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地区的花灯艺术

昆明花灯流传于昆明城郊的东庄、大树营、小坝、小菜园、大厂村、小厂村、岔街等地及官渡区、西山区、呈贡县、晋宁县、安宁县和宜良县。

昆明花灯早期的演出,与会火结合,在春节、元宵期间活动,由灯会组织。演出前要举行迎灯神仪式,并由管事向各处投送灯帖。演出队伍由写有“太平花灯”的灯和“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字样的各形彩灯领队。

在过山号和文武乐队后,依次是狮灯龙队、武术杂耍队、高跷、旱船、跑驴、秧佬鼓、霸王鞭,还有彩妆的剧中人物沿途表演,并向接了灯帖的人家祝贺。这种演出形式也称贺灯,由于边走边演,群众也把这称为过街灯。

清道光年间,昆明地区已有花灯小戏的演出。有的用打枣竿、金纽丝、倒板浆等小曲演出《乡城亲家》、《瞎子观灯》、《打渔》、《朱买臣休妻》等剧目。由于演出内容的不断丰富,演出形式也发展为选择广场演唱,以满足群众。

清光绪时,农村各地灯会、灯班、灯棚等业余花灯演唱组织先后建立。有的灯会,不仅在春节期间演出,还被邀去邻近村寨演出或教戏,出现了李本忠、樊永寿、李永年等教灯师傅和唱功先生,使昆明花灯进一步普及。

李本忠是花灯艺术的多面手,生、旦、净、丑行行熟练,吹拉弹唱门门精通。他是花灯世家,生有四子,均传授花灯技艺,且各有专长。长子瑞清工旦角、次子树清工丑角、三子怀清工生、旦兼操琴、四子杂角。一家人经常同台演出,配合默契,得心应手。特别在《乡城亲家》中,父子们合作,妙趣横生。

李本忠的传人有可乐村的杨佩林,江尾村的徐秉义和普尚义、新册村的李汝贵、松花铺的李可兴等,均已先后逝世,但他们都各有传人,世世代代为呈贡花灯事业做出了贡献。

樊永寿是昆明人,他从小受本村灯班的熏陶,后入明家地灯班向老艺人陈定学艺,工生、旦,以旦见长。樊永寿天赋好嗓,音色甜润,唱念清晰,善于模拟各类妇女的生活言行,融化于花灯表演艺术中。如在《打鱼》中扮演邬飞霞、《补缸》中的王大娘和《劝赌》中的胡豆妻,不同的人物,演得形象逼真,身段优美,颇受观众欢迎。

后来,明家地灯班在陈定、陈家信、李祥云、樊永寿等主持下,阵容整齐,演出活跃,吸引了省市政界要员和各种名流常来观看,并给予较高的评价。该灯班的著名演员常被邀请到邻近县区传艺和演出。樊永寿曾先后被请到官渡区的上庄、岗头村。西山区的普吉、沙朗等地教灯传艺。

后来,樊永寿和李祥云应云南省花灯剧团邀请,口述并演唱了《打鱼》、《打枣》、《红娘推车》、《货郎卖线》等八出昆明花灯传统剧,和《打枣竿》等28支传统曲调,分别由尹钊、杨放等校对、记谱,选刊于《云南传统花灯剧目汇编》第一集和《云南花灯音乐》的昆明部分。他为昆明花灯的发展和传播做出了重大贡献。

李永年童年时就喜爱花灯艺术,艺人们见他聪明伶俐,都喜欢教他。13岁就扮演花灯剧《小放羊》中的牧羊女,以唱,做逼真赢得观众称道,自此经常随灯班演出。他一贯虚心好学,在钻研旦角身段和演唱的同时,还兼习胡琴、月琴等乐器,常年不辍。

李永年在向老艺人求教时喜欢穷根究底。他还从京剧梅、程两派唱腔中受到启发,从演唱的急徐、轻重、吐字、韵味各方面去雕琢花灯,为花灯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李永年的表演真实自然。抗战初期,他曾参加农民救亡灯剧团,在《张小二从军》中扮演小翠花一角而博得赞誉。他的唱腔高亢清脆,在农村草台演出能传声数里。他唱的苦道情委婉含蓄,情真意切,以情动人。因他对道情的出色演唱,观众称他“道情”先生。

这些优秀的艺人,在昆明花灯戏的发展上,都做出了巨大贡献。

1912年,岔街东岳庙组成一个花灯班,在金碧游艺园即昆华医院的露天剧场演出。1924年,昆明明家地灯班,曾被邀至五华山为唐继尧就任云南总督演出,昆明花灯进入省城演出的开端。但后来,因为战乱花灯班子被迫解散,花灯演出再次恢复完全业余的状态,花灯艺人仍回到农村或茶馆进行季节性演出或清唱。

到了1945年后,昆明较有成就和影响的一大批花灯艺人组成了各种形式的专业和半专业的花灯班社,进入昆明等城市的一些小剧场进行常年的营业演出。除演出花灯传统剧目之外,又大量从滇剧剧目甚至京剧剧目中移植了《柳荫记》、《秦香莲》、《李三娘》、《八仙图》、《四下河南》、《珍珠塔》等大本戏、连台本戏,以及《三娘教子》、《苏三起解》、《断桥会》等折子戏。

1946年后,昆明市区的花灯艺人曾先后在庆云、华丰、昆明、太华春、聚盛、太和等彩排茶室,进行过营业性演出。为维持营业,增加演出剧目,移植了一些曲艺唱本和滇剧剧目,如《四下河南》、《白扇记》、《蟒蛇记》、《槐荫记》、《金铃记》、《秦香莲》等,并吸收滇剧艺人参演,演唱中带入了部分滇剧声腔,被称为“灯夹戏”。

灯夹戏的演出,对花灯的表演、声腔、服装、伴奏等方面的戏剧化起了促进作用。

1949年,庆云街建立全省第一个专唱花灯的庆云剧场,一些专业花灯班在场里唱花灯。这些班子时聚时散,由少数艺人牵头组织,没有专门的班子名称。

在剧场里唱的时间比较长,对盘龙区花灯活动影响比较大的是熊介臣组织的花灯班。他们从滇剧移植来许多剧目,如《四下河南》、《狸猫换太子》等。接着,长春路东段又建了一个唱花灯的茶室,有马云顺组织的花灯班在茶室里演唱,对盘龙区花灯活动也有一定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把流散昆明的花灯艺人组织起来,于1950年成立昆明花灯工作者联谊会。1951年初,在联谊会的基础上,正式建立了集体所有制性质的民间职业剧团昆明人民灯剧团。灯剧团的团址设在文庙。建团后招收了第一批女青年学员,结束了花灯一直以男演女的历史。

在新文艺工作者的参与下,先后整理、改编了一批传统花灯歌舞和小戏如《十大姐》、《大茶山》、《三访亲》等。当时,《三访亲》曾在文庙第一剧场上演连续八十多场满座,轰动一时。

1958年7月,昆明市属第一个国营花灯专业表演团体昆明市花灯剧团成立。多年来,由于政府的重视,昆明地区的花灯艺术得到了稳定的发展,成为城乡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并出现了许多受群众欢迎的演员,袁留安、王玉霞演唱的花灯,成为电台经常播出的保留节目,并录制成磁带广泛发行。袁留安的唱腔还被我国戏曲研究院制成盒式磁带,编入了《中国艺术家唱腔选》。

与此同时,云南弥渡地区的花灯也发展成熟了。20世纪50年代,广泛流传于全国的弥渡山歌《小河淌水》,被誉为东方小夜曲,使弥渡闻名于世。

在云南花灯形成的以地域划分的各个支系中,弥渡花灯占有重要的地位。弥渡花灯因受白、彝音乐和汉族山歌的影响,拥有许多来自民间独具特色的曲调,如《十大姐》就是弥渡山区的民歌。

与其他地方的花灯一样,广场花灯表演是弥渡花灯在乡镇年节中传统的表演形式。一般在广场街头演出,分小唱和大唱两类。

小唱又称小场,是各种花灯歌舞和小调演唱的统称,表演时间较短,唱段无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常穿插在大唱节目的空隙中表演。小唱所用的曲调称为小调,其数量丰富,经常演唱的有《十大姐》、《绣香袋》、《双采花》、《采茶调》、《拜年调》。小调也是大唱曲调的基础。

大唱分为花鼓和折子两种。花鼓的故事情节简单,主要以人物的歌舞来表演,节目有《凤阳花鼓》、《城门花鼓》等十多个。

折子有较为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但歌舞成分很浓,表演时间一般比小唱和花鼓长得多。登场人物一般是二到三人,题材十分贴近现实生活,服装、道具、化妆都很简便,富于生活化。

早期的弥渡花灯长期停留在民间社火活动的形态,20世纪50年代才逐渐搬上舞台,发展为较成熟的艺术。

自1956年,弥渡县花灯剧团成立以来,创作演出了一批具有一定艺术水平的剧目。如反映彝族民族英雄李文学的历史剧《彝汉情》、中小型现代花灯剧《彩虹》、《男子汉》,以及移植剧目《李双双》、《徐九经升官记》等。极大地促进了弥渡花灯艺术的发展。

在弥渡流传着一句俗语:“十个弥渡人,九个会唱灯。”尽管花灯已走上了舞台,但弥渡花灯的根仍然深深地扎在民间。花灯演唱活动几乎遍及弥渡城乡,其中以人口集中的坝区、西南部的密祉和南部山区的牛街为主要流行区。

就密祉乡来说,这里距县城南约二十公里,每年正月十五是传统的密祉灯会。届时,密祉万人空巷,演员达四五千人,耍龙达四十多条。密祉灯会的盛况,集中体现了弥渡花灯的娱乐性和群众性。

[旁注]

武术 打拳和使用兵器的技术,是我国传统的体育项目。武术又称国术或武术,具有极其广泛的群众基础,是我国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积累和丰富起来的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是我国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

高跷 在本地叫“踩高跷”,有的地方也叫“踩拐子”。是舞蹈者脚上绑着长木跷进行表演的形式,技艺性强,形式活泼多样,由于演员踩跷比一般人高,便于远近观赏。关于高跷的起源,学者们多认为与原始氏族的图腾崇拜以及沿海渔民的捕鱼生活有关。

旱船 我国汉族民间表演艺术形式之一,是一种模拟水中行船的民间舞蹈。“旱船”是依照船的外观形状制成的木架子。在这种船形木架周围,围缀上绘有水纹的棉布裙或是海蓝色的棉布裙。在船的上面,装饰以红绸、纸花,有的地方还装有彩灯、明镜和其他装饰物,把这只或者十几只船装饰得艳丽不凡。

胡琴 琴类一种,因为来源于北方少数民族,古代汉人称谓北方少数民族为“胡”,因此而得名,古称胡尔。蒙古族俗称西纳干胡尔,意为勺子琴,简称西胡。胡琴历史悠久,形制独特,音色柔和浑厚,富有草原风味,可用于独奏、合奏或伴奏。

月琴 我国古代乐器的一种。音箱呈满圆形,琴脖短小。音量较小,音色清脆柔和,适合抒情性的说唱,可以烘托故事的气氛。月琴可用于独奏、器乐合奏和为歌舞、戏曲、说唱音乐伴奏。它是京剧、评剧、豫剧、楚剧、锡剧、桂剧和台湾歌仔戏等戏剧的伴奏乐器。

总督 清代对统辖一省或数省行政、经济及军事的长官称为“总督”,尊称为“督宪”、“制台”等,官阶为正二品,但可通过兼兵部尚书衔高配至从一品。总督兼管数省,同时在政务之外也兼掌军务。明清也有河道总督、漕运总督等专管某项政务的总督官职。

折子戏 是针对本戏而言的,它是本戏里的一折或是一出。折子戏久演不衰,从内容上看,好的折子戏矛盾冲突尖锐激烈,人物形象鲜活生动,故事情节相对完整,其思想观点有较强的人民性;在结构安排上往往别出心裁,不落俗套;从形式上看,京剧折子戏集中而突出地体现了京剧的艺术特征。

文庙 孔庙的别称。是纪念祭祀我国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祠庙建筑。由于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的重要性,历代封建王朝把修庙祀孔作为国家大事来办,到了明清时期,每一州、府、县治所所在都有孔庙或文庙。其数量之多、规制之高,建筑技术与艺术之精美,在我国古代建筑类型中,堪称是最为突出的一种。

[阅读链接]

袁留安是昆明市东郊人。袁留安在童年时,就经常看花灯,还向老艺人董义学唱花灯并参与灯班演出。扮演过《蟒蛇记》中的金哥、《放羊》中的小花面之类的娃娃生。他除了学习花灯和山歌、小调的演唱外,还向滇剧老艺人罗香圃、赵吟涛等学习滇剧唱腔和表演。

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袁留安把西洋发声方法和民间传统演唱方法结合起来,融会贯通,吐字清晰,悦耳动听,既保持了花灯风格,又丰富了演唱效果,形成了自己的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