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瓷器不断创新
东汉之后,先后经过了魏、蜀、吴三国鼎立,东西两晋,十六国的北朝和宋齐梁陈的南朝,这一时期从200年至581年,统称为三国两晋南北朝,这400余年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大分裂、大动荡的时期,但陶瓷的发展并没有停滞。
三国两晋时期,江南陶瓷业发展迅速,相继出现了在浙江萧山、上虞、余姚一带的越窑、瓯窑、婺窑、德清窑;湖南的湘阴窑;四川的青羊宫窑、固驿窑;江西的罗湖窑等著名窑址,所制器物注重品质,加工精细,可与金、银器相媲美,成为当时名门望族的日用品。
三国时期的青瓷仍保留着前代的许多特点,它的胎质坚硬细腻,呈淡灰色,釉汁纯净,以淡青色为主,施釉均匀。器物上的装饰常见的有弦纹、水波纹、铺首、方格网纹和耳面印叶脉纹等,并在谷仓上堆塑各种人物、飞禽、走兽等,极为生动。
从墓葬情况可以看出,这时青瓷逐渐代替了青铜器、漆器。很多汉墓发现的陪葬品以青铜器、漆器占主要比重,而江南六朝时期的墓葬中的器物绝大部分是青瓷器,表明青瓷已经成为当时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
西晋青瓷的生产内容包括日常生活中的实用器物,有钵、双耳罐、四耳罐、盘口壶、双沿罐、筒形罐、蛙形水盂、油灯、虎子、鸡头壶、羊头壶、牛头罐、虎头罐、扁壶、圈足唾盂、三足盘、平底盘、长方形多格盘、镂孔香薰、熊形或兔形水注。
西晋青瓷冥器有谷仓罐、羊形器、神兽尊、熊形尊、灶、犀牛形镇墓兽、鸡笼、狗舍、猪圈、男女俑、部族家丁形象等瓷塑。
而发现的这一时期的瓷器,其造型、纹饰与汉代陶瓷、青铜器有很密切的继承关系。如西晋青釉洗,腹部有一条印纹饰,两面贴铺首衔环,具有明显的汉代特征,这类青釉洗墓葬中数量很多。
还有西晋青釉三足尊,也饰有印纹饰,下为3个熊足,两面贴奔兽纹,另两面贴铺首,造型、纹饰也具有汉代特征。
西晋青釉槅,胎体厚重,为拿取方便,底边镂空。
西晋谷仓,上部中心为主罐,周围有4个小罐,是继承东汉五联罐和五管瓶造型而略加变化,上面浮雕佛像、鸟雀、动物,下部为罐。
三国吴、西晋墓葬中都有瓷仓,有铭文谓之“廪”者,是装稻谷的,北方装谷的叫仓。
青瓷虎子在汉代多有提梁,西晋保留了这一传统,采用立烧,口向上,臂部触地。东晋虎子也采用这种立烧法。圆虎子多为正烧。虎身一般刻画飞翅纹。
西晋墓葬中还发现牛头罐,肩上有两个鼠形系,是这一时期比较少见的。
从以上器物可以看出西晋瓷器的器形种类及装饰特征。造型上多取自汉代铜器、陶器,壶、罐一类器物造型比较矮胖。装饰上也借鉴铜器,多于壶、罐、洗、碗等器物的肩、腹部饰一条带状印纹装饰,间饰铺首衔环、兽纹等。
我国最早的彩瓷是高温青瓷釉下彩,在江苏省南京雨花台—座三国至西晋初期的墓葬,发现一件青瓷带盖扁壶。盖顶塑一鸟形钮、上腹部贴塑4个铺首、2尊佛像、2只连体鸟,浅灰胎体,施白色化妆土,再施青釉,釉的玻璃质较强,凝厚,釉色深灰,发褐色。
根据原料和工艺特征判断,这件青瓷作品应该是浙江中部地区,如金华地区早期婺州窑作坊生产的。
整件器物用黑褐彩满绘神奇内容的图案。盖钮两旁绘柿蒂纹、周围绕两个人首鸟身的形象在仙草上飞舞,仙草两侧各有一动物。扁壶颈部绘两个长有七张嘴的异兽,其间夹杂半身异兽图像。
腹部绘两排持节羽人,仙草、云气、朵花、莲瓣、弦纹、连弧纹等排列其间。内容虽多,但井然有序,线条有力,绘画水平不同凡响。
这种青瓷釉下彩绘,在工艺上是一个创举,由于青瓷显色不佳,艺术效果不理想,使得这种工艺没有发展起来。只有白瓷发展起来之后,釉下彩工艺才得到发挥。
西晋的制瓷技术益加精巧,既实用又美观,青瓷的用途也扩大到人们日常生活的酒器、餐具和卫生用具等各个方面。东晋人口南移,南方出现城市繁荣,社会上对瓷器的需要量进一步增加。
这时南方青瓷造型趋向简朴,装饰减少,有些器物只作简单的褐色斑点。南朝时期,青瓷上出现莲花瓣装饰;北方一度陷于战乱,但在北魏迁都洛阳以后,制瓷业又发展起来。
北方青瓷在造型、胎釉、纹饰等方面与南方不同,一般器型较大,以尊、瓶、罐、钵之类居多。胎体厚重,胎色灰白,釉较厚,玻璃质强,流动性大,器表往往有玻璃质流珠现象。由于佛教的盛行,器物多以莲花瓣纹、忍冬纹作装饰,装饰方法有堆贴、模印、刻画多种。
西晋青瓷的胎质比汉、三国制品细腻,体薄精巧、颜色浅灰。装饰方法流行在器物上印出一条不宽的装饰带,内印、刻细小斜方格纹、菱形纹、联珠纹,或粘贴范印的铺首;在器物上捏塑鸡、羊、虎、龙等,多在器物的柄上。
另外,西晋青瓷在香薰等器物上有镂孔装饰,在钵、盆、洗等类器物上用竹刀刻出海星和水波纹,这是战国以来江南青瓷的传统技法。
而这一时期的瓷神兽尊—类器物用雕塑、刻画等技法做成神奇猛兽的形象,头像狮,身如熊,背上长出水生动物的鳍,两侧刻出强劲的翅膀,口含宝珠,把日常所见和民间传说的神奇形象集中在一件作品上,埋在坟墓里,护灵驱鬼。
西晋青瓷谷仓罐的结构则比三国时期更突出,在肩部以上的范围内,堆塑各种形象的奴仆、卫士、善男、孝女、拜佛、祭祖和吊唁死者的丧葬场面,阙楼馆阁、长廊列舍、飞鸟六畜,既体现了墓主人的财富和权势,又表达了子孙繁衍、六畜兴旺的愿望。内容虽多,但布局井然有序。
西晋晚期开始出现在青瓷上点染酱褐彩斑,突破了青瓷单色釉的传统、丰富了装饰效果。
东晋青瓷生产数量增多,造型没有太多的创造性,只是神奇类器形大大减少,风格趋向实用。许多器形尺度加大,造型结构由矮肥圆鼓向高挑瘦长方向发展,没有西晋作品上那些华贵的装饰,褐彩装饰更加流行。
从最具有代表性的鸡头壶、罐的演变,可以看出各时期瓷器造型与纹饰的特征。
西晋鸡头罐,肩有双系,双系间饰鸡头、鸡尾。西晋早期罐的最大腹径在中间,以后重心上移,最大径在肩部,腹径与罐的高度大体相近,所以给人以矮胖的感觉,肩部有印纹饰。
东晋鸡头壶的特点是壶体变大,鸡头由装饰物变为具实用性的张口、引颈之壶流,短尾则变为圆形长柄。东晋晚期,壶的曲柄出现了龙首柄。
有一件东晋德清窑黑釉鸡头壶,高18厘米,口径7.9厘米,底径10厘米。壶盘口短颈,溜肩鼓腹。肩部一侧饰鸡头形流,流内有孔与壶身相通,流嘴呈筒状,鸡冠高耸,双目圆睁。
与鸡首相对的一侧饰一弯形圆柄,上下分别与口沿、肩部相接,便于握持。肩部另外两侧各饰一桥形系,可穿绳提携。
壶施黑釉,釉层丰厚,釉面滋润透彻,色黑如漆,匀净无瑕。外壁施釉不到底,近足处露出褐色的胎体。此器制作端正,各部位比例协调,尤其是以鸡首装饰壶体,给人一种视觉上的美感。
黑釉在汉代已经出现,东晋继续烧造,但烧黑釉的仅有浙江的余杭、德清两窑,两窑同时也烧青釉。以浙江德清窑为代表,常见的器物除鸡头壶外,还有羊头壶,其数量少于鸡头壶,另外有碗、钵、盘、罐、盘口壶等日用器皿。其烧造历史较短,大抵在东晋至南朝早期的100多年间。
有一件东晋德清窑黑釉唾壶,高9.9厘米,口径8.9厘米,底径9.4厘米。唾壶盘口,束颈,扁圆腹,平底略上凹。外壁施黑釉,釉不及底。因釉层在高温熔融状态下产生垂流,致使器物下部积釉处釉层较厚,堆积欲滴。釉面滋润,开有片纹。
唾壶亦称唾器,属于卫生洁具,瓷质唾壶始见于东汉,三国、两晋时开始流行。东晋时期以青釉唾壶较为多见,黑釉唾壶少见。
东晋时期,彩斑装饰广泛使用,多饰于钵类器的盖,碗盘类器物的口沿、器心和外壁以及香熏、罐、瓶类器物的口沿上。
有件东晋色点彩罐,高8厘米,口径7.5厘米,底径7厘米,敞口、圆唇、平底,通体施青釉,晶莹透彻,釉有细小冰裂纹,堆饰四耳,器身饰两道弦纹,一道于褐色点彩,反映出瓷器发展到东晋时期,已从单一的釉饰向多彩方面发展。
瓷香薰在两晋墓葬中也发现不少,西晋造型继承汉代特征,球体上镂孔,球体与承盘之间有三足;东晋改为以支柱连接球体与承盘。
两晋、南朝时期制作的陶质和瓷质俑像,内容多是贵族官僚、世家大族拥有的属吏和武装,还有反映豪强大族经济生活、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内容,如鸡笼、狗舍、羊圈、仓、车、多子槅等。
湖南省长沙近郊杨家湾、砚瓦池、子弹库、金盆岭、左家塘等地西晋墓发现的青瓷俑很有代表性。内容包括高冠执板的骑吏、持简作书的文史、持各种什物从事劳作的侍从、持刀及盾的武士和骑马演奏的乐队。
其做法很简练,用泥料塑出人物身躯,安一个圆球即为人头,头顶捏尖,刻几条痕迹即为帽子,戳几个小孔就是眼睛、鼻子和嘴;圆泥条粘成四肢,所持的武器往往是一小块泥片。
长沙西晋墓中发现一件对坐书写俑,两人对坐在一块平板上,中间是一堆书,人物头戴高冠,两根宽带从帽顶、耳后系于领下,身穿翻领长衫。其中一人一手持书,一手持笔在书上点画。两人正在讨论问题,神情专注,以致两人的鼻尖都快碰到一起了。
骑马武士、乐队,持械斗士的塑造,都不着意形象的细部刻画,而注重表现人的精神状态,如同立体的漫画,令人忍俊不禁。
马的形象比秦汉陶马的装备齐全得多,有辔、鞯、鞧、鞍,还有保护马的“当胸”。有的马鞍左前侧作出三角状镫,这是我国内地最早的马镫形象。
东晋、南朝时的瓷俑沿袭西晋的传统,但随葬品数量减少,一般只有男仆女婢各一人,有的有牛头状镇墓兽,或牛车、鞍马模型、三蹄足凭几等,时代特征很突出。
南朝以后,彩斑装饰逐渐减少,青瓷釉上彩工艺的做法是在施过釉的瓷坯上用毛笔点画黑褐色彩料,晾干入窑焙烧,当窑中焰火升到一定温度时,釉层熔融,彩料融入釉层而不流动浸漫,青瓷烧成后在器物上就出现黑褐色彩斑。
青瓷釉下彩或釉上彩皆为褐黑色,其呈色原料都是铁的氧化物,有的取自泥土中的铁锰结核,有的取自含铁量很高的红土,粉碎磨细,去掉杂质即可调成画彩原料。
六朝时期江南地区还发展起青瓷高温釉上彩工艺,这种装饰始于西晋晚期浙江南部的瓯窑,有的作散点式,有的连缀成简单图案。
南朝青瓷瓷窑作坊的建立比两晋更加广泛,工艺趋向朴素实用。常见的器形有钵、碗、盏、盏托、小碗、深腹敞口碗、双耳盘口壶、鸡头执壶、平底或带圆饼足的唾壶、仰覆莲瓣纹罐等。
南北朝的造型有莲花尊、贴花罐等,其中鸡头壶壶身更长,柄向上发展,装饰上出现复线莲瓣纹;盘口壶壶身渐趋细长,盘口加大,钵、碗类器物腹部加深,圆饼形足的形式更普遍。圆形青瓷砚由三足变成六足或多足。
由于佛教思想的普及,这一时期其他器物如盘、碗、罐等也有饰有莲瓣纹,形成了这一时期的装饰特点。
南北朝时期佛教盛兴,各地都建造了大量寺庙,佛像石窟,僧尼数量猛增。带有佛教色彩、意义的装饰随处可见。如在建筑装饰上带有飞天、莲花等标志性图案。体现在陶瓷器上,最有代表性的是“莲花尊”。
陶瓷还被大量运用到文具中,如笔筒、水盂、砚等。水盂的功能只是盛磨墨用水的,但造型却很丰富,有蛙形、鸟形、兔形、牛形等样式。陶瓷文具被广泛使用,与这一时期崇尚读书、推崇士儒有关联。
这一时期的装饰特点比较明显,尤其是三国西晋时期的越窑最为突出。器物上常有表现生活场景的纹样,刻画细腻且逼真,真实地反映了那一个时期的社会面貌。
一些生活用品如烛台、油灯、水盂上大胆使用夸张变形的动物形象,多方面地体现了当时社会的审美意识,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旁注]
余姚 位于浙江省东部。余姚得名,说法不一。一说,舜文庶所封之地,舜姓姚,故为余姚。另一说,夏少康封少于无余于会稽,以奉禹记,姚乃其届邑,故为余姚。秦时建县。200年,东汉时始筑县城,为浙东古县城之一。唐初一度升为姚州。宋为“望县”,誉为“东南最名邑”。
仙草 传说中的一种灵异的草,服之可长生不老或起死回生。常见者为灵芝,又称灵芝草、神芝、芝草、瑞草,是祖国中医药宝库中的珍品,古今药理与临床研究均证明,灵芝确有防病治病、延年益寿之功效。
忍冬纹 古代寓意纹样。忍冬为一种蔓生植物,俗呼“金银花”、“金银藤”,通称卷草,凌冬不凋,故有忍冬之称。《本草纲目》云:忍冬“久服轻身,长年益寿”。忍冬图案多作为佛教装饰,可能取其“益寿”的吉祥含义。东汉末期开始出现,南北朝时最流行,比作人的灵魂不灭、轮回永生。
钵 又称钵盂,是佛家用语,指僧侣的覆钟状饮食器皿。也称钵多罗,也是佛家用语,也是指僧侣的食器。僧人所用的食器,有瓦钵、铁钵、木钵等。一钵之量刚够一僧食用,僧人只被允许携带三衣一钵,此钵则用作向人乞食之用。
简 战国至魏晋时代的书写材料,是削制成的狭长竹片、木片,竹片称简,木片称札或牍,统称为简,均用毛笔墨书。竹简每片写字一行,将一篇文章的所有竹片编联起来,称为“简牍”。是我国古代先民在纸张发明之前书写典籍、文书等文字载体的主要材料,是我国最古老的图书之一。
飞天 意为飞舞的天人。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天指苍穹,但也认为天有意志,称为天意。在佛教中,娑婆世界由多层次组成,有诸多天界的存在,这些天界的众生为天人,个别称为天神,天即此意。飞天多画在佛教石窟壁画中。飞天原是古印度神话中的歌舞神和娱乐神,他们是一对夫妻,后被佛教吸收为天龙八部众神之内。
[阅读链接]
绿色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特色釉,是青瓷系统的代表,与北方地区的白瓷交相辉映。此外,常用褐彩打破单一的青釉,使之更加活泼。这种装饰方法简单易行,适应面广,效果较好,所以被广泛使用。
用褐彩在器物表面上书写文字,是褐彩装饰的另一特色,这种装饰手法在后来的唐和五代时期大为盛兴,其字体形式为书法研究提供了可靠资料。
越窑晋瓷工艺多为上乘,釉色高古,质地醇素,极具品味。由于当时的工艺水平,所生产出的陶瓷在釉色上发生很丰富的变化,青色中有偏绿的、偏黄或偏灰的,与釉料成分、烧成火焰都有很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