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河与天生桥
南京市的溧水县城西郊有条胭脂河,河上有座天生桥。这两处都是明代初期留下的水利工程古迹,现在,成了南京地区的风景点。
胭脂河这个名字,确实有几分香艳迷人,据当地传说,明初,主持修河的李新因得到当地大户严氏以女相贿,使河流改道,保留其田亩,而这位姑娘不肯跟随李新,她已有心上人,严逼之下,独自跑到山岗上跳崖自尽,血染山岩,后人叫胭脂岗,将过岗的河也就叫胭脂河了。
再看天生桥,瞧这名字,难道它真是天生的?
一个胭脂河,一个天生桥,这一河一桥,形影相随,曾吸引了不少初到溧水的外地人去游览、观光。
胭脂河实际上是一条古运河。
朱元璋定都南京以后,京师的军糈民食,日费浩繁,对于具有“广积粮” 经验的洪武皇帝来说,是经常考虑的问题。就当时的产粮区情况看,在南京附近,主要是安徽的芜湖与宣城两处;浙江与江苏的太湖周围地带。据以往的漕运路线,皖南的粮食通过青弋江、水阳江转长江到南京;太湖流域的粮食则先从运河运到丹阳,再用车辆转到南京,水陆兼程,转输甚艰,或者从太湖运到长江,溯流而上。凡过长江的,要冒风涛之险,覆溺者多。因为朱元璋曾转战于京畿一带,对此间的山川形势比较熟悉,便和谋士们商量,决定在石臼湖与秦淮河上游之间开凿出一条运河来,使运输安全得到保障,商旅也就方便了。于是,于洪武二十六年(公元 1393 年)八月,命崇山侯李新到溧水监督开挖胭脂岗一带的山丘,沟通皖南、太湖周围到京师的漕运。
李新原是安徽凤阳人,跟随朱元璋转战于江淮之间多年,积有战功,从管军副千户一直耀升到中军都督府佥事。洪武十五年,以营造明孝陵有功受封崇山侯。洪武二十三年又受命改帝王庙于鸡笼山(今北极阁)。洪武二十四年告老还乡。到洪武二十六年又请他出任开凿胭脂河的总督,可见朱元璋认为他搞工程建设是有丰富经验的。
果然,李新来到溧水的秦淮河源头及石臼湖附近察看地形以后,发现只要在胭脂岗上开凿一条约 10 里长,10 多丈深的岗丘间的人工运河,便能引湖水、会秦淮以达南京。
当时,从石山上开凿运河,困难是很多的,只能用铁钎在岩石上先凿出裂缝,然后将沾了油的麻丝嵌入裂隙,燃火焚烧,当岩石加热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用冷水浇上,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就能使裂缝扩大,撬开岩石,开出运河。所以,当地又有一种传说,说胭脂河的得名是由于烧红岩石的缘故。
这河岸两壁以及整个山岗上的岩石,到处是一片紫红,好像秋天的枫树林一样,难道真的是因为火烧过的原因吗?当然不是,假定当年真的是用火烧红了岩石,那也只能局限在沿河岸的一块地方,怎么会漫山遍野都红透了呢?
原来,这红色的山岩是大自然的杰作。把历史推到 8000 万年以前或更早些,南京,以至整个长江中、下游各地,分布着多个若断若接的盆地,周围
山上剥蚀风化下来的泥沙碎石,被地表水流携带到盆地中堆积起来。那时气候非常炎热干燥,有充分的氧化条件,沉积物中的铁质,都变成红色的氧化铁,好像铁器发锈一样染红了砂石,这些砂石成岩以后,被地壳运动抬升而成为山岗。当地人把山岗叫胭脂岗,从地质科学的道理去理解,倒是颇合适的。在胭脂岗上开凿运河,取名为胭脂河,倒也是很别致,而且顺理成章!如果你有心想再研究一下这项古代工程的施工办法,可以跑到近河岸的
石壁上细看,还能发现开凿时除火烧撬石以外,还有第二种办法,这就是许多斧凿的痕迹,都留存在那些质地致密坚硬的岩石上,说得具体一些,就像调羹(匙子)刮西瓜那样的痕迹。从这些斧凿的痕迹中,不难想像到当年花去多大的劳动代价!
再说天生桥,它原是一块完整的岩石,也许是出于那位技艺高超的“工程师”李新的主张,巧妙地在这块岩层的下面挖掉疏松的石头,留它跨越在胭脂河上,构成“长虹卧波”的天然美景。所谓天生,只是说造桥的时候没有外加其他的建筑材料,完全利用天然的层的特点,再经过精巧的设计,开凿出一座桥来。
当人们站在天生桥上,遥望碧水穿山的胭脂河滚滚而来,一线绿波,夹岸赤壁,怎不对古代劳动人民的匠心肃然起敬!更妙的,还在于“古为今用”, 目前引石臼湖的清水冲洗南京市内秦淮河中的污泥浊水,也正是利用这条600 多年前开凿出来的古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