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命不舍山的麝

麝是青藏高原上少有的经济动物,属偶蹄目,鹿科动物,但不长角。目前,世界上共有原麝、林麝、马麝三个品种,均分布在亚洲。其中体型最大的要数我国青海境内的马麝,体重可达 13 公斤,全身灰褐色,毛粗硬而中空, 易折断;雄性犬牙发达,露于唇外,远看像两撇白色胡须;四肢前短后长, 行动极为迅速,常活动在海拔 2400~4200 米之间的林中,灌木丛及荒漠地带。

由于雄麝下体腺囊分泌出一种称麝香的物质,具有开窍活血、消炎攻毒、止痛催产功能,同时又因其芳香异常,经久不散,为香料工业中的高级原料, 故有“药中之宝”、“香中之冠”之美誉。解放后,青海省最高年产达 3000 两,成为我国麝香的重要产地之一。

麝的生活习性为动物中最有规律的一种。食物以草及嫩叶为主,冬季因天气寒冷栖居于山腰,夏季因炎热迁居山顶,白天伏卧,夜间在泉溪河畔觅食、饮水,排泄粪便也有固定地点,而且来去总是走的同一条道路,故群众中有麝是“阳山吃草,阴山拔粪”的说法。雌、雄麝虽同居一山,但决不栖息一室,尽管多在晨昏时“幽会”,但白天必须相隔一段距离老老实实地各自生活。如发现险情,一只在远处发出“嘶嘶”叫声,让另一只有所警觉, 敌情严重时,它们便以疾速的动作逃离,险情过后,用不了多长时间,麝又回到了原来的“家园”。猎人们说:“麝舍命不舍家(山)”。

它们为什么能在地形复杂,不便辨认的林区、灌木丛中返回“家园”呢? 原来麝有“擦棍”的习惯。其臀部尾脂腺上,每天都要分泌出一些液体物质, 促使尾部发痒,因此必须在栖居地附近,找几株可供擦痒的树桩或枝条,进行摩擦,久而久之,形成特殊的记号。遇险归来,就以“擦棍”留下的记号或气息来辨认“家园”。

麝于每年 11 月份发情交配。这时,争偶现象十分严重,雄麝之间相互以牙相咬,几乎成为生死之争。胜者占有雌性,败者自动退出“情场”。怀胎后于翌年 5、6 月产仔、多为两羔。母麝对幼仔十分疼爱,但因天敌过多,母仔不敢依偎一处。幼仔在草地觅食、伏卧时,母麝隐蔽在远处监护。遇有敌情,母麝自身向远方逃去,以此办法,诱惑天敌上当,使幼仔安全无恙。然后,母仔绕道远方后,再返“家园”团聚。

近年来,麝资源大幅度减少,目前国际上已禁止了麝香贸易,大自然向人类亮出了黄牌,麝已面临绝种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