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岁时习俗的继承
秋季节气共有6个,分别为立秋、处暑、白露、秋分、霜降和寒露。
秋季节俗形态从古至今发生了重大变化。明月依旧,人心已非。一部中秋节俗形态演变史,也就是一部我国民众心态的变迁史。
“立秋”,对古人来说可是个大节气,人们要举行各种仪式,来欢迎这个成熟丰收的季节。
古代帝王家的迎秋仪式,可谓正式而隆重。早在周代,逢立秋之日,天子便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京城西郊祭祀迎秋。
汉代继承这种习俗,天子去西郊迎秋,要射杀猎物祭祀。《后汉书·祭祀志》记载:“立秋之日,迎秋于西郊……杀兽以祭,表示秋来扬武之意。”
至唐代,每逢立秋日,也祭祀五帝。《新唐书·礼乐志》记载:“立秋立冬祀五帝于四郊。”
宋代时,宫廷中殿要种一棵梧桐树,立秋这天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
民间习俗有摸秋游戏。这天夜里婚后尚未生育的妇女,在小姑或其她女伴的陪同下,到田野瓜架、豆棚下,暗中摸索摘取瓜豆,故名“摸秋”。
俗谓摸南瓜,易生男孩;摸扁豆,易生女孩;摸到白扁豆更吉利,除生女孩外,还是白头到老的好兆头。
按照传统风俗,是夜瓜豆任人采摘,田园主人不得责怪。姑嫂归家再迟,家长也不许非难。人们视“摸秋”为游戏,不作偷盗行为论处。过了这一天,家长要约束孩子,不准到瓜田里拿人家的一枝一叶。
秋忙会一般在农历七八月举行,是为了迎接秋忙而做准备的经营贸易大会。有与庙会活动结合起来举办的,也有单一为了秋忙而举办的贸易大会。其目的是为了交流生产工具,变卖牲口,交换粮食以及生活用品等。
秋忙会设有骡马市、粮食市、农具生产市、布匹、京广杂货市等。过会期间还有戏剧演出、跑马、耍猴等文艺节目助兴。
秋忙开始,农村普遍有“秋收互助”的习俗,你帮我我帮你,三五成群去田间抢收。既不误农时,又能颗粒归仓。
秋忙前后,农事虽忙,秋种秋收,忙得不亦乐乎,但忙中也有乐趣。一些青年人和10余岁的孩子,在包谷、谷子、糜子生长起来以后,特别是包谷长成一人高,初结穗儿的时候,田间里正是他们玩耍、做戏的场所。
他们把嫩包谷穗搬下来,在地下挖一孔土窑,留上烟囱,就是一个天然的土灶,然后把嫩包谷穗放进去,到处拾柴火,包谷顶花就是很好的燃料,加火去烧。一会儿,全窑的包谷穗全被烧熟了,丰硕的包谷宴就在田间举行。
他们还把弄来的柿子、红苕,放在土窑洞里,温烧一个时辰,就会变成香甜的柿子。这种秋田里的乐趣,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
民以食为天。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想吃点好的,增加一点营养,补偿夏天的损失,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在立秋这天各种各样的肉,炖肉、烤肉、红烧肉等,“以肉贴膘”。
“啃秋”在有些地方也称为“咬秋”。天津讲究在立秋这天吃西瓜或香瓜,称“咬秋”,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
江苏省等地也在立秋这天吃西瓜以“咬秋”,据说可以不生秋痱子。在浙江等地,立秋日取西瓜和烧酒同食,民间认为可以防疟疾。
城里人在立秋当日买个西瓜回家,全家围着啃,就是啃秋了。而农人的啃秋则豪放得多。他们在瓜棚里,在树阴下,三五成群,席地而坐,抱着红瓤西瓜啃,抱着绿瓤香瓜啃,抱着白生生的山芋啃,抱着金黄黄的玉米棒子啃。啃秋抒发的,实际上是一种丰收的喜悦。
秋社原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始于汉代,后世将秋社定在立秋后第五个戊日。此时收获已毕,官府与民间皆于此日祭神答谢。
宋代秋社有食糕、饮酒、妇女归宁之俗。唐代诗人韩偓《不见》诗:“此身愿做君家燕,秋社归时也不归。”在一些地方,至今仍流传有“做社”、“敬社神”、“煮社粥”的说法。
处暑节气前后的民俗多与祭祖及迎秋有关。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俗称“做七月半”或“中元节”。
旧时民间从七月初一起,就有开鬼门的仪式,直至月底关鬼门止,都会举行普度布施活动。
据说普度活动由开鬼门开始,然后竖灯篙,放河灯招致孤魂;而主体则在搭建普度坛,架设孤棚,穿插抢孤等行事,最后以关鬼门结束。时至今日,已成为祭祖的重大活动时段。
河灯也叫“荷花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灯是为了普度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据说这一天若是有个死鬼托着一盏河灯,就得托生。
对于沿海渔民来说,处暑以后渔业收获的时节,每年处暑期间,在沿海有的地方要举行隆重的开渔节,欢送渔民开船出海。
这时海域水温依然偏高,鱼群还是会停留在海域周围,鱼虾贝类发育成熟。因此,从这一时间开始,人们往往可以享受到种类繁多的海鲜。
老鸭味甘性凉,因此民间有处暑吃鸭子的传统。做法也五花八门,有白切鸭、柠檬鸭、子姜鸭、烤鸭、荷叶鸭、核桃鸭等。
北京至今还保留着这一传统,一般处暑这天,北京人都会到店里去买处暑百合鸭等。
白露实际上是天气转凉的象征。福建省福州等地白露这天要吃龙眼进补。
浙江省温州等地有过白露节的习俗。苍南、平阳等地民间,人们于此日采集“十样白”,以煨乌骨白毛鸡或鸭子,据说食后可滋补身体。
“十样白”也有“三样白”的说法,乃是十种带“白”字的草药,如白木槿、白毛苦等,以与“白露”字面上相应。
老南京人都十分青睐“白露茶”,此时的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白露前后正是它生长的极好时期。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经不住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而是有一种独特甘醇清香味,尤受老茶客喜爱。
苏南籍和浙江籍的老南京中还有自酿白露米酒的习俗,旧时苏浙一带乡下人家每年白露一到,家家酿酒,用以待客,常有人把白露米酒带到城市。白露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成,略带甜味,故称“白露米酒”。
白露时节也是太湖人祭禹王的日子。禹王是传说中的治水英雄大禹,太湖畔的渔民称他为“水路菩萨”。
每年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时节,这里将举行祭禹王的香会,其中又以清明、白露春秋两祭的规模为最大,历时一周。
在祭禹王的同时,还祭土地神、花神、蚕花姑娘、门神、宅神、姜太公等。活动期间,《打渔杀家》是必演的一台戏,它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祈盼和向往。
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如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说。现在的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节”而来。
据考证,最初“祭月节”是定在“秋分”这一天,不过由于这一天在农历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圆月。而祭月无月则是大煞风景的。所以,后来就将“祭月节”由“秋分”调至中秋。
据《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
早在周代,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祭祀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4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时期皇帝祭月的地方。
这种风俗不仅为朝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影响到民间。
霜降时节,各地都有一些不同的风俗,在霜降节气,百姓们自然也有自己的民趣民乐。
在我国的一些地方,霜降时节要吃红柿子,在当地人看来,这样不但可以御寒保暖,同时还能补筋骨,是非常不错的霜降食品。
泉州老人对于霜降吃柿子的说法是:霜降吃柿子,不会流鼻涕。有些地方对于这个习俗的解释是:霜降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个冬天嘴唇都会裂开。
住在农村的人们到了这个时候,则会爬上一棵棵高大的柿子树,摘几个光鲜香甜的柿子吃。
闽南民间在霜降的这一天,要进食补品,也就是我们北方常说的“贴秋膘”。在闽南有一句谚语叫“一年补通通,不如补霜降”。从这句句小小的谚语就充分的表达出闽台民间对霜降这一节气的重视。每到霜降时节,闽台地区的鸭子就会卖的非常火爆。
霜降节在民间也有许多讲究以祛凶迎祥,求得生活顺利、庄稼丰收。例如山东省烟台等地,有霜降节西郊迎霜的做法;而广东省高明一带,霜降前有“送芋鬼”的习俗。
当地小孩以瓦片垒塔,在塔里放柴点燃,待到瓦片烧红后,毁塔以煨芋,叫做“打芋煲”。随后将瓦片丢至村外,称作“送芋鬼”,以辟除不祥,表现了人们朴素的吉祥观念。
重阳节登高的习俗由来已久。由于重阳节在寒露节气前后,寒露节气宜人的气候又十分适合登山,慢慢的重阳节登高的习俗也成了寒露节气的习俗。
北京人登高习俗更盛,景山公园、八大处、香山等都是登高的好地方,重九登高节,更会吸引众多的游人。
九九登高,还要吃花糕,因“高”与“糕”谐音,故应节糕点谓之“重阳花糕”,寓意“步步高升”。
花糕主要有“糙花糕”、“细花糕”和“金钱花糕”。粘些香菜叶以为标志,中间夹上青果、小枣、核桃仁之类的干果。细花糕有三层两层不等,每层中间都夹有较细的蜜饯干果,如苹果脯、桃脯、杏脯、乌枣之类。
金钱花糕与细花糕基本同样。
寒露与重阳节接近,此时菊花盛开,菊花为寒露时节最具代表性的花卉,处处可见到它的踪迹。
为除秋燥,某些地区有饮“菊花酒”的习俗。菊花酒是由菊花加糯米、酒曲酿制而成,古称“长寿酒”,其味清凉甜美,有养肝、明目、健脑、延缓衰老等功效。
登高山、赏菊花,成了这个节令的雅事。这一习俗与登高一起,渐渐移至重阳节。
[旁注]
五帝 上古传说史中的5位圣王五帝,有各种说法。《史记·五帝本纪》、《大戴礼记》、《易传》、《礼记》、《春秋国语》认为是黄帝、颛顼、喾、尧、舜,《尚书》、《白虎通义》认为是少昊、颛顼、喾、尧、舜,《战国策》认为是黄帝、伏羲、神农、尧、舜。一般多从第一说。
韩偓 (842年~923年)。唐代诗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后被称为“一代诗宗”。代表作品《玉山樵人集》。
龙眼 又称“桂圆”,为无患子科植物,果供生食或加工成干制品,肉、核、皮及根均可作药用。原产于我国南部及西南部,世界上有多个国家和地区栽培龙眼,如泰国、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州、美国的夏威夷州和佛罗里达州等。
姜太公 姜子牙,姜姓,吕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单呼牙,也称“吕尚”。先后辅佐了6位周王,因是齐国始祖而称“太公望”,俗称姜太公。公元前1405年,被周文王封为“太师”,被尊为“师尚父”,与谋“翦商”。他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谋略家。
闽南 简称为“闽”,指福建的南部,从地理、行政区划、语系等各方面,厦门、漳州、泉州三个地区均合称为闽南。“闽南”这个词是在20世纪后半期福建方言专家才提出的,之前闽南地区人迁徙到外地都自称福建人,东南亚、广东人也称闽南人为福建人。
[阅读链接]
南朝梁时期史学家吴均在《续齐谐记》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东汉方士费长房颇擅仙术,能知人间祸福。一天,他对其徒汝南桓景说,九月初九,你全家有难,但如能给每人做一红布袋,装上茱萸系在手臂上,然后去登高,并在山间饮菊花酒,即可幸免于难。
桓景照办,果真初九晚间,全家从山上回来后,见家中鸡、犬、牛、羊俱已暴死。事后,费长房告知,此乃家畜代为受祸。
这种神奇故事经过传播,便形成了重阳节登高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