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踢踏舞

第一节 踢踏舞简介

踢踏舞的英文是Tap Dance,Tap有拍打叩击的意思。踢踏舞的正式形成是在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这之前爱尔兰移民和非洲黑人把各自的民间舞蹈带到了这块移民大陆上,这些民间舞蹈逐渐融合形成了新的舞蹈形式——踢踏舞。在踢踏舞刚出现时还有个名字叫Hoofing,也有踢踏、跳舞的意思。因此当时跳踢踏舞的人还被叫做hoofer。有意思的是hoofer这个词还有黑人的意思,这说明了当时的踢踏舞者多为黑人,而且也说明了踢踏舞与黑人舞蹈的渊源。

踢踏舞主要是穿着特制的带有铁掌的舞鞋,利用灵活的舞步在木地板上打击出多样的节奏的一种舞蹈。其形式别具一格,是一种非常自由的舞蹈形式。历史上许多的舞蹈家都在不断丰富踢踏舞的形式。有一句非常形象的话说道:No maps on the taps,意即踢踏舞是不分国界的。

除此之外,与其他一些以脚步打击节奏的舞蹈相比,踢踏舞更注重脚步打点的复杂技巧与节奏,并且与爵士乐有着更紧密的联系。例如西班牙的综合表演艺术弗拉门戈中就有脚步打点的舞蹈,但其节奏是与西班牙的民间吉他音乐配合的,而且脚下的舞步也与西班牙舞蹈挺拔矫健的舞姿相配合,有力而简洁。例如我国藏族舞蹈中也有穿着靴子的“踢踏舞”,多以顿踏为主,也是与民间音乐和藏族舞姿融为一体的。而踢踏舞则不太强调身体的舞姿,例如注重爱尔兰风格的踢踏舞多保持上身不动;黑人味浓厚的踢踏舞则经常随意地摇摆身体;甚至还有很多滑稽搞笑的动作,比如早期一种吸收了爱尔兰舞蹈手臂动作的被称为Wing(翅膀)的舞步。

踢踏舞与爵士乐的联系非常紧密,吸收了许多“爵士味”的因素,例如切分节奏和即兴表演。一些踢踏舞大师与爵士乐大师常常联袂演出。当然踢踏舞也有一些基本的舞步训练,例如Toe、Heel、Flap、Brush、Shuffle、Ball Change、Cramproll等。

William Henry Lane是第一位伟大的节奏舞蹈家,他把非洲舞步加入了爱尔兰的吉格舞中,强调节奏与打击胜过旋律。后来主要有三位伟大的大师奠定了踢踏舞的基础:King Rastus Brown、Bill Robinson和John Bubbles。

Brown首创了成熟的踢踏舞步,其舞步特点是多为平的脚形。其后的Robinson在此基础上发展了自己的舞步,突出了脚尖的技术。他常去参加棒球比赛,并从观众中挑选人与他绕着球场赛跑,而且他是把手背在身后,用脚尖跑。他还常与可爱的童星秀兰·邓波尔合作舞蹈。Bubbles则创造了被称为Cramproll的舞步,同时运用脚尖和后跟。

一直以来踢踏舞都被认为是偷来的舞蹈和挑战的舞蹈,因为它是来自于社会底层民众,发源于农场和街头,而且早期几乎都是黑人在跳。在农场和种植园里,黑人奴隶被禁止进行跳舞敲鼓的传统宗教仪式,于是他们就在在暗地里进行的活动中用拍手和脚部击打地板来代替击鼓。在城市,黑人不能像白人一样去舞蹈学校,只能经常互相切磋学习,“偷”学对方舞步,并且互相比赛竞争。这种互相“较劲”的形式在今天的演出中依然存在。

在20世纪早期美国的禁酒时期,一些非法的酒馆不仅供应酒,还雇了许多黑人表演歌舞以娱乐白人顾客,其中就包括踢踏舞。1921年融合了歌舞等的百老汇表演形式开创,使踢踏舞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踢踏舞的发展在近代更是发生了巨大的飞跃,它被广泛地运用到俱乐部娱乐、巡回演出、百老汇歌舞以及好莱坞电影等各种场合,成为代表美国的“传统民间舞”,更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舞蹈。而且它更是反过来影响了最初来源的一些民间舞蹈,比较典型的例如爱尔兰舞蹈,反过来吸收了踢踏舞的技术和表演形式,形成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带有很强的娱乐性的舞台表演形式。

踢踏舞与音乐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甚至有一种说法认为一位伟大的踢踏舞家更是一位音乐家。一般的舞蹈教学在老师示范时主要是模仿动作,然后再结合音乐。而在踢踏舞的教学中,老师做示范时经常会说:It Looks and sounds like(看起来和听起来是这样的),这说明跳踢踏舞不仅仅要看,而且听节奏、感觉节奏更为重要。跳踢踏舞学会了舞姿却不会节奏是不行的,节奏对了舞姿是可以不必完全模仿准确的。

在早期的踢踏舞比赛中,评委甚至坐在木制的舞台下面,根本不看舞蹈演员,而只是听他们打出节奏的轻重缓急,最重要的是节奏是否清晰来判断舞蹈的好坏。一个好的踢踏舞者,不管是多快的节奏、多复杂的舞步、多轻的声音,都必须做到清清楚楚。有了好的音乐修养,还可以完全即兴地随音乐表演。踢踏舞大师Baby Laurence可以在16小节中打出32种甚至更多类型的节奏。

随着踢踏舞的发展,舞蹈演员可以用各种方法发出更多的不同的声音。最早的踢踏舞鞋是整体的木制鞋底和后跟,后来将其分成了前后两个部分,再后来又出现了铁制的鞋掌。有的人还故意将铁掌的螺丝拧松,以发出更多的声音。现在手段就更多了,有的在撒了沙子的地面上跳,有的在电子鼓上跳,追求更多的音响效果。

第二节 踢踏舞的分类

一、美式踢踏

美式踢踏以自由、轻松及幽默作为形态,包含有两种重要的发展元素,一种是爱尔兰踢踏舞,另一种则是非洲音乐。它源自于1739年,一群黑奴为了反抗南卡罗莱州奴隶主、打开佛罗里达州自由的通路而起义。但起义一开始便被镇压,几个月后美国政府便制定了禁止任何黑人击鼓或发出任何可激起叛乱的其他噪音声响的法律。但黑奴们很快利用其他的方式来替代了击鼓,踢踏舞(TAP)即是由那些击鼓的替代方式之一演变而来。

正因为踢踏舞是自由、轻松的,所以在表演美式踢踏时,舞者们常会在舞蹈中加入即兴演出,在纽约百老汇及电影“万花嬉春(SINGIN IN THE RAIN)”、“锦城春色(ON THE TOWN)”、“美国人在巴黎(AN AMERICAN IN PARIS)”、“暴风雪(STORMY WEATHER)”中都能找得到美式踢踏舞的踪迹。著名的美式踢踏舞者有:佛雷·亚斯坦、小山姆戴维斯、金·凯利、尼克拉斯兄弟、比尔·罗宾森、丹·派瑞等。

二、英式踢踏

英式踢踏强调以芭蕾优美肢体动作为主,在舞步方面有较多的旋转、滑步等,舞者在演出时常带给人们一种贵族的气息。另外英式踢踏在节奏这部分切分音的变化比较少,但是重复的音节比较多。

三、爱尔兰式踢踏

爱尔兰式踢踏舞蹈,真正的名称应该称为“Irish dancing-Hard shoes dancing”;美式踢踏舞才称为“Tap dancing”。

爱尔兰舞者在跳爱尔兰舞时上半身是没动作的,双手自然下垂贴于髋部,下半身双脚总是保持交叉的姿势(45度),所以舞者们在跳舞时会让人觉得很整齐。而爱尔兰式踢踏舞又有软鞋及硬鞋的分别,在软鞋舞方面,男生与女生所跳的是不同的,因为男女生软鞋舞的鞋子不同,女生方面有点像是芭蕾舞鞋,不会发出声响,而男生的鞋后跟部分则是硬的,所以可以发出声音。在“火焰之舞”(Feet of Flames)、“大河之舞”(River Dance)、“魔力之舞”(Magic of Dance)等经典爱尔兰踢踏舞蹈中,观众会看到舞者的上半身会有些许的动作,那是为了增加舞蹈效果,而经由舞者自行设计的,在传统的Irish dancing中是只有下半身的动作的。

著名的Irish dancing舞者有迈可·佛莱利、迈可·汤那莱等。

第三节 踢踏舞的常识介绍

踢踏舞是一种以双脚律动为主的舞蹈,这类型的舞蹈不仅让人享受到韵律感,更是自我特质和仪态的表现,它和芭蕾或现代舞不同,比较讲求行动力、技巧性,甚至于持久力,有些人学踢踏舞就是用来美化仪态和训练体力。

爱尔兰人跳的踢踏舞强调“踩”和“踏”,是当地民族舞蹈的一种,舞者保持上半身不动,仅靠着下半身的震动来营造视听效果,而舞者整体队形的美感是爱尔兰人跳踢踏舞的特色,也是一种礼仪。俄罗斯人的民族舞也有“踩、踏”的部分,“踢”的就不多;西班牙民族舞就比较着重于“踢”,弗拉门戈舞蹈是典型的代表。至于美式踢踏舞,很具个人风格,也很即兴。美式踢踏舞不仅脚动,上半身也闲不得,随着脚步的变化,上半身也会流畅地舞出独特的感觉,通常一个人就能在舞台上制造不错的效果,不一定要多人表演或队形变化来制造气势。

跳踢踏舞有几种基本的方式,了解这些所谓的基本舞步之后,也可以尝试自己练习。通常跳踢踏舞得先注意脚尖和脚跟的动作,在脚跟的部分,脚跟抬高,然后由上往下敲击地板,舞步结束时,脚掌必须停留在空中,这是脚跟基本舞步。而脚尖的基本舞步则是脚尖抬高敲击地板,同样在结束时,让脚掌离开地面。

此外,还有脚掌翘起,从上往下敲击地板;利用脚底铁片敲击地板后,再向前轻刷,并摆大腿;还有难度比较高的技法,就是利用脚跟和脚掌的铁片与地面形成四十五度斜角,舞步结束时,让脚跟或脚掌停留在地板上等舞步。舞者运用数种脚步技法重整组合,就可以即兴发展出一套跳踢踏舞的个人舞步。

虽然踢踏舞是一种健康舞蹈,不过,如果稍不注意,也会对人体造成伤害。鞋子的选择是跳踢踏舞的第一要素,高跟的鞋子通常会把压力集中在脚趾上,让人感到极其不适。其次,要随时注意脚大小的变化,有时候脚会随着天气冷热而有变化,鞋子的形状也会随着脚而变形。除了鞋子和脚之外,身体的姿态,例如站立姿势错误也会让脚承受不了压力而产生疼痛。

第四节 踢踏舞的基本脚法

1.Ball Tap

脚掌翘起由上往下敲击地板,结束时脚掌停留在空中。

2.Back Tap

脚掌停留在空中由前往后敲击地板(脚踝动作)。

3.Ball Beat

脚掌翘起由上往下敲击地板,结束时脚掌停留在地板。

4.Heel Tap

脚跟抬高由上往下敲击地板,结束时脚掌停留在空中。

5.Toe Tap 脚尖(铁片前端)抬高敲击地板,结束时脚掌停留在空中。

6.Forward Brush

铁片敲击地板后向前轻刷并摆荡大腿(腿部动作)。

7.Forward Tap 铁片敲击地板并向前轻刷(脚踝动作)。

8.Heel Beat 脚跟抬高由上往下敲击地板,结束时脚掌停留在地板上。

9.Heel Dig 后跟铁片和地面成45度斜角,脚跟停留在地板上。

10.Ball Dig 脚掌铁片和地面成45度斜角,脚掌停留在地板上。

11.Straight Tap 铁片和地面平行,垂直敲击地板,结束时脚掌停留在空中(脚踝动作)。

12.Toe Beat 脚尖(铁片前端)抬高敲击地板,两脚相互交叉在后,结束时脚停留在地板上。

13.Back Brush摆荡大腿由前往后敲击地板,结束时脚停留在空中(腿部动作)。

14.Step 身体移动向前,重心置于脚掌,脚跟离开地板。

15.Stamp 身体移动向前,重心置于脚掌,脚掌紧贴地板。

第五节 踢踏舞词汇

(1)直踢踏:以趾肚敲地然后抬起(只抬起踝关节)。

(2)向前踢踏:以趾肚向前敲地,然后抬起(只抬起踝关节)。

(3)向后踢踏:以趾肚向后敲地,然后抬起(只抬起踝关节)。

(4)跟踢踏:屈膝,以足跟敲地后快速抬起来,有3种方式:①以一只脚站立。

②以趾肚或动作脚站立。

③快速地一戳。

(5)足跟打击:同跟踢踏一样,只是完成时足跟放下,而且音调上更重。

(6)足趾踢踏:屈膝,以足趾敲地后快速抬起。

(7)足趾节拍:同足趾踢踏一样,只是完成时足趾放下,且音调上更重。

(8)趾肚踢踏:以趾肚敲地后快速抬起,可以有三种方式:①以一只脚站立;②以足跟或动作脚站立;③快速地一戳。

(9)趾肚节拍:同趾肚踢踏一样,但完成时趾肚放下且音调更重。

(10)前刷:比向前踢踏动作更大,从髋膝开始摇摆。

(11)后刷:比向后踢踏动作更大,从髋膝开始摇摆。

(12)跺步:以全脚向下重踏,重心在支撑脚上或在动作脚上。

(13)单脚跳:以一只脚站立,跳起后以同一脚的趾肚着地。

(14)弹跳:以一脚站立,跳起后以另一脚的趾肚轻轻着地。

(15)跌落:以一脚站立,跳起后以另一脚的趾肚或全脚重重地着地。

(16)跳:脚并拢屈膝,跳起后脚并拢着地,可朝向任何方向。

(17)重跺步:以一脚的趾肚站立,向前推脚以脚跟用力击地。

(18)拖滑步:一个向前的平脚跺步,然后离开地面,支撑腿屈膝。

(19)曳步:一个向前或向后的踢踏,节拍数1节或更短。

(20)踢踏弹跳:一个前踢踏后紧接着一个弹跳,可行进亦可原地,动作要轻。

(21)拍击:前踢踏后紧接一个跺步,重心放在动作脚或支撑脚上。

(22)恢复步:双脚略分开站立,向上抬起一脚的脚趾,再以趾肚拍击地面抬起足跟。

(23)恢复步弹跳:恢复步后接一个弹跳,因恢复步须两脚着地,故不能重复。

(24)恢复步单脚跳:恢复步后接一个单脚跳,不能重复。

(25)恢复步换步:一脚站立,屈膝,向上抬起该脚脚趾,以趾肚向后拍击地面,抬起足跟,以另一脚着地。

(26)一脚的恢复步:同恢复步换步一样,但是以同一脚趾肚着地,且不能向后进行。

(27)翼状准备:两脚并拢站立向外侧滑动,右脚到侧方,并以足外缘擦地,完成时离开地面,并以右脚趾肚向内朝向左脚踢踏地面。动作完成时右脚在左脚旁边做趾肚节拍。

(28)翼状3拍:(双脚)脚并拢屈膝,以足外缘擦地,快速向外移双脚,完成时脚离地,以两脚趾肚向内踢踏地面,以双脚趾肚着地。

(29)翼状3拍:(单脚)脚并拢站立,屈膝,以一脚足外缘擦地,快速向外移动该脚,完成时脚离开地面,以该脚趾肚向内踢踏地面,以该脚趾肚落地。

(30)翼状3拍:(换步)同单脚翼状3拍一样,但以另一脚趾肚落地。

(31)翼状4拍:(单脚带趾踢踏)以右脚做一个翼状3拍,左脚在右脚后面做趾踢踏。

(32)翼状4拍:(钟摆)做一个右脚的翼状3拍,左脚前刷步,再做一个右脚的翼状3拍,左脚后刷步。

(33)翼状5拍:带有跟打击和跟趾踢踏,右脚翼状3拍,右脚跟打击,左脚趾在右脚后面踢踏。

第六节 踢踏舞的着装

踢踏舞早期服装的颜色多半是绿色、白色或橘黄色,舞者们一般避免使用到红色。到了现代,所有的颜色都会被使用到。男舞者的服装颜色通常较柔和。踢踏舞的服装款式到了近代,与传统服饰有很大的不同。在18世纪,舞蹈老师戴着帽子、穿着燕尾服和及膝马裤、白色长袜以及镶有银色扣子的黑色鞋子。在1893年,爱尔兰文化复兴之后,爱尔兰传统服装也开始被采用。到了今日,男舞者表演时不是穿马裤就是穿长裤。在18世纪,女舞者多半是穿着普通的粗布洋装或是她们星期日上教堂所穿的洋装,用丝带绑成花朵或十字架装饰而成。1893年之后,女舞者典型的舞蹈服装是附有头巾的斗篷,内穿一件白色有腰带的洋装。另一种代替斗篷的选择是披肩。到了1930年前后,斗篷已渐渐少用,而披肩也慢慢演变成现在穿的黑色服装外的披肩。这种现代的披肩是三角形的,用胸针或别针将披肩与表演所穿的套装固定住。到了20世纪80年代,舞者的腰间通常会绑上细绳,绳子的末端是流苏。舞者们通常也会穿上外套或背心。在19世纪初期,镶边这种工艺在服装上是比较少见的。然而,后来慢慢地增加了其使用的程度,连其复杂性也增加了。设计师们由爱尔兰祖先的起源引发灵感,包括了爱尔兰石制十字架以及圣餐杯等,都是他们创作灵感的来源,服装上的图案是连续的,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以及人类的永恒。设计师们现在则设计较现代的图案。另一个较现代的创新则是将银线与金线使用在镶边的缝制上。

每个教授踢踏舞的舞蹈学校都有不同的表演服装,孩子们通常有一件甚至更多的舞衣,服装的多少则根据他们表演的水准而定。很多学校为初学者准备了一套,而中等程度的则另有一套。至于学舞不到五年的成年舞者也有另外的服装,通常是裙子以及衬衫或外套,而不是洋装。当舞者们在竞赛中到达某种程度之后,他们可能会有自己一套独特的服装。舞者的服装通常是在爱尔兰或是英国缝制的,质料为天鹅绒和丝质衬里,镶有彩色的花边。拥有属于自己的一套独特服装代表舞者在爱尔兰踢踏舞上已经有高超的技巧。舞者通常穿着代表着他自己的独特舞服参加独舞的比赛;而在团体的比赛中,舞者们穿着学校的标准服装,以代表他们的身份。

第七节 踢踏舞经典剧目简介

一、大河之舞

《大河之舞》犹如一部叙述爱尔兰祖先与大自然抗争,以及经历战争、饥荒等种种苦难后流离失所,而后重建家园的长篇血泪史诗。

制作人迈克·弗莱利在这场《大河之舞》百老汇音乐剧中以严谨的舞蹈编排与精准的场面调度为基础,力图展现多样化的艺术表演风貌。该剧以传统爱尔兰民族特色的踢踏舞为主轴,融合热情奔放的西班牙弗拉门戈舞,并吸取古典芭蕾与现代舞蹈的精髓,共同营造出一场气势如虹的精彩舞作。而爱尔兰管弦乐团的演奏及合唱团的天籁美声更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大河之舞》是一场力感、动感、质感与美感兼具的百老汇音乐歌舞盛宴。

《大河之舞》自1994年首演以来便炙手可热,并且引燃了全球的踢踏舞热潮,更是被全球艺术评论家一致推崇为当代最具爱尔兰民族风格的经典音乐剧,其惊心动魄的庞大制作令人叹为观止。这场《大河之舞》的百老汇演出,由新锐舞王柯林·唐恩率团演出。荣获9次世界舞蹈比赛冠军的舞王柯林·唐恩以卓越的舞艺与巨星特质著称于世,他散发出璀璨耀眼的巨星光芒无可阻挡。这次他更是以令人震撼慑服的肢体语言,引领观众跨越时空,驰骋于眩目神迷的舞台之上。

第一幕

在一个原始充满神奇力量的世界里,爱尔兰人的祖先体验着恐惧和喜悦,他们利用火,树木和水建立起家园。他们把世界看作一个充满神奇力量的地方,他们的歌声、他们的舞蹈和他们的故事与这神奇的力量融为一体。

第一场与太阳共舞

太阳赋予人类生命、光和火;首幕演出将赞颂这一伟大而仁慈的力量,太阳带给清晨的第一缕光线,明亮且令人激动。

第二场心灵的哭泣

鲑鱼的逆流而游同样也是一种原始的未解之谜,它是一种对大自然的本能的追求,是心灵与心灵之间的渴望。我们从人类历史的开始就把这种意念写进了歌里。

第三场康迪斯·凯瑟琳

性感、慈爱、独立和坚韧是女性的力量,她们在舞蹈中赞美这些属于她们自己的力量,并在舞蹈中体现出对男性所拥有的力量的挑战。

第四场致Chu Chulainn 的挽歌

笛子独奏哀悼青铜器时代的勇士,凯尔特神话中的伟大英雄——Chu Chulainn。

第五场雷电

自然界强大的力量超越了人类的控制范围,也超越了人类的想象。那些勇敢地站出来与之抗衡的人有着无与伦比的勇气,他们永远不会被打败。

第六场Shivna 神话

疯子Sweeney、Suibhne 和Shivna的神话故事从中世纪起就在爱尔兰流传开来。在自身力量和外界力量的驱使下,他们在月亮的力量下绝望地舞动。这是一种既残酷又专横、既柔美又野蛮的力量。

第七场火舞

在古爱尔兰,对火的图腾崇拜来源于南部的太阳国。这种情感的力量蕴于舞者的激情里。

第八场走进春天——收获

季节的车轮慢慢转动,从收获到寂静的冬天,到充满奇迹的春天,在充满新生和兴奋的季节里,整个世界又重新焕发了生机。

第九场大河之舞

这个故事从追忆大河开始,当大河流淌过大地时,人类的故事也在历史的长河中慢慢发生。当大河的力量不断增长,当贫瘠的土地变得肥沃,当人们不断地了解自己,人类的故事也不断地发展,直到它成为一种充满活力和喜悦的颂歌遍及整个世界。

第二幕

战争、饥荒和奴隶制度割断了人与自然的原始的纽带,搅乱了整个人类社会,并改变了土著居民的历史。当我们回顾历史,我们学会了去保护我们所珍视的东西,去适应他人,去学着以其他的新的方式保留自己的风格,同时学会如何融入社会。第十场梦醒美洲从19世纪中期开始,饥饿、饥荒和理想驱使爱尔兰人背井离乡,越过大西洋来到一个新的世界。有情人因此被拆散,家庭和社会也渐渐破裂。

第十一场准备起飞

当这些被迫背井离乡的人们面对分别时的心碎,他们的灵魂经常涌起一股坚定的希望,他们坚信会战胜困难找到美好的生活。

第十二场新世界的劳工

原来的具有代表性的音乐和舞蹈开始面临新的未知的文化。在后来的文化融合过程中,这些移民发现:相比各种文化的不同形式而言,人们的经历和表达方式更具有意义。

Ⅰ自由拯救他们的心灵在深夜,一个孤独的声音独自歌唱,不久其他的移民也加入进来,表现出了被压迫人们的共同的渴望。

Ⅱ踢踏舞。

穷人的财富在于他们的歌舞和故事。在新的城市的街灯下,舞者以其固有的自豪感跳起舞,渴望看到其他传统的东西会带来新的力量,同时不断地努力去为过去的梦想和新的现实架起一座桥梁。

Ⅲ Macedonian之晨/俄罗斯的托钵僧

每当遇到新事物,我们会觉得它们很熟悉,而实际上却并不曾见过;最先学会的,尽是那些似曾相识的。一种异样的心绪,一种异样的生活,在心中萦绕。

Ⅳ世界的心跳

我们在母亲腹中听到母亲的心跳,那是我们最早听到的声音。整个世界回荡着这种旋律,每天都是新的。

Ⅴ安达卢西亚

在大城市里,街头沸腾的激情被孕于拉丁舞热烈的旋律中。

第十三场家乡的中心地区

移民的孩子总是牵挂着家乡,他们总是期盼着回家。他们带来的是长期保留下来的意念:我们是我们的历史和未来。带着新的信念和豪情,这些孩子把值得珍藏的记忆带回家乡。

尾声

我们同种,我们同族,我们同声相和,我们的音乐声遏行云,在音乐的天堂里,我们神游世界……我们相依相伴,我们无比强大。《大河之舞》中的踢踏舞聚集了所有踢踏舞的流派,爱尔兰踢踏舞、美国黑人踢踏舞、百老汇踢踏舞以及西班牙的弗拉门戈等。置身于现场,观众会感到此时此刻只有舞蹈是唯一的,大家好像融化在舞者的舞步中一样,心情也随着“踢踢踏踏”的节奏荡漾开去,直达内心的深处。

《大河之舞》在世界各地的巡演,除了创造了居高不下的票房纪录外,他们最卓越的贡献莫过于让爱尔兰舞在现代化的社会中得以复活。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大河之舞》最鲜明地印证了这一点。一种被遗忘的舞蹈,因为一群热爱它的爱尔兰人而走向了广阔的世界,更重要的是,它成功地突破了现代化和全球化带来的文化趋同壁垒,在爱尔兰民族中活了起来。所有人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一种民族舞蹈,会把这个民族紧紧联系在一起,让这个民族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可以说,《大河之舞》不仅是爱尔兰民族的骄傲,还是整个世界舞蹈的瑰宝,它为世界其他在全球化中挣扎的各国民族艺术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二、王者之舞

在《大河之舞》之后,迈克·弗莱利于1996年创作了《王者之舞》——全球最卖座的爱尔兰舞剧。在短短7年时间里《王者之舞》踏响全世界36个国家,票房收入共4亿美元,成为正宗爱尔兰踢踏舞的代名词。

《王者之舞》无论在编舞、串场或舞台布置方面一扫《大河之舞》较恬静温婉的传统风格,而改以浑身是劲的动态呈现。尤其主要的领舞演员在舞台上的飞奔表演更是充满速度感,力与美都极具张力和感染力。肌肉浮凸、双腿快速跳动的舞者、具有戏剧冲突的故事情节都让台下观众的心情随着踢踏节奏跌宕。舞者修长纤美的双腿、优雅的舞姿以及令人赞叹的整齐动作等是其最迷人的一环。

《王者之舞》是迈克·弗莱利在成功制作《大河之舞》后,又一次掀起的娱乐风暴,它将爱尔兰踢踏舞与摇滚、爵士等舞蹈相融合,辅以顶尖的娱乐制作和时尚化的市场包装。目前,除在拉斯维加斯的驻团演出外,《王者之舞》在美洲、欧洲、亚洲有四支巡演团队,1996年至今票房突破5亿美元。从1998年起,迈克·弗莱利先后在圣彼得堡、布达佩斯等城市开办了踢踏舞学校,并把从中发现的大量演员带到了世界舞台上。

迈可·弗莱利是《王者之舞》的创造者,他拥有使观众高兴而激动地进入幻想领域的力量。在《王者之舞》里,迈可将传统爱尔兰舞蹈推向舞蹈表演的更高境界。由Ronan Hardiman 所谱写的优美旋律,交织着许多爱尔兰的传统曲调,令人难以忘怀。而这也是该剧成功的要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