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壮族远祖的白莲洞人
“白莲洞人”是古人类的化石,发现于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白莲洞,在白莲洞人类化石遗址处有石器500多件、人牙化石2枚、动物骨胳化石3500多件、人类用火遗迹2处。后经证实,白莲洞人系我国壮族古人类始祖之一。大约距今50000年左右。
白莲洞位于柳州市东南的白面山南麓,在古人类柳江人遗址东北,因洞外有一块状似莲花蓓蕾的巨大钟乳石,因而得名。
传说古代这一带连年干旱,观音菩萨返回南海途经此地,看到这里旱情非常严重,百姓要到远处挑水抗旱。
观音关心百姓疾苦,忙查原因,原来是一火龙作怪,观音菩萨把它收服,用手上的杨柳枝净水点化火龙,使它化作赤色金鲤,吐水为涧,并在溪涧下的潭中撒播白莲造福百姓,因而这里变得山清水秀,奇石嶙峋,石叠石,洞串洞,宛如仙境。
白莲洞自然环境奇特,迂回曲折的洞中狭道全长1800多米,溶洞面积约7000多平方米,洞穴底层的地下河道流水清幽,终年不息。洞前有湖泊遗迹。周围群山环绕,景色秀丽。
白莲洞中发现了两枚人牙化石,其中一枚鉴定为左侧第三下臼齿化石。
与白莲洞人化石一起的还有众多的动物骨化石、牙齿化石和石器、石制装饰、原始夹砂陶片等丰富的文化遗存,包含着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早期三期文化连续序列,它对探讨华南地区旧石器文化向新石器文化过渡以及建立华南中石器文化系统提供了重要线索和对比资料。
白莲洞人遗址分东、西两部分,东部堆积物可分为8层,西部堆积物分为10层,时间跨度达30000年。
这些化石和遗物,说明了距今50000年以前“白莲洞人”已经会缝制衣服,用火和熟食,构成“白莲洞文化”。
结合白莲洞的生态环境变化趋势,白莲洞遗址可划为三个不同的文化时期:
第一期文化。在西部遗址的4层、5层和7层,距今30000年至20000年前后。存在的各类砾石制品具有明显的旧石器时代风貌,同时出现工具小型化的趋势,可证明接近这一时代晚期。
这一时期,白莲洞人的经济生活主要以采集和渔猎为主,猎取对象多为大型哺乳类动物如剑齿象等,而且这一时期地层中竟然有螺蛳壳的化石,说明石器时代的白莲洞人已经开始捕捞河里的螺蛳为食了。
第二期文化。位于东部遗址4层和6层、西部遗址1层和3层,距今12000年。是华南地区旧石器时代文化向新石器时代文化过渡的典型代表。
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粗犷的砾石工具和燧石石器以及少量磨刃石器,此外,还有大小适中的原始穿孔石器和碾磨赤铁矿粉的碾磨石。
可见,这时白莲洞人的经济生活有了变化,猎狩对象由大型动物转向小型动物群,水产经济上升到新高度。
第三期文化。处于东部遗址1层和3层,是距今12000年至7000年间的我国史前文化层。磨制工具由前期局部磨刃到通体磨光,原始穿孔石器由琢凿发展到钻孔磨光,并出现了原始陶片和穿孔装饰品。从出土的禾本花粉组合推断,白莲洞人存在原始农耕的可能。
[旁注]
史前 即有正式历史记载之前我国境内人的发展史,包括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母系氏族、以及有关我国上古时期三皇五帝的传说史,直到最后建立夏朝。
原始农耕 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古人类的定居生活等的发展,使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食物的生产者,是第一次生产力的飞跃。农耕的重要表现为男耕女织,规模小,分工简单,不用于商品交换。农耕是人类史上的第一种文明形态。
钟乳石 又称石钟乳,是指碳酸盐岩地区洞穴内在漫长地质历史中和特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等不同形态碳酸钙沉淀物的总称,钟乳石的形成往往需要上万年或几十万年时间。由于形成时间漫长,钟乳石对远古地质考察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阅读链接]
1956年,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室华南调查队,在柳州发现了白莲洞古人类遗址,发掘出石器500多件、人牙化石2枚、动物骨胳化石3500多件、人类用火遗迹2处。1973年至1982年,又对白莲洞进行了全面清理发掘。
1980年,广西建立“白莲洞人”博物馆,位于柳州市南郊的白面山南麓莲花山上。白莲洞遗址已经成为中外人类学家关注的科研场场所、科普课堂和旅游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