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德国介绍朱德入党

1922 年 9 月的一天,朱德和孙炳文乘法轮“安吉尔斯”号离开上海黄浦江码头,开始了欧洲之旅。他要到德国去,到马克思的故乡去,去寻找共产党,寻找革命的真理。

经过四十多天的漫长航程,穿越波涛汹涌的印度洋和地中海,朱德和孙炳文一起在法国马赛登陆,寄宿在一位华侨商人的家里。不久,他们就听说: 6 月间有一批中国留学生曾在巴黎西郊的布伦森林里开过一次会,成立了“中国少年共产党”。还听说组织者中有一位旅德中国学生的代表名叫伍豪,他两个月前曾经在柏林发表了一篇《共产主义与中国》的文章,这篇文章在勤工俭学生和华工中很有影响。

听到这个消息,朱德真是喜出望外。他不顾一路奔波劳累,第二天便乘上了开往柏林的火车。去会见伍豪。

1922 年 10 月 22 日,朱德在柏林经过四处打听,终于找到了他所敬仰的伍豪——周恩来。周恩来热情地把他引进自己简陋的寝室,搬过椅子请他坐下。朱德顾不得坐下便直挺挺地站在这位比自己小十多岁的青年人面前,望着那张英俊的面孔和那双诚挚的眼睛,开始述说自己的经历和急于找党的迫切心情。

他把自己怎样参加辛亥革命和护国战争,怎样会见孙中山,怎样不满于资产阶级领导的不彻底的民主革命,怎样在上海会见陈独秀而夙愿未了,又怎样为了寻找党,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来到欧洲⋯⋯滔滔不绝地倾诉给周恩来。最后,他恳切地请求吸收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柏林的党组织。

周恩来尊敬地与朱德面对面站着,习惯地把头稍稍倾向一边,用充满热情的目光望着朱德,聚精会神地听着,直到朱德讲完了,才向他提出问题“朱德对周恩来提出的问题一一做了认真的回答。

亲切而又融洽的交谈,使他们忘却了时间。不知什么时候,夜幕悄悄降临了。窗外,明月皎洁,繁星璀璨。室内,灯光融融,相谈甚欢。周恩来热情地邀朱德住下,并满意地对他说:

“请放心,我一定把你的情况和入党要求如实汇报给‘中国共产党旅欧总支部’——这是今年 8 月经中央批准成立的党组织。如果你同意,我愿意做你的入党介绍人。不过,在柏林入党,是要经过国内党组织最后批准的。在此之前,只能暂做候补党员。”

朱德听了,激动地握住周恩来的手说: “今天是我有生以来最有意义的一天,真可谓再生之日。虽然我已经 36

岁了,但好像又获得了新生。”

几个月后,经周恩来、张申府介绍,朱德的入党申请得到了国内党组织的最后批准。党组织还决定,为了工作方便,他的党籍暂时对外保密。

苦苦追求的理想终于实现了,朱德沉浸在长久的兴奋之中,以至后来回忆起此事时,他还十分动情:

“我当时真高兴极了。从此,我抛弃了旧我,开始了最有意义的革命的新生。”

经过周恩来慧眼识英豪,中国无产阶级先锋队中又增添了一名勇敢坚定的优秀战士,共产党员的崇高称号,给朱德带来了数不尽的艰难困苦,同时也带来了革命的青春和无上的光荣。在这以后五十多年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

中,他没有辜负这个光荣的称号。他用自己非凡的功绩,为党的旗帜增添了灿烂的光辉!

在这以后,他开始了与周恩来长达半个世纪的伟大而动人的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