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美的形式及其形式特点
任何事物都有内容和形式的区别。比如说我们吃西瓜,西瓜的内容是指它的瓤,而我们看到的圆滚滚的形状就是它的形式。
一般来说,内容是不容易被看出来的,而大家感受到的都是它的形式。我们从小学唱的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它的内容是歌颂雷锋的为人民服务的助人为乐的好思想,而它的形式就是歌曲。
同一个主题可以用不同的形式来表现,比如说爱国主义的思想可以用歌曲《义勇军进行曲》表达,也可以用绘画《开国大典》来表示。虽然它们的表现手法不同,但里面蕴含的内容却都是相同的。
然而,同一种形式可以表现不同的思想内容。芭蕾舞剧《天鹅湖》说的是一个古老的美丽哀伤的神话爱情故事;而《红色娘子军》则是表现中国妇女参加革命的热烈场面和革命战士的成长经历。
形式就像一列装满了货物的列车,如果没有需要运载的货物,列车也就失去了意义,所以说,世界上没有没有内容的形式。
同样,内容就像是货物,没有装载它的工具货物就达不到它的用途,在艺术中就是主题没法表达它的意义,没法传播作者的思想和意图。也就是说世界上没有无形式的内容。
内容和形式是一个深刻的哲学问题,在这里我们先不去探究什么深奥的哲学,我们可以从具体的形式入手,慢慢领悟哲学的真谛。
在现实生活中美的存在形式有:社会美、自然美、形式美和艺术美。 社会美是指社会生活中的美。人类社会生活的内容很丰富,涉及到人类
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会美体现在那些有代表性的先进人物身上,体现在那些为了争取人类的进步和解放而斗争的人们的献身精神中。像刘胡兰面对铡刀临危不惧;,邱少云为了战斗的胜利在烈火中一动不动;罗盛教为了救朝鲜儿童奋不顾身地跳入冰河之中⋯⋯他们的行动体现出了一种壮烈的美。
像都江堰、南京长江大桥、人民大会堂等建筑无不体现着人类战胜自然为生存而斗争的奋斗精神。社会美体现在这些无言的东西上就是人类的智慧与劳动的美。
泥塑《收租院》中受剥削的农民形象是病态的,痛苦的,而且甚至是畸形的。它所反映的是私有制的条件下,受到人身压迫和极度剥削的农民的苦难生活。让人看后压抑、难受,从而让人们形象地感到那种可怕的社会制度给人的苦难,人们有了这种心理,这个作品的目的也就达到了,我们能说这样真实地反映旧社会农民悲惨生活的作品是不美的吗?
所以,我们看一个作品,不能只看它所表现出来的表面的东西,而要看到它的思想内容,也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这样才能对艺术作品作出正确公正的评价。
不管社会是如何快速的发展、演变,人始终都不可能脱离大自然而生活下去。自然给我们提供物质资料,自然给我们提供了活动的场所。而人们也最容易从自然中感到美的存在:巍峨的大雪山;郁郁葱葱的树林;欢快流淌的小河;千变万化的白云⋯⋯无不给人的极高的精神享受。
对于自然的美,有两种看法:一种是认为自然界的美是与生俱来的,自然本来就是美的。山水花鸟的美在于它们本身的自然属性。另一种观念认为, 自然美的存在是由于人们内心的感受,自然事物本身就存在,并无所谓美和
不美,只是因为人们觉得它美它才美丽的!
在人类社会出现以前,自然界就存在了,但这时是无所谓美与丑的,美和丑是对于人才有意义的,如果没有人存在的话,也就没什么会觉得它们是美的。
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在人们改造自然的过程之中,自然界与人类的关系愈来愈密切。一般说来,狩猎为生的民族多以动物为装饰物,而不以植物装饰,这是由社会生活决定的。在狩猎的民族的原始艺术之中曾出现过许多动物的形象。
我国东北的鄂伦春族是一个以狩猪为主、采集、捕鱼为辅的民族,装饰上也表现了对动物的爱好和兴趣。男子头上戴的狍皮帽子,有两只高高竖立的狍子耳朵,加上一对小角,好象在帽子上扎成的结子,还有一对小眼形成一种天然对称的形式。男子戴上这种帽子很英武,有一种狩猎民族特有的美。
可以说人们觉得美的必然是首先和他们的生活有关系的事物。比如说狩猎民族也许并不会认为植物的花朵、茎叶有什么美好,而生活在江河湖海边上的渔民绝画不出人与狗熊搏斗的激烈场面来。
到了农业社会,出现了大量的植物装饰图案。这同样是由社会生活决定的。甘肃彩陶上绘制的植物花、茎、叶的图案,反映了当时农业社会的发展情况。
关于以山水为美的时期,则是更晚的事情了,在中国历史上秦汉都是以人物画为主,到了魏晋时期山水画才逐渐发展,但多作为人物画的背景,所谓“人大于山,水不容泛”可见山水并不是当时的审美对象。
南朝刘宗炳著有《画山水序》,王微著有《叙画》都是总结山水画的经验。其中有这样的话“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绿林杨风,白水激涧。”体现了当时人们的美感。
目前我国保存的最早的山水画是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画面山间白云浮动,湖面微风拂水,景物舒展,人物神态悠闲;或伫马路侧,成湖心泛舟。画中各种景物互相联系成为一个和谐整体。宋代的山水画家曾说:“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又说:“山无云则不秀,无水则不媚,无道路则不活。”这些讲的都是整体的美。在《游春图》中这种自然美是很鲜明的。在画面上还可以看到“远水无波”、“远山无纹”的表现方法,说明了画家对自然景物的独特的感受力。
在西方,到了 17 世纪荷兰才有了独立的山水画,产生了一批风景画家。雷斯达尔(1638—1707)的作品《埃克河也的磨坊》,气魄雄伟、气势磅礴、色彩纯朴、深沉。霍其玛常常画乡村中平常的景物,颇有用园情趣,如《并木林道》景色秀丽、舒展。伦勃朗的风景画也很美,色彩浑厚、纯朴。
随社会生活的发展,人类与自然的联系也越来越扩大,动物、植物、山水甚至狂风暴雨惊涛骇浪都可以成为人们审美的对象。
大自然为什么会给人带来这么大的美感呢?因为自然中的许多特征与人的品格、气质有相向的地方:
我们常常用竹子表示傲骨清高,梅花比喻坚定的意念。再比如,牛是一种温顺而犟强的动物,它的任劳任怨向来为人称颂。郭沫若同志把水牛赞为中国的“国兽”,他的“水牛赞”中写道:
水牛、水牛、你最最可爱。
你是中国作风,中国气派。坚毅、雄浑、无私,
拓大、悠闲、和霭,
任是怎样的辛劳,你都能够忍耐,
⋯⋯
筋肉肺肝供人炙脍, 皮骨蹄牙供人穿戴
活也牺牲,死也牺牲,
丝毫也不悲哀,也不怨艾。你这殉道者的风怀,
你这革命家的态度, 水牛水牛,
你最最可爱。
可见,人们对水牛的热爱不仅是他的自身的自然属性,更是因为它的身上的特征和人的高贵品质的相同。再如郭熙在《山水训》中写道“春山淡情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水,冬山惨盗而如睡。”画家从四时山景想到人物形象。为什么不说春山如睡,冬山如笑,而说春山如笑,冬山如睡呢?
因为春天来了,花开了,叶绿了,小鸟在欢叫,山泉叮咚,很象在笑; 冬天里,山上树叶落了,鸟儿少了,自然环境很安静,一切沉寂下来,如同睡了。
对于自然美的欣赏是一个有深层次文化知识的人应该具备的必要素质。如果你有机会到人民大会堂的话,可以看到里面悬挂着巨幅画《江山如
此多娇》,集中地描绘了祖国的山河壮丽景象。近景是高山与苍松、飞瀑; 中景是长城、大河、平原、湖泊、远景则是雪山蜿蜒、云海轻轻、右上角则是一轮红日,体现了毛主席诗句:“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的意境。
同一画面上出现了东西南北的地域和春夏秋冬的不同季节,并不使人感到矛盾和不协调,却正好体现了祖国的疆域辽阔!
自然美不但可以培养人们的优美情操,寄托理想,还可以使人们心旷神怡,使感官上松驰,恢复活力。
贝多芬在创作《田园交响曲》中的时候,对他的朋友兴德勒说:“周围树上的金翅鸟,鹑鸟、夜莺和杜鹃是和我一块作曲的”。正因为他的对自然的热爱,才能谱写出如此优美的动人的乐曲。
我们学习画画的时候,要学习色彩的搭配和事物大小的比例关系。我们学习音乐的时候,要学习节拍,这些都是最基本的知识。那么,为什么离开了比例、结构、节奏,画就不好看了,音乐便不好听了呢?这是因为在事物内容美的同时还要注意到事物的形式美。
形式美是指生活、自然中各种形式因素的有规律的组合。
在人类创造美的长期活动中,逐渐发展了人对各种形式的敏感性。并且逐渐了解了各种形式的特征,人们对不同形式的各种特点加以利用便创造出了形式美。
例如,色彩是形成美的重要因素,也是美的最一般的形式。总的来说,
红色代表热烈,奋放;黄色代表明朗有活力;绿色安静;白色纯洁;蓝色忧郁⋯⋯
人们之所以有这种感觉是和人类的社会生活密不可分的,说起红色人们往往会想到节日的灯笼、对联,说起绿色人们往往会想起平原草地⋯⋯
但是,色彩给人的感受并非一成不变的,红色除了象征热烈,同时也是警惕的意思,白色代表纯洁,同时也表示悲哀。
对事物的不同形体,人们的感受也不同,圆形柔和,方形刚劲,立三角有安全感,倒三角有危险感。直线表示刚劲,曲线表示柔和,波纹状的表示轻快流畅,放射表示奔放,交错线表现激荡,平行线表示安稳和平和。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形式都会给人带来美感,这些形式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给人的美的享受,传达出美的讯息。而这个特定的条件就是形式美的规则。
下面我们来介绍几个最基本的规则。
一、单纯齐一:这是最简单的形式美。如色彩中的某一单色:碧兰的天空,清澈的泉水,明亮的阳光⋯⋯再如仪仗队的行列,每个战士的装着,佩戴都相同,他们迈着齐整的步伐,做着同样的动作,甚至连个子都差不多高。他们在接受检阅的时候,就表现出一种整齐的美来。
二、对称均衡。对称是指以一条线为中轴,左右上下两侧均等。人的外在形态便表现了一种对称。对称给人以安静,稳定的感觉,并且对称还可以衬托中心。故宫中的建筑就是对称形式的,玉凤楼的形式也是对称的,这样更容易衬出午门的高大与雄伟。
与对称不同的是均衡。均衡的特点是两侧的形式不必要等同,量上却是大体相当的,均衡是给人一种平衡感的不对称图形。我们常看到黄山上形态各异的松树,尽管形体上是不对称的,但不给人危险的感觉。
三、调和对比:调和是把两个接近的东西并列在一起,如色彩中的红与橙,兰与绿。同一色彩的深浅,浓淡有时也属于调和。调和让人感到融合、协调。
对比是把两种极不相同的东西并列在一起让人感到鲜明和突出。我们学过的杨万里的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就是一种对比。苏轼的诗中:“黑云翻墨未历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这一黑一白的对比把一番风雨欲来的景象描绘得十分生动。声音也是有对比的,所谓“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便是这个道理。
四、比例:比例是事物整体的与局部的比。古代宋玉所说的:“增之一分嫌太长,减之一分嫌太短。”说的就是比例的问题,我国古代山水画中所谓“丈山,尺树,寸马,分人”也体现了各种事物之间的比例。
五、节奏韵律:指运动过程之中有秩序的连续。在生活和自然中都存在着节奏。原始民族观察节奏和欣赏节奏的能力,是在劳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原始部落之中,每种劳动都有自己的歌,歌曲的节拍正好适合于这种劳动。正如我们平常听到的劳动号子。这种劳动号子不但能使人们在生产中动作协调一致,也能在劳动中达到减轻疲劳的作用。
在节奏上赋予一定情调色彩,便形成韵律。韵律更能给人情趣。满足人的精神需求。
既然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些形式美的要素和形式美的规则,那么我们可以利用这些规律来为自己的创作服务,让美合乎规律,合乎科学,这样才能创
造出真正美的东西。
艺术美是艺术作品的美,艺术美来源于客观现实生活,但它不等于生活, 它是艺术家的创造性的劳动。因为艺术是从生活之中来的,生活是艺术的前提。
中国古代美学家非常强调“师法自然”。对客观对象的观察,自然美的丰富而生动,是艺术家创作的源泉。
当代国画大师徐悲鸿画得一手好马。他给一个青年人的信中说:“学画最好以造化为师,故画马必以马为师,画鸡即以鸡为师,细察其状貌、动作、神态,务扼其要,不尚其论⋯⋯不必学我,真马较我所画之马,更可师法也⋯⋯”。又说:“我爱画动物,皆对实物用过极长的功,即以画马讨论, 速写移不下千幅。”
李可染爱画牛,对牛的特点有深刻的观察和研究,他的画室就名为“师牛堂”。石涛画山水,提出“搜尽奇峰打草稿”,齐白石画虫鸟,提出“为万虫写照,为百鸟传神。”
陆游论生活是诗的源泉,写道:“村村皆画本,处处有诗材。”
《乐记》中写道:“凡乐之起,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这说明,人的思想是外界影响的结果,音乐的根源就是生活。
著名画家拉菲尔说:“为了画一个美丽的妇女,我必须观察许多美丽的妇女,然后选出最美丽的一个作我的模特儿。”
以上的事例都说明了生活是艺术的源泉,没有生活就没有艺术。但是仅有生活是不能产生出艺术作品的,还必须有艺术家的创作。
高尔基说:“因为人不是照相机,不是给现实拍照。”说明艺术虽然来源于生活却并不等同于生活。当人们对一件艺术作品赞叹不已的时候,正是因为作品体现了艺术家的智慧与技巧。
艺术家的创造活动是个长期的辛苦的劳动。好像是蜜蜂采蜜一样。只有采了许多的花,它的蜜才会甜。而“采花”便是艺术家收集生活资料的过程。而“酿蜜”便是他们创作的过程。
一个从生活到艺术的过程,便是我们常说的典型化过程。别林斯基说过, 所谓典型人物,就是熟悉的陌生人。比如说鲁迅小说中的阿 Q,就让人觉得既熟悉又陌生。好像在他的身上能隐隐地看到我们自己的影子,但是“阿 Q” 却是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钱钟书先生的小说《围城》中的主人公方鸿渐身上就有太多中国旧知识分子的特点,他是生活中的典型。
典型来源于生活中真实的人和事。我们在生活之中是绝对不会找到完全等同于阿 Q 或是方鸿渐这样的人的。但是,在众多的同类人中总有一些共同的地方。“精神胜利法”不正是中国几千年来“中庸”思想的“结果”吗? “好点小面子”又何止是方鸿渐一个人的小毛病,多少知识分子能完全地摆脱“君子不言利”的模式呢?
我们常用“胸有成竹”来形容人做一件事时十分有把握的心态。以画竹著名的清代画家郑板桥著说:“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
“眼中之竹”是现实生活中的竹子,“胸中之竹”是现实中竹的形象和画家思想感情相结合形成的形象。而“手中之竹”是经过画家笔墨技巧和创作性劳动所表现出的形象。把头脑中想象化为典型的艺术形象,形成具体的作品,也就是创造了艺术美。
人们常常评论一幅画时说:“这画真美,像真的一样。”而评论景色很美时,常常会说:“这景色美的和画上一样。”也许有的人会迷惑了,那么画和景色到底哪个更漂亮呢?
“画得好象真的一样”指的是艺术家的作品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而景色美的和画一样是因为画上的景物都是典型的美的集中。所以,这句话本身并不存在着矛盾的因素。
我们看一个艺术作品,必须做理性的分析时,才能看清楚事物的本质。鲁迅先生说:“看一件艺术品,表面上是一幅画,一座雕像,实际是艺术家人格的表现。”不同立场上的作者,创作出来的风格和表达的意思也是不一样的。
总之,艺术美是艺术家在生活基础上的一种创造。由于艺术家的创造, 一块顽石在雕塑家手里才有了生命。日常生活中人体动作看起来很平淡,但通过艺术家的创造,可以发掘出人体动作中包含的丰富的情感。戏曲大师梅兰芳单用手指就能表达上百种的心情。
艺术家不是简单地再现现实美,而是进行了创作。没有生活的基础,最杰出的艺术家也是无法创作的。
艺术家不仅要紧密地和生活相联系,而且要合理运用技巧和运用形式美的法则。
多样统一的法则是形式美的基本法则,它不仅指色彩、线条、形体的多样统一,还包括人物动作、神态的多样统一。
在绘画方面,中国五代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就是运用多样统一法则的例子。画中琵琶演奏部分,人物表情都集中在“听”上,但每个人听的表情,姿态各有不同,有的侧着,有的回眸,有的倾身,有的凝神,不但面部表情不同,连手的形态也不同。韩熙载的手自然下垂与他凝神静听的面部表情协调一致,表现了贵族的雍容沉静。屏风后面的待女,手扶屏风半透面, 也暗自欣赏这美妙的音乐,我们从画面的形象上仿佛听到了这美妙的音乐。
中国的园林艺术也将多样统一法则发挥得淋漓尽致。承德避暑山庄既有平湖烟雨的江南秀美,又有群山峻岭的北国雄伟。令人感叹建筑师的匠心。颐和园中前山富丽,多人工雕琢;后山秀丽、深远,多天然野趣。在局
部建筑中也体现了多样统一。拿长廊来说,虽然每根柱子都形态相同,却画上不同的画,一点也不让人觉得单凋。
总之,艺术美和其他美的形式一样,都是人的自由创造的体现。而艺木美作为美的较高级的形式,更充分地体现了艺术家自觉运用美的规律来创造艺术产品。
艺术是个博大精深的宝库,这个宝库里的宝贝并不像阿里巴巴发现的大山谷中的宝贝一样是随随便便堆积的,而是分门别类地放在一起的,我们把这些类别分开来讨论就是一个整理、学习它的机会。
艺术的门类分起来有很多,例如音乐、建筑、舞蹈、戏曲、文学⋯⋯。下面我们就按照这种分类分别地谈几个门类的特点,就是说,我们从看到事物的美。而走入知道事物为什么美的高层次了。
我们先来说说音乐。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阶段和每一个场景几乎都离不开音乐:幼年,妈妈唱着摇蓝曲哄你入眠;青年,恋人们唱着情歌成双成对; 老年直至死亡都会有《安魂曲》这样的作品伴他们走过人生的最后一程。
我们的生活场景也处处有音乐:餐厅里有迷人轻柔的轻音乐伴你进餐; 课堂上的革命歌曲激发你的爱国热情;运动会上,运动员进行曲又催人奋进。所以,音乐对一个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在古希腊,毕达哥拉斯重视音乐对心情的影响,并注意到它的治疗效力。拍拉图认为节奏和曲调能渗透到人的灵魂中去。
在古代中国,《荀子·乐论》和《礼记·乐记》详细讨论了音乐对于治理社会的作用。首先承认了有了快乐而形之于音乐是“人情之所不能说”的, 主张建立心灵秩序的乐与建立社会秩序的乐相配合,乃至以为乐是天地之合也。提倡正声、排斥淫声。
春秋战国有一个著名的医师,名叫医和,用音乐作为治疗手段之一给人治病。大概算是现代医学中“音乐治疗法”的鼻祖了。
在另一方面,音乐的形式和结构也引起了哲学家的思考。他们用不同的比例数来解释不同的音程。《吕氏春秋》则按“三分损益法”算出了十二音律的长度比例。
总之,音乐内容的情感性特点与数理性的特点,由于同样地显著,在古代早受到了哲学家的注意了。至于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为什么是以感性为形式来表达,古人是回答不了的。
近代意义上的音乐美学,是进入 18 世纪之后才建立的。19 世纪欧洲浪漫音乐占统治地位,它要求音乐追随诗的意境和文学情节。这也许是音乐中的随意性的表达。
我们可以暂时的不去管它孰是孰非,但是应该明确的是音乐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是有着它独到的艺术特征的。它所能表达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或悲或喜,都能通过音乐传达它的情感特征;同时音乐又是有非常严格的结构的,每个乐曲都有它的组合方式,来传达它所表达的情感。
与音乐紧密联系的就是舞蹈了。舞蹈的美是一个广泛的概念。
我们常常用“手舞足蹈”来形容一个人喜悦时的心情。当人们听到十分动人优美的音乐的时候,通常都会轻轻地合着节拍摇晃身体或是用脚打着拍子。这说明舞蹈是一种人们最原始的最基本的表达自己情感的方式。
然而舞蹈美学研究的大都是舞台上表演的舞蹈,不包括我们在歌厅舞厅中为了娱乐和休闲而跳的舞蹈。
下面我们看看舞蹈的一些基本特点。了解了这些特点,我们就能更好地欣赏舞蹈艺术的内在美了:
- 人体是舞蹈美的物质基础。舞蹈是以人体(动作、姿态、手势)作为表达手段的艺术方式。
舞蹈是缺不了音乐的,所以,舞蹈既是一种视觉的艺术又是一种听觉的艺术。它的表现只存在于表演的一瞬间,是转瞬而逝的。
一个舞蹈作品应该是两位艺术家——编导和演员共同完成的,优秀的舞蹈作品由水平低的演员表演往往达不到好的较果。而一个平平淡淡的作品由一个好的舞蹈家表演则会增色不少。所以有人说“舞蹈是动的雕望,雕塑是静的舞蹈”。
舞蹈美是一种以人体美为主要内容的形式美,它的主要物质材料是人体,一个舞蹈作品的核心是由动作、姿态和表情形成的舞蹈形象。而人们正是通过这个形象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和时代精神。
- 舞蹈长于抒情,拙于叙事。有一种舞蹈的划分方法把舞蹈分为抒情舞蹈和叙事舞蹈。舞蹈必须有饱满的激情才能找到完美的形式,塑造出一个可见的视觉形象,才能在观众心中引起美感。但并不是所有的情节都能用舞蹈表达出来。
舞蹈需要一种意境,如果没有极高的理念只靠政治的堆砌是不能创造出好的作品来的,也没了舞蹈的意义。
- 写意多于写实是舞蹈的叙事特色。舞蹈的叙事性与别的艺术门类是不同的,它不可能象文学、戏剧那样详细的把事情的过程叙述清楚。
在舞蹈中,重要的不是再现事件的过程,而是表现与这一事件紧密联系的人物的感情,或是说通过舞蹈对这一事件的叙述来塑造人物形象。
在日常生活中,微微一笑就是以表现心中的喜悦,而放在舞蹈中,就需要伸首张口,合上音乐节拍,笑上好几次,才能给观众造成这个人物很高兴的印象。在艺术之中带有“指东先划西,欲进先后退”的说法,这也是一种表现情绪的方法。
- 舞蹈有虚拟性和概括性。为了引发追求形式美,舞蹈家设计出种种美丽的姿态。这种形式最突出表现就是古典芭蕾,对于手脚位置的高度都有严格的规定。
舞蹈本身是一种带有虚拟性的东西,生活中的动作与舞蹈中的动作是不同的,如果把舞蹈中的动作用到生活中可能让人笑掉大牙。
以舞蹈发展的历史意义来说,舞蹈的动作是源于生活的,但已摆脱了原来的形式。这是一条从具体走向抽象的道路。
人的发展历程是和建筑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如今我们生存的空间里,处处都充满了带着浓厚地域特色的建筑物。甚至建筑物已经成了一个国家一座城市的代表,天安门代表了中国,大笨钟象征着英国;天坛是北京的标志; 看到风车就想到了开满郁金香的荷兰⋯⋯
可以说,建筑是人的智慧的杰出代表,从人类摆脱了在丛林中生活,每一步的脚印都和建筑是分不开的,建筑可以说是人类文化的代表之一。
不同的地域,不同的风俗,便有不同的建筑。不同的人生活在不同的房屋里,建筑也就给人的不同的美感。
以石器时代的穴居草棚到近代的高楼大厦,都显示了建筑形式美的尺度、比例、和谐、对比、色调、质感、均衡、韵律、构图等等,在建筑美的过程之中,人类不断沉淀着自身的审美心理结构。建筑虽然起源于防寒祛暑, 隐蔽安全等作用,但是在建筑史上人们对于非实用的建筑美上却花了更多的心思。比如说宫殿、庙宇、教堂、陵园等等,建筑本身也成了传播某种精神力量的工具了。
比如欧洲的哥特式建筑,最明显的是那种结构复杂的尖顶大教堂。教堂的房顶很高,并且从里面向上很有延伸感,似乎让人可以看到很高很高的地方,并且教堂的玻璃都是各种形状的彩色玻璃,阳光不可能直接照到屋子里面,通过花格玻璃的过滤,加上教堂里点的蜡烛,使教堂内产生一种很肃穆的神秘气氛,让人有置身天国的感觉,这也就是建筑美学在宗教中作用的一个体现。
建筑形式,风格的演变,往往是一代社会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见证。在西方,人们称建筑为“石头写成的历史”是很有道理的。
人对建筑产生的美感首先来源于它的形式。我们看到上海的东方明珠电视塔,首先感到的是它的高大,象直指苍穹的利箭;我们看到故宫,则让人感到庄严、肃穆、华丽,它象个历史的见证人,稳稳当当地坐在北京的中心。这些外在感受都是建筑空间安排、比例尺度、造型式样、色彩质地的外在形式的一种反映。它是一种初步的审美感觉。
初步的审美感觉往往只是人们的感官受到了某刺激,而更深一步的审美是建筑给人心灵上的震颤。
宏伟的八达岭长城、圣洁高敞的天坛、诗情画意的西湖,清雅别致的峨嵋山寺、温馨合谐的四合院;端庄高雅的希腊神庙,威慑压抑的哥特教堂, 豪华眩目的凡尔赛宫,冷峻刻板的摩天大楼⋯⋯除了它们的外在的形式美, 无不包含着丰富的历史因素、和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审美趋向。
其实对于建筑的审美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首先你应该知道建筑的风格与那个历史时代的联系。比如说我们的历史上,有一种说法叫作“明修长城清修庙”那么为什么是这样的呢?
萌朝的统治者是中原的汉族人,他们加紧修筑长城,是为了中原地区的安定。而清朝的统治者本身就是从长城外边打进中原的满族人,所以,对于长城,他们是持仇恨态度的,根本就不会去建筑它。可见,建筑的审美是要与历史相联系的。
由于建筑是一种凝固的无声的艺术,所以我们必须用心弦来感觉它的美感。一个人的文化素养越高,他的鉴赏能力就越高。才可能认识到美在何处。
德国大诗人歌德就说过,他在圣彼得大教堂前广场的廊柱内散步时,感觉到了音乐的旋律。中国的建筑大师梁思成还为北京天宁寺、辽代砖塔的立面谱出了无声的乐章,从颐和园的长廊内发现了和谐的节奏。
建筑是一门空间的艺术,却融汇了多种艺术方式:雕刻、绘画、工艺美术等无不是建筑中的组成部分,而建筑擅长于营造某种气氛。园林中清翠的竹林加入鸟的叫声让人心旷神怡,宫殿社坛的古朴凝重又是使人思考历史、感慨万千的场所。
所以,作为我们新一代的年轻人,只有提高文化知识和文化修养,才有可能欣赏建筑艺术的美感。
戏剧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一种艺术形式,我们会常常到剧场去看演出,比如听京剧,看话剧、舞剧,听歌剧,还有被小朋友们所喜爱的木偶剧、皮影或等等,都属于戏剧的范畴。
戏剧从一开始出现就成了美学的研究对象之一。在公元前五世纪左右, 伴随着希腊戏剧的繁荣产生了戏剧美学。古希腊的三大悲剧作家埃斯库洛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德斯和喜剧家阿理斯多芬的创作实践是戏剧美学的最初研究对象。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是世界上戏剧美学的第一部重要著作。
亚里士多德认为戏剧是对自然的模仿,而且他的这个观点在西方戏剧历史上有很长一段时间是占主导地位的。
直到易卜生、契诃夫的时代,仍把戏剧看作是对生活的模仿。设想在舞台与观众之间存着一种看不见的墙,力求使戏剧演出变成一种正在进行的生活。
中国的戏剧形成比西方晚一千多年。自宋金时代算起也只不过有七百多年。由于中国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加之长期的闭关自守,与西方的戏剧形成了两种完全不同的体系。
中国的戏曲核心不认为戏剧是对生活的模仿,而是对生活的虚拟。他们认为:戏是生活的虚拟。它的特点在于重视“意味”的美。戏剧艺术要以生活为素材
如果把中国的虚拟理解成“写意”,那么西方的戏剧便是“写实”,这可能是东西两方对于戏剧理解上的区别。
以上我们从音乐、舞蹈、建筑和戏剧四个方面大致地总结了一个各种艺术门类的最最基本的特点,这样我们在欣赏它们的时候也有了一些了解,有了最概括性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意识了。
世界上的艺术种类是纷繁复杂的,我们不可能对每一种艺术的特点加以概括和详细地考察每一门艺术种类的特征。上面所谈到的例子是平时最常见的几个艺术门类,如果想要了解其它艺术门类的规律则需要再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希望大家能在审美的道路上走出更精深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