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革命的环境中诞生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沙皇俄国,人民群众的革命觉悟不断提高, 反对黑暗专制统治的革命运动日益高涨。工人罢工、学生罢课游行的事件此伏彼起。法捷耶夫就是在俄国革命高潮即将来临的时候诞生的。他生于一九

○一年十二月廿四日,家住特维尔省(今加里宁州)基姆雷市。他的家庭是个普通知识分子家庭。他的父亲亚历山大·伊凡诺维奇·法捷耶夫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为了糊口,曾到处漂泊多年。他三十岁时,才通过顽强的自学、以校外考试的方式取得了教师的资格。他从自己的切身经历中产生了革命的要求,所以他在乡村学校任教时,就参加了民意党人的革命活动,不久也成了民意党党员。他的一生贫困、坎坷,受过迫害、坐过牢、被流放过,一九一六年死于肺病。

一八九七年,法捷耶夫的父亲亚历山大·伊凡诺维奇在彼得堡坐牢时的某一天,有一位二十四岁的姑娘前来探望他;虽不认识,但却在监狱负责人面前自称是他的未婚妻。这位姑娘就是当时正在彼得堡医士学校读书的安东尼娜·弗拉基米罗夫娜。她是受彼得堡革命者之托前来探监的。不久她真就成了他的未婚妻。在他被流放去阿尔汉格尔省申库尔斯克时,她也跟他一起去了。就这样,他们在流放地结婚了。流放期满之后,这对年轻的夫妻被生活所迫,经常辗转迁徙,由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这期间,他们有了三个孩子:一九○○年达尼雅诞生,一九○一年萨沙(法捷耶夫)诞生。一九

○五年弗拉基米尔诞生。随着家庭人口的增多,生活越来越困难了,后来只靠法捷耶夫作医士的母亲安东尼娜·弗拉基米罗夫娜的工薪来勉强维持。他父亲认为,家庭生活妨碍他的革命活动,所以和家庭的关系越来越疏远,一九○五年后,则和家庭完全脱离了关系。当时,他们家正住在维尔诺市。也是在维尔诺时,法捷耶夫的母亲认识了市立医院的医生、社会民主组织的成员格列勃·佛拉基斯拉沃维奇·斯维德奇,并和他一起进行地下革命活动。斯维德奇常到他们家来作客,他天性善良、乐观,所以法捷耶夫和姐姐、弟弟都很喜欢他。一九○七年,斯维德奇成了法捷耶夫的继父。家中的生活虽也清贫,但却充满了愉快、幸福的气氛。

法捷耶夫的继父斯维德奇因“政治上不可靠”被解雇后,全家搬到了乌发,一九○八年秋又从乌发搬到海参崴。这是法捷耶夫的姨母马丽雅·弗拉基米罗夫娜建议他们搬去的。作家的父母在海参崴没有找到工作,就又搬到了偏僻的乡村。迁移了几个地方之后,一九一一年他们才在楚古耶夫卡定居下来。楚古耶夫卡是个大村镇,位于远东景色秀丽的南乌苏里边区苏昌峡谷之中,离铁路线一百二十公里。法捷耶夫的父母在这里边行医,边种地。一九一四年,法捷耶夫的继父被征入伍,做医疗工作,一九一七年在前线患斑疹伤寒逝世。

法捷耶夫的母亲安东尼娜·弗拉基米罗夫娜是一位思想先进的俄罗斯妇女,早在青年时代就支持革命,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后,更积极参加社会民主工党的地下斗争,如输送传单,转运武器等等。她意志坚定,性格刚强, 孩子们都非常热爱她。她对孩子们的思想有很大影响,据作家的姐姐达尼雅回忆:“妈妈把全家都说服了,她使我们相信布尔什维克是正确的。”安东尼娜·弗拉基米罗夫娜的寿命很长,死于一九五四年三月五日。

法捷耶夫的双亲热爱劳动,也以热爱劳动的思想教育子女。法捷耶夫从

小就自己把掉下来的钮扣缝上,自己补衣服,自己铺床、叠被、洗衣服,替母亲洗餐具、擦地板,此外,还会收割和捆扎麦子、割草,码草垛,莳弄菜园子,做木匠活⋯⋯

法捷耶夫的父母和后来的继父都是革命者, 他们在法捷耶夫很小的时候,就给他的心灵打上了革命的烙印,在他的思想里埋下了革命的种子。法捷耶夫的双亲都是劳动者,一直生活在劳动人民中间,因此法捷耶夫从小就热爱劳动、熟悉和热爱劳动人民,和劳动人民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法捷耶夫从小就随父母过着颠沛流离的艰难生活。无论走到哪里,他都看到劳动人民备受压迫和剥削。这一切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唤起了一种模糊的愿望——改变现存的沙皇专制制度,使劳动人民获得自由和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