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创建东南大学算学系

1912 年,教育部宣布将学堂正式改为学校,制定了“教育宗旨”、“学校系统”、改革“中学校令”,“大学校令”等一系列法令,中国教育开始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五四”运动以后,我国教育从学制方面又进行了一次较大的改革,由仿效日本转向仿效美国。

1921 年,创建了东南大学,也就是现在的南京大学。学生大部分是由南京高等师范学院转来的,师资很缺,特别是更缺高等数学的师资。

熊庆来到了东南大学以后,他原以为至多可以当个讲师,他哪里知道, 他是由何鲁推荐来创办算学系的,职务是教授兼系主任!

1922 年,“学校系统改革案”规定中小学校实行六三三制,大学修业年限为四至六年;大学采用选科制。在这一时期,我国的高等教育、学校渐具规模,东南大学及其算学系的创建,开始了我国近代高等数学的专业教育。

但是,熊庆来面临的是一个没有师资、没有教材、没有经验的困境! 数学系除了熊庆来,只有 1 名专职助教和 1 名兼职助教,他们只能教初

等数学。熊庆来要担任绝大部分课程,还要辅导两个助教,详细解答他们在教学和备课中出现的疑问。

讲义是熊庆来用晚上的时间来编写的。中国当时还没有成熟的高等数学讲义和教程,需要借鉴国外的教材来编写。他在东南大学任教的五年间,先后编写了《平面三角》、《球面三角》、《方程式论》、《解析函数》、《微分几何》、《微分方程》、《动学》、《力学》、《偏微分方程》等十多种讲义,其中一部分已被选入大学丛书,成为现在理工科大学的数学课本。

熊庆来的肋膜炎还没有好,又长了痔疮,但是他高兴地看到了在他的学生中,已经有不少人显示出非凡的才华,他从这些奋发向上的年轻人身上, 获得了足以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

熊庆来和姜菊缘还经常在家中接待一些前来求教的学生。物理系高年级的刘光同学,是他家的常客。刘光对学习十分认真,遇到了难题就是不吃不睡也非要解开不可。熊庆来十分喜欢他这股钻牛角的劲,现在他要毕业了, 最好他能有机会到国外继续深造,可是,熊庆来了解刘光的家境,贫寒的家庭是没有力量再供他上学了,这使熊庆来很是焦急。

熊庆来在这几天以后的一个下午,请来了几位教授到他家中做客。熊庆来向莫名其妙的教授们讲了一个故事,故事的大意是讲法国有一位有名的大数学家,叫波蔼尔,他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学习期间,有一个要好的中国同学,叫康宁。康宁学习极好,波蔼尔十分敬佩他。可惜,康宁回国以后,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后来不幸被一个比利时人杀害了。

熊庆来讲完这个故事,发起了感慨:“我们国家所以落后,科学事业进展很慢,人才无端的被摧残,看来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

教授们猜出熊庆来发现人才了,并不约而同地点出了刘光的名字,熊庆来接着说:“现在刘光要毕业了,他应该到国外去深造,可是他家境困难, 没有能力送他出国,我们不能眼看他去重蹈康宁的复辙呀!”

教授们恍然大悟,纷纷表示愿意资助刘光出国深造。熊庆来高兴地说: “我先带个头,以后我们轮流给刘光寄些钱去!”

春天的一个午后,熊庆来正在书房里修改新学期的教学计划。姜菊缘端

着一杯茶走了进来,放在书桌上。

熊庆来抬起头来问她:“有事吗?” “该给刘光寄钱了。” “要不是你提醒,又要耽误了,你去寄吧,这是 100 元。”

说完,又低头去写。过了一会儿,他发现妻子还在屋里站着。“你怎么还不去?”

“哪里还有那么多钱。” “哦⋯⋯”

熊庆来放下了手中的笔。他明白了,由于自己经常生病,又不断资助生活有困难的学生,不低的工资也留不下什么积蓄了。熊庆来环顾四周,突然发现了挂在墙上的一件皮袍子,他走过去,取下了皮袍子,对妻子说“把皮袍子卖掉!”

姜菊缘吃惊地望着熊庆来,说:“这怎么行!你穿什么!” “天要暖了,我穿不着了,寄钱要紧,快去!”

姜菊缘抱着皮袍子走出了书房,她并没有去卖,而是到了熊庆来的一个老同事家里,借了一百元,给刘光寄去了。

刘光后来果然成了一个著名的物理学家,他常常满怀深情地向人们提起这段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