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起义失败,聂荣臻抬着重病的周恩来来到海边

南昌城里的枪声停止以后,起义部队进行了全面整编。共编成九、十一、二十,三个军,沿用日的番号,仍叫第二方面军。任命朱德为九军副军长; 贺龙为二十军军长兼第二方面军总指挥;叶挺为十一军军长和前敌总指挥兼二十四师师长,聂荣臻为十一军党代表。

部队整编以后,就开始南下了。 南昌起义部队在南下途中被打散。

聂荣臻和叶挺带领部队到达了普宁县境的流沙。

流沙是一个小小的村落,只有一条不长的街道。他们在道旁的一座小庙里找到了革命委员会的成员们。

聂荣臻先进了庙堂,只见庙堂之内坐满了入,他所熟悉的有李立三、谭平山、浑代英、张国焘等大约二三十人,一个个显得十分疲惫。原来革命委员会正在这里开会。

聂荣臻扫视了一下人群,却没有看到周恩来,就急切地问旁边的人: “恩来同志为啥子不在?”

那人回答: “在里面躺着,他病得很重。”

聂荣臻不禁吃了一惊,疾步穿过人群,进到里面,看到在供案旁边一副临时扎成的担架上,周恩来闭目躺在那里,正处于昏迷状态,只见他面色苍白,满脸病容,显得极为痛苦。聂荣臻伸

手摸了摸他的额头,简直烫得的人。这时,李立三对聂荣臻和叶挺说:

“你们来得正好,就坐下来参加会议吧。”

会议讨论了很多问题,改变旗号、政治路线、土地革命、政权等等都研究了,最后又讨论下一步的行动问题。有人主张向海陆丰方向撤退。这时叶挺说:

“我不主张去海陆丰,那地方已经有了敌人,我们到那里以后,又容易受到广州和汤坑两方面敌人的夹击。海陆丰是个不大的地方,又面临大海, 到时候我们势必背水一战,是相当危险的。”聂荣臻听了叶挺的话,认为叶挺的意见正确,说:

“二十五师被隔在三河坝,失掉了联系,二十四师伤亡很大,再打下去是很困难的。”

这时候有人进了庙堂,向大家报告说: “二十军在前边走的两个师被敌人打散了。”

这一消息,无疑使在座的人感到十分震惊,会场上顿时静了下来,有人非常气愤,也有的人显得十分沮丧。争论之中,意见更难统一了。

聂荣臻见有的人信心有些动摇,就说: “依我看这也不奇怪。通过这件事,我们可以吸取一些教训,旧军队要

改变成新的革命军队,不经过彻底改造是不行的。否则,一旦有什么风浪, 那是经不起考验的。”

会议还没有开完,庙外就“噼噼啪啪”响起了枪声,有人在大声地喊: “敌人袭来了!敌人袭来了。”

起义部队二时也乱了起来。二十四师撤下来的部队同革委会的人混在一

起,部队已经不成建制了。形势十分危急。 会场人员迅速地撤离了。大家分散突围。

聂荣臻和叶挺始终守护着周恩来的担架。周恩来病情依然很重,他已经两天没有吃饭了,眼下仍然连稀粥也无法下咽,有时神志不清,昏迷之中, 还不时地喊着“冲啊!”“前进!”等话语。部队散乱得已经不见踪影了。聂荣臻和叶挺带几个人护着担架前行,道路不熟,当地话又听不懂,几个人中间只有一支小手枪,如果真的遇到敌人,连自卫的能力都没有,情况十分危险!

幸亏早在北伐以前,彭湃在海陆丰地区领导农民运动已取得很大成绩, 并且有了相当的工作基础,沿途的农民群众对他们都很好,这才没有发生意外。

这天傍晚,他们一行人来到一个小村子里,聂荣臻同叶挺商量,想找一个当地党的负责同志,请他帮忙解决困难。

天渐渐黑下来了,他们抬着周恩来,在一家老实巴交的农民家里用过了饭。不一会儿,当地的老乡从外面领来一位农民打扮的人。

这人一进门就被聂荣臻认出来了,聂荣臻兴奋地握住来人的手说: “这不是杨石魂同志吗!”

那人看了看聂荣臻和叶挺,也惊喜他说: “是啊,是啊!万万没想到是你们几位同志,这不是恩来同志吗?他怎

么病成了这个样子?”

聂荣臻、杨石魂相当熟识,因为杨石魂也曾在中央工作过。于是,聂荣臻就把南下以来的情况介绍了一遍,最后说:

“你是当地人,对这里的情况熟悉。恩来同志病很重,你就不要离开恩来同志了,我们很需要你。”

杨石魂问道: “你们准备到哪里去?”

聂荣臻看了一下重病的周恩来,考虑了各种情况,并且同叶挺商量了一下,说道:

“你设法把我们送到香港去吧,只有在那里,恩来同志才有养病的环境和条件。”

杨石魂知道周恩来是党中央领导人,对周恩来也很崇敬,就果断他说: “好吧,我一定想办法护送你们去香港。”

第二天,太阳隐入大山以后,聂荣臻和其他同志用担架抬着周恩来,艰难地朝陆丰的甲于港转移。这里是一个海滨小市镇,港湾内停泊着各种渔船, 桅杆如林,白帆点点,海滩上到处晾晒着鱼网。

杨石魂领着他们来到海边一家渔民家里,先把周恩来安顿好,然后说道: “你们在这里等一下,我设法去搞一条船来。”

杨石魂颇有办法,不到一个时辰,就匆匆地回来了。他说: “船搞到了,不过只是一叶小舟,没有办法,实在搞不到大一点的了。” 窗外已经开始发亮,趁着人们还在休息,聂荣臻他们抬着周恩来悄悄来

到海岸边。岸边果然有一条小船在等候他们。

那船也实在太小了。聂荣臻他们小心翼翼地将昏迷中的周恩来安顿在带小席棚的舱里以后,就再也没有空隙能够坐人了。聂荣臻、叶挺和杨石魂只好坐在棚子外面狭窄的船板上,船老大一个人在后面摇橹。

小船渐渐离岸,沿着岸边航行。一阵晨风吹起,海浪在晨风的掀动下越来越大,越来越狂。船老大不敢离岸大远,远了海浪太大,容易翻船;但也不敢太近,因为太近了容易被岸上的人发现。

小船在风浪里像一片飘忽不定的轻羽,一会儿被托到浪峰上,一会儿又被抛入浪谷中,船身摇晃得非常厉害,人在船上也随着小船颠来簸去,根本无法坐稳。

周恩来的病情丝毫也没有减轻,高烧、昏迷,而且水米不进,还经常大声他说着胡话。

聂荣臻坐在船板的最前端,风浪中,他的身子一会儿被晃到这边,一会儿又被晃到那边,在清醒时还可以用双臂紧紧地抱住桅杆,有几次因疲劳打吨,差点被掀下海去。

他觉得这样的航行简直太危险了。便问船老大: “老大,这里离香港有多少里水路?” “三百多里的样子。”

“我们会不会遇到更大的风浪?” 船老大笑了笑,风趣他说: “就看我们五个人晦气不晦气喽。”

一天过去了。太阳晒,海风吹,聂荣臻感到脸上火辣辣地疼,像是撒上了辣椒面似的。

进入夜间航行以后,他困乏得直想睡觉,不住地打盹,有几次差点掉进波涛汹涌的大海。

聂荣臻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一个好办法来。他对船老大说: “老大,你有没有手指那样粗的绳子?” “船上别的东西没有,要绳子可多得很。”

聂荣臻要了一条绳子,将自己的身子牢牢靠靠地拴在了桅杆上。叶挺笑道:

“亏你想得出这样的‘好办法’。” 聂荣臻说:

“这办法受点罪,但绝对安全。我可以放心大胆地睡一觉了。”

小船在海上整整搏斗了两天一夜,终于在一个晴朗的早晨驶进了香港的鲤鱼门,在铜锣湾的海面靠了岸。

下船以后,杨石魂说: “你们在这里照看恩来同志,我去找省委联系。现在广东省委在香港办

公。”

没过多久,杨石魂就回来了,他把周恩来接去,安置下来治病,然后就又匆匆国海陆丰去了。

不久,聂荣臻和叶挺也同广东省委联系上了。叶挺将家眷由上海接来, 在香港安了家。聂荣臻被分配到广东军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