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支部建设的新规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2013年6月29日,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必须扎实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使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坚强战斗堡垒。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重大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以此来指导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正是在这一精神指导下,2014年5月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2015年9月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2016年10月27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这些都为新时期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

一、规范党支部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群众服务需求日益增多,特别是发展进入新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许多改革发展稳定举措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基层党组织转变工作方式、改进工作作风,把服务作为自觉追求和基本职责,寓领导和管理于服务之中,通过服务贴近群众、团结群众、引导群众、赢得群众。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的组织设置方式上,更加注重其服务功能的发挥,要求适应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方式的变化和需求,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强化队伍建设,创新服务载体、构建服务格局。

健全组织体系。农村在以建制村为主设置党组织的基础上,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产业链全面建立党组织。城市在依托街道、社区设置党组织的同时,在片区、楼宇和流动党员集中点建立党组织,在社区居民中按照志向相投、兴趣相近、活动相似的不同群体建立党组织。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等领域,采取单独组建、区域联建、行业统建等方式建立党组织,加快推进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探索建立网络党组织,通过QQ群、微博客、微信等开展党的活动,拓宽党建工作网络阵地。推行区域化党建,可以由街道、社区党组织与辖区内单位党组织共同组建区域性党组织,也可以依托居民区、商务区、开发区等组建区域性党组织,合理划分服务网格,组建网格服务团队,做到有群众的地方就有党组织提供服务。

建设骨干队伍。加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特别是书记队伍建设,创新选拔培养机制,采取上级选派、跟踪培养、群众推荐等方式,选拔党性强、能力强、改革意识强、服务意识强的党员担任党组织书记。选派得力党员干部到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和贫困村党组织担任书记或第一书记。加强基层党组织书记教育培训和监督管理,引导他们提高为民服务本领,强化廉洁履职意识;分级负责、分类培训,用两至三年时间,把各领域党组织书记轮训一遍。加强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配强乡镇、街道党务工作力量,充实机关、事业单位专职党务工作者,加大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指导员选派力度,引导他们专心致志做好本职工作、履行服务职责。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做好发展党员和培训工作,注重把党员培养成服务骨干,严格党员日常教育管理,促使他们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教育引导基层干部和广大党员增强服务意识,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主动服务群众,扎扎实实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

创新服务载体。围绕群众多样化需求,坚持立足实际、尽力而为,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开展服务。依托基层组织活动场所,坚持一室多用,丰富活动载体,推广机关干部下基层、结对帮扶、为民服务全程代理、一站式服务、窗口单位为民服务创先争优等做法,深入开展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党员承诺践诺等活动,为服务群众创造条件、提供动力。推行网络服务,推动基层党建信息化工作平台和网上民生服务平台整合,加快全国党员信息库建设,充分运用共产党员网、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党员干部手机信息系统等开展服务。

构建服务格局。基层党组织带动群众组织、自治组织和社会组织开展服务,协调面向基层的公共服务、市场服务和社会服务。深入开展以服务为主题的党建带工建、带团建、带妇建活动,充分发挥群众组织服务作用。建立健全各级党代会代表联系党员服务群众制度,广泛开展以党员为骨干的各类志愿服务,组织各类专业人才和实用人才开展服务,培养群众服务骨干,引导群众参与服务、自我服务、互相服务,形成以党组织为核心、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服务格局。

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2015年9月,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意见(试行)》规定了社会组织党的组织设置的几种方式,即按单位建立党组织,按行业建立党组织,按区域建立党组织等,以推进社会组织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有效覆盖。按单位建立党组织是指凡有三名以上正式党员的社会组织,都要按照党章规定,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分别设立党委、总支、支部,并按期进行换届。规模较大、会员单位较多而党员人数不足规定要求的,经县级以上党委批准可以建立党委。社会组织变更、撤并或注销,党组织应及时向上级党组织报告,并做好党员组织关系转移等相关工作;上级党组织应及时对社会组织党组织变更或撤销作出决定。按行业建立党组织是指行业特征明显、管理体系健全的行业,可依托行业协会商会建立行业党组织。行业党组织对会员单位党建工作进行指导。按区域建立党组织是指在社会组织相对集中的各类街区、园区、楼宇等区域,可以打破单位界限统一建立党组织。规模小、党员少的社会组织可以本着就近就便原则,联合建立党组织。

在社会组织中,本着应建尽建的原则,加大党组织组建力度。暂不具备组建条件的社会组织,可通过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联络员或建立工会、共青团组织等途径开展党的工作,条件成熟时及时建立党组织。新成立的社会组织,具备组建条件的,登记和审批机关应督促推动其同步建立党组织。街道社区、乡镇村党组织要加强对城乡社区社会组织的领导和指导。通过各种方式,逐步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有效覆盖。

二、强化党支部服务功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团结带领群众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党的任务的战斗堡垒,长期以来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的任务更为繁重,这对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党的十八大作出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重大部署,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团结带领群众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党的任务的战斗堡垒”,“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为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积极贡献。

在党支部的功能上,党的十八大以来着重强化了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提出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整体功能。农村党组织围绕推动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搞好服务,引导农民进行合作经营、联户经营,开展逐户走访、包户帮扶,及时办理反馈群众诉求,帮助群众和困难党员解决生产生活、增收致富中的实际问题。国有企业党组织围绕生产经营和队伍建设搞好服务,保障职工参与管理和监督的民主权利,建立职工诉求办理制度,开展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组织党员和职工为企业改革发展建言献策。街道、社区党组织围绕建设文明和谐社区搞好服务,定期开展民情恳谈,组织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为群众服务,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机关党组织要围绕服务中心、建设队伍搞好服务,落实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推动机关干部深入基层、服务基层、转变作风。高校党组织围绕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搞好服务,把思想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搭建师生成长发展平台,引导广大师生讲理想跟党走、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事业单位党组织围绕深化分类改革、促进事业发展搞好服务,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激发党员和各类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推动公益服务水平不断提升。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围绕促进生产经营、维护各方合法权益搞好服务,在职工群众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在企业发展中发挥政治引领作用。社会组织党组织围绕凝聚群众、激发活力、促进发展搞好服务,引领社会组织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发挥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

此外,强调建设“六有”基层服务型党组织:一是有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建设服务意识强、服务作风好、服务水平高的党组织领导班子;二是有本领过硬的骨干队伍,培养带头服务、带领服务、带动服务的党员干部队伍;三是有功能实用的服务场所,建设便捷服务、便利活动、便于议事的综合阵地;四是有形式多样的服务载体,创新贴近基层、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工作抓手;五是有健全完善的制度机制,形成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的工作制度;六是有群众满意的服务业绩,取得群众欢迎、群众受益、群众认可的实际成效。经过3至5年努力,使基层党组织服务意识明显增强、服务能力明显提高、服务成效明显提升,各领域涌现出一大批符合“六有”目标的基层服务型党组织。

在党支部的作用发挥上,党的十八大以来,着重强调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中发挥其战斗堡垒作用。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决定》。该决定提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引导广大党员积极投身改革事业,发扬‘钉钉子’精神,抓铁有痕、踏石留印,为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积极贡献。”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该决定提出:“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增强基层干部法治观念、法治为民的意识,提高依法办事能力。”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该建议指出:“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激励广大干部开拓进取、攻坚克难,更好带领群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7年7月18日至19日在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赵乐际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创新发展,为完善城市治理体系、增强城市治理能力、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服务,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使人民群众更加自觉地热爱党、跟党走。强调要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一条红线,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有效路径。这也为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三、加强和规范党支部的党内政治生活

党内生活,又称党的生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上的党内生活即党内组织生活,也称党的组织生活,广义上的党内生活包括党内组织生活和党内政治生活。由于党内生活固有的政治属性,所有党内生活都是党内政治生活。严格党内生活是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一个优良传统和重要法宝。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向全党明确提出了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大命题和重大任务,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对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作了全面部署。加强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必须牢牢把握“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这一重大命题和任务。

严格党内生活首先是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同时也要求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党内组织生活包括两大部分:一是所有党员都必须参加的以支部生活为主要载体的党的基层组织生活,二是各级党的领导班子专门召开的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党内组织生活的基本任务就是党组织通过对党员开展经常性的思想教育,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不断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党员头脑。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就是要通过经常性的严格的组织生活制度,落实学习教育有关纪律,在组织生活中开展严肃认真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不断清除党内各种错误思想、克服各种不良倾向、纠正各种缺点和错误,实现党组织对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全天候的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严格约束,促使每位党员、干部在党内生活中思想受到教育、主观世界得到改造、思想政治素质不断提高。总之,严格党内生活就是使党员党性得到锤炼、思想得到洗礼。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就是在党内开展的各种政治活动中要求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严格遵守党章党规党纪,严肃纪律尤其是政治纪律,养成守纪律讲规矩的习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达到全党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维护全党团结统一的目的。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的组织生活是以基层党支部生活为主体以及要求每位党员都必须参加的组织活动,因而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就是对全体党员进行思想教育、理论武装的基本载体,是党员进行党性锻炼的基本载体。在新形势下,要推进党内政治生活方式方法的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党内生活一定要创新,不创新,那形式也巩固不住。推进创新,从路径上看,重要的是要把顶层设计和基层实践探索有机结合起来,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同时,要鼓励地方、基层组织、广大党员解放思想、积极探索,推动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良性互动、有机结合,使基层的实践探索创新在顶层设计的指导引领下有序推进。推进创新,从技术手段上看,重要的是要把握信息革命带来的重大机遇,在“互联网+”与党内政治生活的融合上实现新突破,着力优化和创造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的党内政治生活的崭新方式方法。

四、加强党支部的制度建设与管理监督

党的十八大以来,加强党支部的制度建设与管理监督是加强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的重要举措,主要体现在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支部专题民主生活会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等党的组织生活的制度,以及落实党员教育管理制度上。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巩固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进一步解决党员队伍在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2016年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方案》。《方案》提出,开展学习教育,要以党支部为基本单位,以“三会一课”等党的组织生活为基本形式,以落实党员教育管理制度为基本依托,抓实基层支部,使各项基本制度落地生根。

一是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三会一课”制度是我们党在马列主义指导下,在长期革命、建设和发展中逐步形成的优良传统,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最基本的制度,也是健全党的组织生活、严格党员管理、加强党员教育的重要制度。随着改革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随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我国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分配方式和就业方式等,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党员的思想状况和职业特点也随之发生变化。这些新变化对加强党的建设提出了新挑战,对“三会一课”制度的内容和形式提出了新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三会一课”制度从内容到形式进一步丰富完善,已成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项基本制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习近平总书记对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要增强党内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使各种方式的党内生活都有实质性内容,都能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党内生活要有一定的“庄重性、严肃性、政治性”,要坚决反对党内生活庸俗化、随意化、平淡化倾向;要定期搞好“三会一课”,紧密结合现实,提高认识,找到差距,明确努力方向。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在严格党内生活制度方面,“一个是坚持,一个是加强,一个是创新”。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三会一课”制度、切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重要遵循。

落实好“三会一课”制度,党小组要定期组织党员集中学习;不设党小组的,以党支部为单位集中学习。党支部每季度召开一次全体党员会议,每次围绕一个专题组织讨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自身建设,要重视和坚持“三会一课”这一行之有效的制度,使之焕发制度活力。首先是贵在坚持。我们党历来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区别情况、对症下药,对作风方面存在问题的党员、干部进行教育提醒。但是,面对日益严峻的党情,不是单靠一次活动、几次会议、几堂党课教育就能彻底清除作风之弊、行为之垢的。只有经常用行动、用党性教育来擦拭,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光芒才不会暗淡。“三会一课”日益巩固着党性的锤炼、修养的提高,使广大党员干部在工作生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里,累积日日功,练就硬作风。“三会一课”制度只能加强,不能放松;党员的素质只能提高,不能降低;党组织能力只能增强,不能削弱。为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三会一课”要苟日新、日日新,要时刻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时刻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只有持之以恒、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始终不懈地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才能使广大党员干部把党的信念和宗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断在思想认识上实现提升,着力在知行合一上见到实效。“三会一课”制度在永无止境的作风建设赶考路上,持之以恒地书写着共产党人应有的品格风范和责任担当。其次是增强感染力和吸引力。长期以来,“三会一课”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良现象,主要体现在,内容单调,缺乏创造性,吸引力不强。有的将“三会一课”局限于学习党建知识、会议决定、领导讲话,内容贫乏枯燥;有的把“三会一课”变成了工作总结、工作布置,甚至等同于业务学习,“三会一课”有名无实;有的脱离实际,缺乏针对性和说服力,“三会一课”与解决党员队伍深层次思想问题的需求相脱节,与解决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相脱节,内容游离于党员的思想工作和生活实际之外,缺乏实效;有的方法单调,手段落后,不少是我讲你听,缺乏交流,一些地方和单位基本条件都不具备,更谈不上电子、信息化等现代化手段的运用。这严重削弱了“三会一课”的吸引力和实效性。“三会一课”要不断创新形式和内容,以喜闻乐见的形式、通俗易懂的内容,使广大党员干部在潜移默化中锻炼党性,强化党性修养。要显“党味”,坚持“党”字当头,始终把姓“党”作为遵循的最基本原则。要浓“亲味”,贴近实际,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要强“药味”,坚持原则性、战斗性,既要正面教育、弘扬主旋律,也要勇于正视问题,敢于较真碰硬。要增“趣味”,贴近基层、贴近群众,努力增强时代感和生动性。要加“鲜味”,与时俱进,通过“老瓶装新酒”,不断更新内容,做到引人入胜、激起共鸣。再就是强化实施。要科学制定标准和制度,强化日常管理,精心合理组织安排,确保“三会一课”正常开展。领导干部要加强领导,强化责任落实,并率先垂范,自觉服从党支部安排,积极主动、严肃认真地参加各项活动,层层示范带动。要把“三会一课”制度与民主测评、评先评优结合起来,通过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公开处理等多种措施,加大对不合格党员处置力度,真正触及灵魂,鞭策他人。要强化上级党组织对下级党组织“三会一课”的联系指导和督促检查,建立考勤制度、抽查制度、会议记录调阅制度、党员走访制度等,对坚持好的要表扬鼓励,对坚持不力的要批评教育,以确保“三会一课”制度扎实有效地坚持下去。年度考核时,要调阅党员干部参加“三会一课”情况,纳入考核内容,并将此作为年度党建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

落实“三会一课”制度,要精心上好基层党课。基层党课是按照基层党组织的要求,对党员进行党性教育、党的基本知识教育以及其他经常性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基层党员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上好基层党课,是加强基层党员干部党性锻炼、增强党性修养,提升素质和能力的必要手段和必由途径。一是创新党课形式,专家党课送到党员手中。信息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从有线互联到移动互联以至万物互联的极速换代,世界运行的表征形式和内在逻辑也在悄然变化。网站、即时通讯工具、微信公众号、手机APP、VR,信息化手段层出不穷,这对传统的党的组织建设、思想动员、价值传播方式提出了创新发展的时代要求。如,顺应信息化建设趋势,创新发展“三会一课”这一党的优良组织制度,策划推出“一分钟党课”微型党课,以新的形式内容紧密契合党员群众需求,使“三会一课”制度在基层党建工作中焕发新的生机活力。“一分钟党课”依托微信公众号,以语音文件的形式,每天发布专家学者理论政策深度解读,将党课送到党员手中,着力打造党课内容的高度、语言表达的温度,思想传播、组织动员的力度,充分体现党的先进思想的影响力,达到展示信仰、传播信仰、凝聚共识、同心同行的效果。二是层层发动参与,引导书记讲好党课。巩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成果,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发动地区各级党组织书记依托“一分钟党课”微信平台讲党课,按照宣传把关、组织推送的运行框架,通过定向收集各级党组织书记谈心谈话精彩文稿,系统编辑语音文稿,在专家讲党课的基础上,定期发布地区各级党组织书记党建理论阐述、党的政策方针解读,以及优秀党组织书记具有个性化成长经历的经验分享,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使党员教育更有角度,党的思想传播更有温度,党的思想动员更有力度。三是跳出传统思维,向党课讲台注入新鲜血液。如,跳出党课由专家讲、由各级党的领导讲的传统模式,大胆鼓励普通党员、年轻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上台讲党课,用新鲜血液来进一步激活“三会一课”这一党的建设的传家宝。在围绕政治理论学习、区级、街道、社区三级重点工作、典型人物先进事迹开展微型党课,聚焦基层社会治理、社区服务、党群关系、公益志愿服务等课题,宣讲街道“一核多元、融合共治”党建引领发展的新理念新思考,在小事例中彰显基层党的建设的大格局,小情感中体现大情怀,点滴行动中传递每一名党员默默付出、无私奉献的精神力量。

二是落实专题组织生活会制度。党的组织生活制度是党的一项基本制度,严格党支部组织生活,既是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监督的基本途径,也是推动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展开、取得实效的关键环节。要通过定期开展组织生活会,让党员养成经常参加组织生活的习惯,增强对党组织的归属感,使党组织更有凝聚力、影响力。首先,针对不同层次党员,督促党支部开好专题组织生活会。严格参照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的程序和标准,要求每个党员认真征求意见、查摆问题、谈心交心、撰写对照检查材料、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抓好整改落实,做到目标不变、环节不减、标准不降,确保党支部专题组织生活会不走过场。明确党员领导干部在查摆问题、开展批评环节必须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所在党支部的专题组织生活会,主动向党支部和党员汇报思想,自觉置身于党组织的严格管理和监督之中,面向党员和群众广泛征求意见,严肃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针对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整改措施。组织全体党员对支部班子的工作、作风等进行评议。明确一般党员干部也要认真撰写对照检查材料,找准“四风”方面的突出问题,剖析根源,并提出努力方向和整改措施。其次,注重运用好专题组织生活会成果,形成长效机制。开好专题组织生活会既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确保“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取得成效的重要举措。转化好、运用好专题组织生活会成果,才能确保取得更大成效。要把在开展专题组织生活会中形成的一些成功做法固化为制度规范,形成长效机制并长期坚持。其一,进一步规范组织生活会制度。从增强党员的党性和组织纪律观念入手,以批评与自我批评为重点,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党员汇报思想和工作、民主评议党员、党员党性分析等党内组织生活制度,强化落实制度的严肃性,克服落实制度的随意性,保证组织生活经常化、规范化,真正把党员的思想管好、行为管住。其二,进一步加强对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教育管理,分期分批开展“两委”书记培训和党员干部集中轮训,完善落实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在落实党员干部参加组织生活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参加双重组织生活制度上从严要求,在落实党员定期主动缴纳党费和转接组织关系制度上从严要求,切实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其三,进一步落实党支部书记“一岗双责”制度。健全完善机关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考评办法,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选优配强基层党支部书记队伍,加强党支部书记培训,切实提高党支部书记“一岗双责”的履职能力,保证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得到严格落实。

三是落实民主评议党员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是党的组织生活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对党员加强教育、管理与监督的一种有效形式。在新形势下根据全面从严治党的方针,民主评议党员制度能更好地把党员教育、管理、监督融为一体,更好地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民主评议党员是在党委领导下,以党支部为单位有步骤进行的一项工作。民主评议党员要按照党章规定的党员条件,对全体党员进行做新时期合格共产党员的教育,通过对党员的正面教育、自我教育和党内外群众的评议,以及党组织的考核,检查和评价每个党员在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实践中,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情况,并通过组织措施,达到激励党员、纯洁组织、整顿队伍的目的。建立民主评议党员制度,是全面从严治党、提高党员素质的一项重要措施,是通过制度建设加强对党员进行经常性教育、管理和监督的有效方法。目的是通过对全体党员进行做新时期合格共产党员的教育,通过民主评议和组织考察,检查和评价党员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情况,表彰优秀党员,妥善处置不合格党员,从而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保持党组织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四是落实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引导党员立足岗位做贡献。要抓好党员的学习培训。采取举办培训班、上党课、举行报告会和组织专题研讨等形式,有计划地组织好党员的集体学习。倡导党员自主学习,引导党员根据自身实际和工作需要,制定学习计划,利用业余时间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式,认真搞好自学。加强对党员学习的具体指导,为党员学习创造良好条件。通过开展读书活动和知识竞赛、交流学习成果、评选表彰学习标兵等方式,激发党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党员领导干部要认真参加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带头参加所在基层党组织的集体学习,坚持每年给党员讲党课、作形势报告。党员干部还要按有关规定积极参加干部教育培训。在培训内容上,首先是深化拓展学习党章。广大党员要联系党的性质宗旨和历史使命,联系自身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深入学习党章。其次是深化拓展学习党规。要深入学习《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等党规,在严格自律上下功夫,把党规要求落到实处。再次是深化拓展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全面系统地领会其丰富内涵和科学体系,深刻领会治国理政的时代背景、目标布局、理念思路等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抓实学习,要分层次、分对象,建立健全贴近实际、简便易行的学习制度,重点强化领导层面的示范带动作用;建立完善个人述学机制,重点解决一般干部的厌学问题和学习中的形式主义;建立学习通报制度,定期通报各级党组织学习进展情况,掌握新情况、了解新问题,总结好经验、树立好典型,更好地激励先进、鞭策后进。

要加强党员的实践锻炼。组织党员立足本职岗位,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户、党员承诺、设岗定责、结对帮扶和志愿者服务等多种方式,为党员服务群众、加强党性锻炼搭建平台。有计划地组织年轻党员到基层锻炼,到艰苦地区、艰苦岗位锻炼。针对不同群体党员实际情况,提出党员发挥作用的具体要求,教育引导党员在任何岗位、任何地方、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铭记党员身份,积极为党工作。结合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实际,组织引导党员立足岗位、履职尽责。在农村、社区,重点落实党员设岗定责和承诺践诺制度;在国有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社会组织,重点落实党员示范岗和党员责任区制度;在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重点落实党员挂牌上岗、亮明身份制度;在机关事业单位,促进党员模范履行岗位职责,落实党员到社区报到、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在学校,重点要求党员增强党的意识,自觉爱党护党为党,敬业修德,奉献社会。

在合格党员标准上,各党支部要实际进一步确立“四个合格”的具体标准,做到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一起解决,新问题和老问题一起解决,个性问题和共性问题一起解决,党组织问题和党员个人问题一起解决。牢牢把握党员教育管理的基本目标,解决问题、发挥作用是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基本目标。评价党员学习教育的效果,不能简单看学习笔记做了多少、心得写了多少篇,也不能看集体学习讨论了多少次、会开了多少场,而是要广大党员树立“问题意识”,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扫除思想上的灰尘和心灵上的污垢,集聚推动发展的正能量。因此,无论是党组织还是党员,都要列出查找解决的问题清单、建立台账。问题清单要见人见事,不能空泛、概念化,抓整改要对着清单条目,一条一条地整改、一项一项地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