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探究教学模式(二)

“引导—探究式”是华东师大教科所实验的创造性教学模式中的一个子模式。它是以解决问题为中心,注重学生独立钻研,着眼于思维和创造性培养的教学模式。它遵循着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的原则,仿照科学家探求未知领域知识的途径,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等步骤去掌握知识,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创造精神。

自然学科是人类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所积累的知识,它与人的认识过程有较高的一致性,最适用于探究性的学习活动。“引导—探究式”对学生的要求较高,小学的中年级自然学科和中高年级语文课中的科普性文章学习尤其适宜采用此模式。

“引导—探究式”不仅重视知识的获得,而且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 更加突出了学生的学。教学中教师不只是让学生知道一个科学的结论,而是使学生能领略到科学家发明与创造的过程,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与热爱,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求知欲。学生经过多方面的探究,能形成积极的探究态度和坚信自己探究的能力。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时,注重思维的过程甚于结果,因此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能获得一系列能力: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收集资料和使用资料的能力以及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性解决问题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它要求学生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思考, 进行发散与集中思维,才能寻求问题的解决,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培养学生以发散性思维为主要特征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因此,“引导—探究式” 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一般的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1.实施程序 “引导—探究式”围绕问题来展开教学,从提出问题开始,创造性地解

决问题结束,其一般结构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1. 提出问题。提出问题是“引导—探究式”的重要环节。能否提出问题是创造力高低的表现,这里的提出问题主要是指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但学生提出的问题并非都是值得探究的,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提出的所有问题进行筛选,那些需要查阅参考资料和提出假设的问题最适用于作为探究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研究并加以解决。对提出问题和进行独立探究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示范性地提出与学生思维水平相联系的问题供学生讨论, 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在潜在水平上进行探究。

  2. 分析问题。当每个学生都理解需要探究的问题之后,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开始进入探究阶段。

上海市实验学校四年级语文课在教《动物的远游》一文时,教师要求学生树立“科学家用科学的方法得到科学的结论”的观念。在课堂上,师生共同研讨了课文的第一部分,了解到科学家是用“做记号”方法掌握“蜜蜂远游的特点和状况”的。随后,根据课文内容填写由教师设计的“动物远游情况表”。在分析讨论第二部分鱼类的远游特点和状况时,全班分成六个“科研小组”探究鱼类远游情况,设想出十几个方案,模拟“科学家”对“方案” 进行验证。每组选一个最佳方案进行大组交流,每人选择其中最佳一种方案填入“动物远游情况表”内。第三部分是写“鸟类的远游”,课文中只是介绍了鸟类远游的情况,关于用什么方法得知结论的却只字不提。教师在“动物远游情况”表内“鸟类部分”处留出空白,要求学生回家自学,从课外书籍中去找原因,设计方案。学生可以自由组合,三五成群,商讨后填表。学生发现表格的最后一栏全部空白,善于掌握规律的“小科学家”们发现了规律,表格前几栏写的是“昆虫类”、“鱼类”、“鸟类”,而且第一栏最详细,把昆虫——蜜蜂的远游特点、状况,实验方法都具体写出;下面一栏比上一栏各项内容的空白处多,要求学生自己去发现;最后的一栏则是全空白, 是让学生探究除了课文中介绍的各类动物外,还有什么动物也能远游的,一些课外书看得多的学生在课上迫不及待地讲哺乳类动物也能远游。教师要求学生仿照课文中科学家采用的科学方法,自己提出目标,选定动物,拟定行动计划,安排考察时间,在自愿组合的“科学小组”里活动,到大自然去寻找课文以外能远游的动物。把经过考察得出的科学结论填写在表格内,一星期后交作业。搜集资料不是目的,它是培养学生搜集和查阅资料能力的手段, 也是得出结论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条件。如果收集到的资料能证明原有的假设正确的话,那么探究过程就可顺利进行。如果资料不能证明这一假设,就需要重新提出设想,直至证明此设想正确时,学生则可开始解决问题。

  1. 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创造性解决问题是“引导—探究式”的核心。它要求学生在收集资料后,充分运用创造性想象,在广阔的思维空间进行发散性思维活动,尽可能提出具有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的观点。在学生提出众多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案中,还要建立评价标准,以便选择出最佳方案。这对学生发散性思维与集中性思维协调发展极为有利。它还可使传统教学中注重“唯一正确答案”向“创造性的、改革性的有效答案”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