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为什么简称“沪”或“申”
上海简称“沪”,从北京到上海的铁路线就叫“京沪线”。上海有时又别称“申”,从武汉到上海的江轮就叫“江申×号”。那么,上海为什么简称“沪”或别称“申”呢?
上海的西部地区,曾是战国时代楚国所封春申君黄歇的领地的一部分, 所以上海过去曾经称为“申”,解放以前,在上海创办很早、发行量很大的一种报纸,就叫《申报》。1983 年 9 月,在上海举行的第五届全运会的会徽就是“申”的原型。
据《史记》记载:“三江既入,震泽致定。”这里的震泽指古太湖。从西汉起,到宋代以前,太湖下游入海处有 3 条水道,即东江、娄江及吴淞江。
历史上的吴淞江,古名称淞江,现名为苏州河。那时,它是太湖唯一的泄水道,也是上海境内的一条大河,清澄澈的太湖之水,就是通过吴淞江浩荡泄流,汇合长江之水注入东海。由于太湖流域湖泊星罗棋布,纵横交错,很早就有渔业,晋书中也早有记载。但是,吴淞江沿岸捕鱼与众不同。因为吴淞江受潮汛的影响,所以渔民根据潮水涨落的特点,发明了一种用绳子将竹子编成的捕鱼工具,叫做“扈”的捕鱼工具,被用文字记载下来,是到了晚唐。
这种“扈”的捕鱼工具,在吴淞江下游一带被广泛使用,按照“江凡独流入海者,谓之读”的说法,所以把吴淞江一带称之为“扈读”。后来,“扈”改为“沪”。这就是上海至今简称为沪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