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坎战役向纵深反攻

1944年车桥大捷,虽然震慑了敌人,但是车桥、泾口地区距离苏中四分区的日伪“清乡”区尚有一百多公里,没有形成对这一“清乡”区的直接打击。在“清乡”区内,仅有南通警卫团和东南警卫团的少数部队,以及区队和民兵在坚持游击战,没有力量予敌歼灭性的打击。

在这种情况下,粟裕考虑,在日伪军“清乡”区发起一场攻势作战,将反攻作战引向“清乡”区,引向纵深,以彻底打破日伪军的“清乡”阴谋。

车桥战役后,粟裕认为日伪军兵力不足,不大可能调兵来苏中,只能依靠现有力量集中使用,这样就便于我军在日伪“清乡”区内坚持的小部队配合下,主力部队再发动一次攻势作战。

1944年5月10日,粟裕致电军部:“我小部队及地方政府,还可在‘清乡’区内活动。我为打击‘扩展清乡’之敌,进行一次攻势作战。是否可行,请即电告。”

军部复电称“目前敌人似有大举扫荡之征候,若组织四分区攻势作战,在时机上说尚非适宜”。

5月27日,粟裕再次致电军部,再次重申:“对敌人‘扩展清乡’,我们正计划予敌伪扩展计划以打击”。

同日,粟裕在报告主力参加反“清乡”情况的电报中,指出:为了反“清乡”,“计共由主力抽出两千余人,转化为区游击队及民兵骨干”。

粟裕强调,主力部队去年大半年中战斗百余次,使日伪军增兵四分区“清乡”区内的计划被迫停止。过去的反“清乡”报告只强调民兵活动,而未提及主力,这是弱点。

粟裕又指出:“最近我以精干部队挺入‘清乡’区内,曾攻下童家甸及竖河镇,但不久敌各路援兵赶到,致不能久战,该挺进队又被迫撤回。今后此种办法当继续采用,并逐渐增加‘清乡’区内之力量”。

军部复电:“我们认为主力部队适当配合民兵打击敌人,是必要的。如我有胜利把握,即可进行之,反之即应避免战斗”。

军部出于安全考虑,认为不应过分刺激日伪军,而引起大规模的报复。但是粟裕认为,敌人的情况同1942年不同了,士气低落,这样的仗可以打,也应该打!

5月29日,粟裕在致电军部的电报中,报告了当前敌情动态以及对形势的估计后,指出:我军“虽未能完全断定敌‘扩展清乡’何时到来,但其‘清乡’之企图与积极部署已大致明了。我为更有利坚持苏中斗争与巩固苏中根据地,必须予敌‘扩展清乡’计划以惨重打击,以教训敌伪,使其再不敢轻易尝试其所谓‘扩展清乡’,以至于打破其‘扩清’计划。”

在报告中,粟裕还对攻势作战进行了部署:“四分区应组织两个精干支队(每支队以两个连至一个连的兵力),即分别挺入通中、通西及海启地区,采取奔袭战术,以摧毁敌之薄弱据点,与歼灭其援队。”

报告中还提出:“四分区特务团除派出之挺进支队集中使用于掘港、马塘、岔河之线,并相机进入该线以南地区,此项任务希陶(陶勇,新四军第1师第3旅旅长兼第四军分区司令员)预为布置。”

另外,粟裕还对二、三分区以及四分区在“清乡”区内坚持斗争的部队进行了部署。

从地图上看,掘港、马塘、岔河之线以南正是日伪军的“清乡”区,南坎正是“清乡”区的门户。从军事的部署上来看,这份电报中战锋直指日伪“清乡”区的边缘南坎,简直就是南坎战役的预备命令。

6月2日,军部复电,表示原则同意,但在执行时应注意“以免不很必要的损失”。

粟裕一见军部松口,接到复电次日,再次致电,明确指出:“为先发制敌以打破或迟滞敌人‘扩展清乡’计划,拟于最近以二、四分区力量,组织一次较大的战役,集中攻击四分区封锁线上之敌,以打开缺口便于今后派大部队深入‘清乡’区内,并拟令1、7两团前往参战”。

6月5日,军部复电称基本上同意。当天,粟裕部署南坎战役,决定以第七团攻击南坎,得手后,可乘胜再打下八总据点,以打开封锁线上的缺口,达成今后主力进入“清乡”区的方便之门。四分区特务团及特务营共4个营,则担任歼灭掘港援敌之任务。

同时,粟裕还对其他主力部队、地方武装、区队和民兵下达了相应的作战任务。部署任务后,粟裕7日赴军部。前线由新四军第一师副师长叶飞统一指挥。

南坎镇位于掘港以东,是日伪军“清乡”区边缘的一个重要据点,驻有日军1个小队和伪军1个连,连同伪警察,共有300余人。地理位置稍显突出,但四周有数个据点相呼应。

6月22日,担负主攻的七团告别车桥大捷后的整训地东台唐家洋,以日行60公里的速度行进。

团长兼政委彭德清和副团长张云龙预计到开进途中随时可能遇到出来“扫荡”的日、伪军,早做好了随时投入战斗的充分准备,并且制订了战备计划,以便在行军途中立刻转入战斗。

根据部署,部队白天开进时不是走一路纵队,而是分成左右两个梯队,一旦遇敌,便可迅速展开兵力,乃至夹击歼灭敌人。

23日上午10时,第七团进入如皋以东地区,在耙齿凌遭遇从栟茶据点出动“扫荡”的日伪军500余人。

第七团不愧为红军团队,迅速展开,勇猛杀敌。经3小时激战,毙伤日军中队长加藤大尉以下百余人,伪军百余人,俘日军小队长以下14人、伪军200余人。

遭遇战刚结束,第七团又不顾疲劳,直奔南坎。此时,粟裕已经调整了部署,改由特务第四团攻坚,第七团担任掘港方向打援。

26日夜,攻击南坎的战斗发起,进展十分顺利。特四团首先攻克4座伪军碉堡,然后集中火力攻击核心据点的日军,最后以火攻解决战斗。

由掘港向南坎增援的日伪军被第七团歼灭,攻坚打援,全歼日军中队长以下22人,俘2人,伪军100余人。各部队密切配合,乘胜连克八总店、鲍家坝、六甲和北新桥等日伪据点,给了坚持在“清乡”区内斗争的军民极大鼓舞。攻克南坎,我军打开了“清乡”区封锁线一个缺口,主力进入“清乡”区内作战。四分区司令员陶勇还向各级武装发出“缴96式机枪”的竞赛,不到半年,缴获日伪军13挺96式机枪。

在四地委和军分区统一部署下,“清乡”区内又发起对日伪据点的夏、秋季攻势,6、7月间,南通、海门、如皋地方武装、民兵和群众5万余人,发起为时20余天的大破袭战,攻占八总店、鲍家坝、北新桥等日伪据点。

9月,再次组织大规模攻势,历时45天。仅地方武装就作战达192次,区队和民兵作战131次,攻克据点30个,逼退11个,敌军撤走据点20个,一共收复日伪据点61个。

南坎战役是粟裕组织指挥的苏中对日局部反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南坎作战为代表,在南线“清乡”区边缘及“清乡”区内发动的一系列反据点攻势作战的总称。

这次战役历时五个多月,共歼灭日、伪军3000人以上,其中包括日军中队长以下近800人,拔除和逼走日、伪据点七八十处。

车桥战役和南坎战役的胜利,标志着苏中抗日根据地对日军的局部反攻时机已经成熟。

按照粟裕的部署,苏中全区开展打破日伪“扩展清乡”“强化屯垦”的作战行动。日伪军于1944年初设立的伪“苏北屯垦总署”被迫于11月1日宣布取消,日伪的“扩展清乡”“强化屯垦”彻底破产。

反“清乡”的胜利,基本收复日伪军“清乡”以来被占领的地方,而且使原有的根据地有所扩大。如果说车桥战役拉开了苏中对日伪军局部反攻的序幕,那么,南坎战役就是将这一反攻作战引向纵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