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曦

夏曦(1901~1936)字蔓伯(也以蔓白),化名劳侠。湖南益阳(今属桃江县)人。

夏曦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15 年考入益阳县立龙洲高等小学堂, 开始接触到新知识。1917 年 8 月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在校期间,他参加了“五四”爱国运动和驱逐军阀张敬尧的斗争,受到了革命的洗礼。1919 年下半年,他加入了毛泽东发起组织的新民学会。1920 年下半年。夏曦成为湖南俄罗斯研究会的主要成员和湖南社会主义青年团早期的团员之一。1921 年 10 月,他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2 年 1 月,夏曦赴莫斯科出席共产国际召开的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后回湖南组织了崇新学社,研究马克思主义, 并在毛泽东创办的自修大学补习学校任教。1922 年冬至 1923 年,夏曦担任湖南学联干事部主任,主编了学联的机关刊物《湖南学生联合会周刊》。湖南学联在全国学联中起了骨干作用,推动了全国学生运动的发展。他在从事

青年学生工作和群众运动等实际斗争的同时,还在《湖南学生联合会周刊》、

《新民周刊》、《救国周刊》等报刊上发表了一系列文章。这些文章紧密结合运动中的思潮,从政治、社会、教育等方面,揭露问题,针砭时弊,犹如匕首投枪,深刻有力,促人深省。这些充满革命激情的篇章,成为他这一时期革命活动的重要部分。1923 年 3 月,他由林伯渠介绍加入国民党,开始从事统一战线工作。1924 年,他在担任中共湖南区委委员期间,为了实现国共合作,开展湖南的各项革命活动,他和何叔衡等开始筹备国民党湖南省党部, 并担任中共党团书记。1925 年春,他参加了湖南省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 当选为省党部执行委员和监察委员。1926 年 1 月,他参加了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会后回湖南工作,为巩固和扩大革命统一战线,支援北伐战争做出了贡献。1927 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后,夏曦发动群众,声讨蒋介石和湖南反动派的罪行,在他和其他共产党员的努力下,湖南出现了讨蒋和挽救北伐战争的群众运动。随后,他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在武汉召开开的第五次代表大会,并当选为中央委员会委员。会后,继李维汉担任湖南省委书记。1927 年 8 月 1 日,夏曦从武汉到南昌,参加了南昌起义。不久,他受党中央派遣赴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学习期间,于 1928 年 6 月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1930 年夏曦回国后,任中共江苏省委常委兼宣传部长。1931 年 1 月,在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被补选为中央委员,随后被派到洪湖苏区,任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书记。在此工作的前段,他对于反“围剿”作战,建设工农政权,发展经济文化事业,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但是,他也积极推行了王明的“左”倾路线。在贯彻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过程中,犯了肃反扩大化的错误,给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和红军造成了很大损失。从 1932 年 7 月到 1933 年 10 月的两年间, 在与党中央失去联络的情况下,夏曦和贺龙、关向应率领红三军在豫、陕、川、鄂、黔等省进行艰苦的游击战争,独立地坚持革命斗争,建立了黔东革命根据地,使红三军又走向新的发展时期。以后,他又被任命为新成立的中共湘鄂川黔省委委员、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湘鄂川黔分会委员、湘鄂川黔革命委员会副主席、湘鄂川黔军区政治部主任和红六军团政治部主任等职,参加领导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在 1931 年 11 月和 1934 年 1 月召开的第一次和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均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

1936 年 2 月,夏曦随红二、六军团长征,到达贵州毕节地区时,有几股土匪部队和地方保安部队投诚,被收编为红军。后来,其中一股(席大明部) 又叛变投敌,夏曦不顾个人安危,带着两名警卫员都去做争取工作。但叛军竟向夏曦开枪射击,他和警卫员撤离泅水时,不幸溺水牺牲。时年 35 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