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阳光“生”电材料

1876 年,英国有两位科学家,一个叫 W·G·亚当斯,一个叫 A·E 载。他们在研究硒这种半导体材料时,偶然发现,硒经太阳光一晒,竟能像伏打电池那样,产生电流。当时,他们把这现象称为光伏打效应。从那时起,人们就已知道,光能可以直接转变成电能。但是,硒产生的光电效应很弱,光变电的转换效率很低,只有 1%左右。就是说,相当于 100 瓦的光能照射硒, 硒只是产生出 1 瓦的电能,因此没有什么实用价值。这样,光变电的现象没

有受到充分重视,研究它的人也就“冷”了下来,直到 20 世纪 50 年代,光电效应仍然只作为一种罕见现象看待。

到 1954 年,美国的贝尔实验室在研究另一种叫做硅的这种半导体材料时,惊异地发现,当在硅中掺入一定的微量杂质后,光电效应非常明显,光转变成电的效率大为提高,达到 10%左右。就在这一年,贝尔实验室把硅晶体切成薄片,在硅片的正面和背面分别涂上少量的硼和砷,受光照射后,硅片涂硼的一侧即产生正电,而涂砷的一侧产生负电,将金属导线从正面和北面各引出一个电极,就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光伏打电池。

从此以后,大批人投入了光电材料的研究,光电材料的光电转化效率也不断提高。

1958 年 3 月 17 日,美国首次在“先锋 1 号卫星”上用单晶硅光电池提

供电源。只是这个光电池的功率小得可怜,只能供 1 个 5 毫瓦的辅助发射机

的用电。自 1959 年后,全世界数以千计的卫星上几乎都装有利用太阳能的光

电池,功率也逐步增加,有的高达 20 千瓦。我国 1990 年 9 月 3 日发射的“风云一号”气象卫星上,也采取了光电池。

最近几年,光电材料层出不穷,光电转换效率也不断提高,例如硅光电池的转换效率可达 16%,一些新型的电光材料如砷化镓,转换效率可以超过20%。

太阳能光电池已经在人造卫星、无人灯塔、海上航标、摩托快艇、手表、计算器、路灯、钟塔、微波中继站等领域大量应用,并且出现了用太阳光电池开动的汽车、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