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新时代的“呐喊”

1919 年,中国爆发了反帝反封建的“五四”爱国运动,中国工人阶级以崭新的姿态登上了历史舞台。1921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历史开始了一个新的纪元。

从 1918 年 1 月起,鲁迅参加了提倡新文化运动的刊物《新青年》的编辑工作。《新青年》的发起人之一李大钊,是十月革命后中国最早的马列主义传播者,又在北京大学发起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积极创建中国共产党,领导并负责北方党组织的工作。鲁迅经常参加《新青年》的编辑会议,从这时开始,鲁迅和李大钊结下了深厚的战斗友谊。

在《狂人日记》中,鲁迅通过一个“狂人”的自述,对于几千年来的封建制度进行了尖锐深刻的抨击,把封建家族制度和礼教的毒害,赤裸裸地揭露出来:在这历史上, 歪歪斜斜的每页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但从字缝里才看出,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整个旧中国人与人的关系就是相互“吃”来“吃”去的关系,这种吃人的罪恶不是局部的,而是整个社会的;人们不以为是反常,反而认为是正常的。“狂人” 诅咒吃人的人,他憧憬未来,预言“真的人”

要出现,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喊,召唤人们为彻底改造旧中国而奋斗。

《狂人日记》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五四”新文学运动的产物, 它的发表在中国社会中引起了极大的震动,也奠定了作者在中国文坛的地位。从此,鲁迅便“一发而不可收”。

继《狂人日记》之后,鲁迅在《新青年》杂志上,又发表了《孔乙己》、《药》等作品。鲁迅笔下的孔乙己,是一个旧时代没落知识分子的典型。他热衷科举,一辈子却连半个秀才也没有捞到,却养成了好吃懒做和自视高人一等的恶习。他的日子越过越穷, 甚至沦为窃贼,却始终不肯脱下那件又脏又破的长衫,终于在世人的讥笑中悲惨地死去。

小说《药》是根据秋瑾烈士牺牲的素材来创造的,通过人们在华老栓家的对话,描绘出一个革命者夏瑜的形象。在他被杀时, 群众对他并不了解,却用他的血当做药来治病。在小说里,作者一方面表现了人民尚未觉醒的精神状态,同时也揭示了辛亥革命中革命者脱离群众、孤军奋战所导致的失败。

小说《风波》取材于 1917 年张勋复辟的历史事件。在小说中,革命除了剪掉农民七斤的一根辫子之外,并没有给农村带来什么变革,况且这根辫子并非七斤有了什么认

识,自动剪掉,而是因为进城不慎被剪的, 当“皇帝坐了龙庭”的消息传来,一根被剪掉的辫子,又居然给他和他的家人带来了那么严重的惶恐和不安。小说中赵七爷的头上有条看得见的辫子,那是他复辟帝制的明显标志;七斤等农民虽然没有辫子,但辫子所体现的封建思想,仍然象毒蛇一样缠住他们不放。通过一根辫子的去留,批判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故乡》通过第一人称“我”回乡见闻和追忆,展示了当时农村萧索、凄凉的生活场景。鲁迅通过闰土的一生,探索了中国农民的生活道路,为的是引起人们注意,以便设法改变它,扭转它,期望下一代“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曾经历过的”,期望被压迫者能够醒悟过来,开辟自己的生活道路:“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在《一件小事》中,鲁迅通过“我”乘人力车时所遇到的一个意外事故,歌颂了劳动人民无私无畏、正直善良的高尚品质提示并批判了知识分子个人主义的劣根性。

1921 年冬天开始陆续写出的《阿 Q 正传》,是鲁迅小说中最重要的一篇,它以辛亥革命前后的未庄为背景,塑造了一个深受封建压迫和毒害的贫苦农民阿 Q 的形象:阿Q 没有家,也失掉了土地,成了一个没有固

定职业的流浪雇农,他既有农民式的质朴和愚蠢,也沾染了游手之徒的不良习气。他已完全破产,却总夸耀过去,幻想未来,自我安慰,自轻自贱,以“精神胜利法”来麻醉自己,始终不能正视自己被压迫的悲惨现实。当革命来临时,他也想要起来参加革命,但赵太爷、假洋鬼子之流窃取了革命果实,反过来不准他革命,阿 Q 最终在莫明其妙的罪名下被拉去枪毙了。

《阿 Q 正传》在报刊上刊载后,引起当时社会上许多“正人君子”的恐慌和不安, 以为小说的某一段似乎是在骂他们,因为只有某人才知道他这一段“私事”,因此疑神疑鬼。事实上,鲁迅并不是在讽刺某个人, 他所谴责的是整个旧中国,旧制度。他为阿 Q 作“正传”,要画出来的却是“这样沉默的国民灵魂”,要写出在他眼底所经过的旧中国的人生。他所描绘的是辛亥革命时期的农村变化和农民的悲惨命运。

阿 Q 的形象塑造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它确立了鲁迅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鲁迅用小说改造中国国民性的尝试,集中体现在

《阿 Q 正传》中对“精神胜利法”的描写上: 阿 Q 是生活在社会底层,受尽压迫欺凌,经常陷于失败境地,但自己在精神上又“常处优胜”。阿 Q 挨过赵太爷的嘴巴、赵秀才的竹杠、假洋鬼子的哭丧棒,常被王胡等闲人

们拉到墙上碰头,有时甚至还打自己耳光,⋯⋯他几乎随时随地都要受到别人的压迫、侮辱,但他又几乎随时随地都能转败为胜,得到精神上的“胜利”。这种把失败当做胜利,把耻辱当做光荣的可耻可笑的病态思想,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屈辱地位的产物,是没落时期封建的意识形态。鲁迅对阿Q 的悲惨命运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进而对中国这个被压迫民族及人民的历史命运进行的深刻的反省,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作为革命民主主义者的鲁迅,在“五四”时期多以生命进化论来论证社会改革的必要,但社会改革必须依靠什么力量,通过什么途径呢?在这一时期,他曾寄希望于少数先驱者,并提出改革国民性的主张,这就是通过思想启蒙工作,以唤起广大群众的觉悟。进化论的思想使他寄希望于青年,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期待他们起来呐喊,起来斗争,担当改革社会、拯救祖国的重任。鲁迅心目中的先驱者,其实就是指较早接受革命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尤其是知识青年。 1923 年 9 月,鲁迅把他这个时期创作的

十几篇小说,汇编成一个集子,题名《呐喊》,这是新时代的呐喊,也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成果。

“五四”运动后,鲁迅继续在教育部任

职,利用业余时间写作。为了培养新青年, 他从 1920 年 8 月起,先后兼任了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的教学职务,并开始系统地研究中国小说史。

1924 年到 1925 年,鲁迅又陆续创作了

11 篇小说,编成了第二个小说集《彷徨》, 继续反映了从辛亥亥革命前后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以前的社会现实。

《祝福》是《彷徨》的第一篇。故事中的祥林嫂,是旧中国受到重重压迫和蹂躏妇女的典型,在封建的政权、族权、神权和夫权所编织的罗网当中苦苦挣扎,最终未能摆脱家破人亡、惨死街头的悲惨命运。

在《彷徨》中的《在酒楼上》、《孤独者》、《伤逝》等其它小说中,鲁迅又通过吕纬甫、涓生和子君等形象,探索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出路。

鲁迅说过,他写小说“不过是利用他的力量,来改良社会”。他多次谈到他作起小说来的目的是想“将旧社会的病根暴露出来,催人留心,设法加以疗治”。

鲁迅的小说,深刻地描绘了近代中国国民灵魂的图画,成为中国思想革命和政治革命的一面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