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舞对唱——傣剧

傣剧流传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潞西、盈江、瑞丽、陇川、梁河等县及保山市部分傣族聚居区。它发源于傣族歌舞表演及佛经讲唱,并吸收滇剧、皮影戏的艺术营养而形成。

傣剧的表演,传统剧目多以唱为主,有简单的表演动作。唱腔以傣族民歌演变而成的“戏调”为主。可分为羽调式和徵调式两大类。音乐是傣剧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特色浓郁,充满阴柔之美,典雅之美和人情之美。所有这些,都是傣剧被誉为东南亚明珠的重要标志之一。

歌舞对唱演变的剧种

在我国云南有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名为傣族。傣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歌手们把眼前事物和生活中的感受编成唱词,即兴演唱,唱出来的调子就是“喊班涛”。

用山歌找对象,是傣族地区一种习俗,青年男女们在试探对方、倾听爱慕时一唱一答,便产生了“冒少对唱”。

这时的演出,演员们只是坐在台上,以弹词说唱的形式表现戏剧人物、揭示情节,辅以简单的手势和面部表情。后来,艺人们改变腔调,加上动作,发展成表现人物的“布腾拉”。“布腾拉”已有说有唱,有歌有舞,还有纸糊人跳的道具牛,表现爷爷和孙子犁田,奶奶送饭,三人对唱。

后来,艺人们又创造出一种诗、歌舞相结合的艺术节目。如《牙圣西》、《高罕》等,人们称它为“十二马”。“十二马”虽然还幼稚、粗糙,但已经具备了戏曲的雏形。

其特点是歌舞性较强,或偏重于演唱性。例如表演《十二马》时,由六男六女各人一手持花灯一手执扇,骑竹扎纸马,来往穿花,用边舞边唱的形式表现出12个月的季节变化和生产劳动情况。

这与汉族早期的民间花灯歌舞颇类似。后来“十二马”逐渐增附了人物故事情节,但故事情节与傣剧舞蹈动作联系不够紧密,演员常常是根据锣鼓节奏用进三步、退三步的舞蹈动作表现。

当时傣族演员文化水平低,唱词记不住,就由师傅在台桌后面逐词逐句提示。因要听词,所以台上的演员往往是唱而不舞,舞而不唱,说白也少。这种古朴的演出方式,使只要能舞能唱的傣家人都能上台过过戏瘾。群众是演员,演员是群众。

到了大约1880年,盈江土司刀盈廷将汉族的京剧、川剧、滇剧剧本叫傣族知识分子翻译成傣语,融合了“十二马”搬上舞台,形成了一个新的剧种,这就是傣剧。唱腔也从傣族民歌演变而成的“戏调”为主。盈廷还编写过傣剧《沐英征南》。

另一位干崖土司刀安仁也组织编写过傣剧《朗画帖》、《龙宫保》、《朗高罕》等剧本。他们为傣族戏曲发展做出了有益的贡献。

干崖土司刀安仁,为引进滇剧之长,促进傣剧的发展,组织移植改编的傣剧代表剧目之一便是《庄子试妻》。《庄子试妻》故事见《今古奇观》,是《庄子下红尘》的续集,两个戏共同组成一个连台本戏《庄子》。《庄子试妻》更受观众欢迎。

庄子自天庭下到凡间,十分热恋美貌的妻子。观音菩萨为超度他返回天庭,便幻化成一个新丧夫的寡妇,到新垒的丈夫坟前,用扇搧坟,使坟土快干,以便早日改嫁。庄子见了决定回家试妻是否忠贞。

回家以后,他装着乐呵呵的样子又唱山歌又搧扇子。妻子问故,庄子便讲了刚才所见,妻子表示绝不是那种无情无义的女人。

一会儿,庄子忽然“病种”身亡,并用文帚变出自己的“学生”和“书童”来为他发丧。妻子见学生年轻漂亮,便以言撩拨。学生顺水推舟,满口应允。正在妻子高兴之时,学生又忽然病危。妻子询问书童,回答说:“相公常发此病,需服人脑方可痊愈。”

妻子略一思索,便手持斧头,撬开庄子棺材,欲取庄子的脑来医学生的病。不料,棺材撬开,庄子复活。问明原因,妻子羞愧不已,自缢身亡。庄子从此断绝了尘缘,随观音菩萨上天去了。

据傣剧老艺人介绍,当时演出非常精彩,语言既口语化又很生动。此剧虽然是汉族题材,但已经傣族化,剧情在傣族观众中产生了共鸣,所以很受欢迎。

傣剧受到汉族剧种的很大影响,内容和形式都有很大改变和提高。例如“点戏”和“发分”便是在傣剧吸收滇剧的表演方式之后的一种即兴表演。

点戏,便是由“摩整”即傣语指扮戏师傅向演员讲述戏剧的情节,分配角色,台词对白由演员按照戏剧的情节的发展即兴创作。

发分,则是“摩整”把各人担负的角色上下衔接写在纸上,分发给各人。演员分出男女角色,有生、旦、净、丑的行当,穿汉族戏装,踩着“冬冬汤”的锣鼓点,作“前进三步,后退三步”的身段表演动作。

这时的傣剧,已经有了汉戏的锣、鼓、钹等乐器,男角多穿汉族古戏装,女角保持傣女装,唱腔则仍保持着傣族音乐的特点。傣剧音乐是傣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民族特色浓郁,充满阴柔之美,典雅之美和人情之美,几乎完全不受其他剧种音乐的影响。

傣族笃信佛教,僧侣为教徒诵经时,是以朗诵性较强的唱诗形式进行的。这种僧诵的形式,由于诗文优美,押韵动听,演唱悦耳,故受到教徒的普遍欢迎。起初,傣剧音乐的特点是全剧从头到尾只有一个曲调,曲调与曲调之间配以打击乐,个别剧目中加了少量的山歌调或“十二马”调。

后来,演唱的曲调相对稳定下来,出现了“喊火令”、“喊数端”和“候达拉”等常用曲调。这些曲调,与支那山歌融合衍化,渐渐形成傣剧基本曲调的特征。

1910年左右,刀盈廷的儿子刀安仁从日本留学回乡,在盈江组建了第一个傣剧专业剧团。他一方面派人到腾冲、昆明去学滇戏一方面还请滇戏艺术家到盈江教戏。傣剧的演出,也从田间、广场,走向舞台。

傣剧艺术有了较大的发展,由盈江一带传播开来。在傣剧发源地盈江,最早的戏调有“城子戏调”和“坝子戏调”两种。随着傣剧的传播,逐渐融入不同地区、不同风格的傣族民歌调,使傣剧词调不断获得丰富。如盈江戏调传如芒市后,吸收了“喊半光”,即跟鼓调,形成“芒市戏调”。

到了1950年左右,傣剧的唱腔经逐步发展形成“喊混”和“喊朗”,即男腔和女腔两个基本腔调,这种两种基本曲调分别贯穿全剧,唱段中间间以打击乐,并间有少数山歌调。新的间乐布局形式阶段。

1960年,盈江和潞西县先后成立了县级傣戏专业剧团。潞西县傣剧团成立后,傣剧的唱腔又进一步吸收了芒市城子山歌、芒市坝子山歌、瑞丽山歌、孔雀歌、朗诵调等傣族民间曲调,使唱腔更加丰富。

传统傣剧只用打击乐伴奏,多由堂鼓、大锣、大钹、碗锣等组成,也有采用滇剧打击乐和象脚鼓、铓锣等傣族民间乐器混合组成。潞西县傣剧团开始试用丝竹乐,以板胡领奏,并配以葫芦琴等傣族乐器。

1962年成立了德宏的傣戏团。此后,傣剧在艺术革新和提高上取得不少成绩,如在剧中加了前奏和尾声。在唱腔设计中,根据人物性格和情节的不同变化,进行了很多傣族民歌等。

打击乐仍以滇剧打击为主,傣族民间打击乐与之混合使用,在乐队建制上,以汉族民间乐器为主,并与傣族民间乐器混合使用。演出中着傣装,表演动作中融入傣族民间舞蹈的步态,伴奏方面增加了葫芦丝、二胡及象脚鼓等乐器,民族风格更加浓郁。

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傣剧在唱、做、念、舞上进行了综合发展,在借鉴和运用汉族戏曲“四功五法”的基础上,广泛吸收了傣族舞蹈、武术的动作,形成傣剧特有的演技,“拜佛手”、“象形身法”等。

因为孔雀在傣族人民心中是吉祥、幸福、美丽、善良的象征,所以每逢佳节,傣族人民都要云集一堂,观看由民间艺人表演的根据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以及佛经故事等编成的孔雀舞及表现孔雀习性的舞蹈。在傣剧中,有很多孔雀的身形,例如“孔雀眼手”、“孔雀身法”等。

[旁注]

山歌 我国民歌的基本体裁之一。凡是流传于高原、山区、丘陵地区,人们在行路、砍柴、放牧、割草或民间歌会上为了自慰自娱而唱的节奏自由、旋律悠长的民歌。草原上牧民传唱的牧歌、赞歌、宴歌,江河湖海上渔民唱的渔歌、船歌,南方一些地方婚仪上唱的“哭嫁歌”,也都应归属于山歌。

花灯 又名灯笼。灯笼是起源于我国的一种汉族传统民间工艺品,兼具生活功能与艺术特色。花灯是汉民族数千年来重要的娱乐文化,它酬神娱人,既有“傩戏”酬神的功能,又有娱人娱乐的价值,现代社会多于春节、元宵等节日悬挂,为佳节喜日增光添彩,祈求平安。

干崖土司 1403年的明代置长官司,1444年升为宣抚司,与南甸、陇川两宣抚司合称为“三宣”。治所在今云南盈江县东北干崖镇的凤凰城内。辖境相当今云南太平江流域。辛亥革命后改为于崖行政区,1935年改置盈江设治局。

庄子 名周,字子休,道教祖师,号南华真人,道教四大真人之一,战国时期宋国蒙人,战国中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之一。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代表作品为《庄子》。

天庭 泰初时,天斗统治三界,但天斗未称帝,并非天帝,故而三界的中央权利中心称之为“天庭”。自玉帝统治三界之后,三界的中央权利中心称之为“天廷”,三界内外都归其所管辖。天庭与天廷有略微的区别:天庭稍有局限,而天廷则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权利中心,也就是天帝的宫廷。

观音 全称“观世音”,又作“光世音”、“观自在”、“观世自在”、“观音声”等,别称救世菩萨、莲花手菩萨、圆通大士等。“观世音”意思就是,世间一切遇难众生只要一心称念该菩萨名号,他就会及时观其音声而前来相救。其故事被编入我国古代戏曲中被广为流传。

堂鼓 又叫做同鼓、战鼓,清代则叫它杖鼓。堂鼓鼓面较大,从鼓心到鼓边可以发出不同的音高,音色都不一样,一般是鼓心的音比较低,鼓边的音比较高。经由通过敲击鼓边、鼓心和控制敲击的力量。是民间器乐合奏及戏曲音乐中常用的一种打击乐器。

铓锣 云南少数民族打击乐器。铜制。体圆面平,形与一般锣同,但中有乳头凸起,用木槌敲击,圆润低沉,音色别致。主要流行于傣族、崩龙族及景颇族中,常由四面或五面编为一组,大小不一,挂在架上敲击演奏。

葫芦丝 又称“葫芦箫”,傣语称“筚郎叨”,是云南少数民族乐器,主要流传于傣、彝、阿昌、德昂等民族中。葫芦丝可分为高、中、低音三种类型。葫芦丝因其音色独特优美,外观古朴,柔美,典雅,简单易学,小巧易携带等特点,受到广大音乐爱好者及中外游客的喜爱。

[阅读链接]

清代光绪年间,盈江县新城土司戏台上演出的傣剧剧目多以传统戏为主,其舞台陈设十分考究。

舞台建筑为土木结构,两边有“出将”、“入相”口,台中挂一块底幕,乐队设在舞台右边。台口的柱子上贴着对联,其中一联为“一二人可率千军万马,四五步如游四海九州”。演出时的舞台正中靠后的位置放一桌一凳,为“幕整”专用。桌上放置花瓶并插上鲜花,还放一樽香炉点着线香。这种舞台陈设属官家所有,被广泛用于传统剧目的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