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就业问题的困境
发展经济学理论有一种假说:若人口增长速度限制了人均收入的提高, 工业部门吸收劳动力的比率低于人口增长率(或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增长率高于人口增长率),经济发展便落入一种陷阱,在经济学中称之为“马尔萨斯陷阱”。
中国以第一个五年计划为起点,政府以行政方式直接配置经济资源推动了国家的工业化进程。40 余年间,长期的国民收入高积累率或高投资率,已证明中国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资本短缺的恶性循环。1952~1990 年,工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达到 11.8%。到 1990 年,国有工业企业拥有 8610
亿元固定资产,建立了各种经济类型的工业企业 795.78 万个,其中全民所有
制工业企业 10.44 万个,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 116.85 万个。工业的发展,增
加了对社会劳动力的需求,至 1990 年,全国工业部门已吸收劳动力 9697 万人。这是否意味着中国工业化解决了或者说基本上解决了劳动力的就业结构转换问题?
非也,这一问题仍未得到解决。从有关部门统计的 1953~1990 年的劳动力资源总数、农村劳动力和工业劳动力的增长关系来看,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其一,中国经济发展较明显的短期波动,使劳动力在产业间的转移和就业结构转换也相应地发生波动。特别是受非经济因素影响较严重的年份,劳动力的产业间转移显示出超常规的增长与负增长状况。
其二,1952~1990 年间,大致形成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 1952~1968 年间,我国经历了战后经济的重组和两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建立了一批现代工业企业(至 1965 年,全国工业企业累计达
15.77 万家)。除了少数年份内工业部门劳动力增长率高于全社会劳动力增长率外,大部分年份均低于全社会劳动力增长率。其中 6 年甚至出现了负增长状态。相应地,农业部门劳动力的增长率在绝大部分年份高于全社会劳动力增长率。在此期间,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 83.2%。这表明了此阶段的工业增长并没有产生大量吸收农村劳动力的效应,社会劳动力就业结构基本上没有转换,而是处于“马尔萨斯陷阱”状态。
第二阶段为 1969 年以后,此期间经济发展对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影响有了新的变化。工业部门的发展,开始对劳动力产生较大的需求。此时期的绝大部分年份中,工业生产部门劳动力的增长率高于社会劳动力的增长率。同时, 农业劳动力的增长率除偶尔年份外,均低于社会劳动力增长率。从表面上看, 我国劳动力的就业结构开始转换,似乎走出了“马尔萨斯陷阱”状态。其实不然,这一转换基于特定的就业及人口政策等制度安排上,从而有别于一般发展中国家的特征:一是工业部门劳动力的增长并没有使农业劳动力的绝对量减少或增长率趋于负数,恰恰相反,农业劳动力始终处于增长状态。二是在政府的全面就业政策下,工业部门劳动力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是虚假需求或政府行为计划安排的结果。因此,产业间劳动力的转换是以工业部门容纳大量的隐性失业者为代价的。同样,农业部门中还滞留着大量的非公开的过剩劳动力,工业部门的发展缺乏足够的需求以吸纳这些过剩劳动力。
80 年代以来,对工业部门劳动力增长速度的提高程度在于农村乡镇工业的发展。1978~1991 年间,乡镇企业平均每年的劳动力增加人数占全国工业劳动力增加总人数的 70%左右。这里,不论乡镇工业对农业劳动力的吸收对于就业结构的转换是否与城市工业一样具有相同的经济意义,这些所谓离土不离乡的方式,使劳动力在产业间的逆转移倾向显得很强。
客观地考察我国劳动力经济发展中的总量,我国的工业部门特别是城市工业部门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很弱,社会劳动力仍处于传统的就业结构状态。就业结构的转换尚未进入现代经济的“转折点”阶段。据统计,1990 年全国农业人口(不含乡村工业部门已吸纳的劳动力)仍占人口总数的 80%,这充分说明,中国的劳动力经济仍处于“马尔萨斯陷阱”的现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