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的文学创作

卢梭的文学创作和他的学说密切相关。他的主要的文学作品有《新爱洛绮丝》(1761)、《爱弥儿》(1762)和《忏悔录》(1781—1788)。作为宜传启蒙思想的工具,这三部作品表现了强烈的反封建主义的精神。

《新爱洛绮丝》原名《尤丽,或新爱洛绮丝——阿尔卑斯山麓一个城中两居民所写的情书》,它是一部书信体小说。

圣·普乐是一个敏感、博学、俊美的平民知识分子,贵族小姐尤丽的母亲发现他才华出众,主动聘请他作尤丽的家庭教师。圣·普乐最初对教育聪明而又温柔的姑娘非常自信,没有想到会出现感情上的波澜。不久,他不由自主地陷入了恋爱的苦恼之中。平民的身份不允许他向贵族小姐求婚,他只能通过书信表达自己炽烈的爱情。由于身份的差异,圣·音乐极力克制自己的感情,请求离开男爵家,他并没有想到,尤丽也悄悄地爱着自已。后来, 他们终于冲破社会舆论和法律的束缚,真诚地相爱了。然而,他们纯真的爱情却得不到社会的承认。尤丽的父亲等级观念非常深,在他看来,圣·昏乐不过是一个出身低微的穷书生,既无门第又无财产。他从贵族偏见出发,竭力反对这桩门第悬殊的婚姻,要女儿嫁给自己的恩人和老友、年近五十的俄国贵族伏勒玛。

为了避免冲突,尤丽要求圣·普乐辞去家庭教师职务,离开男爵府邸, 避居麦耶尔山区。尤丽希望靠慈爱的母亲说服固执的父亲。男爵夫人虽然同情女儿,但不能使丈夫改变主意。

圣·普乐虽然离开了尤丽,他的心却仍然留在情人身边。他从避居地给尤丽写信,倾诉离别的忧愁和悲伤,尤丽读了圣·普乐的信,一恸几绝。尤丽的表妹布莱克写信将圣·普乐召回,并帮助他们幽会。朱丽在和圣·普乐相会时以身相许。他们的事情被女仆告发,男爵夫人既怕败坏家族名声,又怕女儿受罪,一病不起,不久辞世。尤丽深感内疚,痛不欲生。圣·普乐接受朋友爱德华爵士的建议,要求尤丽和他一起逃往英国。尤丽拒绝了他的要求,她认为爱情不应该违背道德,丧母之痛更使她不愿意再伤害父亲的心。男爵要求尤丽与伏勒玛成婚,尤丽誓死不从。她义正辞严地责备父亲不

应该把女儿当作商品和奴隶,用女儿偿还债务,拿女儿的生命去报答伏勒玛的恩情。男爵见威逼无效,便跪在尤丽的面前,老泪纵横,要求女儿以她的名誉、老父的信誉和家族的名誉为重,不要让他像母亲那样带着痛苦进入坟墓。尤丽心乱如麻,但仍然坚持除非圣·普乐同意,她决不嫁人。她希望圣·普乐会坚决反抗男爵的意志,坚持他们私定的婚约。

圣·普乐为了尤丽的幸福,向男爵作了让步。朱丽在周围的人们的劝说下,终于向父亲妥协了,答应同伏勒玛结婚。

婚后,尤丽向丈夫坦白了她和圣·普乐的关系,得到了他的谅解。伏勒玛还把尤丽同圣·普乐生的儿子视同己出。他们结婚六年后,伏勒玛主动把圣·普乐请回,担任他们儿子的家庭教师。尤丽与圣·普乐朝夕相处,他们表面上彬彬有礼,相安无事,实际上仍然相互爱恋,极力克制自己的感情。尤丽曾经劝圣·普乐与布莱克结婚,圣·乐坚决拒绝。

最后,尤丽为了搭救落水的儿子,染病死去。临终前,她给圣·普乐写了一封信:“现在我依然对你怀着爱情,过去的事,虽然坦白了,但不感到耻辱⋯⋯在地上把我们分开,但道德会在天国里让我们结合,我在愉快的期

待中死去。”

卢梭在这部小说中,叙述了十八世纪贵族小姐尤丽和平民知识分子圣·普乐的爱情故事,它的情节同十二世纪少女爱洛绮丝和他的教师、哲学家阿贝拉尔的爱情悲剧十分相似,因此取名为《新爱洛绮丝》。在小说中,作者通过主人公及其亲友相互之间的通信,提出了自己对爱情、婚姻、家庭以及社会、政治等一系列问题的看法,体现了卢梭的启蒙思想,因此,《新爱洛绮丝》一书被称作卢梭主义的百科全书。

小说通过尤丽和圣·普乐这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抨击了封建婚姻摧残感情、扼杀人性的罪恶,表达了个性解放、感情自由的思想,对造成这一悲剧的封建等级制度提出了严厉的控诉。

在卢梭笔下,圣·普乐是一位品学兼优、才貌双全的知识分子,他在各方面都比周围的人优秀得多。在卢梭看来,圣·普乐完全应当得到尤丽的爱情。然而,尽管他们两人真诚相爱,却得不到完美的结合。小说通过圣·普乐和尤丽的爱情的悲惨结局,表现了“自然道德”和“社会道德”之间尖锐的冲突。卢梭认为,人的感情是自然赋予的,依照自然法则而产生的优美的感情,是合乎自然道德的。但是,在阶级社会里,它不合乎由阶级偏见所形成的社会道德,因而造成爱情悲剧。卢梭认为,贵族小姐尤丽和平民出身的家庭教师圣·普乐之间的爱情,本身就具有“美德的品格”,完全符合自然道德,他们的结合是合情合理的。然而,阶级地位的悬殊,封建社会的虚伪道德,剥夺了他们爱的权利,造成了悲剧性的结局。尤丽屈从父命同伏勒玛结了婚,并且做了孩子的母亲,她由于不能忘怀昔日对圣·普乐的爱情,只得求助于上帝,笃信宗教。后来,伏勒玛聘请圣·普乐担任儿子的家庭教师, 尤丽和圣·普乐朝夕相处,彼此压抑内心的感情,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卢梭通过纯洁的爱情同“家庭义务”的冲突,表现了“自然道德”和“社会道德”的深刻矛盾。

卢梭指出,封建等级制度是尤丽和圣·普乐的恋爱悲剧的根源。尤丽的父亲出于等级的偏见,反对女儿嫁给平民出身的圣·普乐,而强迫她嫁给他的贵族朋友。青年男女纯洁而真挚的爱情得不到社会的承认,因为社会只承认“高贵的血统”和贵族的头衔。在小说中,作者通过人物之口,彻底否定了贵族阶级:“贵族,在这个国家里,只不过是有害而无用的特权,你们如此夸耀的贵族头衔又有什么可令人尊敬的?你们贵族阶级对祖国的光荣、人类的幸福有什么贡献!你们是法律和自由的死敌,凡是在贵族阶级显赫得不可一世的国家,除了专制的暴力和对人民的压迫以外,还有什么?”卢梭认为,真诚的爱情的结合是一切结合中最纯洁的,卢梭从维护人权主义的原则出发,控诉了封建等级制度戕害个性解放、感情自由的罪恶。当尤丽迫于父亲的压力,被迫接受不幸的婚姻时,她发出了这样的呼喊:“我的父亲把我出卖了,他把自己的女儿当作商品和奴隶,野蛮的父亲,丧失人性的父亲啊!”由于小说具有鲜明的反封建精神,反映了第三等级的觉醒以及法国人民

在大革命前夕要求摆脱封建制度的束缚,争取个性解放的强烈愿望,它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共鸣,小说一问世就轰动一时。

卢梭在这部作品中,以极大的热情,着力描写人的感情,整个作品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和抒情风格。《新爱洛绮丝》的感情描写深沉而细腻,其中, 有男女主人公初恋时的热烈和缠绵,有两人天各一方时不尽的思念和忧伤, 有尤丽结婚后两个终日相处内心的痛苦。小说把一对年轻恋人的感情写得凄

惋动人,具有一种震憾人心的力量。小说采用了书信体的形式,第一人称的手法,便于抒写人物的内心世界,让人物尽情倾吐内心复杂的情感,整个作既充满了反封建的激情,又具有一种感伤主义的情调,犹如一首美丽的抒情诗。

在这部小说中,作者通过圣·普乐在巴黎的见闻,批判了贵族上流社会的种种风俗习惯,赞美了华莱山区人民纯朴的思想感情和道德风俗,通过两者的对比,表明了卢梭否定贵族文明、号召“返回自然”的一贯主张,使小说对现实的批判远远超出了爱情问题的层面,有着更加广泛的社会内容。

在这部作品中,作者描绘了一幅绚丽多姿的大自然的画卷。作者把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人物心理的刻画紧密结合起来,以绮丽的自然风光烘托人物的感情。整个作品情景交融,充满了诗情画意。

小说的局限在于作者在歌颂男女主人公反封建精神的同时,又表现了他们对封建道德妥协的一面。圣·普乐反对封建道德和等级观念,把自由恋爱视为一种基本人权,但缺乏行动的勇气,当他们的真挚的爱情遇到了男爵的粗暴干涉时,便决定“放弃对尤丽的一切希望”,然后抽身远游。尤丽由于受宗教的影响,意志薄弱,她屈从外界的压力,对封建道德作出让步,最后成为封建社会的牺牲品。由于男女主人公对封建道德的反抗并不彻底,使作品的批判力量受到了严重削弱。

《爱弥儿》是一部讨论教育问题的哲理小说,全书共五卷,前四卷叙述爱弥儿在婴儿、幼年、少年和青年四个时期的成长经过和“我对他所进行的教育”;第五卷叙述对爱弥儿未来的妻子苏菲亚的教育。

作者在总论里说,无论何物,出于自然的创造都是好的,一经人手,就弄坏了,虽然如此,如果没有一种教育,事情将愈加不好。植物由于栽培而成长,人由于教育而完成。现在设想一个名叫“爱弥儿”的人,作为我的学生。

婴儿期进行体育的教育。婴儿期是一生的第一期,在这之前,和诞生前没有多大差别,他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在这之后,各方面同时发达了, 懂得了语言、饮食和行走。人的教育,即始于其诞生的一刻。但教育的目的, 也只有“顺乎自然”而已。

从两岁到十二岁是感官的教育。过于严酷和过于宽大,都是教育必须避免的。在任何事情上,身教应多于口训。责罚不可加于儿童,只有让他明白他的恶行的自然结果。不要仅仅因为他们撒谎而处罚他们,而要使他们明白, 如果撒谎,则谎言的种种不良后果,都要落到他们的头上。孩子的性情暴烈, 碰到什么就搞坏什么,你不要生气,只须把他能够搞坏的东西都放在他拿不到的地方,让他感觉不便。他打破窗子,你就让他昼夜都受风吹,或者让他在一间没有窗子的黑屋里呆上几个小时。我不强迫儿童讲诚实,以免他恐惧压迫反而隐匿,不使爱弥儿只依赖别人的意志和判断。对于儿童,凡事不能强迫,让他在学习中感到快乐和兴味。

从十二岁到十五岁是智的教育的时期。我主张的教授法,不是要使儿童知道许多事物,而是要使他的知识没有差错。我为儿童打通通向求知的道路。

从十五岁到二十岁是道德、宗教教育的时期。自爱常常合于自然的秩序。儿童最初的感情,就是自爱,其次才是根据自爱而爱身边的人。扩大自爱而爱他人,这就变为道德。道德是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的。要想使爱弥儿成为真理的仰慕者,真理的获得者,那么,就应当使他放弃自己的全部私利。至

于用哪一种宗教去教导他,这事我决不引导他,他必须有自己以为正当的信奉,即自然的宗教。基督徒企图把自然的宗教同无神论混为一谈,其实两者的观点截然相反,真正的宗教的义务,不受人类制度的影响。不管你在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教派,都应当爱上帝胜于爱一切,爱邻人如同爱自己。任何宗教都不能免除道德的天职,在这些天职中,最重要的是内心的崇拜,没有信念,就没有真正的美德。

最后一卷叙述对菲亚的教育。凡人独居,是不适宜的,爱弥儿现在是一个男子,我们答应给他介绍一个女伴。由于男女在心理上有显著差异,男子主动而强劲,女被动而柔弱,如果要好好地教导女子,还需要常常听取自然的启示。男女的特性都是自然规定的,因此必须尊重自然。女人像一个女人, 是好的,如果像一个男人,就不好了。

卢梭的教育思想的出发点是“返回自然”。在《爱弥儿》第一卷的开头, 作者指出:“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手里,就变坏了。”卢梭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腐朽的社会文明使人堕落了。在卢梭看来,封建社会和封建文化教育是损害人的自然本性的罪恶渊薮。尽管这样,卢梭仍然重视教育。他认为,如果没有教育,封建制度及其文明将扼杀儿童的善良本性。卢梭认为,教育者的任务在于促进人的美好天性的发展,因此,他主张按照“自然法则”对儿童进行教育,让他们摆脱教会和封建阶级的影响, 身心得到自然而健康的发展。

卢梭主张用自然社会对抗封建社会,根据这一观点,卢梭认为劳动人民和他们的子女,远离文明社会,接近自然状态,因此没有必要对他们进行教育。而富人不但自己不参加劳动,反而占有他人的劳动成果,他们的阶级偏见已经远远背离了自然状态,因此,应当对他们进行重新教育,同时正确教育他们的子女,这样才能根治社会的弊病。基于这种想法,卢梭有意识地虚构了一个贵族子弟,作为教育的对象。

卢梭主张对爱弥儿进行“顺乎自然”的自由教育,解放学生的个性,使它得到全面发展。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卢梭为爱弥儿安排了一个远离城市、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的自然环境。根据学生身心成长的自然进程,分阶段进行有关体育、感官、智育、德育、宗教和爱情等方面的教育。从童年开始, 卢梭让爱弥儿在大自然中光头赤脚,尽情地奔跑、跳跃。通过接触农民,接触实践,使爱弥儿获得对生活的认识。卢梭不反对宗教信仰,但他主张让爱弥儿信仰自然神教而不是天主教。经过这样的教育,爱弥儿被培养成一个体魄健全、热爱劳动、朴实自然、独立思考的自由人,这是卢梭理想中的新人。

卢梭的教育思想,是对当时的封建教育和宗教偏见的彻底否定,体现了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教育思想。卢梭关于把学校从教会的管辖下解放出来、贵族环境最违反自然、贵族子弟最需要教育、把学生培养成自然神论者和普通劳动者等一系列思想,是同贵族教育和贵族偏见针锋相对的。由于《爱弥儿》一书具有明显的反对封建专制和宗教偏见的倾向,它的问世,极大地鼓舞了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斗争,同时也引起了反动势力的恐惧。《爱弥儿》出版后,专制政府立即下令焚烧此书,作者本人也因此遭受了残酷的迫害。

卢梭教育思想的核心,是资产阶级人性论和个人主义。他关于教育和改造贵族的计划,只是一个天真的幻想。卢梭关于女子教育的思想,仍然没有摆脱封建偏见,表现出“男性中心主义”的倾向。

《爱弥儿》出版以后,卢梭遭到了封建政建政府和教会的迫害,精神上受到了很大的刺激。在流亡的岁月里,他感到有必要为自己辩护,于是着手写作《忏悔录》。

《忏悔录》是一部自传小说,它是一个民平知识分子对封建专制制度的大胆挑战,是维护人权和尊严的宣言书。在这部作品中,卢梭自认为他比那些迫害他的人,要纯洁高尚得多。他说:“万能的上帝啊,我的内心完全暴露出来了,和你亲自看到的完全一样,请你把那无数众生叫到我跟前来!让他们听听我的忏悔,让他们为我的种种堕落而叹息,让他们为我的种种罪恶而羞愧。然后,让他们每一个人在您的宝座前面,同样真诚地披露自己的心灵,看看有谁敢于对您说:‘我比这个人好?’”

卢梭从人性论出发,认为人性本善,但是罪恶的社会环境却使人变坏。卢梭讲述了自己的“善良本性”:家庭环境充满柔情,古代历史人物给了他崇高的思想,“若能继续下去,当然会决定我一生的性格”。然而,由于社会环境的污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不平等,使他受到了腐蚀:他撒过谎,偷过东西,诬陷过好人,调戏过妇女。卢梭通过一生的坎坷遭遇,无情地控诉了专制社会对人的腐蚀和迫害。都灵宗教收容所的黑暗,里昂城外税吏的残忍,巴黎上流社会的腐化⋯⋯卢梭将批判的矛头指向了整个封建统治阶级, 对广大的被侮辱被损害者,则倾注了深切的同情。这部自传名为“忏悔”, 实则对社会的“控诉”。

在这部自传中,卢梭对自我进行了热烈的颂扬。卢梭把自己作为“人” 的一个标本加以剖析,描绘了自己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卢梭大力倡导个性自由和个性解放,这部自传成为了一部活生生的个性解放的宣言书。卢梭的个人主义在当时有它积极的一面。在封建专制制度下,第三等级一直被践踏, 受屈辱。卢梭肯定人的价值,主张个性解放,表现了一个平民知识分子对封建社会的强烈抗议。同时,应该看到,卢梭虽然热衷于描绘自我个性,但这种个性毕竟是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个性,这是他常常忽视的;卢梭提倡个性自由,却又常常把它加以绝对化。

卢梭在这部自中,表现出了惊人的坦率。卢梭曾经这样说:“我以同样的坦率讲述我的美德与罪过,我没有掩饰半点坏处,也没有添加丝毫德行⋯⋯ 我完全按本来面目把自己表现出来,或可鄙、可恶,或善良、慷慨、高尚, 都一一按当时的真实情况来讲述。”卢梭以一种前所未有的细腻入微的心理分析和自我剖析,赤裸裸地写出了他自己的思想感情。卢梭大胆地叙述自己的缺点和过错,他撒过谎,偷过东西,诬陷过好人,调戏过妇女。卢梭的真诚和坦率达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从而使这部自传成为文学史上的奇书。

卢梭的作品致力于表现个性解放的精神。卢梭强调个人在社会中的作用,热情地赞扬自我;卢梭肯定感情在文学中的地位,注重对感情的描写, 整个作品充满一种激情的力量;卢梭热爱大自然,他的作品中有不少情景交融的篇章。以上三个方面,构成了卢梭文学作品的特点,它们对十九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