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的爱国情结

南宋词人辛弃疾与陆游有许多相似之处:他们始终把洗雪国耻、收复失地作为自己的毕生事业,并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中写出了时代的期望和失望、民族的热情与愤慨。

辛弃疾是南宋时期历城人,就是现在的山东济南。他成长于金人的统治之下,金代统治者推行的一系列种族歧视政策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深深刺痛了他的心,使他从小就对这种野蛮的民族掠夺痛恨已极。

辛弃疾的祖父辛赞经常对辛弃疾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所以,辛弃疾很早就立下了恢复中原,统一国家的壮志。为此,他勤奋读书,刻苦锻炼体魄,20多岁便文才出众。

辛弃疾22岁那年,金主完颜亮带领大军,南下侵宋,金军后方空虚,中原地区的英雄豪杰趁机“屯聚纷起”,进行反抗。辛弃疾也毅然投笔从戎,组织起2000多人的队伍,参加了耿京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并以其文才当上了起义军的“掌书记”,掌管起义军的大印和书檄文件。

为了扩大力量,辛弃疾说服了一个叫义端的和尚,带了1000多人马来投耿京。不料义端不怀好意,竟然在一天晚上偷了起义军的大印,逃奔济南去投降金人。辛弃疾得知消息后,怒火从心而起,立即骑上耿京的乌龙马去追义端。在郓州通往金朝军营的山路上,义端骑着马在前面飞跑,辛弃疾在后面策马紧追,只见两团黄尘滚滚向前。

辛弃疾终于追上了义端。义端慌了手脚,满脸堆笑地对辛弃疾说:“兄貌似青兕,勇猛过人,还望看在往日情分,饶我一回。”

辛弃疾毫不理会,怒睁双目,挥剑将和尚斩于马下,终于夺回了印信。辛弃疾以自己的正义行动,在义军中赢得了威望。

义军在发展,但辛弃疾却忧虑地看到,义军人数虽有20多万,但由于是孤军作战,又缺少训练,一旦与金军铁骑进行大战,势必难以取胜。因此辛弃疾劝导耿京南归宋朝,和官军共同抗金。

耿京采纳了这一建议,并派辛弃疾代表义军去和宋朝廷联系。辛弃疾顺利地完成了任务,然后立刻策马北归,急于把这一好消息向耿京传述。

不料,行至海州,即现在的江苏东海附近,一个惊人的消息传来:在敌人的诱降政策挑动下,义军中发生了哗变。叛徒张国安杀了耿京,劫持义军投降了金人,并被封为济州的州官。

听到这一消息,辛弃疾怒火中烧,他决心除掉叛贼,为耿京报仇。他带了50名勇士,快马加鞭直奔济州张国安的营帐。看见张国安正同金将正在宴席上喝酒作乐,气得他眼睛都红了。

辛弃疾趁其不备,带领勇士一拥而上,以迅雷不及掩耳的动作杀了金将,把张国安捆绑在马上,同时向其部下声言,朝廷10万大军随后即到。张国安的部下不少是义军旧部,所以当场就有上万人起来反正。

辛弃疾等押着张国安,率领这上万人马,迅即掉头南下,一路上战胜了金兵的围追堵截,终于回到了南宋。

辛弃疾惊人的英勇爱国行为,使南宋朝廷大为震惊。宋高宗便任命辛弃疾为江阴签判,从此开始了他在南宋的仕宦生涯。而这时的辛弃疾才25岁。辛弃疾抱着抗金的理想南归,但南归后却是那样地不如意。他非但不能跃马横刀于疆场,运筹策划于帷幄,反而不断受到投降派的打击、排挤,最后竟被罢官。

有心报国,却报国无门,辛弃疾茫然,痛苦,无限悲愤。所谓“愤怒出诗人”,慷慨激越的辛词,正是这种愤怒的艺术结晶。

辛弃疾的词充满深厚的爱国热情和挽救国家危亡的雄心壮志,“要挽银河仙浪,西北洗胡沙”,“平戎万里,整顿乾坤”。

辛弃疾的词也表露了他壮志未酬的忧愤之情。

长安故人问我,道愁肠酒只依然,

目断秋霄落雁,醉来响空弦。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辛弃疾的爱国辞章,慷慨悲壮,不仅真挚动人,而且热情澎湃,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他的《议练民兵守淮疏》,表达了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对战争形势的鞭辟入里的深刻分析和鲜明而又具体的对策。表达了他慷慨激昂的爱国感情,反映出忧国忧民“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的壮志豪情和以身报国的高尚理想。

再如他的《美芹十论》,这是一部很好军事论著。其中《察情》一篇论道:“两敌相持,无以得其情则疑,疑故易骇,骇而应之必不能详;有以得其情则定,定故不可惑,不可惑而听彼之自扰,则权常在我而敌实受其弊矣。”

此说可谓得兵家虚实理论之精华。古代的空城计、空营计之所以得行险而稳成,其妙处也不过在此而已。但直陈此妙、直捣关键枢要之处,辛弃疾可谓第一人。

自从辛弃疾的《美芹十论》献给朝廷之后,人们就把“美芹”和“悲黍”共同作为忧国忧民,悲国家之颠覆的代名词了。

一支熊熊的火炬,燃烧到了尽头,1207年,辛弃疾终于怀着忧愤的心情与世长辞。临终前,还连呼数声“杀贼”,显示出爱国词人的心始终没有离开抗金的战场。

[旁注]

耿京(?~1162年),宋代济南人,农民出身。1161年,金主完颜亮率军南侵,中原百姓不堪其扰,纷纷组织义军,耿京联络李铁枪等6人,转入东山,竖起抗金大旗,队伍很快扩至百余人,攻克莱芜、泰安等地,不久即聚众数十万人,一时声势浩大,给金人以很大威胁。

青兕 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奇兽珍禽,是太上老君所骑的青牛,迅猛异常、剽悍威烈。

签判 古代官名。隋代在使府设判官。唐代判官掌文书事务。宋代沿置于各州、府,选派京官充任,称为“签书判官厅公事”,简称“签判”;各路安抚、转运和中央的三司、群牧等也设判官,职位略低于副使。元明时期仅设于州,职位渐轻,清代改为州判。

[阅读链接]

辛弃疾的爱国词作,以其内容上的爱国思想,艺术上的创新精神,在古代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并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当时,与辛弃疾以词唱和的陈亮、刘过等,或稍后的刘克庄、刘辰翁等,都与他的创作倾向相近,形成了南宋中期以后声势浩大的爱国词派。

在后世,每当国家、民族危急之时,不少仁人志士从辛弃疾的词中汲取精神上的鼓舞力量,精忠报国,肝脑涂地,在所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