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爱国思想的实践

如果说伊尹具有强烈的济天下之难的责任心,那么生活于春秋时期的鲁国的孔子,则在以仁义为灵魂,以天下为己任,济世救民的价值观支配下,在治国方面提出了自己的“仁治”、“礼治”主张。他的这一思想主张,成为当时及后世知识分子报国捐躯的行为准则。

那是在鲁昭公管理国家的时候,鲁国发生了内乱,鲁昭公被迫出逃。孔子也离开鲁国来到齐国,做了齐国执政大夫高昭子的家臣。

有一次,高昭子把孔子推荐给齐景公。齐景公问孔子国君应该如何施行国家政事,孔子回答说:“国君在施行国家政事时,首先是做国君的要像个国君,做臣子的要像个臣子;做父亲的要像个父亲,做儿子的要个儿子。”

齐景公又问施政原则是什么,孔子回答说:“施政最重要的是控制支出,节省财力。”

从此以后,齐景公常常与孔子一起谈论政事,时常约孔子同去郊外打猎,感觉和孔子在一起如沐春风。由于相处日久,教益日深,还给孔子提高了待遇。

有一年春夏两季,齐国滴雨未下,农作物颗粒无收。孔子日夜牵挂灾民,但自己身居客地,也没有办法救济他们。齐景公更是为此心急如焚,要前来向先生请教解救的良方。

孔子说:“您如此怜惜百姓,仲尼实为敬服,这也是齐国百姓有福,能遇上这样一位仁德的君主。民为立国之本,一个国君能爱惜百姓,这个国家必能兴盛,就是遇到再大的困难,也是可能战胜的。”

齐景公又问用什么办法来赈济灾民为好,孔子说:“过去尧帝时发生过9年水灾,商汤有7年旱灾。水旱灾荒,古代圣明帝王在位,也是无法避免的。尧舜时代,常常遭遇水灾,后来经过大禹治水13年,水灾才慢慢减少了。丘认为最好的赈济办法首先就是免除百姓的苦役,开仓放粮,赈济灾民,然后向丰收的邻国买粮食,并半价转卖给饥民,这叫平粜。最重要的是水旱灾荒必须常年预防,不可临渴掘井。”

齐景公担心杯水车薪解决不了问题,孔子说:“丘的想法,就请国君劝导那些富足的官家,每户拿出数十石,就可以救活一批灾民。”

齐景公于是决定召集大夫出粮赈灾,孔子又说:“开仓放赈,容易被一些昧着良心的人从中作弊,即使国君拿出了粮食,饥民所得无几,因此必须选派贤德的大夫去做才是!”

就这样,齐国上下都投入了赈济灾民的热潮之中。孔子因此在齐国百姓中享有盛誉。

孔子主张用“仁爱”的方式治理天下,在齐国施教的影响越来越大,但一些大臣嫉妒 孔子之心也日渐强烈,一次又一次地在齐景公面前贬低孔子。由于坏话说得太多,齐景公的态度也慢慢转变了。

这一天,孔子的弟子南宫适差人送来书信,信中介绍了鲁国政治已趋稳定的情况。孔子阅信后,更有归国之意,就对弟子子路说:“我离开鲁国已是数年,鲁国毕竟是父母之邦啊!”

于是,孔子启程归国,时年38岁。

当时的鲁国,政权实际掌握在大夫的家臣手中,被称为“陪臣执国政”,因此孔子虽有过两次从政机会,却都放弃了。直至公元前501年,孔子被任命为中都宰,此时的孔子已经51岁了。

在中都宰的位上,孔子与他的弟子们做了很多的事情,卓有成效。有一次,鲁定公问孔子,能不能用治理中都的办法治理鲁国,孔子回答得相当有信心:“用我的方法治理天下都可以,何况只是一个鲁国呢?”

于是,一年之后,孔子便被另任为司空,接着再任为大司寇。这样,孔子参与政治的抱负终于实现了。

孔子在任司寇时,强调“仁治”、“礼治”的教化作用,反对滥施刑罚。比如,有一次在处理父子诉讼案时,面对父亲告儿子不孝、儿子告父亲打人的控告,问清情况的孔子并没有立即判谁的罪,而是把他们监管起来让他们各自反省。等到都想通了并且各自找到了自己的不对之处,孔子竟然把他们全部释放,结果是自此父慈子孝,连个口角也不再发生。

当时的当政者季桓子对此提出批评,认为孔子是背离以孝治民的道路。但是孔子仍然坚持自己的做法,认为为政者要做表率,反对不教而诛,主张不杀无辜、不滥施刑罚。

还是在孔子的司寇任上,有一次从衙署下班回家,路上听到了马厩失火的消息。他首先关心和问及的,是人有没有受伤,而没有问及马匹及财产的损失情况。

虽然这只是一件不大被人注意的小事,却也反映着孔子内心深处的“仁爱”的思想,体现了对于人的重视,而且危急时刻,更能够看出人的根底的善恶。

作为全权负责公检法的官员,处理案件,审判官司,当然是他的首要任务。在完成这一任务的时候,他一改以往由贵族官吏根据惯例专断判决的习惯,而是从“仁”的精神出发,将民主的东西引进诉讼。将凡与案件有关的人员找来谈话,一一问询他们的意见,然后他再根据大家的意见做出分析,做出正确的判断。

孔子也注重诚信。据《论语·颜渊》记载,有一次孔子弟子子贡问老师说:“如果迫不得已必须要从粮食、军队与武器、百姓的信任三项中去掉一项,那么去掉哪项合适呢?”

孔子坚定地回答:“去掉军队与武器。”

孔子的这个回答很经典,以至于成为了后世朝廷共同标榜的原则:没有粮食不过饿死,但如果人民对朝廷失去了信心,国家是立不起来的,也就会完了。

在为官方面,孔子为古代的知识分子带了一个好头,那就是有原则、有思想,真做官、做好官,而且是认真做官。

公元前500年夏天,孔子陪同鲁定公参加了齐、鲁两国夹谷之会。这是他政治生涯中最为光彩的一页,集中体现了他的“礼治”思想的精髓。

在盟会上,齐国大夫犁弥鼓动齐景公用武力劫持鲁定公。孔子带着鲁定公往后退,并命令随从道:“士兵们,快拿起武器冲上去!”

孔子转头对齐景公说:“两国国君友好会见,而华夏之地以外的夷人俘虏却用武力来捣乱,这不是齐国国君命令诸侯会合的本意。华夏以外的人不得图谋中原,夷人不得触犯盟会,武力不能逼迫友好。这样做对神灵是不吉祥的,对德行也是伤害,对人却是丧失礼仪,国君一定不会这样做。”

齐景公听了孔子这番话后,急忙叫劫持鲁定公的人避开。

即将举行盟誓时,齐国人在盟书上加上了这样的话:“一旦齐国军队出境作战,鲁国如果不派300辆兵车跟随我们,就按此盟誓惩罚。”

孔子作揖回答说:“如果你们不归还我们汶水北岸的土地,却要让我们供给齐国的所需,也要按盟约惩罚。”

齐景公准备设享礼款待鲁定公。享礼是当时使臣向朝聘国的君主进献礼物的仪式。

孔子对齐国大夫梁丘据说:“齐国和鲁国从前的典礼制度,您怎么没听说过呢?盟会的事已经结束了,而又没有设享礼款待,这是让办事人辛苦了。再说牺尊和象尊不出国门,钟磬不能野外合奏设享礼而全部具备牺象钟磬,这是抛弃了礼仪;如果这些东西不备齐,那就像用秕稗来款待,是国君的耻辱;抛弃礼仪则名声不好。您为什么不好好考虑一下呢?享礼是用来发扬光大德行的。不能发扬光大,还不如不举行。”

最后,齐景公只好打消了举行享礼的想法。

夹谷之会以后,鲁国的地位有所提高,孔子的影响也有所扩大。

孔子56岁那年,又由大司寇,代理相国职务。他参与国政仅仅3个月,鲁国的风俗就大大变了样。孔子的事业和影响越来越大。

孔子的成就使齐景公感到害怕,齐景公特地挑了80名美貌的女子,让她们穿上华丽的衣服,教她们学会舞蹈,加上120匹骏马,一起送给鲁定公,以腐蚀他的意志。这一计果然奏效,鲁定公沉湎于娱乐之中,不再过问政事了。

孔子的学生子路见到这种情况,便对孔子说。“老师,我们可以离开这里了吧!”

孔子一直对自己的国家有着深深的爱,即使是在“礼崩乐坏”的现实面前,他的心里还抱有最后一线希望。于是回答说:“鲁国现在就要在郊外祭祀,如果能按照礼法把典礼后的烤肉分给大夫们,那我还可以留下不走。”

结果,鲁定公违背常礼,没有把烤肉分给大夫们。孔子深感在这种“礼崩乐坏”的情况下,政治抱负难以实现,于是辞去职务,带领一批弟子,踏上了周游列国的旅途。

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先后到过卫、宋、郑、陈、蔡、楚等国,本想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说服各诸侯国的当政者实行礼治仁治,然而终无一国接受,最后返回鲁国。

孔子返回鲁国后不再求仕,把自己的全部心血用在了文化教育上。他努力搜集整理国家历史上的文化典籍,删《诗》、《书》,定《礼》、《乐》,修《春秋》,作《易传》。这些文献,不仅在我国,而且在世界上都是十分难得的文化瑰宝。

孔子晚年时期的最高理愿望称之为“大同”。在大同的世界里,天下没有欺诈,没有盗贼,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人人讲信修睦,选贤举能,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孩子们都能获得温暖与关怀,孤独的人与残疾者都有所依靠,男人各自有自己的事情,女人有满意的归宿。

孔子“仁治”、“礼治”的思想与实践,在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与“大禹精神”一起,成为了中华民族精忠报国精神的源泉,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为人民的福祉、国家的强盛而努力奋斗。

[旁注]

大夫 古代官名。西周时期先秦诸侯国中,在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级。大夫世袭,有封地。后世遂以大夫为一般任官职之称。秦汉时期,朝廷要职有御史大夫,备顾问者有谏大夫、中大夫、光禄大夫等。明清时期废除。

平粜 丰年由官府平价收购农民的余粟,即平籴;荒年用平价出售积粟,即平粜。孔子曾经向齐景公提出这一方法。战国时魏国李悝也提出这一主张,用以扶植、调剂农业生产。后世也有平粜,但在执行中,由于种种原因,常常出现弊端,使平籴、平粜不能起到应有作用。

司空 古代官名。西周时期始置,位次三公,与六卿相当,与司马、司寇、司士、司徒并称五官,掌水利、营建之事,金文皆作司工。春秋战国时期沿置。春秋时期的孔子曾任鲁国的司空。此外,司空也为我国姓氏之一。

大司寇 西周时期的司寇。周天子是最高裁判者。朝廷设大司寇,负责实践法律法令,辅佐周王行使司法权,大司寇下设小司寇,辅佐大司寇审理具体案件。大、小司寇下设专门的司法属吏。此外,基层设有士师、乡士、遂士等负责处理具体司法事宜。孔子曾出任大司寇。

相国 春秋时期齐景公设左、右相,相成为齐国卿大夫的世袭官职。以后其他诸侯国也有设置,或称“相国”,或称“相邦”,或称“丞相”。如魏国魏文侯以李悝为相以后,列国纷纷开始设置“相”这个文官总长,以及“将”这个武官总长,文武开始分立。

大同 出自《礼记·礼运》。是古代对理想社会的一种称谓。这种思想,源远流长,产生于先秦时期。儒家的大同理想比农家、道家的理想更详尽,更完整,也更美好,更具有诱人的力量。因此,它在我国思想史上也有更大、更深远的影响。

[阅读链接]

孔子爱国思想的核心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

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人道主义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我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