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夜晚的更点制度

我国古代便把一夜分为五更,每更为一个时辰。戌时为一更,亥时为二更,子时为三更,丑时为四更,寅时为五更。由于古代报更使用击鼓方式,故又以鼓指代更。此外还有“鼓角”、“钟鼓”等用来打更的器具。

把一夜分为五更,按更击鼓报时,又把每更分为5点。每更就是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所以每更里的每点只占24分钟。

明宪宗成化年间,山东省黄县城,即现在的龙口市附近住着个林老汉,鸡叫头遍就动身,牵了自家的一头毛驴要到城北马集上去卖个好价钱。

由于林老汉平时不大出远门,又因天黑迷路,所以手里牵着的这个小畜生又见草就吃,且不时撒欢尥蹶子,不正经走路。

几经周折,到了集上为时已晚,错过了交易时间,白忙活了一场。林老汉不免叹道:“起了个早五更,赶了个大晚集!”

回到家后,林老汉一气之下把毛驴杀了,干脆就在村子里把驴肉卖了出去。

在漫长的小农经济的社会里,农民的商品交换主要依靠大大小小的集市,买卖都在赶集的活动中完成。有的人早早起床要去赶集,却因黑灯瞎火、远离城镇道路不熟等种种意想不到的事情耽误了赶大集的最佳时间。

不过这里讲述这个故事的意义在于:林老汉说的五更,是我国古代对夜晚划分的5个时段,因为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做“五更”、“五鼓”,或称“五夜”。

古人说时间,白天与黑夜各不相同,白天说“钟”,黑夜说“更”或“鼓”。又有“晨钟暮鼓”之说,古时城镇多设钟鼓楼,晨起撞钟报时,所以白天说“几点钟”;暮起鼓报时,故夜晚又说是几鼓天。

夜晚说时间又有用“更”的,这是由于巡夜人,边巡行边打击梆子,以点数报时。全夜分5个更,其中第三更是子时,所以又有“三更半夜”之说。

“更”其实只是一种在晚上以击点报时的名称。更点制只用在夜间。从酉时起,巡夜人打击手持的梆子或鼓,此称为“打更”。

更点制出现的年代较早,但是明确见诸历法者,一般以唐代初期《戊寅元历》为开端。此历最后附录的“二十四气日出入时刻表”中,给出了各气昼、夜漏刻的长度以及相应的更点数。

该表所列数据说明,日出前2.5刻为平旦时刻,即昼漏上水时刻;日落后2.5刻为昏时,即昼漏尽、夜漏初上时刻。从昏时至次日旦时,为夜漏长度。

太阳出入的时间天天都在变,因此,夜漏刻的长度也随之变化,于是,更点的长度也不是固定的。

东汉四分历“二十四气日度、晷影、昼夜漏刻及昏旦中星表”中,有历史上最早给出的二十四气昼夜漏刻的数据。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些历法,也大都列出此类数表,据此,可以推算出各气当天每更每点的时刻。

在唐代天文学家李淳风的《麟德历》中,首次给出了计算更点的规定:甲夜为初更或一更,乙夜二更、丙夜三更、丁夜四更、戊夜五更。

古代的昼夜是以日出、日入来划分的,也就是日落后才算入更,这就出现“更点制”的一个特点。每更点的开始时刻及每个更点包含的时间长度,在不同地点各不相同。在同一地点则随不同日期日出日入时刻的不同而变化。

也就是说,夏季时更点的长度短,冬季时更点的长度长,而春秋季时,一更的长度接近现在的两小时,一点接近于24分钟。

古人把一夜分为5个时辰,夜里的每个时辰被称为“更”。一夜即为“五更”。

一更在戌时,称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时间是19时至21时。

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这个时候,人还在活动着。

二更在亥时,名人定,又名“定昏”等。时间是21时至23时。

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

“咣——咣——”两声大锣带着两声梆子点儿,习俗上这就称谓是“二更二点”。比起一更,二更的天色已经完全黑去,此时人们大多也都睡了。

三更在子时,名夜半,又名子夜、中夜等。时间是23时至1时。

三更是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也是夜色最深重的一个时辰。此时这无疑是一夜中最为黑暗的时刻,这个时候黑暗足以吞噬一切。

四更在丑时,名鸡鸣,又名“荒鸡”。时间是1时至3时。

四更是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虽说三更过后天就应该慢慢变亮,但四更仍然属于黑夜,而且是人睡得最沉的时候。

五更在寅时,称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时间是3时至5时。

这个时候,鸡仍在打鸣。此时天亮了,便不再打更。而人们也逐渐从睡梦中清醒,开始迎接新的一天。

[旁注]

明宪宗 (1447年~1487年)。明朝第八位皇帝。谥号“继天凝道诚明仁敬崇文肃武宏德圣孝纯皇帝”。在位期间,初年为于谦平冤昭雪,恢复景帝帝号,又能体谅民情,励精图治。在位末年,好方术,以至朝纲败坏。

四分历 也称“后汉四分历”。它的推算方法基本沿用三统历而比较精密,特别是推算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会合周期更是这样。它的创制和运用,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人的聪明才智和天文历法水平,在世界范围内具有非常宝贵的价值。

李淳风 (602年~670年),岐州雍人,就是现在的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唐代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李淳风的《推背图》以其预言的准确而著称于世。他是世界上第一个给风定级的科学家。他注解的《周髀算经》和《古算十经》,是世界上最早的数学教材。

[阅读链接]

现代人所说的“一刻钟”,是经长期发展而来的。

北宋时期一个时辰已普遍划分为时初、时正两个时段,每小时得四大刻又一小刻。也就是《宋史·律历志》所说:“每时初行一刻至四刻六分之一为时正,终八刻六分之二则交次时。”

清代初期施行《时宪历》后,就改100刻为96刻,每时辰就得8刻,即初初刻、初一刻、初二刻、初三刻、正初刻、正一刻、正二刻、正三刻,一刻相当于今天的15分钟,也称“一刻钟”。这就是今人“一刻钟”称呼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