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山峻岭中的黑龙江镜泊湖
镜泊湖是我国最大的典型熔岩堰塞湖,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距牡丹江市区110千米的群山中。湖区周围有火山群、熔岩台地等。
湖水南浅北深,湖面平均海拔350米,北部最深处超过60米,最浅处则只有一米;湖形狭长,南北长45千米,东西最宽处6000米,面积约91.5平方千米。景区总面积1214平方千米,容水量约16亿立方米。
历史上,镜泊湖也称“阿卜湖”、“阿卜隆湖”,后改称“尔金海”,713年称“忽汗海”,明志始呼“镜泊湖”,清朝称为“毕尔腾湖”。
今仍通称镜泊湖,意为清平如镜。它是世界上少有的高山湖泊,以天然无饰的独特风姿和峻奇神秘的景观而闻名于世,是国家著名风景区和避暑胜地。
镜泊湖是大约10000年前形成的,它本是新生代第三纪中期所形成的断陷谷地。第四纪晚期,湖盆北部发生断裂,断块陷落部分奠定了今日湖盆基础。
同时,在今镜泊湖电站大坝附近和沿石头甸子河断裂谷又有玄武岩溢出,熔岩流与来自西北部火山群喷发物和熔岩汇集,在“吊水楼”附近形成一道玄武岩堤坝,堵塞了牡丹江及其支流,形成镜泊湖。这样形成的湖泊,称为“堰塞湖”。
湖区有由离堆山及山岬形成的一些小岛。湖北端湖水从熔岩堤坝上下跌,形成25米高,40米宽的吊水楼瀑布;瀑布下的深潭达数十米,与镜泊湖合为镜泊湖风景区。
镜泊湖藏身于崇山峻岭之中,山水含情,风姿无限。整个湖周很少有建筑物,只有山峦和葱郁的树林,呈现一派秀丽的大自然风光,而这正是镜泊湖的诱人之处。在镜泊山庄的高处眺望,只见湛蓝的湖水,展向天边,一平如镜。
镜泊湖分为北湖、中湖、南湖和上湖4个湖区,由西南向东北走向,蜿蜒曲折呈S状。
吊水楼瀑布、白石砬子、大孤山、小孤山、城墙砬子、珍珠门、道士山和老鸹砬子是镜泊湖中著名的八大景观,八大景观犹如8颗光彩照人的珍珠镶嵌在万绿丛中。
在这八大景观中,以吊水楼瀑布最为著名。
瀑布之成因,据考察证实,是镜泊湖火山群爆发时,喷发出的熔岩在流动进程中,接触空气的部分首先冷却成硬壳,而硬壳内流动的熔岩中尚有一部分气体仍未得到逸散,直至熔岩全部硬结后,这些气体便从硬壳中排除,形成许多气孔和空洞。
这些气孔和空洞后又塌陷,形成了大小不等的熔岩洞。当湖水从熔岩洞的断面跌下熔岩洞时,便形成了十分壮观的瀑布。
吊水楼瀑布酷似闻名世界的尼亚加拉大瀑布。湖水在熔岩床面翻滚、咆哮,如千军万马之势向深潭冲来,然后从断岩峭壁之上飞泻直下,扑进圆形瓯穴之中。
潭水浪花四溅,如浮云堆雪,白雾弥漫;又似银河倒泻,白练悬空。水声震耳如有雷鸣。
瀑布幅宽40余米,落差为12米。雨季或汛期,瀑布呈现两股或数股迭落,总幅宽达200余米。
瀑布两侧悬崖巍峨陡峭,怪岩峥嵘。站在崖边向深潭望去,如临万丈深渊,令人头晕目眩。一棵高大遮天的古榆枝繁叶密酷似一把天然的巨伞,踞险挺立于峭崖乱石之间。
斑驳的树影中,一座小巧的八角亭榭依岩而立,人称“观瀑亭”。
亭台至瀑布流口及北沿筑有铁环锁链护栏。古榆下尚有一条经人工凿成的石头阶梯蜿蜒伸向崖底的黑石潭边,枯水期间,潭水波平如镜。据测黑石潭深达60米,直径也有100余米。每逢晴天丽日,光照相瀑布,则有色彩斑斓的彩虹出现。
冬季枯水期,瀑布不见了,却可以观看到另一番景致。在熔岩床上,可发现许多被常年流水冲击的熔岩块因磨蚀而形成的大小深浅不等的溶洞,这些溶洞,犹如人工凿琢般光滑圆润十分别致。环潭的黑古壁,是一个天然的回音壁,可与北京天坛公园的回音壁相媲美。
关于吊水楼瀑布,曾有一个古老的传说。
很久以前,在瀑布的水帘后面藏着一位聪明美丽的“红罗女”,深受远近青年人的爱慕。但她声言无论是谁向她求爱,都有必须回答“什么是人间最宝贵的”问题。
消息传开后每日来向她求婚的人络绎不绝。其中有勇士、书生、商人,乃至国王。
勇士回答说:“人间最宝贵的是武力。”
书生说:“人间最宝贵的是诗书。”
商人说:“人间最宝贵的是金钱。”
而国王却回答:“人间最宝贵的是权势。”
这些回答,红罗女都不满意。于是勇士含羞而去,书生浴耻而归,商人倾宝于湖,不再提亲。
唯有国王厚颜无耻地呆立在吊水楼前苦思冥想不肯离去,最终老死在悬崖上葬身于乌鸦腹中。
如今,每当人们来到吊水楼瀑布前,便不由得想起聪颖、美貌的红罗女和她那发人深省的提问。
镜泊湖内的白石砬子位于镜泊湖边,孤山前湖之左岸,是一座白石层叠、错落有致的白崖岛,为湖中名景之一。
砬子为方言,指山上耸立的大岩石。它由3座白石峰组成,左右两座低矮,陡峭的石壁突出湖岸,中间格外高峻,面临湖水,傲然屹立,很雄伟。岛上常年堆积的白色的鱼鹰类粪便,像无数块巨岩粘在一起,层层叠叠,奇形怪状,故而得名“白石砬子”。
平时白石砬子和邻近的湖岸相接,当湖水溢满,石峰与邻岸便被浩渺的大水相隔,也称“白崖岛”。远远望去,它形似身披白色盔甲的卫士屹立于万山丛中,守卫着镜泊湖。
镜泊湖内的大孤山是一座高出水面65米、面积仅10000平方米的圆形山峰,耸立于湖中,实为湖中一大岛屿,是地壳断裂后遗留下来的残块。
它状似一头水牛横卧湖上,埋头饮水,生机盎然。春暖花开时节,大孤山上开满了杏花、李花、玫瑰花和兴安杜鹃花等五颜六色的野花,绚丽多彩,故也称“花山”。
岛上森林茂密,针阔叶混交林浓荫蔽日,岸边灌木丛生。森森古树的须根因常年被湖水冲击,已袒露在外,攀缘于岩石裂缝之间,显示出它顽强的生命力。
大孤山北侧不知何时何人铺就一条山径,已无从考证。沿着山径登临峰巅,极目远眺,真是满目锦乡。远看重峦叠翠,天水一色;湖上流光溢彩,烟波浩渺;近观云霭浮漾,湖光波影尽收眼底。小岛的静谧,环境的幽雅使人顿生爱慕之情。
小孤山是底壳断裂的残块,位于大孤山附近。小孤山小巧玲珑,形似盆景,可谓八大景中之精品。
镜泊湖八景之一的城墙砬子位于镜泊中部西岸山顶,小孤山西南的岸上,山岩峭立。山上有一座古城遗址,据考证,此处为渤海国湖州故城,为此,城墙砬子又名湖州城遗址。
此地地势险要,虽已历经千年,但城墙大部分仍巍然屹立,可知其当年风貌,登城俯瞰,镜泊风光,尽收眼底。站在山城之上可向北远眺小孤山;向南俯视珍珠门,山城与碧波相映,文物古迹与自然风光浑然一体。
山城依山势走向,用石块筑就。城的北和东侧为峭壁,借助天险为屏,低矮地段间以石砌城墙衔接,城的西和南侧为陡坡,顺势筑墙。城墙周长2000米,呈不规则方形,城南与东北各有一瓮门,可与山下相通。
城垣除部分塌陷,大部完好。城墙叠砌清晰,虽然经过了上千年的历史,犹巍然屹立保持着当年挺拔峻伟的历史风貌。
珍珠门,位于中湖南最狭窄之外。两个小岛分立左右,高出水面15米,远望似门,故称“珍珠门”。
传说,它们是红罗女扰富商的求婚,将其两颗求婚的珍珠抛于湖中,衍化成两座精巧的小礁山。两岛间的航道只有10多米,历来是湖中的交通要道。枯水期,湖中沙滩裸露,小岛与湖西岸接壤,渤海时期湖州城遗址即在珍珠门西岸。
珍珠门离城砬子不远,但见两座玲珑小山,宛若珍珠,对峙湖中,中间相距只10米,仿佛一道天然门户。
道士山位于镜泊湖的南部。驶过珍珠门,遥望湖之两岸,有一山峦兀立湖中,它高出水面78米,这就是“道士山”,实际上是一座岛屿。它左右各有一山环抱,犹如“二龙戏珠”。
岛上古木蓊郁,寂静幽深,曲径尽头,浓荫掩映一座古庙,据说于清朝咸丰年建成,人们叫它“三清庙”。因当时庙中有一位道士,后来修行成仙,便起名为“道士山”。
道士山名为山,实为一大岛屿。传说中道士山庙里曾有口“九龙探母”的大铁钟,钟声宏亮,声振大湖,回声经久不绝。当今古庙已不复存在。古庙废墟前庭宽敞,绿草如茵,幽雅清静。
八景之一的老鸹砬子又称“老鸹山”,在镜泊湖的南部,是湖中一个小岛,它像一只老鸹卧在湖中,因此得名。山上苍松翠柏,老鸹栖息林中。
岛上树高林密,树杈上老鸹巢穴星罗棋布。附近水域里还有鹭鸶、水鸡、鸳鸯等水禽,所以此地又是水鸟的乐园。老鸹砬子孤立湖中,呈灰褐色,奇岩怪石堆积的岩崖,险峻陡峭。
乘船绕到山背面,再远望此山,老鸹山竟又变成了驼山。山前首,光光的砬子恰似光秃秃的骆驼脖子;山后首,骆驼身负重载地在水里行走,形象逼真,饶有趣味。
镜泊湖一年四季都有着各自独特分明的景色。春天,满山达子香,满湖杏花水;夏天,绿荫遮湖畔,轻舟逐浪欢;秋天,五花山色美,果甜鱼更肥;冬天,万树银花开,晶莹透琼台。
这里,可以得到与镜泊湖名字一样的平静感,从而能够休养生息,陶冶性情。湛蓝的天空倒映在如镜的水面上,使湖水也染上了一层浅蓝,岸上的青山中不时出现一幢幢精巧别致的欧式别墅,掩映在绿树丛中,桃红的、绛黄的、海蓝的……
山清水秀的镜泊山庄,风光旖旎的百里长湖,气势雄浑的吊水楼瀑布,绮丽壮阔的火山口原始森林,怪石峥嵘的地下熔岩隧洞,盛衰疑迷的渤海古国遗址,粗犷浓烈的地方民族风情,繁复珍奇的野生动植物资源,还有黑龙潭跳水表演。
这山、这水、这景、这情,令人惊叹神往,流连忘返。
[旁注]
堰塞湖 堰,是指较低的挡水建筑物。塞,实、堵、填充空隙,意为“堵塞”。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冰碛物或由地震活动使山体岩石崩塌下来等原因引起山崩滑坡体等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由火山熔岩流堵截而形成的湖泊又称为熔岩堰塞湖。
熔岩流 从火山口或火山裂隙喷出到地表丧失了部分气体的流动岩浆。基性熔岩要比酸性熔岩的流动性强。熔岩流冷却后形成固体岩石堆积有时也称之为熔岩流。呈液态流动的熔岩温度熔岩流常在900度至1200度之间,如熔岩中气体的含量多,更低的温度也能流动。酸性熔岩黏滞,流动不远,大面积的熔岩流常为基性熔岩。
镜泊山庄 坐落在镜泊湖北岸的半岛上,有一幢幢建筑别致的小别墅,掩映在万绿丛中,这就是镜泊山庄。整个湖区峰峦叠翠,湖水碧澄如镜。湖光山色与附近的熔岩隧道、地下森林和镜泊山庄构成奇妙幽邃的镜泊风光。
瓯穴 指由于水涡旋带动石块或砾石的研磨作用在河流溪间的岩石床址上形成的圆洞。溶洞的雨水沿着岩缝渗到地下形成地下河。雨水流入岩缝,会日渐溶解岩石,加宽岩缝形成天然的地下廊道和竖坑,称为瓯穴。经过千百年,岩石剥落,扩大加深成为洞穴,称为溶洞。
亭榭 是指供游人休息、观赏风景的临水园林建筑。我国园林中水榭的典型形式是在水边架起平台,平台一部分架在岸上,一部分伸入水中。平台跨水部分以梁、柱凌空架设于水面之上。平台临水围绕低平的栏杆,或设鹅颈靠椅供坐憩凭依。既可在室内观景,也可到平台上游憩眺望。
回音壁 是皇穹宇的围墙。回音壁有回音的效果。如果一个人站在东配殿的墙下面朝北墙轻声说话,而另一个人站在西配殿的墙下面朝北墙轻声说话,两个人把耳朵靠近墙,即可清楚地听见远在另一端的对方的声音,而且说话的声音回音悠长。给人造成一种“天人感应”的神秘气氛。
鱼鹰 也叫鸬鹚,水老鸦,是鹈形目鸬鹚科的一属,有30种。鸟类。身体比鸭狭长,体羽为金属黑色,善潜水捕鱼,飞行时直线前进。我国南方多饲养来帮助捕鱼。除南北极外,几乎遍布全球。该鸟可驯养捕鱼,我国古代就已驯养利用,为常见的笼养和散养鸟类。
盔甲 是人类在武力冲突中保护身体的器具,也叫甲胄、铠甲。其中盔与胄都是指保护头部的防具;铠与甲是保护身体的防具,而主要是保护胸腹的重要脏器之用。盔甲多用金属制成,也有用藤或皮革做的。作为将士的防护性兵器,它在冷兵器时代充当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渤海国 是我国唐朝时期以粟末靺鞨族为主体建立,统治东北地区的地方民族政权。698年,粟末首领大祚荣建立靺鞨国,自号震国王。713年,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从此粟末靺鞨政权以渤海为号,成为唐朝版图内的一个享有自治权的羁縻州。
瓮门 指瓮城的城门。瓮城是为了加强城堡或关隘的防守,而在城门外修建的半圆形或方形的护门小城,属于我国古代城市城墙的一部分。瓮城两侧与城墙连在一起建立,设有箭楼、门闸、雉堞等防御设施。瓮城城门通常与所保护的城门不在同一直线上,以防攻城槌等武器的进攻。
城垣 指我国古代围绕城市的城墙。广义还包括城门、城楼、角楼、马面和瓮城。我国古代城墙多为土筑,仅在城台、城角表面包砖,宋元时由于火炮的应用,才逐渐在全部城垣外表包砖,明代各大小城市均普遍包砖。城台、城楼和角台、角楼建在城垣的关键部位,具有军事防卫的意义。
礁山 也称岛屿,指在海里或江里的岩石或珊瑚虫遗骸堆积成的岩状山体。它可为生物礁体组成,也可为火山岩体或大陆岩体延伸于水下所组成,因其分布于海中或靠近海岸,对沿海渔业及航行都不利。礁山比礁石大,它的上面经常长满了海砺和贝壳。
老鸹 是乌鸦的俗称。是雀形目鸦科数种黑色鸟类的俗称。为雀形目鸟类中个体最大的。羽毛大多黑色或黑白两色,黑羽具紫蓝色金属光泽;翅远长于尾;嘴、腿及脚纯黑色。老鸹共36种,分布几乎遍及全球。
[阅读链接]
关于镜泊湖的吊水楼瀑布来历,还有一个古老的传说。
在很久以前,牡丹江畔住着一个美丽善良的红罗女。她有一面宝镜。哪里的人们有苦难,她只要用宝镜一照,便可以消灾弭祸。
这件事传到了天庭,引起了王母娘娘的忌妒,她派天神盗走了宝镜。
红罗女上天索取,发生了争执,宝镜从天上掉了下来,就变成了后来的镜泊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