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音乐艺术欣赏第一节 音乐艺术欣赏知识

一、音乐的起源及类别

音乐大约产生于人类有了语言,但尚无文字的时期。通常认为音乐的起源与人类早期的生产劳动密切相关。原始人在当时的劳动条件下,环境恶劣, 生产工具原始,只能以集体劳动的方式谋求生存。人们在劳动中为了协调动作而发出“哼哟”之声,这“哼哟”在当时不啻是一支动听的歌。伴随着“哼哟”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具有一定的高低、强弱和间歇的呼喊,成为最早的劳动号子,这应该说,从此便有了音乐。因为劳动号子是民歌的“开山祖”, 虽然简单,却表达了当时人们的一定思维活动和朴素的感情,而且富有音乐的基本特征。同时,人类早期的乐器大都是由劳动工具演化来的。据考古学家分析,我国的古代乐器就起源于劳动工具,像磬和石刀、琴和弓弦,钟和犁铧等就有着亲近的“血缘”关系。因此,对于音乐这门古老的艺术的起源虽然有种种说法,但比较普遍的观点是起源于劳动。

古代的一些典籍中记载了一些关于原始社会的音乐、舞蹈和诗歌产生的故事。《吕氏春秋·淫辞》引翟翦的话说,“今举大木者,前呼舆謣,后亦应之。”就是抬大木头的时候,前面发出有力而响亮的呼喊,后面的也用号子应答,这可以说是抬重木的劳动号子了。《吕乐春秋·古乐》说,“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 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建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禽兽之报。” 歌咏的似乎是祖先的由来、玄鸟的传说、草木五谷的生长、天地功德等等, 反映的是生产劳动和原始宗教信仰等。由此可见,最早的音乐是和诗歌、舞蹈联系在一起的。

音乐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内容上丰富多彩,形式上千变万化,种类繁多的一门表达人们审美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艺术。它的类别,如果按地域来分,可分为中国音乐和外国音乐;如果按时代来分,可分为古典音乐和现代音乐;如果按创作者来分,有人民群众创作的民间音乐和专业音乐工作者创作的艺术音乐,如果按发声器来分,可分为声乐(由人演唱)和器乐

(用乐器演奏),如果按有无标题来分,可分为标题音乐和无标题音乐等等。每一类音乐又可以再分为若干小的类别。比如,声乐中就可以以歌唱者组合的情况分为独唱、重唱、合唱等。当然,这些分类,都是以音乐的某一具体特征为依据的。实际上,如果综合考虑音乐的内容、题材、情趣、格调、表现方式等方面的特征,则可将其分为通俗音乐和严肃音乐两种。通俗音乐, 指那些清新、明快、优美、活泼、具有娱乐性的音乐。它的范围十分广泛, 包括那些在人民大众中产生、流传,并得到再创造的民间音乐,以及音乐工作者创作的曲调流畅、节奏轻松、语言通俗易懂的“轻音乐”作品。严肃音乐,指那些内容比较严肃,题材比较重大,情趣格调庄重,表现形式又比较复杂的音乐作品,包括交响乐、室内乐、大合唱等。

二、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

音乐,以它独特的艺术美装点着人们的生活,使生活更富有情趣和意义。中国著名的音乐家冼星海说:“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生活,需要音乐。德国伟大的作

曲家巴赫已经去世 200 多年,他的作品在美国每年仍能演奏 500 多场;贝多

芬,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音乐家,去世也有 150 余年,他的作品在美国每年竟

能演出 1800 多场,真可谓经久不衰。

有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更能说明音乐的魅力:德国音乐家梅亚贝尔(1791

—1864)与妻子发生了口角。为了不使事态扩大,音乐家强忍着愤怒,弹起了钢琴。他弹的是波兰著名音乐家肖邦的夜曲。那美妙的旋律和节奏,使他逐渐平静下来,慢慢沉浸在诗一般的境界中。妻子也慢慢为乐曲所打动,她轻轻走近钢琴,也沉浸在美妙的乐曲中。两颗心,在音乐的吸引下渐渐靠拢。终于,他们热泪盈眶地拥抱在一起⋯⋯

肖邦的夜曲确实很美,它会把你带进一种梦幻般的美妙世界里;夜幕降临了,一切那么神秘。夜莺在热烈地吟唱,情人在悄悄地幽会⋯⋯一弯新月, 爬上了树梢,天上地下,洒下银色的朦胧。没有忧怨,没有惶恐,一切那么温存柔美。

风起了,树影摇曳,湖面荡起阵阵涟漪。是呵,柔情中也会有忧郁的沉思,平静中也会起波澜。云,轻轻飘来,慢慢聚集。风大了,云多了,雨刷刷地下了。继而,狂风撕扯着黑暗,闪电刺向苍穹,雷声像鼓点,急雨倾泻大地。山、水、村落,都在雨中。

雨,停了。云,散了。风,住了。一钩弯月当空,一切又复归安谧,恬静之中⋯⋯

多美啊,音乐!难怪贝多芬说:“音乐,有人将它比做花朵,因为它铺满在人生道路上,散发出不绝的芬芳,把生活装饰得更美。”捷克著名诗人伏契克热烈称颂音乐说:“生活里没有歌唱,就像没有阳光。”

音乐之所以如此受到人们的推崇,是与它所具有的独特的审美特征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