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头节岁时习俗的形成
龙抬头,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汉族有,其他民族也有。龙抬头是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青龙节”,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它是我国农村的一个传统节日。
二月初二正是惊蛰前后,百虫蠢动,疫病易生,于是人们在那时就会焚香祷告,祈望龙抬头出来镇住毒虫,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一天也称为“龙头节”。
在我国北方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神话故事。唐代武则天当上皇帝,惹恼了玉皇大帝,传谕四海龙王,3年内不得向人间降雨。
不久,司管天河的龙王听见民间人家的哭声,看见饿死人的惨景,担心人间生路断绝,便违抗玉帝的旨意,为人间降了一次雨。
玉帝得知,把龙王打下凡间,压在一座大山下受罪,山上立碑:“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到处找开花的金豆。
至二月初二这一天,人们正在翻晒玉米种子时,想到这玉米就像金豆,炒一炒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于是家家户户炒玉米花,并在院子里设案焚香,供上开了花的“金豆”。
龙王抬头一看,知道百姓救它,便大声向玉帝喊道:“金豆开花了,快放我出去!”玉帝一看人间家家户户院里金豆花开放,只好传谕,诏龙王回到天庭,继续给人间兴云布雨。
从此,民间形成习惯,每至二月初二这一天,就炒玉米花吃。
这种天上人间融为一体的民间故事,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反映出古代农业受天气制约的现实以及耕者渴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
其实,二月初二“龙抬头”与古代天文学对星辰运行的认识和农业节气有关。在农历二月以后,“雨水”节气来临,冬季的少雨现象结束,降雨量将逐渐增多起来,这本来就是华北季风气候的特点。
旧时人们将黄道附近的星象划分为28组,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中的位置,俗称“二十八宿”,以此作为天象观测的参照。
二十八宿按照东西南北4个方向划分为四大组,产生“四象”:东方苍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
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组成一个龙形星象,人们称它为“东方苍龙”。其中角宿代表龙角,亢宿代表龙的咽喉,氐宿代表龙爪,心宿代表龙的心脏,尾宿和箕宿代表龙尾。
据东汉时期语言学家许慎《说文》称,龙“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这实际上说的是东方苍龙星象的变化。
古时,人们观察到苍龙星宿春天自东方夜空升起,秋天自西方落下,其出没周期和方位正与一年之中的农时周期相一致。
春天农耕开始,苍龙星宿在东方夜空开始上升,露出明亮的龙首;夏天作物生长,苍龙星宿悬挂于南方夜空;秋天庄稼丰收,苍龙星宿也开始在西方坠落;冬天万物伏藏,苍龙星宿也隐藏于北方地平线以下。
每年的二月初二晚上,苍龙星宿开始从东方露头,角宿,代表龙角,开始从东方地平线上显现。大约一个小时后,亢宿即龙的咽喉,升至地平线以上。接近子夜时分,氐宿即龙爪也出现了。
这就是“龙抬头”的过程。
在此之后,每天的“龙抬头”日期,均约提前一点,经过一个多月时间,整个“龙头”就“抬”起来了。
人们将这天赋予多重含义和寄托,后来逐渐衍化成“龙抬头节”、“春龙节”了!此外,二月初二龙抬头的形成,也与自然地理环境有关。
二月初二龙抬头节,主要流行于北方地区。由于北方地区常年干旱少雨,地表水资源短缺,而赖以生存的农业生产又离不开水,病虫害的侵袭也是庄稼的一大患。因此,人们求雨和消灭虫患的心理便折射到对龙的日常信仰当中。
人们对二月初二龙抬头节格外重视,人们依靠对龙的崇拜驱凶纳吉,祈求龙神赐福人间,人畜平安,五谷丰登。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传说龙头节最早起源于伏羲氏时期,伏羲“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初二“皇娘送饭,御驾亲耕”。
至周武王时期,每年二月初二还举行盛大仪式,号召文武百官都要亲耕。从古至今,人们过“龙头节”,充满了崇拜龙的思想观念。
俗话说“龙不抬头天不雨”。在古代神格谱系中,龙是掌管降雨的神仙,降雨的多少直接关系到一年的庄稼的丰歉。因此,为了求得龙神行云布雨,二月初二这天要在龙神庙前摆供,举行隆重的祭拜仪式,同时唱大戏以娱神。
除祭祀龙神外,民间往往还举行多种活动纳吉,诸如舞龙、剃龙头、引龙伏虫、吃猪头肉等。
舞龙,就是在二月初二这天上街舞龙庆祝。遇上好的年份,老百姓几家合伙制作一条龙,期望新的一年在龙的荫护下再获丰收。
早在汉代,就有杂记记载舞龙的壮观场面:为了祈雨,人们身穿各色彩衣,舞起各色大龙。渐渐的,舞“龙”成为了人们表达良好祝愿、祈求人寿年丰必有的形式,尤其是在喜庆的节日里,人们更是手舞长“龙”,宣泄着欢快的情绪。
舞龙的形式多种多样。耍龙的时候,少则一两个人,多则上百人舞一条大龙。最为普遍的叫“火龙”,舞火龙的时候,常常伴有数十盏云灯相随,并常常在夜里舞,所以“火龙”又有一个名称叫“龙灯”。
耍龙灯的时候,有几十个大汉举着巨龙在云灯里上下穿行,时而腾起,时而俯冲,变化万千,间或还有鞭炮、焰火,大有腾云驾雾之势。下面簇拥着成百上千狂欢的人们,锣鼓齐鸣,蔚为壮观,好不热闹!
这种气势雄伟的场面,极大地刺激了人们的情绪,振奋和鼓舞了人心,因此,舞“龙”成为了维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乐章,也体现了我国人民战天斗地、无往不胜的豪迈气概。
所谓剃龙头,指二月初二理发。儿童理发,叫剃“喜头”,借龙抬头之吉时,保佑孩童健康成长,长大后出人头地;大人理发,辞旧迎新,希望带来好运,新的一年顺顺利利。
东南沿海地区一直流传着二月初二“剪龙头”的习俗,这天大人、孩子都剃头,叫“剃喜头”。特别是男孩子,都要理发,谓之“剪龙头”,据说在这一天理发能够带来一年的好运,也有要想鸿运当剃头的寓意。
引龙伏虫也是龙抬头节习俗之一。我国古代将自然界中的生物分成蠃、鳞、毛、羽、昆五类,称为“五虫”。
嬴虫指的是人类,鳞虫指的是水族,毛虫指的是走兽,羽虫指的是飞禽,昆虫就是昆虫了。龙是鳞虫之长,龙出则百虫伏藏。
二月初二正是惊蛰前后,正是百虫萌动之时,因此人们引龙伏虫,希望借龙威镇伏百虫,保佑人畜平安,五谷丰登。
引龙伏虫的活动有很多,最有特点是撒灰。撒灰十分讲究。灰多选用草木灰,人们自家门口以草木灰撒一条龙到河边,再用谷糠撒一条龙引到家,意为送走懒惰的青龙、引来象征富贵的黄龙,保佑人财两旺。
从临街大门外一直撒到厨房灶间,并绕水缸一圈,叫做“引钱龙”;将草木灰撒于门口,能拦门辟灾;将草木灰撒于墙脚,呈龙蛇状,则可以招福祥、避虫害。
在北京民间,二月初二有很多习俗,比如说“二月初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老百姓要在这天驱除害虫,点着蜡烛,照着房梁和墙壁驱除蝎子、蜈蚣等,这些虫儿一见亮光就掉下来被消灭了。
陕西省富县一带还流行撒灰围庄墙外的做法,也是伏龙驱虫的表现。后来,也出现用石灰替代草木灰伏龙降虫的做法。
二月初二这天,大人们要用五色布剪出方形或圆形小块,中间夹以细秫秸秆,用线穿起来,做长虫状,戴在孩童衣帽上,俗称“戴龙尾”,驱灾辟邪。
旧时这天让孩子开笔写字,取龙抬头之吉兆,祝愿孩子长大后断文识字,名为“开笔”。二月初二简单的举动,饱含着人们对孩子的殷切期望,也饱含着大人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希望。
二月初二吃猪头肉也有说法。自古以来,供奉祭神总要用猪牛羊“三牲”,后来简化为三牲之头,猪头即其中之一。
北方人在二月初二龙抬头之日,家家户户煮猪头,是因为初一、十五都过完啦,二月初二是春节中最后一个节日。
一般农户人家辛辛苦苦忙了一年,至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时杀猪宰羊,正月一过,腊月杀的猪肉基本上吃光了,最后剩下一个猪头,就只能留在二月初二吃了。
关于吃猪头肉,宋代苏轼的《仇池笔记》中曾记录了一个故事:
王中令平定巴蜀之后,甚感腹饥,于是闯入一乡村小庙,却遇上了一个喝得醉醺醺的和尚,王中令大怒,欲斩之。哪知和尚全无惧色,王中令很奇怪,转而向他讨食。
不多时和尚献上了一盘“蒸猪头”,并为此赋诗写道:
嘴长毛短浅含膘,久向山中食药苗。
蒸时已将蕉叶裹,熟时兼用杏桨浇。
红鲜雅称金盘汀,熟软真堪玉箸挑。
王中令吃着美馔蒸猪头,听着风趣别致的“猪头诗”,甚是高兴,于是封那和尚为“紫衣法师”。看起来二月初二吃猪头是古代留下的传统,是吉祥兆头的标志。
宋代王中令吃蒸猪头,品“猪头诗”,那番景象已经是历史。现如今人们吃“扒猪脸”就不一般了。人们更偏向于用猪头肉做其他的菜肴,一是为了图方便;二是因为过完春节家里很少有完整的猪头了。
“扒猪脸”经过选料、清洗、喷烤、洗泡、酱制等12道大关卡的标准化生产,历经10多个小时的修炼,才能端上餐桌。
吃“扒猪脸”有三种,一是原汁原味吃;二是蘸酱汁吃;三是卷煎饼吃。每一种吃法都有不同的滋味。
二月初二吃“扒猪脸”,回味5000年的餐饮历史,该会是一种当代与历史交融的完美体现。这正是:二月初二,春龙节,龙的传人过龙节,龙节要吃猪头肉。
二月初二与“龙抬头”相关的活动很多,就全国而言,由于地域不同,各地风俗也各有差异。比如山东地区的吃炒豆,北京地区的“咬春”,山西地区的“司钱龙”,黄河三角洲地区的“放龙灯”等。
在山东地区,二月初二这天家里要停止一切家务,尤其是要停止针线活,免得“伤了龙目”;要停止洗衣,恐怕“伤了龙皮”。二月初一的晚上,家里有石磨的就要把石磨掀起来,据说是不要影响了“龙抬头”,只有这样才能“细雨下得满地流,一年吃穿不发愁”。
不过,山东地区过二月初二最不可缺少的,则是在流传甚广的吃炒豆习俗。
清晨,家家用盐或糖炒豆,谓称“炒蝎子爪”。很多地方还在用很古朴的方法:用提前筛好的沙土炒黄豆,还有蚕豆、黄豆、玉米花、青豆、豌豆等品种一应俱全,口味各不相同。
山东内陆地区对二月初二的讲究更多,其中有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那就是围粮仓。
二月初二清晨,村民早早起床,家庭主妇从自家锅灶底下掏一筐烧柴禾余下的草木灰,拿一把小铁铲子铲些草木灰,人走手摇,在地上画出一个个圆来。
围仓的圆圈,大套小,少则3圈,多则5圈,围单不围双。围好仓后,把家中的粮食虔诚地放在仓的中间,还有意撒在仓的外围,象征当年的大丰收。
在北京地区,二月初二龙抬头这天,要烙一种很薄的面饼,又称“薄饼”。吃春饼名称“咬春”,也叫“吃龙鳞”。
春饼比吃烤鸭的薄饼要大,并且有韧性,因为要卷很多菜吃。昔日,吃春饼时讲究到盒子铺去叫“苏盘”,又称“盒子菜”。盒子铺就是酱肉铺,店家派人送菜到家。
盒子里分格码放熏大肚、松仁小肚、挂炉烤的肉、清酱肉、熏肘子、酱肘子、酱口条、熏鸡、酱鸭等。吃时需改刀切成细丝,另配几种家常炒菜,一起卷进春饼里吃。
炒菜通常为肉丝炒韭芽、肉丝炒菠菜、醋烹绿豆芽、素炒粉丝,摊鸡蛋等,若有刚上市的“野鸡脖韭菜”炒瘦肉丝,再配以摊鸡蛋,更是鲜香爽口。佐料有细葱丝和淋上香油的黄酱,烤鸭则配甜面酱。
吃春饼时,全家围坐一起,把烙好的春饼放在蒸锅里,随吃随拿,为的是吃个热乎劲儿。若在二月初二这一天吃春饼,北京人还讲究把出嫁的姑娘接回家。
在北京,还有一种豆面糕,北京清真风味小吃。用蒸熟的黄米或糯米揉成团,撒炒熟的黄豆面,再加入赤豆馅心,卷成长条,撒上芝麻桂花白糖食用。
豆面糕在清代时,经营者现制现售,随制随撒豆面,犹如郊野毛驴就地打滚粘满黄土似的,故得了“驴打滚”这一诙谐之名。
老北京的习俗,人们总喜欢在农历二月买“驴打滚”品尝,因而经营这种食品摊贩和推车小贩很多,以天桥市场白姓食摊和“年糕虎”做得最有名气。
晋北地区这一天,盛行“司钱龙”。引钱龙时要紧口说话,以免惊跑了钱龙。
早上太阳未出山,家家户户提一把茶壶,到河边或井上去吸水。按照这一年几龙治水的推算,在茶壶内放几枚铜钱或硬币。吸水以后,随走随洒一条水迹回到家中,将余下的水与钱全部倒入水缸,钱龙就引回家来了,意喻一年发财。
晋西北一些地方的引钱龙,选择一棵大树或一块大石头,用灰线围洒一圈。再用红线拴一枚铜钱,先将铜钱置放在灰线圈内,手拉线牵回家中,用容器盖住即成。
在黄河三角洲地区,有“放龙灯”的习俗,不少人家用芦苇或秫秸扎成小船,插上蜡烛或放上用萝卜挖成的小油碗,放到河里或湾里点燃,为“龙照路”。
此外,这一天民间饮食还多以龙为名,以取吉利,如吃水饺叫吃“龙耳”,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牙”,蒸饼也在面上做出龙鳞状来,称“龙鳞饼”。
民间有许多禁忌避讳“龙抬头”,诸如此日家中忌动针线,怕伤到龙眼,招灾惹祸;忌担水,认为这天晚上龙要出来活动,禁止到河边或井边担水,以免惊扰龙的行动,招致旱灾之年;忌讳盖房打夯,以防伤“龙头”;再者,忌讳磨面,认为磨面会榨到龙头,不吉利。
俗话说“磨为虎,碾为龙”,有石磨的人家,这天要将磨支起上扇,方便“龙抬头升天”。
除上面介绍的活动及食俗之外,还有吃蝎豆、击梁驱虫等。但不论哪种方式,均围绕美好的龙神信仰而展开,它是人们寄托生存希望的活动,衍化成“龙抬头节”、“春龙节”了。
[旁注]
玉皇大帝 全称“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又称“昊天通明宫玉皇大帝”、“玄穹高上玉皇大帝”,居住在玉清宫。玉皇大帝除统领天、地、人三界神灵之外,还管理宇宙万物的兴隆衰败、吉凶祸福。
四海龙王 是奉玉帝之命管理海洋的4个神仙,弟兄4人中东海龙王敖广为大,其次是南海龙王敖钦、北海龙王敖顺、西海龙王敖闰。四海龙王的职责是管理海洋中的生灵,在人间司风管雨,统帅无数虾兵蟹将。
四象 古人把东、北、西、南四方每一方的七宿想象为4种动物形象,叫做“四象”。指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分别代表东西南北4个方向,源于我国古代的星宿信仰。在二十八宿中,四象用来划分天上的星星,也称“四神”、“四灵”。
许慎 (约58年~约147年),东汉时期汝南召陵人,现河南省郾城县。著有《说文解字》和《五经异义》等。因他所著的《说文解字》闻名于世界,所以研究《说文解字》的人,皆称许慎为“许君”,称《说文》为“许书”,称传其学为“许学”。
周武王 (约公元前1087年~约公元前1042年),周文王的次子。谥号“武”。西周时代青铜器铭文常称其为“斌王”。史称“周武王”。他继承父亲遗志,灭掉商朝,夺取政权,建立了西周王朝,表现出卓越的军事和政治才能,成为了我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
神格 神格是神灵的力量核心,神灵的绝大部分力量都在神格之中,传说中甚至有许多凡人应为得到了神格而封神成为神灵。在西方的传说中,神格是由于神对于宇宙的了解,从而对事物的本质了解而掌握了各种规则,使之于自己的能量相结合,就形成了神格。
三牲 从最早的含义开始,就是指三个不同的活牲畜,并没有特指具体为哪三个。古代的牲畜都有应用等级,多为组合祭祀、大型组合宴会中的三个不同等级使用的牲畜。因此,古代三牲就意味着为“三个等级”或者“泛指多个等级”的组合准备“多种活的牲畜”。
《仇池笔记》 北宋时期苏轼撰。此书也为读书笔记及所见所闻之记录,是《东坡志林》姊妹篇,体裁、宗旨皆相同。所记内容也十分广泛,涉及经史子集、制度风俗、轶闻时事、山川风物、佛道修养等各个方面,以记身边琐事及诗文评述为主,足资治史者参考。
[阅读链接]
相传在宋代时,把二月初二龙头节称之为“花朝节”,把这一天指定为“百花生日”。
元代称为“踏青节”,百姓在这一天出去踏青、郊游。
明清时期则称之为“惊蛰”,因为此时天气渐暖,一些昆虫动物好似被春天的阳光和春雷从睡梦中惊醒了一般。
百姓传说中的大龙实际是没有的,那种龙就是在蛇、蚯蚓等基础上,我们祖先想象加工出来的。二月初二前后,春回大地,人们期望龙出镇住一切有害的毒虫,期望着丰收。这就是“二月初二,龙抬头”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