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文教卫生事业发展很快
① 《觉醒了的中国》第 367~368 页。
② 《觉醒了的中国》第 367~368 页。
① 《觉醒了的中国》第 404~406 页。
② 《觉醒了的中国》第 122~123 页。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逐年增加了用于教育和卫生方面的投资,仅作者第二次访华的 1960 年,国家用于教育和卫生事业的经费就达 86.2 亿万元,占
当年国家预算的 2. 3%,其中教育经费为 64 亿元,卫生经费为 22.2 亿元。由于实行“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农村、工厂和其他地方团体用于教育和卫生事业的投资比国家财政支出的经费还多。由于全国上下一齐努力,中国的教育卫生事业取得了明显进步。
作者用大量篇幅、生动的事例介绍了这方面的情况。
第一,“一场文化复兴运动正在中国兴起。”作者认为,中国的教育问题在世界上处于重要地位。因为中国人口多,占全世界总人口的 1/4 以上。作者谈到了中国解放前的教育情况:“看看 11 年前的中国吧。 5 亿多人口中,文盲占了 80%以上;虽然是一个农业占支配地位的国家,但是农村里却几乎没有学校。”作者写道,“可以想见,文盲问题是新政权必须发动大规模攻势来突破的第一个环节。⋯⋯到 1960 年,即我第二次访华的那一年,成千上万的成人业余学校和新的儿童教育网已经显示了成效。教育部估计,这一年全国将有 1.3 亿万人(比 1940 年的美国人口还多 1 千万!)通过扫盲考试。教育部还估计,到这一年年底,全国的文盲占总人口的比例,将下降到 30%(大部分是那些已经无力学文化的老人)。”1950 年以前,小学入学人数最多的一年为略高于 2350 万,1960 年达 9100 万,即几乎是最高年
份的 4 倍。同一时期的中学入学人数从不足 200 万增加到 1350 万(即增加
6.75 倍)。⋯⋯高等院校的入学人数由 11 万增加到 81 万,增长了 7.36 倍。15 年以前,每年 9000 个中国人只有 1 人有机会上大学,现在 800 人中就有 1 个了。作者还参观了工厂的职工教育学校,他写道:“我参观过的每一个工厂都有厂办学校,这些学校为职工开办识字、算术到大学程度的工程技术课程。”作者认为。“一场文化复兴运动确实正在中国兴起,这不亚于一次文化爆发。”①
第二,“公共卫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作者在谈到旧中国的卫生情况时写道:“那时,中国是一个疾病猖獗的国家,但是每 2.5 万人中才有一名
医生。比如,有两个法国那么大的新疆省竟只有 15 名医生。”作者写道:“11年来,中国在公共卫生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作者引述了 1957 年 9 位英国医生的访华报告:“1949 年至 1957 年,全国新
建了 860 所医院(平均每个医院 350 张病床)。”“1956 年,北京地区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死亡率据说只有 0.3‰,上海只有 0.28‰⋯⋯而 1955 年英国和威尔士的产妇死亡率是 0.54‰。“在北京,1949 年的婴儿死亡率据说是 117‰,1956 年下降到 37‰。”“1949 年以后中国就消灭了霍乱,1950 年以后消灭了天花。回归热已在北京绝迹,斑疹伤寒也接近绝迹⋯⋯在东方大城市消灭这类流行病⋯⋯需要对医疗力量进行巧妙的组织⋯⋯和不小的科学能力。”“一些人口稠密的地区相当成功地控制了肠胃病,如伤寒、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以及许多寄生虫传染病⋯⋯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已经达到的卫生水平。”②
作者本人也在中国参观了许多医院。作者写道:“我不得不承认,中国
① 《觉醒了的中国》等 223~227 页。
② 《觉醒了的中国》第 319~321 页。
的医院和其他亚洲国家、中东、拉美、非洲的医院之间存在着惊人的差别。”
③
作者还谈到了中国消灭血吸虫病的情况。他写道:“几个世纪以来,这种骇人听闻的热带寄生虫传染病一直是中国南方的一大灾难。”他引述英国人梅格雷斯的报告说:“血吸虫病在 12 个重要的产粮省份流行。⋯⋯这种疾病对产粮区的 1,100 万人民造成了生理上和经济上的危害。⋯⋯从理论上说,控制这种疾病似乎是容易的,但是做起来却极端困难,因为这需要特殊的组织工作,需要受到这种疾病威胁的人们全力以赴的合作。中国人在这两方面都获得了成功。”作者写道:“根据我在华南从卫生官员们那里获得的材料,到 1960 年夏天,防治血吸虫病的工作已经取得了相当的进展。”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