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校六记》
□杨绛
杨绛,生于1911年,江苏苏州人,主要作品有剧本《称心如意》、短篇小说集《倒影集》、文学论文集《春泥集》等,翻译作品有西班牙名著《堂·吉诃德》、法国名著《吉尔·布拉斯》等。
当代散文《干校六记》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1981年7月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钱钟书为本书《题签和作外引》。
《干校六记》包括《下放记别》、《凿井记劳》、《学圃记闲》、《“小趋”记情》、《冒险记事》、《误传记妄》六篇,记叙的是作者1970年7月至1972年3月在干校的一段生活,十分真实地展示了在毁灭性的肉本与精神的折磨、摧残下,一代中国知识分子始终如一的对祖国的痴情和高尚的节操。
六记分别是:“下放记别”,写作者夫妇下放时与女儿相别,这时女婿自杀。在干校,生活惴惴不安;“凿井记劳”,写凿井浇菜,培养“集体感”;“学圃记闲”,写学种菜的过程;“‘小趋’记情”,写夫妇与一只名叫“小趋”的小狗的感情;“冒险记幸”,写冒险看望丈夫默存的遇险;“误传记妄”,写“我”听说默存可以先行返京,却原来是误闻,心生妄念。
作品没有正面描写干校里摧残人性的大事件,而只是通过衣食住行、同志之谊、夫妻之情等小事、琐事,以个性化的审视角度反映那个特殊的年代与知识分子的命运。作品以轻盈空灵的笔调,刚柔相济、热中见冷的情思,漫不经意却浑成一体的结构,平淡朴素而又耐人寻味的语言,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示了一位老作家的赤子之心和善良美好的情怀,从而也为散文创作提供了一种新的审美样式。
《学圃记闲》记写作者在干校学种菜的经历。作品中展示了“文革”中种种不人道的荒诞的现实:德高望重的老知识分子们必须每天去做力不能胜的体力劳动;相濡以沫的老夫妇却只能借机互致问候;干校菜园外不断新添的屈死者的坟墓;辛辛苦苦种的菜收回厨房后也没什么用……然而,作者却以一种平淡的叙述笔调映照出其中的“哀”与“愁”,隐喻着那个时代的“惨”与“痛”,折射出深厚的历史内涵。在作者不动声色的描写里,流露出鲜明的爱憎,尽管是三言两语、一个细节、几句对话,都勾勒出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
作品记述了知识分子在那个非常年代里的不平遭遇,他们崇高的节操以及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干校六记》曾获1989年全国首届优秀散文集奖。作品有一个引人注目的特色,即幽默、泰然的艺术格调。作者在追忆所历的种种不公待遇时,处处带着“回头一笑”的宽容,以如话家常般的从容,娓娓道来,妙语连珠,涉笔成趣,从凝重阴暗的生活底色上呈现出纯朴、动人的光彩,显示了真正审美意义上的发达的智慧与宽厚的境界。作者写到在干校时编的门帘、积的肥、沤的绿肥、种的菜被当地百姓连偷带拾去时,既让人感受到当地人民生活的贫困,又令人忍俊不禁。而当我们读到作者去收获他们精心培育的“象牙萝卜”时,也几乎要如同作品中的“我”一样,笑得“跌坐地下”。正因如此,《学圃记闲》等反映干校生活的纪实散文,以其无穷的韵味,赢得了读者广泛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