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各国的启蒙主义文学

十七世纪中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资产阶级和贵族之间的妥协而告终。通过 1688 年的“光荣革命”,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政权。

革命的胜利,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在农村,圈地继续进行。十八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始进行,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与此同时, 英国不断发动对外战争,吞并了苏格兰,大肆掠夺印度、加拿大等国,夺得了大量的殖民地。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同时广大劳动人民遭受残酷的压迫和剥削,资产阶级与劳动人民的矛盾越来越表面化,资本主义的弊端日益暴露。爱尔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资产队级激进派的民主运动以及无产阶级的解放运动连绵不断。

由于“光荣革命”存在严重的妥协性,封建势力的残余仍然存在,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这一时期,英国虽然没有产生声势浩大的思想革命运动,但启蒙主义仍然是这个时代的主要思潮。启蒙主义的任务是以理性作为武器,同封建残余作斗争,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扫清道路。

英国的启蒙思想家分为两派:温和派支持现存的社会制度,只要求采取某些局部的改革;激进派维护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病,要求实行彻底的民主改革。

英国启蒙主义文学的最高成就现实主义小说,它的代表作家是笛福、斯威夫特和菲尔丁。

丹尼尔’笛福(1660——1731)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个重要的小说家。他出身于伦敦一个清教徒家庭,父亲经营屠宰业。他只受过中等教育,二十多岁时,他已是伦敦一个体面的商人,经营过内衣和烟、酒等。1692 年,笛福遭到破产,不得不以其他方式谋生。他开过砖瓦厂,当过政府的情报员。他在经商的同时从事政治活动,发表了一些政治、宗教、经济方面的论文。1702 年,他出版了一本小册子《消灭不同教派的捷径》,用反语讽刺政府对新教徒的迫害,由于文笔巧妙,一开始并没有被识破,后来被发觉,关进监狱六个月,并受伽刑示众。受伽刑时,他出版了《伽刑颂》,抨击法律的不公正,被伦敦市民视为英雄。1704 年到 1713 年,笛福主办了《评论》杂志, 为辉格党党魁哈利进行宣传。1719 年,笛福发表了第一部小说《鲁滨逊漂流记》,深受读者的欢迎。同年,他又出版了《鲁滨逊漂流续记》。1720 年, 他发表了《鲁滨逊的沉思集》。此后,他相继发表了《辛格顿船长》、《摩尔·弗兰德斯》、《杰克上校》和《罗克·查娜》等长篇小说以及《彼得大帝》等传记。晚年,笛福因为逃避债务,客死异乡。

笛福是新兴资产队级的代言人,属于启蒙主义文学中的温和派。

《鲁滨逊漂流记》(1719)是笛福的代表作,这是一部以第一人称写的长篇小说。主人公鲁滨逊出身于一个英国中产阶级家庭,他不安于平庸的小康生活,瞒着父亲私自出海。第一次出航,就遇到大风浪,船只沉没,他好不容易才逃出性命。他第二次出海,到非洲经商,赚了一笔钱。第三次航行时,又遭到不幸,被土尔其人俘获,当了奴隶。后来,他划了主人的小船逃跑,被一艘葡萄牙货船救了起来。到了巴西以后,他在那里买了一个庄园, 当上了庄园主。他接受别人的建议,去非洲贩卖黑奴。这一次,船在途中触

礁,水手和乘客全部遇难,只有鲁滨逊一个幸存。

鲁滨逊只身漂流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孤岛上,开始了长达二十八年的孤独的野外生活。他做了一只木筏,把沉船上的食物、帆布、枪枝、弹药、工具、衣服等一一运到岛上。他在小山边搭起帐篷,用高高的尖木桩圈起来,作为栖身之处。他还把一个山洞辟为住所,并用简单的工具制作桌、椅等家具, 猎取野禽和其它小动物作为食物,饮小溪里的水。

后来,他开始在岛上种植大麦和水稻。他自制木臼、木杵、筛子,加工面粉,制作了粗糙的面包。他捕捉并驯养野山羊,还养了一些鹦鹉。他砍倒一棵大树,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做成了一只独木舟。由于船太重,无法拖下海,只好重新做一只小的。

鲁滨逊在岛上独自生活了十七年。一天夜里,他发现有一群野蛮人从另一个岛上划船过来,在岛上他们的俘虏杀死吃掉了。他惊愕万分,生怕他们再到岛上来。他偶然发现一座十分隐敝的岩洞,便把它加以改建,作为藏身之所。鲁滨逊在岛上度过了二十三年,后来,岛上又来了一群食人生番,他们正准备杀死带来的俘虏,其中一个俘虏拼命向鲁滨逊跑来。鲁滨逊开枪打死了几个追赶的野人,救了这个俘虏。那天正好是星期五,鲁滨逊就给俘虏取名为“星期五”。从此,“星期五”成了鲁滨逊忠实的仆人和朋友。

不到一年,鲁滨逊教会了星期五说他本国的语言。接着,鲁滨逊带着“星期五”救出了一个西班牙人,后来又救出了“星期五”的父亲。不久,鲁滨逊发现一只英国船在岛上抛锚,船上的水手闹事,把船长和另外两个水手抛在岸上。鲁滨逊带领“星期五”,帮助船长夺回了船只。他把那帮水手留在岛上,与“星期五”回到了英国。

此时,鲁滨逊已离家三十五年。后来,鲁滨逊结了婚,生了三个孩子。妻子死后,鲁滨逊又一次航海经商,路过以前生活过的荒岛。这时,留在岛上的西班牙人和英国水手在岛上安了家,岛上人丁兴旺,鲁滨逊满意地离开了那里。

《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最早的启蒙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它通过主人公鲁滨逊的形象,表现了作者的启蒙主义思想。

小说取材于一个真实的故事。1704 年,苏格兰水手赛尔科在海上同船长发生冲突,被船长遗弃在一个荒岛上,四年以后才获救,被一个航海家带回英国。笛福从中得到启发,写了《鲁滨逊漂流记》。

小说塑造了一个理想化的新兴资产阶级的典型,表现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新兴资产阶级的精神面貌。恩格斯认为,鲁滨逊是“一个真正的‘资产者’”。

鲁滨逊是一个具有冒险精神的资产者。鲁滨逊出身于中产阶级,他的父亲经常用知足常乐的哲学教育他,但他不满足于平庸舒适的生活,海外的新世界对他具有一股不可抗拒的诱惑力。为了追求财富,他雄心勃勃,一次次冒险出海。鲁滨逊的一生,是不断冒险、不断探索的一生。他的身上,集中体现了当时新兴的资产阶级不满足于现状、追求自由发展的精神状态。

鲁滨逊又是一个具有实干精神的资产者。鲁滨逊在荒岛遇难后,他克服悲观情绪,立即投入了创造新生活的战斗。鲁滨逊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依靠自己的双手,取得了生存的权利。他每做一件事要克服重重困难,但他凭借坚强的意志,终于取得了最后的成功。鲁滨逊在险恶的环境中,不断战胜困难,改变了大自然的面貌,开拓了自己的前程。鲁滨逊在同大自然作斗

争的过程中,表现出顽强的毅力、必胜的信念和坚韧不拔的实干精神,这些都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

鲁滨逊具有强烈的私有观念和占有欲。他经营种植园,进行奴隶贸易, 目的都是获取利润,追求物质财富。鲁滨逊用火枪救下“星期五”,又用《圣经》“开化”他,使“星期五”成为他忠实的仆人,心甘情愿地接受他的剥削和奴役。当荒岛上还只有鲁滨逊一个的时候,他就踌躇满志地说:“这一切都是我的。”后来,鲁滨逊又救出了“星期五”的父亲和一个西班牙人, 他自封为“总督”,认为“全岛都是我个人的财产”,“我是百姓的全权统治者和立法者”。鲁滨逊回国以后,继续保留岛上的土地的产权,把它分租给新去的居民,成了一个真正的殖民主义者。可见,鲁滨逊既是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又是一个充满占有欲的资产者,鲁滨逊这一人物的两重性,充分体现了作者自身的时代与阶级的局限。

《鲁滨逊漂流记》为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开辟了道路。它第一次把普通的中产阶级人物作为作品的主人公,塑造了西方

文学史上第一个新兴资产者的形象。小说通过人物的言行来展现他的性格,注重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具有强烈的真实感。语言简洁、生动、朴素、自然。同时,《鲁滨逊漂流记》也存在一些缺陷,如人物刻画比较粗,结构松散,平铺直叙等。

约拿旦·斯威夫特(1667——1745)属于英国启蒙主义文学中的激进派。他生于爱尔兰都柏林,家境贫寒。他出世前七个月父亲就去世了,由叔父抚养。他十四岁进入都柏林三一学院攻读神学,但他厌恶神学,对历史和诗歌感兴趣。1689 年,他受聘担任邓波尔爵士的私人秘书。这一时期,他写了《书的战争》(1679)和《桶的故事》(1698),初步显示了他的讽刺才能。《书的战争》批判了当时学究式的考证和脱离实际的学术研究;《桶的故事》以寓言的形式,辛辣地讽刺了天主教和英国清教等教派的虚伪和无耻。此后, 斯威夫特曾一度卷入伦敦的党派斗争。由于他出色的才能,两个党派都想拉拢他。1710 年,他担任托利党《考察报》的主编。1712 年,他发表了《盟国的行为》一文,反对英国与法国为争夺西班牙王位继承权所进行的战争,要求双方立即停战。此文对 1731 年英法和约的缔结产生了影响。女王和托利党

大臣对斯威夫特日益增长的声望非常害怕,于 1713 年将他赶出伦敦,任命他为都柏林一教堂的副教长。在那里,他积极支持爱尔兰民族解放运动,写了大量的政论文章,揭露英国统治者对爱尔兰的掠夺,号召爱尔兰人民起来争取自由独立,爱到人民的爱戴和尊敬。1729 年,他从英国回到都柏林时,全城鸣枪举火,表示热烈欢迎。斯威夫特晚景凄凉,由于体弱多病,以至精神失常。1745 年,斯威夫特去世,他在自己墓志铭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前进,过路人,如果可能,你就学着做一个光荣的自由事业的热情保卫者吧!”

《格列佛游记》(1726)是斯威夫特的代表作,全书共分四卷。

第一卷是利立浦特(小人国)游记:格列佛是一个外科医生,受聘于远洋船“羚羊号”。船在途中触礁沉没,格列佛只身游上岸,然后昏睡过去, 醒来后发现自己被身长六英寸的利立浦特人用细绳捆住了。他们用一千五百匹马拖的专车,把格列佛运到京城,献给国王。在小人国,挑选官员根据在一条悬空的绳子上跳舞技术的好坏而定,朝廷里因为鞋后跟的高矮不同而分成两个党派,小人国与邻国因为吃鸡蛋应先打大端还是先打小端这一分歧发生战争。格列佛帮助小人国制止了不来夫斯古帝国的侵略,利立浦特国王雄

心勃勃,要求格列佛把敌人全部消灭,格列佛拒绝了他的要求,因此得罪了国王,险些丧命,最后泅水潜逃,回到英国。

第二卷是布罗卜丁奈格(大人国)游记;格列佛乘“冒险号”再次出海, 船航行到一块不知名的陆地附近,格列佛上岸寻找淡水,被一个巨人捉住。这个巨人是大人国的农民,他把格列佛当作玩物带回家,让格列佛睡在他小女儿的洋娃娃的摇蓝里。为了赚钱,他把格列佛拿到市镇上售票展览,让格列佛耍把戏,每天要格列佛表演十场,累得他淹淹一息。后来,农民把格列佛卖给皇后。格列佛沾沾自喜地向国王介绍了英国的议会、军队、法庭、财政及英国近百年的历史。国王认为英国的历史是“一大堆阴谋、反叛、暗杀、屠戮、革命和流放”,英国的规章制度并不高明。格列佛在大人国生活了三年后,思乡心切,找机会回到了英国。

第三卷是勒皮他、巴尔尼巴比、拉格奈格、格勒大锥、日本游记:格列佛又随“好望号”出海,遇上海盗,格列佛单独漂流到几座海岛上。一天, 他发现空中有一叫“勒皮他”的飞岛,岛上的人整天沉思默想,担心天体会突变,地球会毁灭。科学院正在研究如何从黄瓜里提取阳光,把粪便还原成食物,把冰烧成火药等,结果造成全国土地荒芜,人民衣食无着。

接着,格列佛又来到巫人岛。岛上的总督精通魔法,能任意召唤鬼魂, 格列佛见到了亚历山大大帝、汉尼拔、凯撒等古代的名人。在交谈中,格列佛发现史书上许多记载与事实有出入,甚至是非颠倒。格列佛又游览了拉格奈格王国,来到日本,乘船回到英国。

第四卷是慧骃国游记:格列佛担任“冒险家号”船长,途中水手叛变, 格列佛被放逐到“慧骃国”。格列佛遭到一种外形像人、没有理性的名叫“耶胡”的牲畜围攻,一匹“慧骃”马是这里的主人,它们有理性,而耶胡是马豢养的畜牲。格列佛学会了该国的语言,他发现慧骃有很多美德,相形之下, 英国统治者和国民身上却存在不少弊病。格列佛决定在慧骃国生活下去,无奈主人们决定消灭“耶胡”,由于格列佛是一只有理性的“耶胡”,他得以免死,但必须离开慧骃国,格列佛只好回到英国。

《格列佛游记》是一部讽刺小说。它以主人公格列佛出海航行的经历为线索,对英国的政治制度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同时表达了作者关于美好社会的理想。

《格列佛游记》通过幻想的环境、虚构的情节、夸张的手法,对英国的资本主义制度,举凡君主政体、议会政治、司法制度、财政、教育、军队、殖民政策、社会风俗等,进行了深刻揭露和辛辣的讽刺。作者描写的是一个虚构的童话世界,但处处影射英国的现实生活。在小人国,这里的小人身高只有六寸,国王只比他的臣民高一指甲,他却自以为是头顶青天的伟大统治者,妄图统治全世界,这是对当时英国统治者的绝妙讽刺。在那里,人们以吃鸡蛋先打大端还是先打小端而形两种宗教派别,作者通过它射影了天主教和新教之间的争斗;因为鞋后跟的高矮不同而形成两大政党,作者通过它暗示了英国国内辉格党和托利党之间的纷争。在小说中,类似这样的描写俯拾皆是。

作者在抨击英国社会现实的同时,又表现了自己对美好的社会制度的追求。作者通过对大人国的描写,虚构了一个理想国。在那里,国王是一个理智、善良的开明君主,他提倡科学和生产,这表明了作者对开明君主制的向往。在慧骃国里,马是有理性的、公正的、爱好和平的动物,由马治理整个

国家,建立起一个保留着宗法制公社的理想社会。作者通过对慧骃国的描绘, 抒发了他对原始宗法社会的留恋。可见,作者始终在探索合理的社会制度, 通过作品抑恶扬善,宣传启蒙思想,追求“理性王国”,从而为小说奠定了一个积极的基调。

《格列佛游记》也表现出某种保守倾向,如肯定等级制度,留恋原始宗法社会,不恰当地讽刺自然科学。由于作者所处的时代和阶级的限制,他找不到改造社会的方法,在作品流露出悲观主义的情绪。

小说采用幻想的形式和夸张的手法,展现了一幅幅虚构的图景,讽刺和批判现实社会。在这里,神奇的夸张和精确的描绘,辛辣的讽刺和细致的刻划,达到了完整的统一,使小说具有整体的真实感,增加了揭露和批判的力量。作者运用了多种讽刺手法,如夸张、对比、反语、影射等,嬉笑怒骂, 巧妙自如。

享利·菲尔丁(1707—1754)是十八世纪英国最杰出的小说家,和斯威夫特一样,他属英国启蒙主义文学中的激进派。

菲尔丁出生于英格兰索木赛特州一个破落贵族家庭。中学毕业以后,他去荷兰莱顿大学学习,后来因经济困难中途离校。此后,菲尔丁开始进行戏剧创作,先后写了二十五个喜剧、笑剧和小歌剧,辛辣地讽刺了社会政治的黑暗。其中《堂·吉柯德在英国》(1734)通过堂·吉柯德偶然来到英国的情节,讽刺了英国的选举制度。《巴斯昆》(1736)和《历史纪事》(1737) 揭露了英国政府贪污腐败。由于这些社会讽刺剧触怒了统治阶级,1737 年, 议会颁布了“戏剧审查法”,菲尔丁不得不结束戏剧创作。此后,菲尔丁进入法学院学习,后来担任过律师。从 1742 年起,菲尔丁开始了小说创作,共写了四部长篇小说。《约瑟·安德鲁传》(1742)叙述贵族夫人的男仆安德鲁拒绝女主人的诱惑而被驱逐,离开伦敦去找他的女友、女仆芳妮的经历, 广泛描写了当时英国乡村社会的情况。《大伟人江奈生·魏尔德传》以当时有名的强盗首领魏尔德为原型,讽刺了瓦尔浦型的资产阶级政客。《阿米莉亚》(1751)描写富贵人家出身的阿米莉亚与穷军官布斯上尉结婚后的不幸遭遇,谴责了富人对穷人的欺压和凌辱,批判了英国的司法系统,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接近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小说。

《汤姆·琼斯》(1749)是菲尔丁的代表作。它的故事情节如下:

鳏夫奥尔华绥是一个富有的乡绅。一天,他发现家里有一个婴儿,他和妹妹布丽奇特怀疑这个孩子是女仆詹妮·琼斯的私生子,于是把琼斯辞退了。琼斯以前在教师帕特里奇家干过活,帕特里奇的妻子怀疑丈夫和詹妮有不正当关系。帕特里奇被奥尔华绥训斥了一顿,不得不离家出走。汤姆被奥尔华绥抚养,和养父的外甥布力非一起长大。汤姆和布力非的性格截然不同,汤姆诚实、勇敢,布力非自私、虚伪、一次,汤姆冒险替邻居的女孩苏菲亚捉到一只小鸟,布力非出于嫉恨,偷偷把鸟放了,还在苏菲亚面前口口声声说这是尊重动物的自由权利。还有一次,汤姆和别人打死了一只鹧鸪,被布力非告发,大家都认为汤姆游手好闲,布力非品德高尚。苏菲亚骑马时从马上掉下来,为了抢救苏菲亚,汤姆折断了左臂,住在苏菲亚家里养伤。汤姆爱上了苏菲亚,因地位不相称,遭到了苏菲亚的父亲威士特恩的反对。布力非贪图威士特恩的财产,也在追求苏菲亚。苏菲亚违抗父命,声称非汤姆不嫁, 布力非对此嫉恨不已。奥尔华绥病了,汤姆非常着急,后来他的病情有了好转,汤姆转忧为喜,开怀痛饮,因酒后冲动和布力非发生争执。布力非告诉

奥尔华绥,说汤姆在他病重的时候幸灾乐祸,奥尔华绥一怒之下,把汤姆赶出了家门。

汤姆出走后,有一次和别人发生争执,受了重伤。一个理发师为汤姆治好了伤,汤姆把自己的身世告诉了他,原来他就是帕特里奇。两人结伴而行。后来,汤姆从强盗手中救出了沃斯特太太,把她安置在一家旅馆。苏菲亚因为父亲逼她与布力非成婚,离家出走,正好住在这家旅馆。苏菲亚听到很多关于汤姆的传闻,信以为真,非常伤心,把自己的手笼留在汤姆的床上,离开旅馆,来到伦敦,寄居在亲戚贝拉斯顿夫人家里。

汤姆和帕特里奇赶到伦敦,汤姆遭到了贝拉斯顿夫人的无理纠缠,不得不与她同居。由于贝拉斯顿夫人的阴谋,苏菲亚险些遭到一位伯爵的侮辱, 幸好她父亲及时赶到,搭救了她。汤姆遭到布力非的陷害,被关进监狱。帕特里奇和沃斯特太太同时去看望他,帕特里奇发现沃斯特太太就是詹妮·琼斯。最后,布力非的诡计被揭穿,汤姆的身世真相大白。原来,汤姆是布丽奇特和一个大学生的私生子,与布力非同父异母。布力非的恶行全部败露, 于是奥尔华绥取消了布力非的继承人资格,改立汤姆为嗣。威士特恩也因此改变了对汤姆的态度,同意他和苏菲亚结婚,有情人终成眷属。

《汤姆·琼斯》通过主人公汤姆·琼斯和苏菲亚的爱情故事,展示了一幅十八世纪英国社会生活的真实图画。作者描绘了从乡村到城市、从底层到上流社会的一幅幅丰富多彩的生活画面:乡村、城镇、旅店、集市、法庭、监狱、杂货铺、生意人的帐房、上流社会的沙龙,等等,它构成了当时英国社会生活的全景。作者广泛描绘了英国社会各个阶级和阶层的人物,其中, 有乡间的地主乡绅、伦敦上流社会的贵族、律师、教师、旅店老板、牧师、士兵、农民、强盗、政客、流氓、骗子、乞丐等等,约四十多人。许多人物刻画生动,具有典型意义。

菲尔丁在小说中批判了以门第、金钱为条件的婚姻,肯定了打破等级观念,以精神的相互了解和彼此尊重为基础的自由恋爱。

小说揭露了贵族、地主和资产阶级的荒淫无耻和腐朽伪善,同时热情歌颂了下层人民的淳朴和善良,对他们的不幸遭遇寄予深切的同情。

小说塑造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主人公汤姆·琼斯是一个善良诚实、热情勇敢的青年。为了使猎场看守人不被解雇,他宁肯自己遭受毒打。后来,由于布力非的告密,看守人被解雇,汤姆卖掉自己的马,把钱送给他。为了苏菲亚的安全,汤姆奋不顾身拦截惊马,因此折断了自己的胳膊。汤姆非常尊重奥尔华绥先生,当奥尔华绥病重康复时,他又唱又跳,喜不自胜, 即使受到误解,他也从不怀疑奥尔华绥的慈爱。汤姆对苏菲亚怀着诚挚的爱情,但他常常受到情欲的支配和女性的诱惑,因此背离了苏菲亚,但他做了错事以后又常常悔恨不已。

同汤姆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布力非是阴险狡诈、诡计多端的伪君子的典型。他对养父表面上百依百顺,实际上心怀鬼胎。为了争夺财产继承权, 一再对汤姆进行中伤和陷害。小说通过布力非这个形象,揭露了资产阶级的自私和虚伪。

小说中其他人物也各有特色。乡绅奥尔华绥慷慨好施、善良正直,他常常被人蒙骗,以致赏罚不明,但他心地宽厚,乐于助人。和奥尔华绥相反, 苏菲亚的父亲威士特恩是一个专横粗暴、自私自利的典型。苏菲亚是一个美丽、单纯、善良、温柔的少女,是作者心目中理想的女性形象。

《汤姆·琼斯》内容丰富,人物众多,作者采用了传统小说的手法,全书结构完整、严谨,情节曲折、生动。

《汤姆·琼斯》是一部现实主义杰作,斯汤达称赞它是“小说中的《伊里亚特》”。

德国自十七世纪三十年战争之后,国家四分五裂。全国分裂成三百多个封建小邦,大小诸候各自为政,政治腐败,严重阻碍着德国经济的发展,使德国不可能产生强大的资本主义。到了十八世纪,德国还没有大工场,没有统一的市场,工商业非常落后,而且主要是为贵族和宫庭服务。资本主义经济的落后和资产阶级依附贵族的情况,决定了德国资产阶级思想上的软弱性和政治上的妥协性。

尽管这样,德国的资本主义经济仍然有所发展,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割据、要求民族统一的情绪也有一定的增长。

德国的启蒙运动是在英、法两国的先进思想的影响下产生的。十八世纪德国政治、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决定了德国的启蒙运动具有与英、法两国不同的特点。由于德国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低下,资产阶级革命的条件还不具备,德国的启蒙运动不可能导致政治革命,只限于意识形态领域,通过建立统一的民族文化和民族戏剧来实现民族统一,形成了一个文学、戏剧、哲学上的空前繁荣时期。

德国启蒙主义文学分为前后两期,前期的的代表人物是高特舍特,后期的代表人物是莱辛。

高特荷德·埃夫拉姆·莱辛(1729—1781)是德国启蒙运动最主要的代表人物,德国民族文学的奠基人。他生于一个贫苦的牧师家庭,1746 年进入莱比锡大学学习,开始与戏剧界接触,进行戏剧创作。1748 年,莱辛来到柏林,开始在报刊上发表评论,后来担任柏林《福斯报》的编辑。1755 年,莱辛发表了《萨拉·萨姆逊小姐》,这是德国的第一部市民悲剧。1760 年,莱辛到了布莱斯劳,为生活所迫,充当了一位普鲁士将军的秘书。在那里,莱辛研究哲学和美学,开始写作美学名著《拉奥孔,或论画与诗的界限》,并创作了喜剧《明娜·封·巴尔赫姆》。1767 年,莱辛应邀担任汉堡“民族剧院”的艺术顾问,但一年以后剧院就倒闭了。1770 年,莱辛为了糊口,到一名公爵的图书馆当管理员。由于经济拮据,莱辛陷入了“慢性死亡”的窘境。1772 年至 1776 年,莱辛陪公爵的亲出国旅行。1776 年,莱辛与夏娃·柯尼希结婚,一年以后妻子死于难产,这对莱辛精神上是一个很大的打击。这时, 莱辛同汉堡牧师葛茨就宗教问题展开了一场论战,莱辛将自己发表的十一篇文章结集为《反葛茨》。1719 年,为了驳斥葛茨的观点,莱辛写成了著名诗剧《智者纳旦》。1781 年,莱辛因脑溢血不幸去世,年仅五十二岁。

莱辛热爱戏剧,毕生从事戏剧工作,同时进行美学研究。

莱辛的重要美学著作是《拉奥孔,或论画与诗的界限》。拉奥孔是希腊神话中特洛伊的祭师,德国著名的艺术理论家温克尔曼(1717—1768)在《论希腊绘画和雕塑作品的摹仿》一文中,通过对拉奥孔群像和维吉尔的史诗对拉奥孔之死的不同处理的比较,认为希腊艺术的理想是“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

莱辛不同意这种观点,他认为诗和画都有自己的特点,画宜于以颜色和形状描绘物体的空间排列,诉诸视觉;诗宜于用语言描绘动作的时间持续, 诉诸听觉。画适于模仿物体美,诗适于描绘动态美。莱辛区分了诗与画的界

限,打破了古典主义的艺术趣味和创作方法,在当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莱辛在戏剧理论方面的主要著作是《汉堡剧评》,这是他在担任汉堡“民

族剧院”艺术顾问时撰写的一百零四篇评论的总集。

《汉堡剧评》不是系统的理论著作,但涉及的问题很广。莱辛重视戏剧的教育作用,认为剧院应当成为“道德的学校”。莱辛继承了亚理斯多德的模仿说,要求文学真实地摹仿“自然”,反映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莱辛反对机械地摹仿法国新古典主义,反对戏剧中的“三一律”,提倡“市民悲剧”。莱辛推崇莎士比亚,认为学习莎士比亚,有助于建立德国的民族戏剧。

莱辛的戏剧理论,体现了他的启蒙思想,为德国启蒙主义文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爱米丽雅·迦洛蒂》(1772)是莱辛最出色的悲剧,这是一部典型的“市民悲剧”。

故事发生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赫托勒公爵是封建小公国瓜斯塔拉的统治者,他看上了美丽的爱米丽雅,可是,爱米丽雅的父亲沃多雅多·迦洛蒂上校准备把女儿嫁给伯爵雅比雅尼。

为了把爱米丽雅·迦洛蒂搞到手,赫托勒公爵抛弃了情妇奥尔齐娜伯爵夫人,然后千方百计引诱爱米丽雅。公爵费尽心机,但爱米丽雅始终不让他的阴谋得逞。

公爵听说爱米丽雅即将同雅比雅尼伯爵举行婚礼,非常着急,于是召见侍从马礼诺礼商量对策。

马礼诺礼替公爵出了一主意,让雅比雅尼作为公爵的全权代表,出使国外,以便达到占有爱米丽雅的目的。但是雅比雅尼不归公爵直接管辖,所以拒绝了这一要求。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在公爵的默许下,马礼若礼买通一伙人,装成强盗, 在爱米丽雅和雅比雅尼前去举行婚礼的途中设下埋伏,等新婚夫妇的车辆经过时,他们一拥而上,开枪打死雅比雅尼伯爵。公爵的仆人假装闻声前来搭救,将爱米丽雅劫持到亲王的行宫。亲王在那里等候已久,见到爱米丽雅, 假惺惺地进行安慰,试图趁机取得爱米丽雅的好感。亲王以前的情妇奥尔齐娜伯爵夫人为了报复亲王,来到了宫中,沃多雅多上校也匆匆赶来,伯爵夫人把真相全盘托出,还送给他一把匕首,鼓动他报仇。

沃多雅多见到爱米丽雅,把真相告诉了女儿。亲王在马礼诺礼的怂恿下, 借口调查雅比雅尼被杀一案,准备将爱米丽雅隔离审查。爱米丽雅知道自己无法逃脱厄运,对父亲说,如果她落入亲王设下的圈套,她将抵挡不住诱惑而丧失自己的贞操,因此,她请求父亲赐她一死。沃尔雅多为了保全女儿的名誉,接受了她的请求,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女儿,“在暴风雨摧残一朵玫瑰花之前,先把它摘下了”。

《爱米丽雅·迦洛蒂》取材于古罗马的一个故事:维吉尼亚是一个平民姑娘,一次,她被当地的权贵克劳底乌斯强行劫持。维吉尔的父亲为了保全女儿的贞操,亲手将她杀死。维吉尼亚之死引起了一场人民起义,克劳底乌斯遭受了灭顶之灾。《爱米丽雅·迦洛蒂》以文艺复兴时期的意义利作为背景,真实地再现了十八世纪德国的社会现实,正如莱辛自己所说的那样,《爱米丽雅·迦洛蒂》“仅仅是穿着新衣服的古罗马历史”。

在这出戏中,作者对德国封建君主的荒淫暴虐进行了强烈的控诉。剧中描写的瓜斯塔拉宫廷其实是十八世纪德国封建宫廷的写照,赫托勒公爵无疑

是荒淫无耻的封建统治者的化身。赫托勒公爵倚仗权势,为所欲为,是一个十足的专制暴君的典型。爱米丽雅请求父亲刺死自己,这正是对封建暴君的无声的抗议。

剧中沃多雅多上校一家,虽然有贵族身份,但是没有地位,没有财产, 他们的思想行为表明,他们实际上属于市民阶级。作者通过沃多雅多上校一家的不幸遭遇,反映了德国市民阶级的命运。沃多雅多上校正直、刚强,鄙视宫廷的荒淫无耻,力图保持道德的纯洁。由于统治阶级的力量过于强大, 沃多雅多不敢与他们作正面斗争,最后杀死了自己的女儿,保护了她的贞操。爱米丽雅的悲惨结局,表明了新兴市民阶级在精神领域远比封建君主高尚, 暗示了市民阶级在道义上的胜利,同时又充分显示了当时德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作者试图通过悲剧的结局,唤起整个德国民族的觉醒,起来推翻产生这类悲剧的社会制度,因此,歌德称这个剧本为“激起对暴虐的专制统治的道德上反抗的决定性一步”。

在艺术上,这部悲剧结构严谨,人物性格鲜明,语言真切、自然,成为德国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