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岁时习俗的嬗变
冬季节气共有6个,分别为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
冬季岁时习俗有冬学、拜师活动,有放牛娃的有趣活动,还有腌腊肉、吃糍粑、晒鱼干、吃煲汤、做腊八粥、腌制年肴、尾牙祭等饮食习俗。
相传东汉时期末年,“医圣”张仲景曾任长沙太守,这一年冬至这一天,他看见南阳的老百姓饥寒交迫,两只耳朵纷纷被冻伤。
当时伤寒流行,病死的人很多,于是张仲景总结了汉代300多年的临床实践,在当地搭了一个医棚,支起一面大锅,煎熬羊肉、辣椒和祛寒提热的药材,用面皮包成耳朵形状,煮熟之后连汤带食赠送给穷人。
老百姓从冬至吃到除夕,抵御了伤寒,治好了冻耳。
从此,乡里人与后人就模仿制作,称之为“饺耳”或“饺子”,也有一些地方称“扁食”或“烫面饺”。而冬至吃饺子的习俗就流传下来了。
其实,立冬时节的习俗不单单是吃饺子。东汉大尚书崔寔《四民月令》:“冬至之日进酒肴,贺谒君师耆老,一如正日。”宋代每逢此日,人们更换新衣,庆贺往来,一如年节。
有些贺冬或称拜冬的活动,逐渐固定化、程式化、更有普遍性。如办冬学、拜师活动,都在冬季举行。
冬天夜里最长,而且又是农闲季节,在这个季节办“冬学”是最好的时间。
古代冬学非正规教育,有各种性质:如“识字班”,招收成年男女,目的在于扫盲;“训练班”招收有一定专长的人,进行专业知识训练,培养人才;“普通学习班”主要提高文化,普及科学技术知识。
冬学的校址,多设在庙宇或公房里。教员主要聘请本村或外村人承担,适当地给予报酬。
冬季里,好多村庄都举行拜师活动,是学生拜望老师的季节。入冬后城镇乡村学校的学董,领上家长和学生,端上方盘,盘中放4碟菜、一壶酒、一只酒杯,提着果品和点心到学校去慰问老师,叫做“拜师”。
有些老师人家,在立冬或冬至这天,像过大事一样,设宴招待前来拜师的学生。在庭房挂孔子像,上书“大哉至圣先师孔子”。
学生在孔子像前行跪拜礼,口念:“孔子,孔子,大哉孔子!孔子以前未有孔子,孔子以后孰如孔子!”然后学生向老师请安,礼毕,学生分头在老师家中做一些家务活。
漫长的冬季,嫩草少,喂牲口主要靠干草料。为了改善牲口的饲料,趁严冬来临之前的深秋和初冬季节,故有放牛吃青草的活动。
古代陕西关中地区,冬季里的麦田放牛娃多。放牛娃也有放牛娃的乐趣,他们成群结队地联合起来,趁牛吃草之际,在田野里开展各种有趣的活动。
一种是在地头、路边围坐起来,“丢方”、“顶四楞”、“狼吃娃”,这三种游戏都是民间围棋形式,开展起来很简便,用石块在地上画上棋盘,捡些石子作为棋子,就可随时随地开展起来。
还有一种野外游戏是“打尜”。尜是用木头削成两头尖中间大的一枚玩具。
玩时先在地头挖一小坑,用“木别子”即用木头削成的木片撑着,然后用尜棒击打木别子的一端。尜被击起,再用尜棒向远处打。打远赢,打近输。输者一口气从尜落处喊到打尜的起点。
再一种野外娱乐活动,这就是讲故事、唱山歌、唱野乱弹等。在野外常听到放牛娃的悠扬歌声:“太阳出来满天红,放牛娃心里喜呀喜洋洋……”
立冬节气,有秋收冬藏的含义,我国过去是个农耕社会,劳动了一年的人们,利用立冬这一天要休息一下,顺便犒赏一家人一年来的辛苦。有句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
南方人在立冬时爱吃些鸡鸭鱼肉。在我国台湾立冬这一天,街头的“羊肉炉”、“姜母鸭”等冬令进补餐厅高朋满座。许多家庭还会炖麻油鸡、四物鸡来补充能量。
在我国北方,特别是北京、天津的人们爱吃饺子。为什么立冬吃饺子?
因为饺子是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大年三十是旧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故“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
小雪节气的民俗有腌腊肉、吃糍粑、晒鱼干和吃煲汤等。
小雪后气温急剧下降,天气变得干燥,是加工腊肉的好时候。小雪节气后,一些农家开始动手做香肠、腊肉等到春节时正好享受美食。
在南方某些地方,还有农历十月吃糍粑的习俗。古时,糍粑是南方地区传统的节日祭品,最早是农民用来祭牛神的供品。有俗语“十月朝,糍粑禄禄烧”,就是指的祭祀事件。
在小雪节气,我国台湾中南部海边的渔民们会开始晒鱼干、储存干粮。乌鱼群会在小雪前后来到台湾海峡,另外还有旗鱼、鲨鱼等。
台湾俗谚“十月豆,肥到不见头”,是指在嘉义县布袋一带,到了农历十月可以捕到“豆仔鱼”。
小雪前后,土家族群众又开始了一年一度的“杀年猪,迎新年”民俗活动,给寒冷的冬天增添了热烈的气氛。
吃“煲汤”,是土家族的风俗习惯。在“杀年猪,迎新年”民俗活动中,用热气尚存的上等新鲜猪肉,精心烹饪而成的美食称为“煲汤”。
在大雪时节,鲁北民间有“碌碡顶了门,光喝红黏粥”的说法,意思是天冷不再串门,只在家喝暖呼呼的红薯粥度日。
老南京有句俗语叫“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大雪节气一到,家家户户忙着腌制“咸货”。
将大盐加八角、桂皮、花椒、白糖等入锅炒熟,待炒过的花椒盐凉透后,涂抹在鱼、肉和光禽内外,反复揉搓。
直至肉色由鲜转暗,表面有液体渗出时,再把肉连剩下的盐放进缸内,用石头压住,放在阴凉背光的地方,半月后取出,将腌出的卤汁入锅加水烧开,撇去浮沫,放入晾干的10天后取出,挂在朝阳的屋檐下晾晒干,以迎接新年。
冬至是我国一个很重要的节气。俗话说:“冬至大似年”。在古代,冬至非常重要,人们一直是把冬至当做另一个新年来过。
冬至这天,君主们都不过问国家大事,而要听5天音乐,朝廷上下都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由于古代礼天崇阳,因此,冬至祭天是历代王朝都很重视的活动。据《梦粱录》记载,冬至到了,皇帝要到皇城南郊圜丘祭天,在祭天前皇帝要先行斋戒。
除此之外,冬至那一天的朝会也很热闹,百官和外藩使者都要来参加这隆重的朝会。届时,文武官员要整齐地排列在殿中,宋代时俗称“排冬仪”。
皇帝驾临前殿,接受朝贺,其仪式和元旦时一样。这也正是《汉书》中所说的:“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
古人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上升,是一个吉日,所以值得庆贺。《后汉书》、《晋书》等史籍中都有“冬至贺冬”的记载。尤其到了唐宋时期,这一习俗尤为盛行。
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
到了立冬这一天,车马喧嚷,街巷拥挤,行人往来不绝。明清代交替之际虽曾一度废止,但清代以后直至近世,民间仍有冬至节之俗。
立冬是十月的大节,汉魏时期,这天天子要亲率群臣迎接冬气,对为国捐躯的烈士及其家小进行表彰与抚恤,请死者保护生灵,鼓励民众抵御外族的掠夺与侵袭。
在民间有祭祖、饮宴、卜岁等习俗,以时令佳品向祖灵祭祀,以尽为人子孙的义务和责任,祈求上天赐给来岁的丰年,农民自己也获得饮酒与休息的酬劳。
古时,南京人对小寒颇重视,但随着时代变迁,现已渐渐淡化,如今人们只能从生活中寻找出点点痕迹。
至小寒,老南京一般会煮菜饭吃,菜饭的内容并不相同,有用矮脚黄青菜与咸肉片、香肠片或是板鸭子,再剁上一些生姜粒与糯米一起煮的,十分香鲜可口。
其中矮脚黄、香肠、板鸭都是南京的著名特产,可谓是真正的“南京菜饭”,甚至可与腊八粥相媲美。
至小寒时节,也是老中医和中药房最忙的时候,一般入冬时熬制的膏方都吃得差不多了。此时,有的人家会再熬制一点,吃至春节前后。
居民日常饮食也偏重于暖性食物,如羊肉、狗肉,其中又以羊肉汤最为常见,有的餐馆还推出当归生姜羊肉汤。
俗话说,“小寒大寒,冷成冰团”。南京人在小寒季节里有一套地域特色的体育锻炼方式,如跳绳、踢毽子、滚铁环,挤油渣渣、斗鸡等。如果遇到下雪,更是欢呼雀跃,打雪仗、堆雪人,很快就会全身暖和,血脉通畅。
广州传统,小寒早上吃糯米饭,为避免太糯,一般是60%糯米加40%香米,把腊肉和腊肠切碎,炒熟,花生米炒熟,加一些碎葱白,拌在饭里面吃。
大寒已是农历四九前后,传统的“一九一只鸡”食俗仍被不少市民家庭所推崇。南京人选择的多为老母鸡,或单炖、或添加参须、枸杞、黑木耳等合炖,寒冬里喝鸡汤真是一种享受。
至腊月,老南京还喜爱做羹食用,羹肴各地都有,做法也不一样,如北方的羹偏于黏稠厚重,南方的羹偏于清淡精致。而南京的羹则取南北风味之长,既不过于黏稠或清淡,又不过于咸鲜或甜淡。
南京冬日喜欢食羹还有一个原因是取材容易,可繁可简,可贵可贱,肉糜、豆腐、山药、木耳、山芋、榨菜等,都可以做成一盆热乎乎的羹,配点香菜,撒点白胡椒粉,吃得浑身热乎乎的。
大寒时节,人们开始忙着除旧饰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因为我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就要到了。其间还有一个对于北方人非常重要的日子腊八,即阴历十二月初八。
在这一天,人们用五谷杂粮加上花生、栗子、红枣、莲子等熬成一锅香甜美味的腊八粥,是人们过年中不可或缺的一道主食。
按我国的风俗,特别是在农村,每至大寒节,人们便开始忙着除旧布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
在大寒至立春这段时间,有很多重要的民俗和节庆。如尾牙祭、祭灶和除夕等,有时甚至连我国最大的节庆春节也处于这一节气中。
大寒节气中充满了喜悦与欢乐的气氛,是一个欢快轻松的节气。尾牙源自于拜土地公做“牙”的习俗。所谓二月初二为头牙,以后每逢初二和十六都要做“牙”至农历十二月十六日正好是尾牙。
尾牙同二月初二一样有春饼吃,这一天买卖人要设宴,白斩鸡为宴席上不可缺的一道菜。据说鸡头朝谁,就表示老板明年要解雇谁。
时过境迁,如今人们迎接冬季的方式已经和古时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但纵然岁月流转,永远不变的是在这个特殊的节气里,和家人的相守相聚,对美好生活的祝福祈盼。
[旁注]
张仲景 (约150年或154年~约215年或219年),名机,字仲景。生于东汉时南阳郡涅阳县,即今河南省邓州市和镇平县。东汉时期伟大的医学家。世界医史伟人,被奉为“医圣”。其所著《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经典,是我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
《四民月令》 是东汉后期叙述一年例行农事活动的专书,是东汉时期大尚书崔寔模仿古时月令所著的农业著作。叙述田庄从正月直至十二月中的农业活动,对古时谷类、瓜菜的种植时令和栽种方法有所详述,也有篇章介绍当时的纺绩、织染和酿造、制药等手工业。
乱弹 戏曲名词。泛指清代康熙末年至道光末年的100多年间新兴的地方声腔剧种。词义内涵依使用情况不同而异。昆山腔以外的各种戏曲声腔,诸如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啰啰腔、二黄调等,统谓之“乱弹”。
阳气 生理学名词。与阴气相对。阳气是人体物质代谢和生理功能的原动力,是人体生殖、生长、发育、衰老和死亡的决定因素。它具有温养全身组织、维护脏腑功能的作用。阳气虚就会出现生理活动减弱和衰退,导致身体御寒能力下降。
祭灶 是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
土地公 在民间,土地公被视为财神与福神,因此被商家奉为守护神。据说他还能使五谷丰收,因此,很多人就把土地公迎进家里祭拜。土地神源于古代的“社神”,是管理一小块地面的神。汉武帝时将“后土皇地祗”奉为总司土地的最高神,各地仍祀本处土地神。
[阅读链接]
每年的农历十月初一,为送寒衣节。这一天,特别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谓之送寒衣。与春季的清明节,秋季的中元节,并称为一年之中的三大“鬼节”。
民间传说,孟姜女新婚燕尔,丈夫就被抓去修筑万里长城。秋去冬来,孟姜女千里迢迢,历尽艰辛,为丈夫送衣御寒。谁知丈夫却屈死在工地,还被埋在城墙之下。
孟姜女悲痛欲绝,指天哀号呼喊,感动了上天,哭倒了长城,找到了丈夫尸体,用带来的棉衣重新入殓安葬。由此而产生了“送寒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