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与审美素质

第一章 什么是美

如果我问你:“美是什么?”你也许觉得这是个很简单的问题。我们会说:“蓝天、白云好美!”“这段音乐很美”;“这幅画好美”或者说一个穿着很得体的姑娘很美,一件衣服看起来很美⋯⋯但是,究竟什么是美呢? 为什么那么多东西都让人感觉到美呢?美又是怎么来的呢?

对于美的探讨不是现在我们才提出来的,其实,在很早以前,我们人类的祖先就开始思考我们上面提到的那些问题了。他们和我们一样对于“美” 有着一种深深的疑惑。美的本质的问题不但引起古今往来许多艺术家的探索,也引起了许多哲学家的思考。在古希腊时期,大哲学家柏拉图(公元前427 年——公元前 347 前)写了一篇叫做《大希庇阿斯篇》的著作。这是西方最早的一篇系统的美学著作。它是用对话的形式写的:“美是什么这问题小得很,小到微不足道。但辩论结束后,才觉得问题不是那么简单。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对希庇阿斯说:讨论中我得到了一个益处,那就是更清楚地了解一句谚语:‘美是难的!’”

法国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狄德罗(1713—1784)也说:“几乎所有的人都同意有美,并且只要那儿有美,就会有许多人强烈感觉到它,而知道什么是美的竟如此之少

大诗人歌德曾说美是一种不可言说的东西,他认为美学家想用一种概念来说明美是什么是十分可笑的⋯⋯

正因为美是一种人人都能感觉到的却又是人人都说不清的问题,就像是一个密封的装满宝贝的盒子,越想知道它里面装的是什么,就越是迫不及待地打开盒子看个究竟。美也一样让人对它的探求就更有兴趣,对于美的本质的讨论就越是争得不可开交。亚里士多德说美是事物的形式,狄德罗说美是关系⋯⋯总之,众说纷纭。

由于人们总是通过人体的器官来感受到美的存在——我们用耳朵来听音乐;用眼睛看图画;用鼻子可以嗅到花的香味;用手可以触摸到鹅卵石的光滑⋯⋯所以,有的人认为美就是事物对人的感官的刺激。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柏克认为:“美作用于人的感官引起神经,肌肉的松驰舒畅而获得愉快感受。也就是说,当人们的身体觉得舒服,你的耳朵、眼睛等器官得到了一种满足时,美就产生了!”

可是,有的人认为由于美是人们的一种感受,是不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东西,是一种从人们的内心产生的一种莫名其妙的东西,所以,美根本就不是人所创造的,而是有一种神秘的力量促使它产生的。也就是说,美是由神创造的。正如哲学家普罗丁说的一样:物之所以美,由于它分有了来自神的理性。”

车尔尼雪夫斯基对于美有着一个非常著名的定义——美是生活!他是这样说的:“美包含着一种可爱的为我们的心所宝贵的东西⋯⋯有人觉得可笑的一切东西中有最一般性的”。他觉得世界上最可爱的就是生活。如果我们只把美解释成生活,那么生活中还有太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有许多吃不饱、穿不暖的难民、难道他们美吗?有许多穿着华丽却满口脏话的时髦女郎,她们美吗?有许多被人类的枪口对准,生活在血淋淋环境中的动物,它们美吗?尽管“美是生活”的论点比起别的哲学家们的解释更全面更有权威性,

可是他的观点仍有许多漏洞与缺陷,不能让人明白,令人信服。

哲学家们的如此争辩,让人不禁想到了“盲人摸象”的故事:有一群盲人在路边乞讨,这时,一个印度人牵着一头大象向他们走来,盲人们早就听说过大象,可是谁都没见过。他们请求印度人让大象停下来,他们要用手来“摸”出大象的形状。一个盲人走到大象的腿旁,他摸着象腿说:“大象是个粗粗的柱子!”第二个人正好站在大象的身体旁边,他伸开双臂不停抚摸大象的躯干说:“原来大象是一面墙!”第三个盲人个子高,他能摸到大象的耳朵,他连忙说:“我觉得大象是把大扇子!”第四个人坐在了大象的鼻子上说:“你们全错了,大象是只粗管子”!第五个盲人站在大象的屁股后面,他只摸到了大象的尾巴。说:“人们都说大象很大,原来大象不过是一根小细绳子呀!”

在他们争得面红耳赤的时候,印度人牵走了大象。盲人们还在不停地争论,到了最后,盲人们还是没能知道大象究竟是个什么样子。

他们每个人都说的没错,但他们每个人都只摸到了大象的一部分。实际上大象是有着粗壮的腿,墙一样的身躯,扇子一样的耳朵,粗管子一样的鼻子和绳子一样尾巴的大型动物。如果不把一个事物的各个部分综合起来,是不可能知道“它”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其实,对待美我们不仅要看的全面,对其它事物的审视亦是如此,都不能够以偏概全,都应全面地分析才对。对一个事物能做出正确的判断,看出事件的内在线索和脉落才能看清它包裹在外皮之内的最本质的东西。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要经过一个漫长的曲折的历史发展。对美的探索亦是如此。在这条艰辛的道路上,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给美的本质问题的探讨提供了唯一科学的理论根据。好象人们要盖一座楼房,没有坚实的地基,不管地面上的建筑多么的精美,多么的结实,但如果遭到地震,它们就会象儿时搭的积木一般“哗哗喇喇”地倒下去。

传说有个地主要盖房子,他走出家门想找些工人来帮助他完成这个愿望,他看到一家大院中立着一座非常精美的楼台,他尤其喜欢那座楼的最上面一层和它的大大的房顶。他找到盖这个房子的工人说:“你能给我也盖一座和这个房子一样的楼房吧。但是我只想要二楼和房顶,一层就不用盖了!” 工人们听了,全都掩面而笑逃之夭夭了。

这虽然是个笑话,但是它说明了一个道理:楼是不能凭“空”而造的, 事情也不是凭空想象的,万事万物都要有正确的基础。这样,我们所建造的美学大厦才敢越修越高,越经得起风吹雨打。

好了,下面就让我们看看我们方才所说的“地基”吧!我们先从人类的起源说起。

在很久很久以前,还没有人类的时候,动物都过着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它们与世无争,在大自然中自生自灭。自然界里有什么,它们就吃什么。发洪水了,跑不动的动物就会被淹死。着火了,弱小的动物会被烧死,动物们永远地被动地适应着自然,适应着生活。它们所有的命运都掌握在自然之母手中。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动物都甘于被自然控制。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有一种叫做“猿”的动物逐步地摆脱了以前的生活方式,它们试着用前爪来采摘果实,这样,它的两支后瓜就可以用来站立了。这个过程说来简单,但是, 这种本领的增长却需要千千万万年的时间。当猿的前后腿能够合理地分工, 后腿可以站立的时候,猿就迈出了变成人的第一步。它们可以完成许多别的

动物不能完成的事儿,从而,它们就拥有了比别的动物更强大的生命力! 比如说,猿人追一只奔跑的兔子,但是兔子跑得太快。猿人可能会捡起

一块石头朝兔子猛砍过去,兔子被击中了,大概就会变成猿人的“盘中之餐” 了。但是,别的动物决不可能想起用石头去砍兔子,这就是人和动物的最根本区别——使用工具。

再举一个例子。由于在原始时代,“人们”只能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由于他们还没学会种植农作物,他们只能以狩猎为主。一群一群地出去捕获野兽。在他们追打野兽的时候可能发现尖的树枝比钝的好用,有棱角的石头比圆的石头杀伤力要大。他们不但会再抬起那些比较好用的工具反复使用它,而且他们会自觉地在自然界中寻找更好用的工具。但自然界却并不一定会满足他们的愿望。他们只好想办法把圆的石头变成有棱角的石头,把钝的树枝变成尖的树枝。

当原始人或砸或磨地把他们的工具完成之后。他们就向人类的过程中的更高阶段迈出了一步。也就是说,他们不但认识了世界(用工具可以打着动物)也改造了世界(改变事物原有形态,适应自己需要)。

在原始人类劳动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有时甚至还是无法解决的问题。但当他们克服了困难,得到了、创造了自己想要的东西时, 他们会由内心产生一种愉快的精神感受。那就是美。而他们的作品,则就变成审美的对象。

并不是只有原始人的劳动才产生美。任何经过努力的自由创造都是美的源泉。当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算出了一道艰深的数学题;当我们在球场上拼命厮杀,赢了一场足球比赛时;当我们第一次用笛子吹奏了自己喜爱的音乐时;美,也就产生在你的心里了。

正因为美是人们在创造中获得成功而带来的一种心理感受,所以,能够创造并欣赏美的也只有人。。动物不能有自由创造的能力,所以动物不懂得美:

我们把一束很美丽的花放在狗面前,它不但不会欣赏花的美丽,还会对之弃而不顾,甚至会把花踩在脚下。

《庄子》中有这样的一个小故事:“咸池九韶之乐,张入洞庭之野,鸟闻之而飞,兽闻之而走,鱼闻之而下入。”可见,人们认为很美的音乐、声响,动物并不为之动容,所以出现了“鸟飞,兽走,鱼下入”的情景。

至于人们常常说的“蝶恋花”不过是因为蝶的生活的自然规律造成的。而“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来形容美人,也不过是人们夸张的比喻和想象而已。月亮是随地球公转而圆而缺,花朵亦是根据植物的自然属性凋谢,枯萎罢了。

《红楼梦》中写林黛玉哭的时候“那附近的柳枝花朵上的宿鸟栖鸦⋯⋯ 俱忒楞楞飞起远避,不忍再听⋯⋯”这是作者用环境的悲凉来衬托主人公的悲惨身世的写作手法,而现实生活中鸟是不会产生悲伤的感情的。

尽管动物不会欣赏美,但它们本身也是很美的,那是为了适应它自身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

自然界中有一种区别花的方法,按照花粉传播的方式分为风媒花与虫媒花。风媒花依赖风的吹拂来传播花粉,虫媒花依靠蜜蜂等小昆虫来传宗接代。如果没有美丽的花朵,蜜蜂就不会被吸引住了,但是,风媒花没有这个需要, 所以,风媒花基本上都没有艳丽的花冠。

再说动物,有一种白臀鹿,它的尾巴下面有一块是白色的,据说是为了让小鹿在奔跑中能找到妈妈来用的。极地狐的毛色比森林里的狐狸毛色要白,那是在冰天雪地中不被发现的法宝⋯⋯

动植物很美,但它们的美是用来生存的,不是它们创造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出来,美并不是一种自然现象。

与自然界相对的是人类社会,既然美不是自然现象,那么美必然是一种社会现象了。

社会现象是一种社会成员中所公认的共有的现象,不仅区别于自然现象也区别于个人现象。有群体性质。有些唯心主义的美学家说:“美只是一种个人的趣味,只能是主观的,各人不同。”

同一个事物会因为欣赏它的人不同从而看出不同的美,一个人也会对不同的事物产生不同的情感。

王羲之爱兰花,陶渊明爱菊,林和靖爱梅花。虽然这都是个人爱好,但是,它一定会受一定社会的、历史的条件所限制的。

例如陶渊明,如果他生长在原始社会,不但不会爱菊花,甚至他根本不会觉得花是美的。许多考古学家证明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原始民族很少会认为花是美丽的。俄国的著名学者普列汉诺夫说:“如大家所知道,原始的种族——例如,薄墟曼的潘洲土人——虽然住在花卉极其丰富的土地上,也决不用于装饰。”在我国的斐文中(古老的文字的一种)也说了原始艺术极少以植物作为难象。追回头来说陶渊明,如果还在原始社会过着打猎的生活的话,决写不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好诗句来。即使陶老先生在现代社会中还会喜欢菊花,但不能再产生如他诗中所描写的那种飘然于世外的情感了。

再举个例子。中国人喜欢用红色来表示喜庆和吉祥。逢年过节,办喜事, 办满月。人们都爱用红颜色作为装饰:红喜字,红窗帘,红对联,红盖头, 红灯笼⋯⋯而黑色则用来表示肃穆和沉重。而在古代的中国,西汉时期,黑色却是大家最喜爱的颜色,人们甚至用黑色来装饰新婚的洞房。

如此看来,美是随着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决不仅仅是一个时代、一个人的爱好。

康德曾经说过,一个人要是住在荒岛上,既不会装饰他的小屋也不会装饰他自己。人们爱美,就是能和社会上的人发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正如一个小孩子身着一件新衣服,如果别人嘲笑他,说衣服不好看,那么他决不再穿这件衣服了,不管这件衣服是否真的不好看。

我们想想,哪个诗人写诗只为给自己听呀,哪个画家画画只为了给自己看,哪个演员演戏只为了娱乐自己。

我国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曾说:“总而言之,演员是永远离不开观众的。”

可见,美不是一个人的喜爱,而是全社会的人们产生的对于美好事物的情感共鸣。我们可以这样说:“美是一种社会现象!”

分析一个事物的本质,应先找出这个事物的特征,找出这个事物与别的事物的区别,这样再找到它和别的事物的共同点。我们分析美是这样,分析别的事物也同样。对于一个新时期的年轻人有很强的分析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用科学的方法搞清了美的本质后,我们再看看美的产生与发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