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形色色的找矿奇遇以矿找矿
1976 年,加拿大有一位名叫斯图尔特的地质工作者,在野外赶路时来到一条新开的砂石公路上。
走着走着,地质工作者把目光从远处的山林转移到脚下的路面上,看到几块闪闪发亮的碎石,一阵惊喜,停往脚步,弯下身躯,捡起细看,他突然惊叫起来:“呵!这里有不少含有铜、锌、钼的石头!这是矿化的石头!” 好在旁边没有其他行人,不然,也许会被人误解为疯子。他马上意识到,从这几块非同寻常的石头,也许会找到一个矿体。当时,他竟忘记赶路,只是双眼盯着发亮的“矿石”沿途追索,慢慢地离开了公路,在山区的小道上行进,终于在新斯科舍普利第斯一带找到更多的同样的矿石,有些石块还相当大。最后,在一个采石坑中见到许多这些石头的单矿体,大小混杂,没有次序,石头的表面还见到纵横交错的钉头形刻痕。他凭着几年来的野外地质工作的经验,判断这些砾石应该属于“漂砾”。也就是说,几十万年以前,这里曾经发生过冰川,由于冰冻作用和冰的流动力量,将附近矿体的石头崩裂和撞击崩碎,随冰河的移动来到这里,冰融化了,砾石就停留下来,所以这些大大小小的砾石就好像远处漂来一样,称为“漂砾”了。
斯图尔特在堆满漂砾的采石坑的凝望良久,他意识到,如果花些时间, 沿着满山遍野的漂砾再跟踪追迹下去、肯定会在某处山上找到原生的矿石露头。可是时间不允许他这样做,他只好观察了一下附近的地物特色,找寻能帮助他再次回来的景物标志,做了简单的纪录,就离开了。
斯图尔特发现“矿苗”的消息不径而走,很快传到加拿大壳牌公司,公司领导很想开发这个尚未着落的矿床。可是这一带,山高林密,坡陡谷深, 地形条件极为恶劣,要用人的双腿去找矿,十分费劲,而且不一定有什么效果。于是公司领导决定采用航空磁性测量——用飞机作地磁方法勘探,果然获得可喜的结果,在地图上圈出矿区的大致范围。后来,又在圈定的地域内进行地球化学勘探,证明在花岗岩与石英岩的接触带上有锡矿异常。直到1982 年,终于探明当地是一个储量达 5600 万吨的大型锡矿床,即称为肯普特锡矿床,为加拿大的资源宝库增添了一个新的财富。
在找矿的故事中可以看到,最后的成功往往需要不懈的努力。
1959 年有天,芬兰潜水员马蒂莱宁从深水湖的边岸上捡到一块岩石,放在手上掂掂重量,感到比重比较大,他想,也许这是一块颇有价值的矿石, 于是就把它送到芬兰地质研究所,请求鉴定。研究所的地质学家埃尔瓦马认定这是一块含有黄铁矿的石头,但有什么价值,还要根据这块矿石追查一下来龙去脉,于是埃尔瓦马决定亲自前往调查,他来到标本产地盖密,纵横穿越了好几天,只发现一些含黄铁矿或磁铁矿的辉长岩类岩石,从经济意义考虑,似乎没有什么价值,再进一步找寻,也无必要。
地质学家的否定语言,无疑对马蒂莱宁当头泼了一瓢冷水,但马蒂莱宁并不甘心,要求埃尔瓦马再耐心看一看,埃尔瓦马见他态度恳切,深受感动, 于是答应再沿湖岸走一趟,说来也巧,无意中在一条水渠的边缘上采到一块特别沉重的深灰色岩石,埃尔瓦马仔细地观察一番以后,认定这是一种超基性的岩石,随后又采了一些,带回研究所作进一步鉴定,不久,确认这些岩
石内含有铬铁矿。如果含矿量到达可采标准,那将是一处十分有价值的矿床, 因为铬是合成不锈钢的重要原料,很多国家都在孜孜以求,列为紧缺的矿种。
这个信息传到芬兰政府的有关部门,极为重视,就在当年组织了一批有经验的地质勘探人员,包括地球物理探矿等,沿着深湖之滨展开野外调查研究工作。接着,又调来几台钻机,向地层深处打钻,到 1960 年 5 月,传来喜
讯,有 29 个钻孔都见到铬铁矿。于是乘胜追击,继续扩大勘探地区,并着手
部份开采。到 1985 年,终于探明矿区内的铬铁矿储量竟高达 1.1 亿吨,其中三分之一可以进行露天开采。这在世界铬铁矿矿山中,也是极难得的。
如果说这些矿是偶然巧遇的话,但它们的“矿苗”暴露却与成矿的地质条件有着密切的联系,由表及里,从现象看本质,正是地质找矿科学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