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苑滇粹——滇剧

滇剧流行于云南90多个县市的广大地区,是明清时期丝弦、襄阳、胡琴3种声腔先后传入云南后,结合了云南的方言语音和风土人情而逐渐发展形成的。此外,滇剧的昆头子、昆倒板之类同昆腔有关。这些声腔在云南戏剧舞台上融会就形成了滇剧。

滇剧的表演善于刻画人物和富于生活气息,都是通过具有丰富生活内容的动作,表现出人物矛盾的过程,体现角色的思想感情。另一特点是语言生动,通俗流畅,具有民间歌谣的风格,因此深受百姓的喜爱。

滇剧的出现与最终成形

远在东汉时期,云南就有了技艺不凡的魔术杂技。南诏时期又出现了规模宏大的大型歌舞《南诏奉圣乐》,大理国时的“五花爨弄”更是歌舞杂技兼而有之。

到了明代初期,开国将领沐英率数万民众留守云南,除屯田、开荒,解决粮食、疏修河道,兴修水利外,带来了秦腔、汉调,还有安徽的徽调等戏曲艺术。

后来,战争停息,人们安居乐业,戏班子开始在云南流行起来,他们在节庆、庙会、丰收时节或者私人堂会上演出。明人魏良辅在《南词引正》中说:

腔有数种,纷纭不类,各方风气所限,有昆山、海外、余姚、杭州、弋阳、自徽州、江西、福建俱作弋阳腔。永乐间,云贵二省皆作之,会唱者颇入耳。

明代宗景泰年间,云南嵩明的布衣兰茂写出了元明以来云南剧坛的第一个传奇剧本《性天风月通玄记》。这个剧目有20折,是一个以修仙悟道为内容的剧本,描写一个道人如何降伏眼、耳、鼻、口、心、意“六贼”除灭了“青龙白虎”,而得道升天的传说故事。

清乾隆中期,昆明由于商业的发展,外省会馆和行业会馆普遍建立,各地流行的声腔和戏班亦随之而来。每逢迎神赛会或喜庆宴集,他们均演各自地方戏。

到了清代乾隆年间,昆明已是贸易繁荣、万商云集,外省的商帮在昆明都普遍设立了行业会馆,唱戏的梨园行业也建了供奉戏神的庙宇,如康熙时的1701年修建的老郎宫。

据康乾时的老郎宫碑和1788年的官府告示和房地纸契等资料记载,当时来云南的戏班就有石俯班、长乐班、大攒班、左小班、桂林班、全升班、金玉班等许多民间职业戏班,还有富大人乐院内班和谭大人西院内班两个督抚衙门里的戏班。

云南的这些戏班每逢节日庙会或喜庆宴集,便各自搭台上演地方戏,有的属营业性质,有的则是同乡聚庆,很多班子因深受观众欢迎便长期留在这里。此一时期,来昆的戏班先后有19个,声腔剧种有昆腔、弋阳腔、秦腔、楚腔、徽腔等,渐渐地形成了新的声腔,并在云南广为流行。

秦腔在昆明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形成了一个新的名为丝弦腔。丝弦腔有甜品和苦品之分,甜品爽朗而高亢,苦品悲壮而沉痛,分别用于表现欢乐和悲愤两种不同情绪的人物塑造。如《烤火下山》、《打洞送妹》等剧中的甜品腔,《五台出家》等剧中的苦品腔。

丝弦腔既有激昂、高亢的曲调,又有凄婉、柔丽的曲调,亦刚亦柔,适于表现多种多样人物变化复杂的情绪。其中《春秋配》、《梅降雪》、《花田错》、《梵王宫》便非常有名,被称为四大丝弦本。

新的声腔还有襄阳腔,襄阳腔来自汉调襄河派,其声腔接近西皮,音调流畅而轻快,适于表现愉快、喜悦与激昂的感情。如《豆汁计》、《菱角配》、《牧虎关》等剧均属于襄阳腔。

后来,昆明先后又有福如班、寿华班、祥泰班、福寿班等7个戏班进入云南,并在昆明老郎宫立了一块以“万古千秋”为碑额的《重修老郎宫碑记》。各戏班还依收入的多少捐银修建庙宇,戏班的演出再次出现了兴旺的景象。

清道光年间,在昆明的这些戏班趋于合并改组。有一天,当时的云贵总督贺长龄在衙署中唱皮黄,心血来潮请来了当地有名的一些戏班入署演戏。这时在昆明的这些戏班角色己有小旦、生脚、花脸、末、外等行当划分,唱念字音声调已逐步地方化。

这些戏班在与皮黄同台演出的时候,进行了很多交流,形成了《击鼓骂曹》、《火焚绵山》一类的皮黄剧目。后来,经过经艺人加工丰富,皮黄的剧目成为与本地语音腔调和风俗习惯相结合的保留剧目流传下来。并构成了以梆子、皮黄为主,丝弦腔、胡琴腔、襄阳腔三大系统共处一个整体的滇剧音乐。皮黄的融入,也标志着滇剧的形成。

滇剧的这3种主要声腔,结构均为板式变化体,都有导板、机头、一字、二流、三板和滚板等板式。此外,各声腔又有各自独有的板式唱腔,如丝弦腔有安庆调、坝儿腔、二十四梆梆、飞梆子等,胡琴腔有平板、架桥、梅花板、人参调等。

正是因为滇剧继承和吸收了徽剧、汉剧、秦腔等剧种的艺术特长,所以在滇剧的表演方面具备了丰富扎实的基础。这时的滇剧,其角色的体制及表演形式已经较为严谨完备,生行有小生、须生、红生、武生、文武老生等;旦行有花衫、小旦、闺门旦、青衣、老旦、摇旦、恶旦等;净行有唱工花脸、架子花脸、摔打花脸、二柄柄等;丑行有方巾丑、袍带丑、武丑、老丑、小丑、童丑等。

在滇剧的伴奏乐器上,丝弦腔以锯琴,即近似秦腔的二股弦为主,襄阳腔、胡琴腔以胡琴为主。此外还有南胡、月琴、三弦、撒啦即大唢呐、叫鸡即小唢呐、笛子等。打击乐器有小鼓、大鼓、梆梆、提手、大锣、小锣、钹、碰铃、镲等。

到了清光绪时期,滇剧以昆明为中心,向各州县发展。昆明地区汉族聚居的城镇农村,季节性的业余滇剧演出组织纷纷建立,如牛街庄、马村等地都出现过乡班子,有的还进行长年演出。昆明城区的滇剧戏班先后有泰洪班、福寿班、福升班、庆寿班4个戏班。

泰洪班,班址在东岳庙,清光绪初年为李少白领班。李系花脸擅演关羽戏,常出资帮助穷艺人,清末还选到北京为王室唱戏,并同郑文斋自费到京沪观摩,是滇戏革新家。

后来,泰洪班为李彩芳领班。著名演员有雷四苗子、李三花脸、罗四狗、刘云光等。由于长期经营,名角汇集,行当也齐全。雷四苗子即雷振风,文武老生,又精武术,草医、徒弟有李少白、朱岐山、刘金玉等。

福寿班,班址在药王庙。光绪中为台柱花旦李品金领班,著名演员有蒋廷、罗双林、何桂须、潘巧云、李瑞兰、周少林等。

福升班,班址在老郎宫,光绪中为花旦马小七领班。著名演员有王辅臣、杨昆山、王辅廷、鲁子臣、翟海云等。庆寿班,班址在永灵宫,清光绪中期成立,领班人未详,规模小,演员少。

这些戏班有的是川班所改,时有并散。这些班每逢会期在庙宇、会馆万年台上或现搭高台演出庙会戏,即酬神还愿戏。在非会期,他们还会在庙宇、会馆或在农村草台四周围草席演出,设专人收钱,再放观众入场的拉门戏。有时候,还会为官府或富豪之家的喜庆、祝寿、宴客等唱堂会戏。在闲暇时,他们还会在城镇、农村茶馆打围鼓清唱、不作化妆表演的围鼓戏。

[旁注]

《南诏奉圣乐》 唐代初年,南诏王异牟寻进献给唐王朝的一出乐舞剧中包含了许多象征符号,这些象征符号是现实生活中南诏“供奉唐朝”、“誓为汉臣”、“永不离贰”的心愿表达。800年,庞大的南诏使团到达长安,所献《南诏奉圣乐》因气势磅礴,民族特色浓郁,一时间轰动朝野。

沐英(1344年~1392年),明王朝开国功臣,军事将领。字文英,明太祖朱元璋养子。沐英小时是在战乱、兵营、征途中度过的。从1356年起,12岁的沐英跟随朱元璋攻伐征战,开始军旅生涯。1376年,沐英以副帅之职随邓愈征讨吐蕃,因军功被封西平侯,赐丹书铁券。

魏良辅(1489年~1566年),字师召,号此斋,晚年号尚泉、上泉,又号玉峰,清代的1526年进士,历官工部、户部主事、刑部员外郎、广西按察司副使。为嘉靖年间杰出的戏曲音乐家、戏曲革新家,昆曲始祖。对昆山腔的艺术发展有突出贡献,被后人奉为“昆曲之祖”、在曲艺界更有“曲圣”之称。

戏神 戏团中所奉祀之神祇,汉族传统戏曲戏团的信仰核心,维系旧时戏团规矩、运作,传承戏团特有的伦理、精神,为多数艺人的心灵寄讬。戏神奉祀,与戏团与行会组织发展紧密结合,崇奉行会共同始祖,借以建立组织共同规范。各类戏曲依其剧种、师承、地区,奉祀戏神各有不同。

督抚 总督和巡抚合称督抚,明清两代的最高地方官,兼理军政、刑狱。督抚有权决定徒刑的判决,对流刑、充军、发遣可以做终审判决,但需要报请刑部复核。清代地方巡抚、总督多为一品二品大员,如:两江总督马新贻、湖南巡抚陈宝祯上任时都是一品。

西皮 戏曲腔调。明末清初秦腔经湖北襄阳传到武昌、汉口一带,同当地民间曲调结合演变而成。唱腔明快高亢,刚劲挺拔,适于表达欢乐、激越、奔放的感情。明清之际,秦腔由西东传,结合湖北民间曲调演变而成西皮。湖北方言称唱为“皮”,西皮即由西传东的唱腔;或谓西皮脱胎于秦腔的“皮子”,故名。

贺长龄(1785年~1848年),字耦耕,号西涯,晚号耐庵,清代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迁赞善。为官勤于职守,有惠政,如在山东兴修水利,整饬吏治,储粮备荒,恤孤抚幼,劝课桑棉,创建书院义塾,兴修府志等。其中他主修的《遵义府志》被梁启超推为“天下府志第一”。著有《耐庵诗文集》等传世。

徽剧 安徽地区的重要地方戏曲。音乐唱腔可分徽昆和吹腔与拨子、二黄、西皮、花腔小调等类。徽剧角色行当包括末、生、小生、外、旦、贴、净、丑等类,表演火暴热烈,气势豪壮,动作粗犷,特别擅长武戏,有翻台子、跳圈、窜火、飞叉、滚灯、变脸等特技。

锯琴 也称之为乐锯,是一种无键、无铉的乐器,它无固定的位置,更无定调的特殊乐器。锯琴由琴身,锯座组成,有齿的一面称锯齿,无齿的一面为锯背。锯琴、根据尺寸大小不同,分为高、中、低音三类琴。

药王庙 供奉药王孙思邈的庙。孙思邈为唐代著名道士,医药学家。他良医的诊病方法做了总结:“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孙思邈是我国乃至世界史上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被后人誉为“药王”,许多华人奉之为“医神”。

老郎 旧时戏曲艺人所奉祀的祖师。其神像大都白面无须,头戴王帽,身穿黄袍。所奉祀者传说不一,据明汤显祖《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为清源妙道真君。清代则多谓为唐明皇,亦有谓为后唐庄宗、南唐后主或翼宿星君者。

[阅读链接]

滇剧在表演艺术上,每个角色都形成了各自独有的一套程式与技巧,滇剧名艺人在表演这样写角色的时候,还都有自己的绝招。

比如李少白饰《审潘洪》中的潘洪,能通过头上纱帽的高低移位,表现出潘洪惊悸、焦急的复杂心情。又如被称为“滇剧泰斗”、“云南叫天”、“滇伶大王”的名须生栗成之,他在《七星灯》中扮演的孔明,唱工相当吃重,为了表现孔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必须越唱越衰而身衰心不衰,但栗成之都表演得恰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