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铺地锦与纳皮尔算筹

1617 年,因首先提出对数概念闻名的英国数学家纳皮尔在他所著的一本书中,介绍过一种计算工具,后来人们把它称为纳皮尔算筹。它是根据一种称为“格子乘法”的原理制成的。

“格了乘法”是用笔算进行乘法时使用的一种方法。它又称为“写算”, 据说最早起源于印度,后来传到中亚细亚,到 15 世纪传到我国,由于格子及斜线组成的图象犹如织锦,在中文书中亦称为“铺地锦”。

后人对纳皮尔算筹在各方面加以改进,例如 1668 年,德国一位信仰基督都的数学家加斯帕特·朔特,为了便于使用,提出采用刻有数字的圆柱形棍来代替棒形的纳皮尔算筹。据说他就是把纳皮尔算筹传到中国的两名基督教徒之一。

我国清朝康熙年间,制造过一些筹式计算机,在它们的圆柱形筹滚上、贴有用象牙制的中式纳皮尔算筹,筹上每一竖行的数字,正好能从一个矩形孔中露出来。看来,这种圆柱形筹滚,与朔特的圆柱形筹棍有异曲同工的作用。

纳皮尔发明(纳皮尔)算筹的目的,是使乘法、开平方、开立方,甚至一些三角计算实现机械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些国家把它作为一种计算工具,许多学者多次加以改进。后来奥特雷德研究出更加方便、实用的计算工具——计算尺,纳皮尔算筹就逐渐被人冷落了。

当纳皮尔算筹刚流传到我国时,曾引起过一些学者的兴趣,还有人使用过并进行了研究。但是由于它操作起来不如算盘方便,因此,在中国广泛流行的计算工具,仍然是算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