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钟山的“钟声”

石钟山位于江西湖口,正当鄱阳湖入长江的交汇处,山不高,约 50 米。但因临江的崖壁峥嵘,控扼江湖之险,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故有“江湖锁钥”之称。山上林木葱茏,迹遍布,风物峻秀,为长江游览胜地之一。

早在汉代,《水经》上就有记载:“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为何将山的名字与钟声联系起来?北魏郦道元认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宋代苏轼在写《石钟山记》时曾作过这样的试验,将钟磬置于江水中,虽大浪也没有响声,于是他认定石头更不可能发出钟声。唐代李渤曾专程去研究石钟山的“钟声”,在长江边的深水潭下获得两块石头, 敲击而听到“钟声”。苏轼却不相信,他与长子苏迈泛舟去研究时提出这样的疑问:石头到处都有,并不见得都能发出“钟声”。如果此处的石头能作“钟声”,则必有其缘故。父子俩人趁夜深人静时乘船去探索石钟山的“钟声”。终于发现“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 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深浅。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石钟山的“钟声” - 图1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于是,苏东坡高兴地质问郦道元与李渤说:“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上面的引述,就是苏轼写《石钟山记》的心得与体会,从这里不难看到苏东坡为了查访“石钟之声”而亲自认真地实地考察,科学态度实在可嘉, 并进而提出“钟声”之由来在于岩石内有洞罅,水浪打击而发声,其结论的正确令人信服。但毕竟这件事发生在 1000 多年前地质科学尚未形成之时,所以苏东坡的“科学研究”工作也就无法再深入一步,比如为什么这里的岩石能生成罅洞,能在浪击时发出“钟声”,而别的地方的洞穴却无此效果?只能让现代地质学家来给予解释了。

查看石钟山的岩石,属于晚期古生代时形成的石灰岩,当地濒临长江, 又处于气候温暖的南温带地区,雨水的溶淋,江浪的搏击,一方面可使含碳酸的水溶液对石灰岩进行溶蚀作用,另一方面还能使石灰岩的裂隙扩大。虽然这种对岩石的破坏作用极其微弱,一时难以看得出来,但年长日久以后, 持续的作用,“水滴石穿”的道理,还是很有效的。再加上地处江滨,特别在靠近地下水面附近,这种溶蚀造洞作用更容易出现。而且这些大大小小的孔洞、罅隙又能相互联通,并直逼江水表面,以致每当江涛澎湃撞击岩石之时,就会发出如钟鼓之声,声波借助于空气的传播,互通之洞穴,又发生共呜作用。于是,低音、高音、清越之声、混浊之音、镗 石钟山的“钟声” - 图2之声、噌吰之声, 一起齐奏,简直就如交响乐队一般热闹非凡。

所以,石钟山的“钟声”是在独特的地理与地质条件下发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