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思—点拨”教学法

这是玉林市古定小学经过长朗的教改探索,在区、地、市教研人员参与下创造的、符合教学实际的教学法。

  1. 基本原理

导思点拨法是通过以“思”为核心,学生主动参与,教师引导点拨,提高教学效率,发展学生智能的一种方法。所谓“导思”,就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努力探索、刻意求知;所谓“点”,就是在关键地方、关键问题、关键时候,给学生一些启发,不要讲那么多,要留有余地,让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自己动脑子去发现、分析、解决问题,从而得到更深刻的印象,获得更大效益;所谓“拨”,就是用生动、明确语言或示范动作,告诉学生,使学生茅塞顿开、恍然大悟,提高认识,融会贯通,掌握规律、发展智能。运用导思点拨法,不是要求学生掌握现成答案,死记硬背一些零星片段知识,而是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及其内在的联系;不是停留在讲清知识上,而是在讲清知识的基础上揭示其规律,指出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

导思点拨法的理论基础,从教育学角度看,是建立在正确的学生观基础上的,它充分肯定、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育者要为学生创造一种“探索” “求知”的环境,引导学生沿着积极思维的方向,生动活泼、主动地获取知识,掌握规律。从心理学角度看,导思点拨法重在诱导启迪,使学生始终处在一种良好情绪的状态下。而学生在良好情绪的状态下,其思维最敏捷、解决问题最迅速、学习最富创造性。所以,它是发展学生个性和特长的方法, 是形成一种自觉的持久不断的内驱力的方法。总之,是一种比较科学的先进的教学方法。

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导思—点拨”教学法是以“思”为核心的。这个核心可表示为:

“导思—点拨”教学法 - 图1

教师对学生在各个思考递进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对学生思维的指点和引导,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科学的学习和思考的方法。不是带着学生走路,而是指点学生走路,真正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负起了“指导的责任”。这个过程可以表示为:

“导思—点拨”教学法 - 图2

就学生方面看,首先在教师的设疑激学下,对学习产生了兴致,从典型实例和知识冲突中,引导个体的思考;然后通过小组讨论、班中交流,了解别人的想法,有对照、有比较,再结合教师的指导,寻找到科学的学习和思考的方法;最后运用所掌握的这些方法进行思维练习,从而掌握新知识,发展自己的智能。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主动的,积极的,充分体现了主体作用。这个过程可以表示为:

“导思—点拨”教学法 - 图3

所以“导思—点拨”教学法体现了陶行知先生“教学合一”的教育思想。学生经过一定时期的思维探索与训练,必能掌握多种学习、思考的方法,形成较好的智能。特别是学生走上社会之后,很难有进课堂学习的机会。知识是无穷尽的,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不能完全适合社会的需要,需要不断地学习进取。“导思—点拨”教学法,正是引导和培养人掌握学习、思考方法的教学法,是改“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的教法。这无疑是他们自学其它知识的一把“金钥匙”。

  1. 教学流程模式

“导思—点拨”教学法,是在保留了一定的传统教学方法精华的基础上, 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了质的改革的教学方法。它正确调整了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克服了传统教法中教师主观地教,学生被动地充当知识接受器的弊端,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一种教师只做指点引导,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积极主动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使学生掌握学习和思考办法的教学方法,是智能型、开放型的教学模式。这从下面的传统教学法和“导思—点拨”教学法的两种不同教学模式的比较中可以明显看得出来。

传统教学法的教学模式是:复习旧课→引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练习

→布置作业。

在实施教学的“复习旧课→引入新课”阶段,由教师对上一堂课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讲述、机械地重复,然后通过老师讲授,引入新的教学内容。在实施“讲授新课”阶段中,教师主观地讲,力求讲得深、讲得透、讲得细, 让学生听懂;学生则被动地竖耳倾听,充当知识的接受器让教师装填。在实施“巩固练习→布置作业”阶段,教师布置练习和作业让学生做,这时学生有了动手、动脑的机会,但这种动手、动脑只不过是学生对教师所讲知识的“再现”,所介绍方法的模仿,是一种机械的重复。这种教法,是“应试型” 的教法,培养出来的多是高分低能的学生。而当今社会所需的人才是“智能型”的,具有开拓精神的人才。所以传统教学法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了。

“导思点拨”教学法的教学模式表示为:激学→讨论→交流→点拨→训练→矫正→小结。

“导思—点拨”教学法大胆地提出了以学生的思考为核心,以训练为主线贯穿课堂教学始终的想法。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给学生以引导、指点和提供思考研究的环境和条件,注重如何使学生在心智、能力方面的提高, 以及身心的协调完善。在教学中,让学生的思维、想象的翅膀得到放开锻炼; 摆脱传统教法的教师主观地给学生灌知识,学生被动地装知识的束缚。特别是,“导思—点拨”教学法,以“思”为核心以“练”为主线,这无疑是一

“导思—点拨”教学法 - 图4种重在思维训练、重在智能培养的教学方法,是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好教法。我们从下面的教学流程和相应的学生思考线路图示中更能了解它的这一特点:

当前国内外的教学方法名目繁多,各有所长,各具特色。美国教育学家威尔在《教学模式》中指出:没有一种教学模式是为适合所有的学习类型或学习风格而设计的。在钟以俊教授主编的《中外教学法手册》中介绍的教学方法就有 300 种。“导思—点拨”教学法已名列其中。

  1. 课堂实施办法

关于“导思—点拨”教学的课堂操作,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个环节“激学导思”。

所谓激学,就是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尽量短的时间内调节自己的认知、情绪心理,将注意力集中在课题上,增加输入信息的强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这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激学应该遵循下列原则:

①目的性原则。教师举的每一个例子、创设的每一个情境、提的每一个问题、做的每一个演示、指导的每一项观察、采用的每一种教学手段,都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明确学习什么、达到什么要求、与过去的有什么异同、有什么意义,使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去学习,带着明确的目的去自我要求。

②多样性原则。激学的方式方法要多种多样:可以创设情境。例如运用图片、幻灯、录像、录音、讲演等多种形式对课文记叙的人、事、物、景进行形象的描绘、环境的渲染、想象的启迪,把学生带到特定的艺术境界中去。有位老师在教《小白花》一课时,将背景画面(总理的遗像、有关照片)与背景音乐等巧妙地融汇在一起,创设了悼念总理的特定的情境。学生在倾听舒缓、哀婉的朗读声中(录音),静静地凝视着照片,再加上音乐旋律的烘托,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心理共鸣,许多学生感动得潸然泪下。这种“未入其文先动其情”的激学,有效地唤起了学生学习课文的迫切愿望;可以设置悬念。即根据课文实际,提出问题,造成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把他们的注意力迅速引导到学习课文上来。有的课文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贴近的可以指导学生观察,可在室内观看电视,也可到室外野外实地去观察。有的课文是介绍科学知识的,比较抽象,可以通过演示,使学生感到新异。激学的方式方法要因教学内容而异,因教学对象而异。

③创造性原则。激学既是一种方法、手段,又是一种艺术,不能简单机械照搬,即使实践证明效果是最好的方法也要因教学对象不同、教学内容不同、教学时空不同而有所不同。搞来搞去一种模式,学生很容易生厌,一定要有所改进、有所创造。如同是采用幻灯,可以由老师放,也可以让学生放; 可以一开始就放,也可以讲了再放;可以边放幻灯边讲解,也可以只放幻灯不讲解,等等,使学生产生一种新鲜感。

④简洁化原则。激学要精心设计、精心实施,用最少的话语、最短的时

间,迅速而巧妙地缩短师生间的距离以及学生与教材间的距离,将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集中到学习新课上来。

所谓导思,就是教师启发、指导学生去学习思考,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导思要坚持“五要”:

①要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思。每一节课(不管哪种类型的课),都不能离开原定的教学目标去开无轨火车、去放无线风筝。一定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 把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主干问题,然后逐条引导学生去深思熟虑、分析解决, 使学生每解决一个问题,就向教学目标迈进一步。

②要根据实际引导“思”。同一个问题,不同的教学对象,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深度、不同的难度、不同的坡度去引导思,切忌一刀切,笼统要求。

③要创造气氛鼓励“思”。美国教育委员会高级改革分析员 R.G.布朗, 在 1991 年出版的《思考的学校》一书中,谈到“思考的教育”,列举了好些标准,其中有:

  1. 老师的讲课是否经常被打断;

  2. 课堂上是否总是老师在唱独脚戏,在讨论时学生是否辩论激烈,发言踊跃;

  3. 老师是否提出一些需要分析和解释的问题,是否鼓励学生提问;

    d.老师是否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e.是课堂上只允许有一种正确的标准答案,还是鼓励集思广益,允许多种选择的存在。

布朗“标准”告诉我们,在导思过程,对学生能积极思考,发挥独创精神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即使很不全面,甚至有错误,也要满腔热情给予鼓励。要努力造成这样的气氛:积极思维,踊跃发表意见——光荣;做思想懒汉,不敢发言——不光彩。

④要善于提出问题深化“思”。学生经过思考,对问题做出的答案一般有几种情况:完全正确、基本正确或完全错误。对后两者老师就要善于抓住症结及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深入探究。可以用比较对照法,即引导学生将答案与学过的熟悉的相近似或同类型的正确答案做比较对照,从中找到正确答案;也可以用连环扣问法,即根据不完全正确或完全错误的答案迅速分解,连续提出若干逐层加深的问题,前一个问题的答案往往能引出下一个问题,问题与问题环环相扣,节节相连,使学生一步一步找到正确答案。一个教师只按备课时设计的问题提问,并将准备好的答案端给学生,而没有教学机智,不善于在学生回答过程中发现纰漏,提出问题,深化思考,并不是好老师。而这种简单机械的教学方法是不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的。

⑤要提供条件落实“思”。

老师提出问题,务必留时间让学生去自行阅读,自我思考,自写发言提纲;要力戒一问即催答,只求课堂热闹,不讲求实效的做法。

第二个环节“引议释疑”。

顾名思义,就是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通过讨论求得解决。这个环节最容易出现的偏向是:老师认为无关紧要,只摆摆门面,没有下功夫去组织和指导;学生分成小组,你等我发言,我等你发言,面面相觑,浪费时间;即使议起来,也往往停留在书本语言的复述、解释上,没有真正解决实质性的问题。为了克服这种偏向,在这个教学环节里应该注意:

①要提高对“议”的认识。“议”可以帮助检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掌握程度。学生由于学习基础的差异,智力高低的不同,思想认识水平的区别,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掌握总会有所不同的。通过“议”,教师就会一目了然。“议”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严密性。“参议”,一方面要全神贯注地听取别人的发言,及时分析判断其中的正确与错误;一方面要积极思维,及时筛选并把别人正确有益的东西吸收为自己的东西,及时整理和组织自己的发言,阐述自己的观点、看法。这种高度紧张的过程对思维的敏捷性和严密性是最好的锻炼过程。“议”可以开阔视野、拓宽思路,互相受到启发,共同获得提高。在“议”的过程中,由于注意力高度集中,无论是听到别人的高见,还是发现什么新问题;无论是自己的观点、看法被彻底否定, 还是对别人的独到见解佩服得五体投地,都是一种强刺激,都会给人以启迪, 使人思路大开。

在“议”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注意几点:

  1. 动机要正确。积极“参议”是为了对教学内容加深理解,获取真知, 找出规律,练就基本功,而不是为“议”而议,更不是为出出风头。

  2. 态度要端正。“参议”,要尊重别人,正确对待别人的发言,别人发言有错误要允许人把话讲完。指正别人的错误,要诚恳。自己的发言错了, 别人指出、纠正,要表示欢迎,勇于改正。

  3. 方法要对头。“参议”要坚持独立思考,既不要人云亦云,也不要不懂装懂。

②要充分发挥教师“引”的作用。教师应该做到:

  1. 增强“议”的目的性,使每一个学生都明白,“议”是要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要求,从而积极参与。

  2. 提高“议”的价值度,使每一个学生对“议”感到有兴趣,感到有问题要探讨,有矛盾要解决,有见解要发表。

  3. 充分估计“议”的难易度,做好知识的辅垫,使学生真正“议”得起来。

  4. 给学生留下“议”的准备时间,让学生能够用眼去观察,动脑去思考, 拿笔去编写提纲。编写提纲,一可以促进学生开动脑筋,提高“议”的质量; 二可以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精神和思维的严密性;三可以摸清学生的“底”, 便于教师对“议”的引导和更有成效的进行释疑;四可以保证“议”的顺利开展。

还要注意两点:

一是引导学生克服恐惧心理,敢于大胆“参议”。要告诉学生,开始时怕在公开场合说话,发表意见,这样的人决非少数。某些怕说话现象,如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感到紧张等,从生理角度讲是正常现象,是人的感觉器官为适应环境做准备工作,一旦准备就绪,人就会有比平时更敏捷的思维, 更流利的表达,以消除学生对“议”的心理压力。

二是坚持循序渐进原则,学生“参议”是有个过程的,不能一步登天, 要循序渐进。第一步只要求能发言,一句两句、三句四句,基本能表达个意思就行;第二个步要求议能有个中心,别人听得清楚;第三步要求议能有论点、论据,条理清楚;第四步能从别人“议”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明确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只要循序渐进、坚持不懈,学生就会培养“议”的能力,掌握“议”的技巧,养成“议”的良好品质。

③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所谓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特征,换句话说,即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始终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感到疑惑的实际或理论问题。这种意识驱使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对学习内容保持一种高度的敏感性。问题意识既是创造性学习的起点,又是创造性学习的重要动力,它往往使学生从有疑到无疑再到有疑, 并如此循环往复,从而推动学习过程的前进。问题意识的形成首先源于学生自身对学习活动的一种经常性的检查。所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不停地独立思考:这堂课到底老师讲了哪些内容和几个问题,哪些内容和问题是主要的,它们之间有何联系,哪些理解了、掌握了, 哪些还不清楚,需要探讨等。学生有无问题意识或问题意识的强弱,往往决定着导思—点拨教学的成功与失败。

④要培养骨干。要落实“引议释疑”这个教学环节,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固然重要,但从某种意义上说关键要有学生骨干去具体引路、具体带动。“同体效应”告诉我们,学生骨干的影响力和作用,是任何高明的教师所不能替代的。因此,教师应该采用课内课外结合、集体鼓励和个别辅导结合等办法, 在每一个学习小组最少培养一个学科骨干。

第三个环节“点拨提高”。

点拨有两种:一种是教学过程中的分散点拨,一种是教学内容基本讲完的总体点拨。这个环节主要指教学内容基本授完的总体点拨。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学习过程是由薄到厚、由厚到薄的过程。总体点拨就是要使教学内容由零碎变系统,由感性变理性,“由厚变薄”,以便于学生系统记忆, 掌握规律。

总体点拨不同于课后一般的归纳小结。归纳小结是把教学内容简要地概括给学生,让学生对这堂课有个总的印象。而总体点拨不仅要概括教学基本内容的重点、难点,更要揭示这些内容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性,点明掌握运用它的关键。

总体点拨可以由学生进行,但最好由教师来完成。因为教师对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关键,掌握知识的规律等最清楚,心中最有数,点拨可以居高临下,一语中的。必须强调指出,为了使点拨达到提高、收到实效的目的,在点拨前,教师务必充分运用教学机智,对要点拨的内容,让学生有“三准备”,即认识准备、知识准备和情绪准备,使学生渴求欲非常强烈,注意力高度集中,形成一种“知识场”,使学生不停地问:为什么?到底怎样?⋯⋯不停地催促:老师请快点说,快点开谜⋯⋯,点拨时教师务必说话简明清晰、正确无误、起伏有致、快慢得当,并辅以必要的板书等,使学生看得清楚、听得明白、记得深刻;同时,教师要善于敏锐地把握学生的心态变化,捕捉学生瞬间的微笑、点头、皱眉和叹息等举动,判断他们对点拨的接受程度,及时调控点拨,使点拨收到最佳的效果。

教学过程中的点拨主要指在下面两种情况下应用,即:学生在积极学习、认真思考过程中遇到障碍,教师及时指出科学的思维方向,教给科学的思维方法、学习方法或注意事项,使之豁然畅通,学习得以顺利进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思想观点、知识基础、智力水平、生活经验等原因,对事物的认识、理解、看法出现片面性或表层化或错误,教师及时指点,使认识深化, 看法正确。这类点拨方法很多,诸如暗示法、比喻法、比较法、类比法、归谬法、变序法、换词法、板书法等等。不管采用哪种方法,只要运用得好,

“导思—点拨”教学法 - 图5就会收到“点石成金”之效。例如板书法,即通过板书的精心设计,使学生对课文的深刻内涵一目了然。有一位老师教《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时,为了让学生理解贪得无厌将一无所获的主旨,在教学老太婆要木盆的情节时,总结出一个“贪”字,教师就板书一个小“贪”;教学老太婆要木房子的情节时,就板书一个较前大一点的“贪”字;教完全文,黑板上就出现如下板书:

“导思—点拨”教学法 - 图6“导思—点拨”教学法 - 图7“导思—点拨”教学法 - 图8“导思—点拨”教学法 - 图9——一无所获

贪得无厌

这样,学生会从一个比一个大的“贪”字上得出“贪得无厌将一无所获, 贪心越大将失望越大”的结论。

第四个环节“精练强化”。

这是教学最后的一个环节,旨在经过总体点拨。教师将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规律、方法等,让学生趁热打铁去独立实践,使之内化成自己的东西。这个环节一般应有 10~15 分钟时间,太少是很难达到目的的。目前, 许多老师喜欢拖堂,把“练”放到课外去完成,这是不对的。从课堂结构来说,一节课没有总的练习实践是不完整的;从学习规律来说,一堂课教师教的内容那么多,学生没有一个总的独立练习机会,对知识和记忆是很难得到强化的;从教学评价来说,教师绞尽脑汁来备课,倾尽心智来上课,教学效果如何?没有学生总的练习的反馈,是很难检测的。特别是采用导思点拨法来教学,这个环节更不可少。因为总体点拨的内容是整堂课精华之所在,也是教学目的之所在,学生是否完全理解、完全掌握,只有在总的练习实践中才能暴露出来。所以,总体点拨后即让学生进行总练习实践,及时暴露问题, 及时有的放矢地再点拨,这样才能确保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至于练,一定要做到:

①抓住主要矛盾练。练习是巩固知识、形成技巧的手段,设计练,切忌平均使用力量,务必在“精”字上下功夫,即根据教学要求,抓住关键,重点突出、目标集中,使练的量少,却能提高练的深度广度。

②重视对比性练。不管什么内容,要尽量设计不同的题型,通过对比性的练,才能使学生切实品出知识的味来,逐步掌握知识这种工具。

③着眼拓宽思路练。设计的习题没有思维的负荷,只在内容复述、解释上绕圈子,在平面上滑动,这种练往往是低效、微效,甚至是无效的。练一定要诱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肯于思考、乐于思考、善于思考,从中找出规律、掌握规律。

在精练强化中要注意克服几种倾向:

一是练习目的若明若暗。即通过练习要巩固哪些知识,形成哪些技能技巧,掌握哪些规律,在发展智能上达到什么要求,教师心中无数,陷入盲目性。

二是练习层次似清非清。练习题目虽然设计若干道,但都在同一个平面上,无明显的层次、无一定的坡度。学生通过练习在认识上不能螺旋式上升, 在技能技巧上不能一步一步提高。

三是练习方式单一乏味。从题型到组织形式,单调、呆板、僵化,没有趣味性、开拓性、新颖性、创造性,唤不起学生练的热情。

四是练习过程忽视非智力因素。在练习实践过程,不注意培养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尤其是思维的深刻性、广阔性、敏捷

性、灵活性;不注意严格要求,训练他们的独立思考,修正错误的习惯,培养勤学好问、一丝不苟的学习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