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谋取鸦片暴利的同时,英国人把目光盯在了香港

13 世纪,一位叫马可·波罗的友好的意大利人,将自己在中国的游历写成了一本书。书中对中国的极力赞美,在本来就具丰富想象力的西方人心中, 化作了七彩的幻想。西方人认为,东方是个神秘宝地,上帝在那里撒满了黄金白银,甚至人们的饭碗和酒杯全是用金子作成的。从中国传过去的精美的绸缎、瓷器和玉器,无疑给这个美丽的传说提供了鲜明的注脚。去东方的黄金之地,拿取上帝本来就该给予的那份财富,成了西方列强按捺不住的渴望。当 1487 年葡萄牙人迪亚士第一个发现了可绕道前往东方的好望角时,西方列强找到了实现这一渴望的途径。

1514 年,第一艘葡萄牙船绕过好望角,沿着明朝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的航线,驶抵广东,强行登上了香港的屯门岛,并在岛上刻立了有葡萄牙国徽的石碑,以此为基地向大陆侵略。在遭到了香港军民的强烈反抗后,葡萄牙人被迫撤出。但是,在 1553 年,葡萄牙人却以年租 500 两白银的些微代价, 通过广东官员江柏,强行租占了澳门。

葡萄牙人的成功,激发了英伦三岛上的殖民者到东方淘金的欲望。为了实现“日不落帝国”的梦想,他们迫不急待地整装出发了。

1637 年,英商“可甸联合会”派出了以威代尔为首的五艘武装商船,闯进中国南海,进行了第一次有规模的对华贸易行动。在当时的国际大都会广州,威代尔虽然没有发现梦想中的黄金,但透过热闹非凡的市场、拥挤的店铺,却看到了对华贸易的辉煌前景。为了为大英帝国开辟一个对华贸易的永久的摊位,在威代尔离开广州时,密令安号商船偷偷地开到珠江口外,找寻可供驻扎的小岛。他们的目光落在了与澳门相对的香港。

此后,英国殖民者便以南亚次大陆为跳板,向古老的中国展开了一场蓄谋已久的殖民战争。

1793 年(乾隆五十八年)和 1816 年(嘉庆二十一年),英国政府曾两次派专使来华同清政府谈判,要求建立外交关系。以当时的情势而言,仍沉醉在妄自尊大的千年帝国梦中的清政府,根本不用为与外国通商来操心。中国的茶叶和丝绸在世界市场是抢手货,出口量很大,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则使中国根本不需要进口大量的工业品。而作为当时世界对外贸易最大的国家的英国,每年却需要从中国进口大量的茶叶和丝绸,使英国对华贸易的逆差不断增大,使得英国政府不得不千方百计搜罗大量硬通货——墨西哥银元来付给中国。正是为了改变这种不利的贸易地位,在乾隆帝 80 寿辰之际,一向狂妄的大英帝国,派出了以特使马嘎尔尼为首的级别甚高、阵容可观的祝寿团,借祝寿之机,向清乞求通商。

尽管马嘎尔尼跪拜了乾隆,但当他诚惶诚恐地提出此行的真实目的时, 还是遭到了乾隆的断然拒绝。乾隆帝不无骄傲地复函英王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至于英国想借一岛屿的要求, 乾隆帝也义正辞严地声明:大清天朝的每一尺土地,“俱归版籍,疆土森然, 即岛屿沙洲亦画界分疆,各有所属,此事尤不便准行。”同乾隆的态度相同, 嘉庆皇帝也拒绝了英使阿美士德的要求,并明确表示不欢迎他在京城留住。

乞求失败后,贪婪的英国人绞尽脑汁,终于想出了一招毒计:用魔鬼的诱惑——鸦片,去赚回失去的银元。鸦片的输入,确实使英国对华贸易起死

回生。到 1830 年,英国不但不需要支付中国硬通货,反而从中国运走了 670 多万银元!

尝到甜头的英国商人欣喜若狂。为了攫取更大的利润,要求政府强占中国东南沿海岛屿作为推销鸦片基地的呼声越来越高。1830 年,49 名在华的英国鸦片商联名上书英国议会,要求政府“采取与国家相称的决定,在靠近中国沿海地区取得岛屿一处”,以保护英国商人在中国的利益。1833 年,曾充当东印度公司驻华代表的士丹顿,在英国下议院报告说:“将来贸易展开, 如果不便由祖国直接联系,那么在中国口岸设立贸易中心,以脱离中国管制, 这是很必要的。很多年来,香港是停泊的良港,这是大家都承认的。尤其是18 世纪末叶,英法长期战争之后,及 19 世纪初期,我国的船队常常到这里来。”英国政府接受了这些建议,派拿皮楼到广东充任贸易监督,并指示他“寻找一个适当的港口准备作战争之用,必要时可使用武力”。

1834 年,拿皮楼在观察了香港和澳门的地势后,向国内报告说:“用一点武力,⋯⋯占据珠江口东面的香港,那是很有用的。”

1839 年,伦敦东印度与中国协会上书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说:“我们还需要占有一个海口,我们可以占据大潭湾及岛(指香港)。这地方作为港口, 较澳门为佳。海水既深,陆地环绕,常年可用,易于防守。它是山地,但已经开垦,在食物上可以独立。岛的南方有一个地腰,是很好的贮货所。这个地方是北方来的船只汇集之地,中国政府便无法干涉它的船只将茶丝运到我们的船上来。”

至此,在中国沿海取得一个在英国控制下的贸易港口和侵华立足点的阴谋正式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