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安葬了陈独秀

1942 年 5 月 27 日,陈独秀病逝于江津偏僻的山村鹤山坪,终年 63 岁。他晚年流寓江津,生活相当困难。蒋介石曾派人游说他就任“劳动部长”一职,被他断然拒绝,最后贫病而死。邓燮康敬重他的人品,便捐赠在江津大西门外鼎山山麓住宅前一块空地,安埋了陈独秀。衣衾棺木均由邓一家务办, 还在墓前立了一块石碑。墓碑上刻着:“独秀陈先生之墓”。据革命博物馆党史研究资料介绍:“⋯⋯惨加葬仪者,有朝野学者名流三四十人。左右乡邻壮丁不期而会者一二百人,沿途护卫,且放鞭炮以示景仰惜别之意。”1947 年,陈独秀的遗骨迁葬安徽安庆市北郊,重立墓碑。碑刻“先考陈公仲甫之墓,子延、乔、松、鹤年泣立”。

邓燮康营葬陈独秀一事,曾使他遭到过不公正的待遇,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有关方面才根据史料重新作出评定。

邓燮康,江津白沙人,1929 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市政系。1930 年担任邓氏家族兴办的聚奎学校校长,一生致力于办学,服务于桑梓。抗战期间曾聘请一些知名人士、进步学者来校工作,陈独秀生前也在聚奎学校居住过, 他因亲见邓燮康的叔父邓蟾秋捐出巨款为学校修建大礼堂,设立“蟾秋奖学金”,还在重庆建立了“蟾秋图书馆”,“遂以敬佩之心亲笔为邓蟾秋题写了四个篆字:“大德必寿”。这四个字镌刻在白沙黑石山鹰嘴岩上,保存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