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感冒的抗争

感冒本身不算重症,但却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特别是对老人和孩子的威胁尤甚。

感冒病毒是个大家族,其成员约有 200 种,因此要研制出广谱的感冒特效药是非常困难的事。感冒病毒的个体特别小,人体对感冒病毒的防卫,主要是由鼻咽部粘膜分泌粘液,“粘”住病毒后带入胃里,由胃酸将它们杀灭。同时,鼻咽部粘膜上的抗体也能消灭一些病毒。但这仅是事情的一个方面, 另一方面,感冒病毒却经常突破人体防线,使人体鼻咽部的细胞受感染而死亡。

人体的很多感冒症状,并非是直接由感冒病毒引起的,而是由于人体对病毒进行抵抗的结果。比如,刚感染感冒时的咽部疼痛,是由于人体防卫机制激活了喉部疼神经。随后,为战胜感染,喉部微血管扩张,以便送来更多的“作战部队”,于是导致咽部充血。同时,分泌过多的粘液变成鼻涕,由鼻孔淌出。最终,感冒引起支气管发炎,使人咳嗽。

孩子最容易感冒,这有两个原因。其一是每种感冒病毒都能使成年人产生一定的免疫性,但对孩子来说,却只有极少几种感冒病毒会使他们产生免疫性。其二是孩子好动,又不可能经常洗手,于是当他们用沾有感冒病毒的手揉鼻子或眼睛时,就给病毒提供了作祟的机会。

感冒病毒基本上是接触传染,特别是通过手触和接吻,较少通过空气传播。

一般人认为感冒是由风寒引起的。其实不然。早在 1946 年,英国专家就对一些健康成年人作过如下试验:先让他们洗热水澡,随后让他们穿上湿浴衣在通风的过道上待半小时,接着再让他们在早晨穿上湿袜子休息,结果无一人感冒。然而,当专家给另一些健康的成年人鼻孔中喷上感冒病毒后,其中半数得了感冒,从而证实了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

1979 年,美国曾出现过浸有碘液的“基拉”口罩。刚上市的头 10 天内, 使感冒患病率下降了 75%。因为碘有色有味,人们随后又改用无色无味的消毒剂代替碘,据说十分有效。但使用口罩毕竟不便。其实,只要保持室内通风,并避开别人咳嗽和打喷嚏,便能有效地防止感冒病毒的空气传播。而经常洗手、不用手摸鼻子,以及在手帕上洒些消毒剂,则可有效地防止感冒病毒的接触传染。此外,加强体育锻炼,对预防流行性感冒也可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近年来治疗感冒的药物不断问世,它们的疗效到底如何呢?据加拿大专家对 1950~1991 年间正式批准使用的药物的调查,发现它们仅能减轻成年人的感冒症状,而对 5 岁以下的孩子基本无大作用。当孩子发烧或咽痛时,医生就开给抗菌素,但实际上抗菌素对病毒无效,仅能对付细菌,譬如可杀灭引起脓毒性咽喉炎的病菌。

研究表明,当人体细胞被感染后,会释放出抗病毒的物质——干扰素。干扰素抗病毒确实有效,但人工合成昂贵,且使用久了会刺激鼻腔,同样令

人难受。于是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专家杰克将干扰素、消炎药和能抑制鼻粘膜分泌的药物配制在一起。经使用,这种新配方确能明显消除感冒的主要症状。

1971 年,诺贝尔·普·利·波林首次提出服用大剂量维生素 C 能防治感冒。但当时怀疑者颇多。然而试验表明,服用维生素 C 的人感冒症状确实要比没服用的人明显轻得多。

嗅热水蒸汽、食醋蒸汽或鸡汤蒸汽,是民间早已流行的土方。试验表明, 鸡汤蒸汽效果要比单纯吸入热水蒸汽更好。后来,又有人在鸡汤中添进各种富含维生素 C 的蔬菜,使这类大杂烩汤对付感冒病毒更为有效。

调查表明,一些印第安人对付感冒另有一功,即服用一种紫色的金光菊根。而药检证明,这种植物根部含有强效抗病毒和免疫成分,确属良药。

其实,对付感冒最简单而有效的办法,是多喝开水、菜汤、茶水以及肉汤,这样既能缓解感冒症状,又能补充因发烧出汗而丧失的体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