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的先驱与大师

电影形式的第一个伟大创造者是法国艺术家梅里爱,他把舞台艺术的方法和场面调度应用到电影方面,从而创造了一种具有艺术性的电影戏剧。

梅里爱巧妙地利用摄影机,他将一个形象先拍在另一个形象上,从而发明了复摄法;把形象按不同的顺序安排起来,从而使无生命东西显得像在运动;他用改变摄影机速度的方法造成疯狂般的高速运动或梦幻似的缓慢,从而取得了奇妙的效果。

梅里爱于 1900 年摄制了《灰姑娘》。在这部影片中,老鼠变成了马车夫,

南瓜变成了马车。这部影片是由 20 幅相连的活动画面组成的,它轰动了世界。

1902 年,梅里爱又摄制了最早的科幻片《月球旅行记》,是根据法国科幻作家儒勒·凡尔纳的同名小说改编的,这部影片标志着梅里爱的全盛时代, 但是,他无法冲破舞台艺术的框子,戏剧思想束缚了他。

真正使电影美学摆脱了戏剧美学的束缚,使电影一跃成为一种真正的崭新的艺术形式的人是美国导演格里菲斯,他是电影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一个艺术家。

1908 年 10 月底,格里菲斯导演了《长远以后》一片。在这部影片中, “格里菲斯第一次充分表现了他的风格和特点”,有人说,梅里爱只创造了电影字母,而格里菲斯创造了电影句法。

电影大师格里菲斯在艺术上勇于探索,破除陈规,他的著名作品《一个国家的诞生》《党同伐异》,由于镜头运用自由,很有把握和诗意,因此为电影成为独立艺术开辟了道路。

著名电影理论家巴拉兹在论述格里菲斯的贡献时,概括了由他奠基的使电影最终脱离戏剧的四大原则:

在同一场面中,改变观众与银幕之间的距离; 把完整的场景分割成几个部分或几个“镜头”;

在同一场面中改变摄影角度、纵深和“镜头”的焦点; 蒙太奇。

美国的卓别林、前苏联的爱森斯坦、英国的希区柯克堪称电影艺术中承前启后的大师。卓别林是大家极为熟悉的,下面简要评述一下后者。

前苏联的爱森斯坦是具有卓越艺术才能、勤于探索、富有创造性的电影艺术大师。他的《战舰波将金号》,深刻揭露了沙皇统治下的俄国的腐朽和黑暗,热情歌颂了 1905 年的俄国水兵起义。这部片子被认为是电影史上最杰出的经典作品之一,是默片的颠峰之作。

爱森斯坦在电影理论上强调蒙太奇的作用,他认为剪刀、蒙太奇,就是电影艺术的实质所在,“将两个分开的镜头接合在一起并不仅仅是等于一个

镜头加另一个镜头——它导致了一种创造”。他认为,蒙太奇的主要原则“不是镜头的组接,而是它们的冲突——交叉点”。这种观点对后来创作影响很大。

爱森斯坦还创立了“杂耍蒙太奇”。他把电影的片段称为杂耍,意思是要以稍许夸张的、突出的形式来表达他的观念,也就是说,电影要如何抓住观众的兴趣。

这位艺术大师从 1924 年到 1929 年间拍摄了《罢工》《战舰波将金号》

《十月》等片子,都可以看出他一直在思考和探索,他所提出的蒙太奇理论对世界电影的发展产生了长远而深刻的影响,可惜年仅 50 岁,就英年早逝了。

希区柯克是美国的著名电影艺术大师,他原是英国人,1899 年出生,1920年开始在伦敦拍片,1940 年去美国拍出了当时轰动的《蝴蝶梦》,获得当年奥斯卡奖,从而定居好莱坞。这位多产的导演,一生共拍了 50 多部影片,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犯罪片。

希区柯克推崇蒙太奇,“认为运用蒙太奇才能使电影有别于日常生活的场景”。他认为“引起观众注意的技巧是坏的技巧,高度的技巧是不着痕迹的”。他的作品大多情节离奇曲折,富有悬念,他曾说:“炸弹决不能爆炸, 炸弹不爆炸,观众就老在惴惴不安。”所以人们称他为“悬念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