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昭王慧眼识范睢
范睢辅佐秦昭王,上继孝公、商鞅变法图强之志,下开秦始皇、李斯统一之大业,是一位在政治上、外交上极有建树的谋略家,为秦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不仅是秦国历史上的贤相,也是中国古代不可多得的政治家。
范睢是战国时魏国人,早年家贫,虽然想周游天下,游说诸侯,但是苦于家徒四壁,囊空如洗,只好投到魏国中大夫须贾门下,希望有个出头之日。
一次,魏王派遣须贾出使齐国,范睢随从供职。齐襄王闻知范睢有辩才,特赐予他黄金十斤和酒肉诸物。须贾受到冷落,心中不是滋味,回到魏国,指控范睢私受贿赂,有辱使命。相国魏齐大怒,命人拷打范睢,范睢只好装死,魏齐命令人用苇席裹尸,弃于茅厕中,还让家中宾客轮番向席筒撒尿。范睢知道,小不忍则乱大谋,只得咬牙强挺。后来,他请求守护吏卒救他。吏卒见他可怜,谎报魏齐,说范睢早已死去,把他扔到荒郊。范睢这才抽身逃走,靠着魏国人郑安平帮助,藏匿在民间,化名为张禄。
公元前271年,秦昭王派遣使臣王稽入魏。这时的秦国,由于孝公、商鞅变法奠定下富国强兵的坚实基础,又经惠文王、武王、昭王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国势更加强盛。秦国有个传统政策,荐贤者与之同赏,举不肖者与之同罪连坐。因此,秦国的有识之士,时常注意访求人才。
郑安平听说秦国使臣到来,便冒充贱役,去服侍王稽,想从中代为范睢通融。没想到,郑安平还没说,王稽却先问起:“魏国是否有贤人,愿意和我一起归秦?”
郑安平答道:“我乡里有个张禄先生,想拜访使君,论述天下兴亡之事。可是,张禄有仇人在此,不敢白天造访。”
王稽听了连忙说:“白日不便,可在夜间来见。”
郑安平依他的话,在一个茫茫黑夜,带领范睢走访王稽。两人就座,促膝而谈。还没等范睢把话说完,王稽已知道他是个少有的贤才,暗暗嘱咐说:“我归国之日,先生可在京郊三亭之南等候。”
王稽把使命迅速交接完毕,立即辞归秦国。路过三亭,用车载上范睢,西驰而去。
走到秦国湖县,远远望见尘土起处,一队车马蜂涌而来。范睢连忙问:“来的是何人,王稽说:“当朝相国、穰侯魏冉。”
范睢想:魏冉身系秦国贵族,是秦昭王之舅、宣太后之弟。他曾久居将相要位,为秦国头号权臣,大凡一个人的权力、地位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往往滋长自满、保守情绪,进取精神日渐消退。因此,他连忙对王稽说:“我耳闻穰(ráng)侯一向专擅秦国大权,厌恶招纳诸侯宾客。此次会面,轻则受辱,重则被逐。我且藏匿车底,免遇麻烦。”王稽依言。
不一会,穰侯来到王稽车前。他察看随从人员,问:“车中是否带来诸侯宾客?宾客实属无用之人,徒乱秦国而已。”穰侯没有看到可疑之人,不便久久盘查,于是率众人离去。
一场虚惊过后,王稽连忙快马加鞭。范睢说:“据我所知,穰侯有智,但多谋而迟。刚才他怀疑车底下有人隐藏,忘记搜查,事后必然后悔追赶,因此,还需再避一避。”于是,范睢下车,从小路步行。
果然,才走十多里地,穰侯又派人赶来重新搜索,见车中没有藏匿游士,才作罢。
范睢进入秦国,住在下等客舍,过着粗食淡饭生活,待命一年多,仍未得到任用。他对秦国大政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上书秦昭王,秦昭王见书大喜,重谢王稽荐贤之功,传命用专车召进范睢。
范睢进入秦宫,早已成竹在胸,他径直向禁地闯去。秦昭王走来,他故意不趋不避。宦官见这情况,大声斥责他:“大王已到,为何还不回避?”
范睢反唇相讥,说道:“秦国何时有王,独有太后和穰侯!”这话分明是刺激昭王。昭王听出话中之话,又恰恰点到心中隐痛,赶忙把他引入密室,单独倾谈。
秦昭王毕恭毕敬地问道:“先生以何教诲寡人?”范睢一再“唯唯”连声,避而不答。最后,秦昭王深施大礼,苦苦祈求说:“先生难道永远不愿意赐教吗?”
范睢见秦王心诚,这才婉言作答:“臣非敢如此。未见大王之心,所以大王三问而不敢作答。臣不是怕死不敢进言,臣怕天下人见臣忠身而死,从此缄口不语,裹足不前,不肯向着秦国。”
最后,范睢才点出秦国的政治弊端。
秦昭王听后,推心置腹地答道:“秦国地处僻远,寡人糊涂。如今能得到先生你这样的贤才,真是三生有幸。从此以后,事无论大小,上至太后,下及大臣,愿先生好好教寡人如何处理,不要有什么疑虑。”
秦昭王从此重用范睢,使得后来的秦国政治、军事、外交活动,确实比以前更加强大和富有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