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特的民族音韵风格
侗族的村寨都建有鼓楼,戏班的组织是以鼓楼为单位,一个鼓楼有一个戏班,属业余性质。最初一个戏班一般为十几个人,有戏师傅、歌师傅、演员和伴奏人员,无女演员。戏班除在本寨演出外,也到外面去“走寨”演出。
演出时间,主要集中在春节、二月二、三月三、秋后或本寨的会期。活动方式有“尾夜”和“多夜”两种。尾夜是村寨之间进行联欢,旨在联络双方感情。演出时间一般从上午开始,直到吃夜饭、散戏之后,戏班的小伙子们便与姑娘们去“行歌坐月”。多夜是以文艺活动为主的联欢形式,戏班不代表村寨,不必由头人带队。
侗戏的演出,有一定的仪式。第一天开演正戏之前,要供神请师,由“掌簿”主持。台口中间摆上酒、菜、纸钱等供品,由掌簿焚香请神,然后鸣放铁炮。每个剧目开演之前,先由一演员朗诵一段开场白。
正戏结束后,全体演员唱歌致谢。整个演出结束后,要跳加官,被提到名字的人,都要把红包扔到台上以作赏钱,他们大多是寨里的头面人物和富裕人,除此之外,戏班不再收钱。
侗戏多在戏台上演出,很少在平地上演出。戏台通常是用木板搭盖,一般无顶盖,观众可三面围观。侗戏舞台一般长、宽约为丈余,不用布景,仅挂一块底幕和两块花色门帘。台上除了几张桌、台之外,没有其他道具。
在剧本结构与表现手法方面,侗戏有着鲜明的特点。侗戏一般分场不分幕,剧中时空转换频繁,都依靠演员上下场来体现,场次分得细,一出戏通常有几十场。剧本一般是以剧中主要人物的名字来命名,如《珠朗娘美》、《刘美》等。
在改编汉族故事的时候,剧名也做这样的处理。如汉族戏曲《二度梅》,侗戏便改成《陈杏元》,《白兔记》则叫《刘志远》。侗戏剧中人物很多,剧本篇幅长,每出整本戏,几天才能演完。
侗戏的剧本一般以二人对唱为主,道白很少。这是因为侗戏剧本多由侗族琵琶歌改编,而琵琶歌本身就具有故事长、人物多、情节不连贯的特点。因此侗戏中有明显的说唱艺术的痕迹。
在装扮上,通常只穿侗族生活服装,整齐、鲜艳。脸谱以黑、白二色为基础,小丑除在鼻子上画一个青蛙以外,两颊上还要各写一个“丰”字,以示吉祥。
侗戏角色虽有生、巳之分,但并未形成定型的行当,一般是根据剧中人物的需要来分配演员。只有小丑有些独特的表演,动作滑稽可笑,以说白为主,蹦蹦跳跳,称为“跳丑角”、演员念白很少,以唱为主。
唱腔一般是上下句结构,中间都有过门。演员每唱完一句,都要在过门中与另一个演员互走一字,交换位置。遇有三人以上在场时,也只有对唱的两人在过门中互走一字,其余的人原地不动。
侗戏的丑角有比较特殊的表演程式,侗戏中的丑角,多扮演各种诙谐或狡猾的人物,在剧中的主要任务是插科打诨、活跃气氛,没有本行的当家戏,表演上比较自由、比较夸张。
由于侗戏是在侗族民歌琵琶歌、叙事歌、大歌和山歌和基础上,吸收汉族戏曲剧种音乐逐渐发展而成的。所以根据唱腔的结构和形式,可分为“戏腔”、“歌腔”两大类。
戏腔,以平调为主,平调侗语称为“嘎艳”或“嘎淹”,汉语为胡琴歌。“平调”是上下句结构,多用于叙事,是侗戏的基本唱腔。另外还有闹台调和哀调。
闹台调是演出之前由乐器组开始敲锣打鼓进行闹台,目的是告诉乡里人,戏马上就要开演了,吸引人们快速进入戏场,锣鼓之后,胡琴拉起一种曲调,相当于京剧的前奏曲。其调子悠扬,亢奋,激情和富有一种叫人遐想的情愫。
哀调也就是哭腔,是由侗歌中的“哼歌”、“格以琴”等演变而来的,节奏自由,旋律哀怨,适于表现悲情。哭调是演员在台上演出叙事时的清唱,哭调没有乐器伴奏,完全是一种叙事的诉说,但它是清唱的诉说,有板有眼很打动人。
歌腔则是由侗族民歌演变而成的唱腔。侗族民歌非常丰富多彩,有琵琶歌、山歌、牛腿琴歌、笛子歌等。这些民歌都不同程度地融入侗戏的唱腔音乐之中。在实际运用中,根据剧情的发展需要,也有将“戏腔”、“歌腔”综合运用的。
侗戏的戏腔和歌腔都是用大嗓演唱,词句的长短,侗语的音韵变化,影响着腔句长短和旋律的变化。侗戏的唱腔,多用侗语演唱,有的地方也用汉语的地方方言演唱。
由于受贵州花灯、桂北彩调的影响,侗戏的唱词十分讲究音韵,其尾韵统一,腰韵严谨。每段唱词不仅要求尾韵统一,而且严格规定要压腰韵、连环韵。侗族人平时说话很讲音韵,侗话中的音又比汉话多。音多押韵比较容易,韵多则音乐性强,加上有趣的比喻,剧本显得流畅、生动活泼。这便形成了侗戏唱词音韵结构的特点。
侗戏的乐队包括管弦乐和打击乐两个部分。管弦乐器包括二胡、牛腿琴、侗琵琶、月琴、低胡和扬琴、竹笛、芦笙。打击乐器则有小鼓、小锣、小钹等,但一般不用于唱腔,只用于开台和人物的上、下场。传统侗戏的伴奏乐器一般为二胡、铃、锣和鼓。后来,侗戏中增加了牛腿琴、琵琶、低胡、扬琴等。
侗戏流传的剧目较多,来源也比较广。侗族广为流传的琵琶歌、民间故事和汉族故事,都是改编侗戏的素材。汉族戏曲剧目,也经常被改编和移植成侗戏。根据侗族民间传说故事改编的剧目有《丁郎龙女》、《珠朗娘美》等。
《丁郎龙女》是侗族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它说的是侗族穷后生丁郎砍柴回家,从牧童手中救了一条金丝鲤鱼,原来被救的金丝鲤鱼是东海龙王的女儿,她为报答丁郎救命之恩与丁郎结为夫妻。
三年来男耕女织,生活越来越好。这时丁郎的表妹素梅挑唆丁郎与龙女关系,说娶龙女三年还没有后代是违背古理的报应。姑妈家的姑娘,本应嫁给舅家崽。
丁郎听后变心,终于娶素梅做小,至此龙女受欺挨打,艰辛创立的家业也被丁郎、素梅霸占了。后来龙王得信,派虾兵蟹将接龙女回宫。素梅因抢龙女包袱被虾兵蟹将吓得掉进滚滚大江。丁郎吓得瘫倒在地,眼睁睁看着人去财散。
《珠郎娘美》传说百年以前,在峰峦起伏的黔东南古州的三宝镇上,有一对青年男女,男的叫珠郎,女的叫娘美,两人在“行歌坐月”中产生爱情,破铜钱定下终身,但娘美的母亲遵循侗族姑舅表婚的婚俗,已将娘美许配给舅家的儿子,所以他俩只得逃婚到从江的“八百贯洞”的贯洞寨落脚。
娘美被当地一个叫银宜的财主看中,逼婚不成,买通封建款老公万,设计在款会上杀害了珠郎,反诬珠郎是外面派来的奸细,并哄骗娘美说珠郎是让下河人杀的。后来娘美知道真相,在江箭坡辨骨处引诱银宜为珠郎埋骨,说谁能帮她把珠郎尸体埋了,就嫁给谁。在银宜提着锄头挖坑时,娘美趁机将银宜杀死,替珠郎报了仇。
侗戏中根据汉族故事改编的剧目有《陈世美》、《梁祝姻缘》等。历史故事剧有《吴勉王》、《李万当》等;移植汉族戏曲的剧目有。生死牌》、《十五贯》、《白毛女》等;创作的现代剧目有《团圆》、《二十天》、《一个南瓜》、《杨娃》、《好外孙》等。
这些剧目故事情节与其他剧种的剧本大致相同,但基本的结构与格式却按侗戏的特点编写。侗戏剧本词句生动,韵律严格,讲究尾韵、腰韵、连环韵,一出戏,也就是一首叙事长诗。与其他剧种比较,侗戏在这方面别具一格。
[旁注]
红包 一般指春节时,长辈给晚辈的压岁钱。后来也延伸为用红纸包着的钱,送红包表示祝贺。送红包和收红包是我国人长久以来的传统习俗。红包文化是我国人礼尚往来的一种正常人际关系,体现和谐相处的友好情结,几百年来红包还是以这个意义居多。
琵琶歌 贵州南部侗族的一种单声部民歌。侗语称“嘎琵琶”,因以侗族乐器琵琶伴奏而得名。主要流行在贵州的黎平、榕江、从江和广西的三江、湖南的通道一带。侗族琵琶分大、中、小3种,以低音大琵琶自弹自唱的称叙事琵琶歌,唱时穿插说白,由桑嘎,即歌师1人表演多种角色,一种带说唱性的民歌。
牛腿琴 侗族弓拉弦鸣乐器。因琴体细长形似牛大腿而得名。侗语称各给、给以、给宁、勾各依斯。各给、给以均为两条空弦发音之谐音。又称牛巴腿。历史悠久,规格多样,音色柔细,主要用于侗族民歌和侗戏伴奏。流行于贵州、广西和湖南的广大侗族地区。
芦笙 为西南地区苗、瑶、侗等民族的簧管乐器。在我国只要有苗族人的地方,就有芦笙。在贵州各地少数民族居住的村寨,素有“芦笙之乡”、“歌舞之乡”的称誉。逢年过节,他们都要举行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芦笙会,吹起芦笙跳起舞,庆祝自己的民族节日。
铃 古代铜制响器和乐器。形体似钟而小,腔内有铜舌,摇之发声。铃是青铜乐器的原始形态,是我国最早出现的青铜乐器。在民间广为流传。它的形状如铃,铜制,一付两个,用绳穿连,互相撞而发音,无固定音高。常用于器乐合奏及戏曲伴奏中,为节奏乐器。
龙王 龙是我国古代神话的四灵兽之一,龙王则是指传说中在水里统领水族的王,掌管兴云降雨。古人认为,凡是有水的地方,无论江河湖海,都有龙王驻守。龙王能生风雨,兴雷电,职司一方水旱丰歉。因此,大江南北,龙王庙林立,与土地庙一样,随处可见。在道教中有以海洋为区分的四位龙王,即“四海龙王”。
款 古老侗族农村中一种社会组织,“款”有大、小之分。小款一般由三五个至一二十个村寨组成,若干个小款合为一个大款,并根据款约处理款组织内部有关生产、婚姻、债务以及偷盗等事,以维护公共秩序。同时,侗族的大款还带有军事联盟的性质。
[阅读链接]
清朝的同治年间,侗戏传到了广西三江地区,林溪侗寨成了演侗戏的中心。湖南的通道侗区如平坦都天、皇都、杉木桥等侗寨都竖立了戏台,而都天村的戏台最为壮观漂亮。各地产生了自己的戏师,创编自己的戏本。如皇都的戏师欧兴宇编创了《金进与娘瑞》、等较为优秀的侗戏剧本。
许多侗族村寨都成立业余戏班,他们的演出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演出活动,生动活泼,剧目短小精悍,令人喜闻乐见,耳目一新,并且不断发展创作,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