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收了三五斗》

□叶圣陶

现代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是叶圣陶的代表作品,写于1933年。叶圣陶(1894~1988.2)现代作家、儿童文学作家、教育家。原名绍钩,字圣陶,主要笔名有叶陶、圣陶、桂山等。江苏苏州人。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由于帝国主义加紧了经济侵略,使中国农村经济陷入破产的境地,原先曾相当富庶的江南农村及小市镇,呈现出一片“丰收成灾”的景象。《多收了三五斗》就是以江南农村为背景,通过旧毡帽朋友们粮食丰收而生活却更困苦的事实,巧妙而又深刻地反映了当时中国贫苦农民在帝国主义、反动政府、地主阶级、投机商人的重重压榨下濒临绝境的悲惨生活及农民们自发的反抗意识。

在作品中,作者反反复复描写了旧毡帽朋友由希望到失望、痛苦挣扎的过程:开始听到米价狂跌,他们十分“激愤”,到最后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只能贱价卖米。可悲的是,前面的几个旧毡帽朋友还没有走开,后面的“三四顶旧毡帽从石级下升上来”,又走进了这个悲剧的舞台。作者揭露了这个罪恶的世界,揭示了农民的不幸遭遇不是个别的,也不是一时的,它是旧中国的普遍现象。这是中国农民的悲剧。同时,作者又以锋利的笔触把米商的形象揭露得深刻有力,从他的“冷笑”、“要挟”到“气势汹汹”、威胁利诱,细致地勾画了他们穷凶极恶、狡诈阴险的嘴脸。从而暴露出他们唯利是图、冷酷无情的罪恶本质,并通过他们逼迫旧毡帽朋友们以米换钞票的事实。在更广阔的背景下暴露了当时政局腐败、物价飞涨、货币贬值的社会现实,尖锐地指出了农民身受官僚资本剥削的内在根源。

在艺术上,作者善于从生活中截取富于特征的事物,深入挖掘,并把情节发展与环境、人物的细致描写结合起来,以朴素、精练、传神的人物对话来刻画人物性格,使人物性格活灵活现,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