改善这些障碍的血管活性物质。血液就会像海涛一样,被突发性冲击而激活。在研究中,她把微循环实验中获得的微循环理论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用大量确凿的数据,证明了这一假设,假设的证实无异于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震惊了国际医学界。她打开了人类生命的“绿色之门”。

由于修瑞娟艰苦的努力,成果不断出现,声望也日益增高。

1982 年 3 月,修瑞娟领导撰写的论文《山莨菪碱抑制栓素合成,抑制粒细胞聚集,抑制血小板聚集》,在美国最权威的医学杂志《JAMA》上公布了。同年 4 月,美国的第 28 届微循环年会在南方城市奥尔良举行。修瑞娟作为微循环新星被邀出度,并作了题为《大脑定位横切后微循环对血中氧分压增高的反应性》的学术报告,受到赞许。 1983 年 4 月,修瑞娟又在第 29 届微循环年会上宣读了《关于微血管自律运动的长期检测》的论文。

1983 年,在前西德举行的一次国际微循环专题讨论中,她的发现,即海涛式灌注理论被命名为“修氏理论”。这标志着中国微循环的研究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1983 年初夏,各国微循环研究的大师们聚集在瑞典的乌普萨拉城,准备

成立国际微循环研究所。发给各国的备忘录上这样写道:研究所的 5 位发起人,组成执行委员会,享有最高权威。他们是:

一、修瑞娟教授(中国) 二、格罗斯教授(美国) 三、阿尔福斯博士(瑞典)

四、梅斯梅尔教授(联邦德国) 五、英泰格里里亚特教授(美国)

鲜艳的五星红旗升起在乌普萨拉上空,修瑞娟被一致推选为研究所的领导人之一。

1984~1985 年间,在英国、法国、前西德、美国举行的国际学术会议上, 修瑞娟陆续提交 14 篇论文,她的微循环研究的理论又有了新的发展。科学家们由此预言,微循环的研究将对今后医学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一些现在难以治愈的心绞痛、心肌梗塞、脑血栓、脉管炎、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糖尿病以及癌症等,也极有可能在微循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由于她的成功,在美期间,美国许多公司以高薪聘请她留美工作。其中, 一家公司聘她一周工作 3 天,年薪 8 万美元;一家公司聘她一周工作两天,

年薪 6 万美元;一家公司聘她一周工作半天,年薪 4 万美元,合计一共 18

万美元。但她却没有贪图美国漂亮舒适的洋房,也没被 18 万元美金所诱惑, 也不为美国的工作环境所动心,而毅然决然地拒聘,回到了祖国。她说:“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祖国养育了我,为祖国服务是我的天职。我的事业在我的祖国,金钱不是我的追求,我要回到我的祖国去,我要让我的科研成果出在自己的国土上,把中国的微循环机构完善起来,使它永远超出美国水平。”

现在,成名以后的修瑞娟并没有居功自傲,而是以更加旺盛的斗志,百倍的努力,继续为人类的幸福,为祖国的医学科学事业,在奋斗在拼搏。

工学女博士倪以信也是海内外享有盛名的人物,她 1988 年被提升为教授,1990 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生导师。1991 年 1 月,她获得了国家教委“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学位获得者”奖状,并在授奖仪式上发言,向国家汇报了她自己的成长过程和体会。1991 年,在“三八”妇女节参加了“巾帼演讲团”,并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的称号。

1985 年 8 月,倪以信被国家教委选派去美国衣阿华州立大学电机系进修。刚去不久,指导教师福阿德教授便安排她在专题讲座上介绍她在国内的博士论文及研究工作,倪以信讲了一个多小时,并回答了大家提出的问题, 受到了教授们的好评。他们很快就让她开始了研究工作并采纳了她提出的方案,还委托她带一名硕士生,并为研究生举办“直流输电”系列讲座。一年后,倪以信被学校聘为访问副教授,继续工作一年。这一年她参加的科研项目是由美国电力研究院资助的项目,总投资约为 100 万美元。这个项目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是在用直接法对电力系统作动态安全分析中计算发电机励磁系统的作用。这个课题在 70 年代末,美国能源部曾支持一家公司进行过,但最后的研究报告认为:目前还不能解决此问题。1986 年 10 月,倪以信接受这一课题时心里很紧张,一是课题难度大,许多“权威”解决不了的问题她能解决吗?二是时间紧,她 1987 年 7 月底要回国,总共只有 9 个来月的时间; 三是工作量惊人,要从物理概念、数学模型、计算机编程、调试直到用实际民网检验,由她一个人独完成;四是压力大,如果完不成,别人会对中国培养的博士生的能力、水平产生看法。而且在美国不像在中国,除了她的那位教授外几乎无人可一起讨论。

倪以信接受这个课题后,花了很大精力。详细地阅读和分析了已有的文献资料及科研报告,特别是原始数据,反复比较、思考,并逐一地核实他人的一些初步结论,看看是否真有道理。当她把自己的看法告诉教授,并提出初步解决方案时,教授充分地肯定“路子对头”。但方案的实施却不顺利, 虽然物理概念清楚了,但过程中须作一个假定来简化计算,试了五、六种方案都不理想。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以及荣誉感给了她用之不竭的力量。在一个时期里倪以信每天工作 11 到 12 个小时,吃饭、走路甚至晚上上了床都在思考。通过不断的尝试、分析、比较,终于得到了一个较好的方案,试验了一批新数据都得到了较满意的结果。教授高兴逢人便讲他有两个“明星”,并请倪以信去吃饭。但倪以信并没有满足当时的结果,一是误差值还不十分理想;二是数值计算的可靠性还较差;三是软件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所以她要求带一名硕士生,把数值方法加以改进,一面改善方案,并同时实现软件系统化。当时倪以信还要用英语教一门每周 4 学时的本科生课程,还担任衣阿华州立大学中国留学生访问学者联谊会负责人。1987 年 5 月倪以信把该课题试验阶段的软件全部移交给加拿大方面的科研人员。从 1986 年 10

月到 1987 年 5 月,前后 8 个月把这个课题完成了。在加拿大美国电力研究院

主持召开了这个项目的研究交流会,会上倪以信作了 1 个小时的报告,受到

各方面的好评。当会上加拿大专家们得知她 7 月底就要回国时,开玩笑地对她的教授说:“这下你的兵马少了 50%。”因为他们可以从倪以信的汇报中知道她挑了多重的担子。

在美国的两年中,倪以信不仅教了两学期本科生课程,还带了两名硕士研究生,完成了 7 篇论文(或研究报告),应邀作了“直流输电”系列讲座和三个专题讲座。由于在美国工作期间较好地完成了教学和科研任务,在对方为倪以信举行的告别宴会上,副校长代表学校向她颁发了“名誉学者和顾问”的奖状,他说这是衣阿华州立大学成立 100 多年第一次给国外学者以这样的荣誉。宴会上,电机系主任幽默地说:“自从倪以信博士来到我们系, 我感到我们系的教职员都变得勤快了。”福阿德教授则含着眼泪说:“倪博士说她到美国是来向我们学习的,但我们却从她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

倪以信在美国时,有一次去加拿大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对方的一个科研组负责人暗示可以提供工作;另一次她的教授助手希望倪以信留在美国,工作由他联系;最后一次是教授试探性地问她是否再延长在美国工作 1 年,报酬优惠。对此,倪以信都婉言谢绝了。倪以信说:“我的事业在中国,中国的现代化归根结底要靠一大批脚踏实地在祖国大地上耕耘的人去一步步实现。党和人民把自己培养成具有博士水平的知识分子,自己理应多承担责任, 多作贡献。如果醉心于个人的成名成家,贪图安逸享受,就辜负了党和人民的期望和培养。”她还说:“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更新是很快的,决不能吃老本,要不断前进,跟上科学技术的前进步伐。”

侯义斌,作为我国恢复学位制度后第一批研究生,以其全优的成绩获得西安交通大学的工学硕士学位后,又于 1983 年 8 月考取了世界银行贷款名额,来到了荷兰爱因霍芬技术大学电机系攻读博士学位。进校第一天便受到冷遇。原来,一些科技较发达国家的大学,对于中国的学生质量和水平都是持怀疑态度的,所以教授要他写一份大学 1 年级的计算机基础概念的知识报告。这分明是说:你能达到这个水准,我就承认你中国的硕士学位,承认你够讲师的水平。所以,这不是一般的测试,它关系到西安交通大学这个中国重点大学的国际声望,并关系到中国人的荣誉!面对如此严峻的局面,侯义斌想,国家借钱送自己出国深造,我绝不能给祖国丢脸。于是,他仅用了一个晚上就写出了一份从计算机组成与结构,到当前国际研究的发展趋向,再到他个人所感兴趣的研究课题的报告,洋洋洒洒 20 多页稿纸,远远超出教授所要求的水平。第二天一早便交给了教授,教授看后为之震动,连声说:“不简单,中国人不简单!”侯义斌初战告捷,为西安交通大学和中国人争了光!

随之,教授又给了侯义斌一个研究课题,这便是第二次对他的考验。侯义斌仅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在这个课题的研究中,充分显示了他的知识水平和研究能力。因此,教授便顺利地同意了他提出的博士资格申请。随后便是 4 个月数次的考核,于 1984 年 2 月荷兰教育部行文批准他为正式博士生。

在做博士研究课题时,侯义斌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入手,几乎是每个月出 1 篇报告,当他把一份份报告分别递给校内 6 位教授审阅时,他们无一不对侯义斌的研究成果感到惊讶。他的导师逢人便夸:“侯义斌研究速度之快是惊人的!”

侯义斌几乎每天都要在实验室里连续工作 12 个小时以上,回到宿舍还要看书查资料。饭顾不得到食堂去吃,全靠牛奶面包。由于侯义斌的辛勤努力, 仅用了两年 9 个月的时间就顺利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完成了荷兰学位法规

定的 4 年制博士论文研究,获得了工学博士学位。这是在爱因霍芬技术大学

没有先例的,就是在荷兰博士生中也是极少见的。因而,荷兰 3 家报刊先后

4 次报道了这一消息,在荷兰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在当地华侨中更是反响非凡。在授学位那天,他们纷纷赶到学校参加了侯义斌的授学位仪式。其中有一位老太太是宋太龄主席的朋友,她是坐着轮椅来参加这个仪式的,老太太在为他献花时激动地说:“你在这里得到博士学位,给我们华侨争了口气, 我们都为你高兴!”侯义斌不仅为中国人争了光,而且以他渊博的学识在国际上为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争得了荣誉。

根据导师的要求及西安交通大学的安排,侯义斌取得博士学位后,继续在那里做博士后的研究。这时他更加努力了,除了指导一名博士继续从事他的博士论文课题研究外,他还对专用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以及人工智能等进行了研究。更令人振奋的是,这期间侯义斌在国际上创立了“系统全分解理论”;创建并证明了一个新的代数系统——三方元代数系统;先后出版了一部英文专著、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他的研究成果在国际同行中引起了强烈反响,认为他的成果对于工业界有很大的价值,成果被用于“PHILIPS”和荷兰政府的一些大项目中去,一些西欧教授也因此而建起了相应的课题研究小组。

侯义斌用他的工作实绩向荷兰人展示了中国培养的硕士生水平。因此, 荷兰教科部和爱因霍芬技术大学决定:凡是西安交通大学派去的硕士毕业生,一律免去博士资格考试,立即享有荷兰博士生的待遇(享有工资)。这个特殊待遇,在荷兰和中国各高等学校中都是唯一的。

侯义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因此在国际上有了一定的地位和影响。以优厚的物质条件竞争科技人才,一向是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惯用的手段之一。此时侯义斌已成了他们竞争的对象。

荷兰一位从事设计自动化的人找到侯义斌,邀请侯义斌到他那里去工作,并许愿:只要侯义斌一到任,马上送他到美国参加一个合作项目。侯义斌不加任何思索,当场回绝。不久,美国参加一个合作项目。侯义斌不加任何思索,当场回绝。不久,美国 IBM 公司在瑞士研究所的两位博士又找到侯义斌,请他到他们的研究所去工作,并进一步劝他说:“你们的国家那么穷, 实验条件又差,你如果回国,对你的研究和生活都是不利的。”但是侯义斌不为所动。 1987 年 6 月,侯义斌圆满地完成了博士后研究,提前返回祖国。

1990 年 4 月,侯义斌到美国参加一个国际学术会议,并受国家教委委托在美国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考察。在这期间(4 月 11 日),美国总统布什发布了一道行政命令:给持有中国护照的所有中国人以合法居留和合法工作等权利。侯义斌的朋友从加拿大给他打电话要他留在美国。美国加州一位教授也劝他留下,并说:“如果留下来做我的博士后,可以得到 4 万美元的年薪。”

美国一家公司的经理找到侯义斌以 6 万美元的年薪相许。然而,侯义斌并没有为此而动心。考察结束后,按期返回了祖国。

为了祖国经济的发展,为了闯出一条以科研促开发,以开发养科研的新路,侯义斌义无反顾地拼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