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幽默文豪
1 勇于开拓乐于助人
0
进入 19 世纪 80 年代后,马克·吐温已经成为举世闻名的幽默作家, 他的作品不仅在美国,而且在英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等英语国家受到普遍欢迎,在法国、德国、俄罗斯等国家也有人开始翻译他的小说。自从登上文坛以来,马克·吐温 12 年间出版了 6 部书,在美国总共销售了
30 多万册,他从中获取的稿酬和版权收入相当可观。
马克·吐温向来不善于跟金钱打交道,他从小就过着贫寒的生活, 年轻时经常失业,有时身上空无一文,他深切地体验到无钱的困苦,但他从来不是拜金主义者,他始终对守财奴之类的市侩们深恶痛绝。现在, 源源不断的稿酬、版权和演讲等收入的一大堆账目,就使他感到头昏眼花,十分厌烦。
这些年来,马克·吐温尽管挣了许多钱,但是他一家人居住在全国屈指可数的哈特福德富人区,维持相当优裕的生活确非易事。马克·吐温和妻子奥莉维亚有时核算家庭开支,发现他们已经大大地超过了当年兰顿一家的开销。
1880 年 7 月 26 日,奥莉维亚生下了第四个孩子吉恩,除了第一个男孩兰顿夭折外,其余的三个都是女孩。以后奥莉维亚再没有生育,马克·吐温夫妇和三个女儿过着传统的美国家庭生活。
马克·吐温懂得,在自由竞争十分激烈的美国社会,一般人们都不能一劳永逸坐享其成,即使是百万富翁也可能有倾家荡产的一天,更何况靠稿费过日子的作家呢。美国天才的浪漫主义诗人华尔脱·惠特曼, 晚年时生活贫困,患了半身不遂症,他只得请求社会慈善机构救济,当时马克·吐温就慷慨解囊给予捐款资助。哈特福德的邻居著名作家斯陀夫人,年迈体衰,又患有精神病,她的手头非常拮据,连基本生活都难以维持。
出了名,有了钱,马克·吐温却增添了忧患意识,要想使全家人今后的生活一直有保障,他要想方设法把自己辛勤劳动挣来的钱投资到一些企业中去,在美国社会不知从何时起就存在着这样的看法,只是完全靠节吃俭用而积攒钱但不知道投资挣更多的钱,这是最无能的表现。
这些年马克·吐温比过去更经常地投资各项发明事业。他出钱制造新型锅炉,弟弟亨利当年死于轮船上劣质锅炉爆炸的惨祸,他总是记忆犹新,一生难忘。他购买过钟表厂的股票,还被推举为一家公司的董事会成员,但是,几乎这些事业都是半途而废,给马克·吐温带来的只是失望。他有次在给母亲的信中写道:“生活已经成为我的极为沉重的累赘。我总是提心吊胆地打发掉大好时光,这多半是由于过分操心和烦躁而引起的。”
特别是马克·吐温 1880 年投资研制排字机器,使他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损失不少。这是一家机械厂一个名叫佩吉的技师发明的自动排字机器,当时就声称很快就能试制成功,可以大批量投入生产,只是资金缺乏。马克·吐温 12 岁就当印刷厂的排字工学徒,后来跟活字排字架打了十多年的交道,深深懂得排字的辛苦,他多年以来就希望能发明自动
排字机器减轻印刷工人的繁重的体力劳动,于是,马克·吐温不假思索地一次就投资 2 000 元,后来马克·吐温在 10 年的时间里为研制排字
机器花费 15 万元,仍然不见它投入市场,上了佩吉这人的大当。应该看到,马克·吐温对他投资的一些发明事业很感兴趣,这不只是想以此发财致富,而且是出自这位作家对科学技术事业的鼓励和支持。不过,当时美国社会上一股“发明热”正在兴起,泥沙俱下,鱼目混珠,有时真假难辨。
投资发明事业屡经挫折,马克·吐温决定筹集资金开办出版公司, 这是跟他的文学创作密切相关的经营活动。
马克·吐温已经出版的 6 部书,都是当时美国最畅销的书籍,但按照他跟美国出版公司签订的合同,公司享有由它出版的著作的版权和巨额的利润,马克·吐温作为享有世界声誉的大作家,却只不过从中获取10%的酬金,这是当时没有什么知名度的一般作者都可得到的最低稿酬标准。如果马克·吐温投资开办出版公司出版发行他自己的作品的话, 那么他可以挣更多的钱。就以已经出版的 6 部书估算,他每年只从美国
出版公司提取 3000 元的版税,若是由他自己开办的出版公司经营,则这
- 部书每年至少可获得 2 万 5 千元的版权收入。
马克·吐温需要物色一个诚实可靠、工作勤奋的人协助理财经商, 这样可以使他摆脱令人厌烦的财务管理和商业事务等,不至于分散他宝贵的时间和精力,从而能够在目前安定舒适的环境里专心致志地从事文学创作,同时有人专门掌管他投资开办的出版公司,他就会如鱼得水, 在图书市场的海洋里畅游,干出一番更大的事业。
于是,马克·吐温想到了姐姐帕梅拉的女婿,这是一位 30 岁的土木工程师,名叫查尔斯·韦伯斯特。马克·吐温跟他接触过几次,觉得这个年轻人作风正派,朝气蓬勃,当时他居住在纽约附近的弗里多尼亚, 离哈特福德不远,又是他的外甥女婿,足可以放心。
最初马克·吐温开设了一家插图制版公司,主要是承担书籍的插图绘制印刷业务,他把公司交给韦伯斯特全盘掌管。但两年后这家公司由于亏损严重,不得不自行破产倒闭,看来,韦伯斯特虽然热情肯干,但对商业和出版毫无经验,还得在不断的实践中探索。
失败了不气馁,重整旗鼓再干,这是西部边疆的拓荒者和淘金者们的勇于跟大自然拼搏的精神,马克·吐温不仅在作品里尽情地讴歌美国西部移民们艰苦创业的传统,而且他在自己的一生中始终贯穿着这种锲而不舍、坚韧不拔的作风。
马克·吐温继续筹集资金,开办一家新的出版公司,仍然由查尔斯·韦伯斯特负责经营业务。
1885 年 2 月,马克·吐温终于在他开办的出版公司出版了自己的书, 这就是他写了多年的著名小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它成为查尔斯·韦伯斯特出版公司印出的第一部书。为马克·吐温投资开创的出版事业取得了首次重大成功。《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初版发行 3 万册, 两个月内又多次重印,销售册数远远地超过从前由美国出版公司经营的马克·吐温的其他 6 部书。《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成为他的最赚钱的一部小说,也是马克·吐温创作最成功、最有影响的作品。
1885 年是韦伯斯特公司飞黄腾达的一年,它出版的第二部书是美国
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格兰特将军的《回忆录》,发行 61 万册,创当时美国出版界的最高纪录。
格兰特将军在南北战争期间担任北方联邦政府军的总司令,立下赫赫战功,内战结束后他又连任两届美国总统,1877 年离开白宫后,他把自己多年来的相当有限的积蓄投资华尔街的一家商行。1884 年 5 月,由于合伙人从中捣鬼,导致商行破产关闭,对美国人民作出巨大贡献的格兰特将军晚年时成了身无分文的穷光蛋,当时他又患了喉癌,身心交瘁, 危在旦夕。
80 年代的头 3 年里,马克·吐温经常拜访格兰特将军,劝说他撰写回忆录,但这位军事家和政治家一生谦逊谨慎,不愿使自己在美国人民面前“处于一个作者的地位而受人评论”,因此一直拒绝了马克·吐温的建议。
如今格兰特将军穷愁潦倒,欠债累累。他对马克·吐温悲戚地说, 他有生以来第一次开了空头支票去付家庭日常生活开支的账,结果这些支票全部退回,使他丧失了体面。看来,他确实只有选择马克·吐温提出的这条出路了,他终于答应撰写回忆录,以此获取稿费养活他的一家。
当时美国的世纪出版公司打听到这一重大信息后,立刻与格兰特将军商谈,愿意承担《回忆录》的出版发行,估计可以销售 2 万 5 千册, 付给作者 10%的最低标准酬金。马克·吐温知道后,感到非常气愤,他马上告诉格兰特将军,他开办的韦伯斯特出版公司,可以付给格兰特比世纪出版公司高出 3 倍的稿酬,同时出版发行这部书的全部利润的 70
%归作者。显然,马克·吐温不是为了谋取私利,而是出自对这位军事家、政治家的尊敬和同情,为了使美国人民看到这批极其珍贵的历史资料。作为南北战争前后几十年这段重大变革时期的历史见证人,格兰特将军的《回忆录》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马克·吐温提出的出版发行该书的优惠条件,在当时的美国出版界是史无前例的,曾经引起了一番轰动。
马克·吐温远见卓识,在承担格兰特将军的《回忆录》的出版发行过程中表现出惊人的胆略和魄力。在马克·吐温的关心鼓励和支持下, 格兰特将军以每次口述 10000 字的速度,终于在他逝世前 4 天,1885 年
- 月 23 日完成了他两卷《回忆录》。这位永远值得美国人民纪念的将军
终年 63 岁。
还是在《回忆录》尚未完稿之前,马克·吐温就雇用了 10000 名推销员,在全国各地广泛征求订户,在各种报刊上发表宣传这部书的文章, 形成了美国人民议论纷纷的出版界的热点。马克·吐温和查尔斯·韦伯斯特组织 20 部印刷机同时开动,7 家装订所日夜加班,使格兰特将军的
《回忆录》以最快的速度与最好的印刷装订质量,送到翘首以盼的几十万订户的手中。
格兰特将军的《回忆录》出版后,他的遗孀从这部书获得了美国历史上最大的一张版权和稿酬收入的支票,一次性支付 20 万元。她从丈夫
的《回忆录》中得到的全部收入总数高达 42 万元,这可以说是临终时身无分文的格兰特将军,去世后留下的一笔非常惊人的遗产。
韦伯斯特公司由于出版格兰特的《回忆录》获得利润18 万元,马克·吐温作为该公司的主要股东分得 4 万元,可是,当时美国各地的报纸却大
肆渲染,把马克·吐温描绘成一位百万富翁。
格兰特将军去世后,当《回忆录》还没有出版时,马克·吐温提出倡议,发动全民性的公开募捐活动,筹集资金在纽约修建了格兰特墓, 使这位“非常伟大、品德非凡的人物”,美国人民敬仰的南北战争的英雄永远安息在那里。
马克·吐温总是热心于公益事业,经常助人为乐,他跟当时千千万万的美国人一样,具有发财致富的愿望,他并不隐瞒自己的观点,但他挣钱的目的决不是为了个人过着豪华奢侈的物质生活,他更多的是追求精神文明和完美的人格。
现在马克·吐温的文学创作和出版事业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个人经济比较宽裕,他经常慷慨地资助社会上的有志成才的人,许多生活贫寒的学生、演员、音乐家、画家、作家和普通的手工艺者,都收到过他的捐款和资助。
马克·吐温为一名黑人学生约翰逊承担全部学费,使他在耶鲁大学完成学业,成为一名能干的黑人律师。哈特福德一名技工爱好雕刻,马克·吐温出钱资助他去法国巴黎深造。美国盲哑聋作家海伦·凯勒经常得到马克·吐温的救济。
2 创作《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从 1876 年他在乡村别墅
避暑时酝酿、构思和开始动笔算起,直到 1885 年他开办的韦伯斯特公司
正式出版这部书,前后经过近 9 年的时间,这部小说是马克·吐温断断续续完成的,也是他创作准备最充足的一部作品。
1882 年《王子与贫儿》的问世,标志着马克·吐温文学创作进入一个重要阶段。这部作品具有真正的艺术价值,它的创作经验对作家完成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很有帮助。
据有关资料记载,1880 年前不久,马克·吐温开始写关于汤姆和哈克的剧本,但很快就放弃了这一写作计划。过了两三年后,他又开始创作这个剧本,剧情仍然围绕汤姆和哈克这两个孩子而展开,看来,尽管剧本没有写成,但其中的某些内容对《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可能有用。
80 年代初,马克·吐温曾经动手创作一部长篇小说,描写密西西比河畔的村镇上的生活,主要讽刺一些居民的道德败坏的习气,但也始终没有写完,其中的某些情节后来移植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一书里。
这段时期,马克·吐温去了一趟离别多年的故乡。他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乘坐轮船在密西西比河上航行。大河两岸的树林、田野、村镇和群山,远远望去,全都融化在令人赏心说目的翠绿色之中,故乡的大地总是那么静谧。
久违了,多么熟悉的领航室!恰巧这正是 25 年前毕克斯比担任领航员的那艘轮船,几位老水手认出了这位当年的学徒,马克·吐温不愿在他们面前显示他的作家身份,水手们对他非常热情,邀请他到领航室重操旧业,盛情难却,马克·吐温站在舵盘前试着操作了一阵,20 多年前的那些情景又浮现在他眼前,他多么怀念自己可敬的师傅毕克斯比和那些亲密无间的同伴们。在途中,他还看见一艘命名为“马克·吐温”的小火轮在密西西比河上缓缓地行驶着。不知怎的,这忽然使成了举世闻名的大作家的马克·吐温有些伤感,往事如同过眼烟云,一去不复返了。
回到了经常思念的汉尼巴尔镇,马克·吐温会见了童年时代的朋友, 他们都已经是四五十岁的人了,久别重逢,感叹唏嘘,马克·吐温这样写道:“每天早晨醒来时,就觉得自己好像是小孩子似的,而到夜晚睡觉时却仿佛成了白发苍苍的老翁。”寥寥数语,表达了他在故乡置身于童年时代的伙伴们当中的复杂心情。
这次故乡之行,引起马克·吐温的许多思索。他回到哈特福德的住所里后,抓紧写完了《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一书,同时,继续创作描写童年时代的密西西比河畔的西部小镇上的生活的小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愿望日益强烈,故乡之行,就好像给马克·吐温文学创作的“贮水池”里灌满了水似的,使他增添了不少灵感。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主要描写哈克和他的朋友,逃跑的黑奴驾着木筏,沿着密西西比河逆流而上的作品,它是美国文学史上一部风格新颖的冒险故事,在这部长篇小说里,马克·吐温的现实主义和艺术技巧更加成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马克·吐温曾经说过,只有在至少是积累四分之一世纪的生活经验后,美国的作家们才有可能创作出真正有价值的作品。
《汤姆·索亚历险记》问世时,马克·吐温已经 40 岁,而完成《哈
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时,他年近 50 岁。众所公认,《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阅历丰富的幽默文豪马克·吐温的不朽名著。
1885 年美国著名作家乔埃尔·哈里斯在给马克·吐温的信中写道: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对整个美国文学作出了至今为止的最有独创性的重大贡献。”
当代美国伟大作家,诺贝尔文学奖金获得者海明威热情洋溢地写道:“整个当代美国文学的源泉之一,就是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这是我们的文学瑰宝,从那以后还没有创作出一部作品能够跟它媲美。”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一书在全世界赢得了巨大声誉,在许多国家广泛流传。著名德国作家弗希特万格指出,这部长篇小说不能只是当作儿童读物看待,“这本书充满作者对祖国的深沉的爱,忧国忧民。德国的广大读者强烈地感受到幽默作家马克·吐温的愤世嫉俗之情,认为这部作品写得十分深刻,在世界上具有极其广泛的影响”。
3 可爱的哈克和吉姆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为什么具有如此巨大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社会影响呢?
这部长篇小说的开头好像是《汤姆·索亚历险记》的续篇。心地善良、悲天悯人的道格拉斯寡妇过于讲究规矩,并要哈克读书识字,这真叫哈克受不了,他感到在她家里实在呆不住。不知疲倦的汤姆着手拟订新的冒险计划。
在这本书的开头几章里,我们不难看出,作家那种惯有的善意的幽默和轻松的嘲讽,完全跟《汤姆·索亚历险记》里一样。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里,我们还可以看到滑稽可笑地模拟冒险小说的笔调,并且运用对比手法,赞颂清醒的理智,揭露鞭挞枯燥乏味的伪君子的宗教偏见。
马克·吐温在谈到塑造汤姆的形象时,强调指出,汤姆的幻想主要来自于书本知识,这些话是颇有深意的。汤姆想象中的那些胆大妄为、凶残成性的强盗,跟周围的现实生活毫无联系,汤姆生活在虚构的世界里,他不假思索地就把在树林里游玩的孩子们想象成阿拉伯人的商队, 还责备哈克不懂得书本上写的强盗们打仗时的有关规矩。
可是,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里,汤姆只是在开头几章里出现,全书的主人公是哈克。哈克精力充沛,活泼机灵,意志坚强,他的感情丰富深沉,哈克的理想正是错综复杂的社会生活的某种反映。他渴望能够自由自在地生活,不受束缚,不受折磨,这是一个现实主义的典型形象。
小说的第五章叙述哈克的父亲回到镇上时的情景,周围的一切都笼罩着冷漠、愁闷的阴影。
主人公哈克见到父亲时的场面,没有丝毫强加的所谓浪漫色彩。老费恩经常喝得酩酊大醉,大发酒疯,跟这样一位父亲呆在一起,哈克时刻担惊受怕,深感苦恼。这个老醉鬼不仅是动辄殴打儿子,而且对黑人也极端仇视。
哈克像成年人那样深谋远虑,当机立断,经过一番精心策划,他终于逃跑出来,他跟黑奴吉姆弄到一只小划子,在密西西比河上漂游。可是到了夜晚,他俩迷失了方向,不知不觉地乘坐小划子漂流过了俄亥俄河口,来到了南方棉花种植庄园,这是美国最残忍的蓄奴制地区。
马克·吐温创作《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时,在美国宣布解放黑奴已经过了 20 年,可是,黑人在南方和其他有些地区仍然处于供人驱使、受剥削和受屈辱的“半奴隶”地位。马克·吐温对此深有感触,在这本书里反映黑奴生活的字里行间充满着作家的愤慨。
马克·吐温在这部小说里没有用大量篇幅描写黑奴们遭受的残酷迫害,不过,我们还是不时地读到这方面的叙述。作家主要是刻画黑奴纯洁美好的心灵,揭示他们感情丰富的内心世界,从而衬托出蓄奴制度的残酷性。
吉姆是一个非常可爱的人物。他见义勇为,舍己救人。
吉姆是一个真正善良的人物,当哈克采取白人中间习以为常的方式,“欺骗愚弄老吉姆”时,吉姆受到的欺负使人格外同情。
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里,马克·吐温没有直接发表任何议论,都是通过哈克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一切的,因为他既是小说里的主人公,又是整个故事的叙述者。
在书中哈克的内心世界被描写得相当丰富。他机智勇敢,比汤姆年长几岁,但显得老练,相形之下汤姆毕竟只是个小孩子。如果说,在《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主人公汤姆身上体现了马克·吐温童年时代的某些性格特征,那么,哈克的原型就是汉尼巴尔镇上作家小时候的好伙伴流浪儿汤姆·堡兰肯希波。有趣的是他比马克·吐温也是年长四五岁。
显而易见,反映南北战争前的美国社会生活的这部长篇小说的批判倾向是十分鲜明的,马克·吐温正是通过对哈克、吉姆等主要人物形象的塑造,表现出他对 19 世纪末期美国资本主义社会的态度。
4 声援美国工人群众运动
1886 年马克·吐温年过半百,头上增添了许多白发,手脚也不如前些年那样灵活,患了慢性风湿症,遇到寒冷潮湿的天气,他感到肩膀疼痛,给他写作时带来不便,这时他就一边写,一边找人用打字机打印原稿,然后,他跟妻子一起逐页逐页地进行校对修改,有时实在忙不过来时,女儿们也来帮忙。
马克·吐温始终精神饱满,思想活跃,他的头脑反应非常敏捷,周围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变化和新鲜事物,往往引起他极大的关注和兴趣, 他觉得自己有写不完的题材,对美国社会的重大问题总是积极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80 年代的上半期,纽约和哈特福德就发生了一系列巨大变化,这里的居民们最先跨进电气时代。1882 年法国学者德普勒发现了远距离送电的方法,同年,美国著名发明家爱迪生在纽约创建了美国第一个火力发电站,把输电线连接成网络,从此使成千上万的居民们告别了煤气或煤油灯,这个拥有 300 万人口的城市,到了夜晚,灯光通明,车水马龙, 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不夜城。
汽车诞生了,成为居住在哈特福德的百万富翁炫耀的最新型的交通工具。通过不断改进,前后轮子同样大小的自行车虽说只有两年的历史, 但使用十分方便,连小孩子都会骑,看来,过不多久的时期,人们使用了数百年的马车势必从纽约城的街道上消失。
几年前,一位名叫贝尔的苏格兰人,从伦敦带来了他发明的电话机, 神采飞扬地在纽约的契克林会议厅里向人们演示和讲解它的用途,纽约人将信将疑,犹豫不决,还是居住在哈特福德的工商业和文化出版界的人士对新事物最为敏感,其中包括幽默作家马克·吐温,他们成为世界上最先安装家庭电话的人们。电话在哈特福德试行 3 年后,纽约已经有
了 3 000 家用户。
1886 年在纽约举行了盛况空前的自由之神雕像揭幕典礼,有 100 多
万美国人从船上和岸上观看这个壮观场面。这是法国人在 180 个城市募
捐 25 万美元制作的,作为纪念美国独立 100 周年的礼物。经过著名雕塑
家巴托尔第等许多人的 10 年的精心创作和辛勤劳动,如今自由之神雕像矗立在纽约港的贝德卢岛上,美国总统克利夫兰题写了“自由之火普照人间”的题词,著名女诗人爱玛·拉扎雷斯的一首十四行诗铭刻在自由之神雕像的垫座上。
自由之神高举火炬,象征着民主、自由、和平等,使初次来到纽约的几乎每个人,仰望着这尊巨大的雕像时,心中总是燃起希望的火焰。这一年像潮水般涌向美国的外国移民达 33 万人。
可是,“人人都是生来平等”的信条,从来不可能保证人人在美国都得到平等和自由的享受,对于普通的劳动者来说,他们当中不少人连最起码的工作与生活条件都不能得到保障。
失业与贫困,难以承受的长时间超负荷的繁重劳动,使工人群众的愤怒的火山不断爆发,美国在 1882——1887 年间发生了 5237 次罢工,
人数达 80 多万。规模最大的是 1886 年美国芝加哥工人“五一”大罢工,
发展为全国总罢工,共有 35 万工人参加,震动了全世界。
南北战争结束后,1869 年在美国出现了全国性的工人组织“劳动骑士团”,它是由非熟练工人组织起来的,把“消灭雇佣劳动制”作为斗争的最终目标。十多年来,劳动骑士团的队伍不断壮大,1886 年在争取8 小时工作制的全国大罢工中,劳动骑士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组织和领导作用,它的广大成员是罢工斗争的骨干力量。伟大革命导师恩格斯,1886 年 4 月 29 日和 11 月 29 日写给弗·阿·左尔格的信中指出:“在说英语的人们中间第一次产生了真正的群众运动”,“土生土长的美国工人群众参加运动,是 1886 年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劳动骑士’已经成了一种真正的力量,特别是在新英格兰和西部地区,而且,由于资本家的疯狂反对,这种力量将日益增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 1973 年版,第 455—456 页)
当时的美国资产阶级报纸,对劳动骑士团大肆进行污蔑诽谤,《纪事报》甚至发表社论,造谣惑众,攻击劳动骑士团所谓里通外国,企图颠覆美国联邦政府,建立“乌托邦”的社会。
工人出身的民主主义作家马克·吐温,从小热爱人民,跟广大的劳动群众有着深厚的感情,面对着美国政府当局对工人群众运动的无耻攻击和残酷镇压,马克·吐温拍案而起,1886 年 3 月 22 日在哈特福德的一个俱乐部里发表了题为《劳动骑士团——一个新的王朝》的著名政治演说。
马克·吐温在演说中一针见血地指出:
谁是压迫者?是少数人:国王、资本家、一小撮工头和监工;谁是被压迫者? 是多数人,是地球上各个民族,是有用的人,是工人,是做面包给两手白嫩的人和懒汉吃的人。
他站在美国富翁聚居地区的豪华舒适的大厅的讲台上,勇敢地宣
告:“现行制度已经腐朽没落,已经彻底崩溃”,他坚信劳动者的“新的王朝”必将到来,“千千万万的劳苦大众一旦站了起来”,他们就要登上政治舞台,“名正言顺地成为社会的真正主人”,而“骗子贵族将要消灭”,极少数的非劳动者“就谁也不能再享受任何特权了”。
1886 年,为争取 8 小时工作日的工人运动遭到残酷镇压,麦克密克工厂的老板们宣布同盟歇业和大批解雇工人;一些工人惨遭杀害,芝加哥的无产阶级召开声势浩大的群众性抗议集会,会上一名奸细投掷的炸弹爆炸,资产阶级政府当局以此嫁祸于人,阴谋陷害工人领袖,巴尔逊等几位罢工斗争的领导人遭到逮捕,以莫须有的罪名判处绞刑。
马克·吐温听到这一事件后,义愤填膺,撰文声讨资产阶级联邦政府的卑鄙无耻的行径,他在文章中指出“工会组织是自古以来最伟大的客观产物”,“劳动骑士团是工人们的救星”,工人一定要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者。
5 沉重的经济负担和母亲去世
10 年前马克·吐温就从经济上大力资助佩古研制排字机器,从 1887
年起,它每月要花费马克·吐温 3 000 元,由韦伯斯特公司出版的《亚瑟王朝廷里的康涅狄格州美国佬》一书,尽管赚了不少钱,但它们却像流水似的全部被佩吉的排字机器“喝”掉了,还使马克·吐温负了不少债,花费他 15 万元的这部排字机器,如同他父亲约翰·克利门斯年轻时买下的大片田纳西荒地一样,结果是希望化为泡影,成为一场空,想不到在这方面马克·吐温和父亲以及哥哥的命运又多么相似,当然,这也是 19 世纪许许多多美国人的共同遭遇。
后来,马克·吐温在回忆跟花言巧语哄骗他的所谓发明家佩吉进行合作的往事时,他痛心疾首地承认道:“我完全明白自己是个十足的大傻瓜。”出自青少年时代对排字机器的梦想和特殊感情,出自对技术发明的衷心热爱和支持,马克·吐温由于一时轻信招摇撞骗的佩吉而导致他自己一步步陷入经济困境,这 10 年里他为这部倒霉的排字机器所付出的财力和精力方面的损失,的确是非常惨重的。
马克·吐温在经济上遭受到的另一个沉重的打击,就是他 80 年代初创办的韦伯斯特出版公司。1885 年,它由于出版发行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和格兰特将军的《回忆录》获得巨大成功,在美国出版界曾经一度辉煌,但可惜的是,它刚一登上高峰不久,第二年就开始走下坡路,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除了出版马克·吐温本人写的书之外,韦伯斯特出版公司再也找不到能够畅销的书稿,再加上马克·吐温碍于情面和出于好心,还把一些找他资助的作者的平庸作品出版,导致公司亏本,佩吉的排字机器也不断地从公司挖取资金。
马克·吐温的助手韦伯斯特工作一贯认真负责,埋头苦干,为公司经营筹划,呕心沥血,1888 年由于跟马克·吐温意见不合,他辞职回家, 3 年后就去世了,他只活了 40 岁。他的离去使马克·吐温在出版事业上失掉了最好的合作伙伴。
这时,马克·吐温的母亲,88 岁高龄的简·克里曼斯,在密苏里州的基欧卡克镇溘然长逝。她对自己的儿子,这位伟大的美国作家一生的影响极为深刻,无论是她那开朗乐观的性格,充满幽默感和擅于言辞的卓越才华,还是她那富有同情心的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以及其他的许多方面,都与马克·吐温的整个成长过程密切相关。
马克·吐温在《自传》里回忆母亲时,这样写道:
她的身材瘦弱矮小,但心胸非常开阔,能够容纳别人的忧愁或欢乐,对人总是关心和伸出援助之手。我发现她跟我所认识的其他人们的最大差别,就是一般人只对某些事情感兴趣,而她却一生中对整个世界,对周围的每件事和每个人都关心。她总是热情、亲切和友好地关心人和动物,即使是对待那些耍无赖的人,她也
原谅他们的过失,主动地关心他们。凡是无人理睬的人,都把她看作可以信赖的天生的朋友。
当她看到失去自卫能力的人或是动物受到伤害或欺凌时,她总是义愤填膺,振振有词地为受害者打抱不平,她的呼声非常强烈,态度坚决,但她说话时却显得语气柔和,具有很大的说服力。她善于言辞,说起话来总是给人以真诚纯朴文雅的感
觉,往往能使对方大受感动,对她心服口服,同时表示极大的赞赏。
不难看出,马克·吐温与母亲在不少方面都有相似的特征。母亲热爱生活,热爱人民,她的崇高品德和幽默语言才华,使马克·吐温从小就潜移默化,从他出生到母亲去世,马克·吐温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已经度过了 54 个春秋,他从来没有离开过母亲的关怀、爱护、培养、教诲、支持和帮助,他总是从母亲那里汲取智慧和力量。
简·克里曼斯这位平凡的女性,为美国人民养育了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
母亲的逝世,使马克·吐温长久地沉浸在悲痛的气氛和对往事的深情的回忆之中,特别是青少年时代与母亲生活在汉尼巴尔镇的那些情景,总是在脑海里浮现,更加激发了他强烈的创作欲望,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就是对母亲最好的怀念。母亲在世时始终是儿子的作品的最耐心最忠实的读者,她最喜欢欣赏马克·吐温创作的故事、幽默小品和小说, 她经常提出不少很中肯的意见,使他获益匪浅,感受颇深。
马克·吐温性格开朗乐观,但脾气向来有些暴躁,有时他发火时, 简直像晴空霹雳似的。他的二女儿克拉拉在《我的父亲马克·吐温》一书里,是这样描述的:“在我们家里谁也没有父亲的脾气大,有时他暴跳如雷,一气之下冲出房门,一个人窜到空旷地方宣泄情绪,那叫人看了真是惊奇,就好像是关在笼子里的猛兽获得了解放似的⋯⋯又仿佛是一股汹涌的洪流冲出堤坝,在奔腾,在咆哮⋯⋯”
奥莉维亚对丈夫非常关心体贴,她最了解马克·吐温的个性特征, 为了帮助他在火气旺盛时克制住自己,她替丈夫想出了制怒的应急措施,就是要他每当脾气即将发作时,马上给对方写信,发泄他的愤怒情绪。往往是信写完后,他的火气就消散得差不多了,也用不着把这些措词强硬甚至粗暴的信寄发出去,于是他一撕了之。但也有极少数信被递送给了对方,哈特福德煤气公司就收到过马克·吐温的怒气冲天的信, 责骂他们在没有预先通知用户的情况下就忽然关掉他住宅里的煤气。由于“你们这些昏头昏脑的混帐东西”的严重失职,使马克·吐温一家人受害匪浅,甚至差点被“闷死”或“炸死”,这当然是夸张其词。
不过,马克·吐温很难得有发脾气的时候,在这几年里,即使是佩吉的排字机器和韦伯斯特出版公司的愈来愈重的经济负担,好像举重竞赛时的两个极其沉重的杠铃,压得马克·吐温直不起腰来,但他总是充满信念,专心致志地从事文学创作,轻松愉快地对待生活。
1891 年,马克·吐温的大女儿苏西 19 岁,是一所名牌大学的一年
级学生了,二女儿克拉拉 17 岁,小女儿吉恩 12 岁,她们长得像母亲奥莉维亚一样的容貌秀丽,又跟父亲马克·吐温一般的性情开朗,全家人总是在生活中寻找无穷无尽的乐趣。
这时候,前后两个轮子大小相同并且装配着充气车胎的自行车刚刚问世,成为纽约和哈特福德的居民们青睐的最新式产品。红得发紫的大明星演员丽莲·拉舍尔和男朋友布拉第,骑着这种自行车在纽约的中央公园兜风,成为轰动全国的一大新闻。
他们骑的这两辆自行车,在当时恐怕是美国最豪华的了,车架镀金, 车把和刹车上镶着不少宝石,全国屈指可数的大明星丽莲·拉舍尔和腰
缠万贯的花花公子布拉第穿着最时髦的骑车服装,全身珠光宝气。中央公园的有些游客不时地向他俩及其自行车投过来惊羡的目光。布拉第被纽约人称为“钻石吉姆”,他拥有 2 万颗钻石,在美国堪称一绝,这个经常一掷千金的花花公子生活奢侈糜烂,尽管他穿金戴银,奇装异服, 可是怎么也掩盖不住他的丑陋的容貌和庸俗低级的举止。
马克·吐温对大亨们显阔斗富的豪华奢侈的生活方式深恶痛绝,但他对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的任何一项技术发明总是充满遏制不住的满腔热情,他对这种时兴的自行车很感兴趣。
马克·吐温买了一辆新式自行车,价格最低廉,式样最朴素,可是骑上去也不容易。当时在纽约和哈特福德城专门开设了自行车学校,教人们学习骑车。马克·吐温的 3 个女儿很快就学会了骑车,她们经常骑着自行车出外,非常方便,使得她们的父母十分羡慕。
马克·吐温已经 56 岁了,身体不很灵活,但他对周围的任何新生事物总是怀着好奇的心理,大胆尝试,这也是他永远具有的自强不息敢于探险的西部拓荒者的精神的一种表现,哪怕是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如此, 他决心学会骑自行车。
为了教会父亲骑自行车,真是忙坏了 12 岁的小女儿吉恩,她要用尽力气抓紧车把,稳住车架,扶着父亲骑上座垫,当马克·吐温踩着自行车左歪右斜、碰碰撞撞地在路上行驶时,吉恩就得一个劲地跟着跑,一旦父亲摔倒在地,她马上连车带人扶起来,看到父亲一副狼狈样子,这个天真活泼的小女孩忍俊不禁,有时甚至笑得前俯后仰,就好像是平日里经常听父亲给她和姐姐们讲滑稽可笑的幽默故事时一样。
看来,教马克·吐温学会骑自行车的情景,是他们全家人在哈特福德的 17 年的幸福生活的最后一桩趣事了。
马克·吐温不停地写作和演讲,不管他多么勤奋,名声愈来愈大, 收入愈来愈多,但他赚来的钱永远填不满佩吉那架试制了 10 年之久的排字机器的无底洞,总是应付不了韦伯斯特出版公司接二连三的亏损。
1890 年底,马克·吐温怀着无可奈何的心情,给韦伯斯特出版公司的经理写信道:“祝您圣诞节快乐!上帝保佑,但愿在我去世前能够过上一个快乐的圣诞节。”
马克·吐温心力交瘁,再也支撑不起排字机器和出版公司这两个异常沉重的经济负担的“杠铃”了,通货膨胀日益加剧,居住在哈特福德的生活费用愈来愈大,已经明显地超过了马克·吐温一家所能承受的限度。
看来,马克·吐温不可能在哈特福德度过 90 年代的第二个圣诞节了,
1891 年 6 月,他和妻子携带 3 个女儿,登上了驶往欧洲的轮船,到大洋彼岸的欧洲国家去居住,也许比在美国富翁聚居区哈特福德生活时的费用要少些。
56 年前,约翰·克里曼斯和怀孕的妻子,拖儿带女(当时马克·吐温只是怀在母亲腹中的胎儿),恋恋不舍地离开了穷乡僻壤的山村里那间简陋不堪的木板房子,告别了约翰·克里曼斯寄托着无限希望的一大片田纳西的土地,全家人乘坐大篷车,长途跋涉,前往西部去开拓新的生活,为的是去赚钱糊口。
进入 19 世纪 90 年代的第二个年头,已经享有世界声誉的幽默文豪
马克·吐温一家人,恋恋不舍地离开了繁华的哈特福德城里这栋舒适宽敞的住宅,告别了耗费数十万资金的出版公司和排字机器,全家人乘坐大型轮船,远渡重洋,到欧洲去居住,为的是省钱养家。
6 侨居欧洲和宣告破产
19 世纪末和 20 世纪初是一个大变革大动荡的时期,资本主义世界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等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也开始新的转变,各种社会矛盾进一步加剧,经济危机接二连三地发生。
每年都有几十万来自欧洲的移民,源源不断地来到美国,他们不久就发现,美国并不是一个理想中的繁荣世界。当 1891 年下半年,马克·吐温全家人来到欧洲时,他和妻子奥莉维亚很快就感到,欧洲也非理想中的久居之地。
他们乘船最初来到法国的埃克斯累班,由于在海上航行了较多的日子,马克·吐温感到很疲倦,对异国他乡的气候也难以适应,他的风湿症变得更加严重,肩膀剧痛,右臂麻木,需要采用矿泉疗法医治,同时, 奥莉维亚和大女儿苏西的健康状况一直不好,经常患病。
后来,马克·吐温一家人去捷克的马里安矿泉和利古里亚海滨的里维埃拉风景区疗养,接着浏览贝鲁特、纽伦堡、海得尔堡和瑞士后,他们一家人返回法国居住了一段时期。
马克·吐温喜欢乘坐小船在罗纳河上漫游。他远离美国,摆脱了哈特福德的佩吉排字机器和韦伯斯特印刷公司那一大堆繁琐冗杂而令人头痛的事务,置身于风景优美的宁静的罗纳河上,他真有如释重负之感, 在一篇文章里写道:“⋯⋯身心都处于昏睡状态,某种慵懒的惬意,感到幸福极了。”
不过,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之中,返朴归真,感到无比轻松愉快, 这样的享受毕竟不多。马克·吐温一家在欧洲不可能长期定居在一个地方,在德国、意大利、瑞士等国家都住过一段时期。马克·吐温有时自我嘲讽地说,他们全家人简直成了一批无业游民,在古老的欧洲土地上东游西荡。
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是 14 至 16 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世界名城,欧洲最著名的艺术中心,20 年前它还是意大利王国的首都。这里到处是中世纪的建筑艺术,名胜古迹很多,城市里仍然充满着浓郁的文化艺术色彩。
马克·吐温一家来到佛罗伦萨后,在离城三英里的郊区,租住了维维安尼别墅一年。这所别墅显得古色古香,四周环境幽静,它总共有 28
个房间,会客厅很宽敞,面积达 400 平方英尺。马克·吐温兴致勃勃地描绘别墅的围墙和塔楼,远处的佛罗伦萨城里大教堂的屋顶宛如徐徐降落的气球,当城市沐浴在落日的色彩斑斓的霞光里时,景色格外迷人。马克·吐温写道:“⋯⋯这恐怕是我们这个星球上景色最美的地方
了,真是令人陶醉。⋯⋯白天和夜晚都是那么静谧,那么平和,这里远离那个喧嚣的世界,这里的一切宛如美妙的梦境似的。”
马克·吐温在佛罗伦萨的维维安尼别墅里生活期间,他感到心情舒畅,时间宽裕,没有外来的干扰,这是很适合他写作的环境和时候。在这里他完成了《汤姆·索亚在国外》《傻瓜威尔逊》《百万英镑的钞票》
《亚当日记》等书稿,还写了《贞德传》的一些章节。
在 1893——1894 年经济危机又一次席卷美国,许多工厂倒闭,大批工人失业,到处是一片经济萧条景象。
韦伯斯特出版公司就好像是长期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的一艘千疮百孔的破船似的,再也经受不了这场经济危机的惊涛骇浪,眼看就要沉没了, 它给侨居意大利的马克·吐温频频来信告急。看来,他再也无法在佛罗伦萨城郊的维维安尼别墅里继续写作了,必须马上返回美国收拾残局。
不管处境如何困难,马克·吐温还得千方百计挽救韦伯斯特出版公司。马克·吐温把自己这两三年在欧洲写书撰稿演讲收入的全部积蓄, 还有奥莉维亚所继承的遗产的最后剩余部分 6 万 5 千元,都用来挽救危局,看来也只不过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问题。
马克·吐温在绝望之中,只得去求助他的朋友金融家亨利·罗杰斯。作为美国洛克菲勒财团的重要人物之一的罗杰斯,为马克·吐温出谋划策,多方活动,仍然无济于事。
银行加紧逼迫马克·吐温偿还债款。1893 年 9 月上旬,马克·吐温给妻子奥莉维亚写信道,他一生中还没有像上星期那样被逼得真是走投无路的经历,接着他叙述自己想方设法企图筹款还债的艰难,“我立即去哈特福德,回来时还是没有弄到钱”。后来,他向一位亲戚借款,“我告诉她,我实在顾不得体面了,因为我已经面临灭顶之灾”。
马克·吐温在信中继续写道:“晚上 8 点钟时,我躺在床上,心想破产是避免不了的,但我实在疲倦极了,不一会儿就睡着了。”
1894 年 4 月 18 日,马克·吐温开办 10 年之久的韦伯斯特出版公司
宣告破产,无力偿还的债务达 9 万 4 千元,共计债主 96 个,其中相当部分是经营纸张笔墨之类文化用品和图书装订行业的小业主。马克·吐温虽然不负法律责任,但他也不忍心拖累他们,他决定全部偿还债款。
可是,有三四个狠毒的债主却企图趁此机会大捞一把,落井下石, 想吞并马克·吐温的所有家产。他们竟然要求把哈特福德的那栋宽敞舒适的住宅用来抵债,还想取得马克·吐温的 15 部书的版权,幸亏亨利·罗杰斯据理力争,才总算没有使马克·吐温一贫如洗,陷入穷愁潦倒的境地。
马克·吐温不由得回忆起当年在汉尼巴尔镇,他 12 岁时,看到父亲为了偿还债务被迫变卖家里的用具,甚至连调羹都卖掉了。没有想到他在 58 岁时,重蹈父亲的覆辙,宣布破产。不过,现在他是作为在美国出版界举足轻重的韦伯斯特出版公司的创办人和大股东,在世界最繁华的大都会纽约办理破产的法律手续的,当时美国各地的报纸都报道了这一重大消息。
破产后马克·吐温采纳亨利·罗杰斯的建议,把他写的 15 部书的版权转归奥莉维亚所有,用来抵偿她借给韦伯斯特出版公司的贷款,马克·吐温还可以写书和演讲,估计今后 4 年内基本上可以还清债务。
同时,马克·吐温仍然对佩吉的排字机器寄托希望,但愿它能够在美国机械工业界创造惊人的奇迹。在 14 年里,马克·吐温为此投资 15 万多元,这部排字机器经过无数次实验,装配的各种零件愈来愈多,总计达 18 000 个,可是它永远停留在“很快就试制成功”的水平上。
韦伯斯特出版公司宣告破产后 8 个月,马克·吐温正在法国巴黎抓紧写《贞德传》,有一天他收到亨利·罗杰斯的信,告知佩吉的排字机器完全失败,这一消息如同晴天霹雳,使马克·吐温大为震惊,他在给罗杰斯的回信中写道:“当时我获悉这一情况后,甚至有些神经错乱,
我只是一个劲地跑来跑去,不知道究竟干什么好。”
据说,在研制这部排字机器长达 20 年的漫长过程中,决不只是耗费
了马克·吐温陆续投进的 15 万资金,佩吉还动用了 200 万元公款,花费巨额资金、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到头来它始终不能投入生产成为能够使用的机器,后来,它的两具模型分别捐赠给了哥伦比亚和柯奈尔这两所大学的博物馆,算是在美国的发明史上留下失败的见证。
在经济上接连遭到极其严重打击的这些日子里,马克·吐温尽量保持心理平衡,振作精神,更加勤奋地从事《贞德传》的创作。他很久以前就开始构思这部反映法国人民的伟大巾帼英雄的长篇小说。
马克·吐温成天埋头写作,简直达到了如醉如痴的地步,把破产所带来的烦恼与懊悔抛诸脑外。他笔端下出现的主人公贞德,具有大无畏的献身精神,同时,她“彻底摆脱了不少人那种贪财如命的利己主义和追求虚荣安逸的习气”。
贞德为法国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她之所以在一生中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马克·吐温认为主要原因是,贞德出身普通的农民,她熟悉人民, 热爱人民。作家在书中写道:“贞德就是代表法国,体现了人民的精神力量。”
马克·吐温成功地塑造了贞德这位伟大女性的形象,但在小说里并不是所有的情节都具有足够的说服力,对其他有些人物的心理刻画缺乏应有的深度。
豪厄尔斯指出,在《贞德传》里,战斗场面和古代的风俗习惯的描写显得矫揉造作,过于浪漫主义化。
这部小说描写得最为成功的是贞德跟卖国求荣的教徒作斗争的情景。马克·吐温把教徒们的伪善嘴脸刻画得惟妙惟肖,他们总是用冠冕堂皇的话来掩盖其卑鄙下流的勾当。贞德身体纤弱,精神伟大,她的事迹令人感动,她的崇高品德永远值得人们敬佩。
《贞德传》描写的是中世纪的法国,但书里的某些人物,往往使人联想起作者的故乡密西西比河畔的人们,其中特别是一个名叫巴拉基恩的说书人,马克·吐温幽默地写道:“他最爱吹牛撒谎,遗憾的是他从来不认为自己是在说谎话,而对自己所说的一切都信以为真。”巴拉基恩经常开玩笑,当他听到别人朗诵感伤诗时,巴拉基恩哼哼叽叽,装出一副悲天悯人,感动得流泪的模样,的确逗人发笑。
《贞德传》这部长篇小说,是马克·吐温一家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和法国巴黎居住期间创作的,在书中还可以看到作家有时流露出对自己故乡的思念之情。
马克·吐温一家结束在法国和意大利的侨居生活后,返回美国,但他们再也没有回到哈特福德城,他们的住宅仍旧大门紧锁。为了偿还债务,马克·吐温不得不重新登上幽默演讲的舞台,到美国各地进行巡回演讲。
7 继续在国外漂泊
1895 年马克·吐温作出了尽快偿还韦伯斯特公司债务的重大决策: 到世界各地去巡回演讲。他通过从前的演讲事务所经纪人庞德,跟有关方面洽谈,制定了出国从事一年讲演活动的周密的计划。
这时苏西 23 岁,具有音乐天赋,准备当一名女高音歌唱演员,今后
去巴黎从事歌剧演出,目前她在美国接受严格训练,小女儿吉恩刚满 15 岁,正在中学念书,她俩留在耶尔玛拉附近的乡村别墅里,和苏珊姨妈一起生活。
7 月 14 日夜晚,马克·吐温和妻子奥莉维亚、21 岁的女儿克拉拉, 从耶尔玛拉火车站踏上西行的列车前往加拿大。在横穿美国大陆的旅途中,马克·吐温在一些城市举办了幽默演讲会。尽管是炎热的夏天,但他每到一地演讲时,剧场或会议厅里总是挤满了热情的听众,不少人还是从离城很远的乡镇赶来的,因为全国各地的报纸都刊登了马克·吐温出国前的这次旅途中巡回讲演的日程表。他来到旧金山时,当地群众情绪特别高涨,剧场内外人山人海,为了满足他们的愿望和要求,马克·吐温接连举办了 6 个晚场和 3 个日场的幽默演讲会。
在加拿大的西海岸结束了在美国各地的巡回演讲,国内外的许多记者都闻讯赶来采访这位大名鼎鼎的幽默作家和演讲家。马克·吐温充满信心地说,他一定会偿还全部债务,包括按有关法律规定并不属于他承担责任的一些债款。
马克·吐温和妻子女儿,在温哥华登上了驶往澳大利亚的轮船,加拿大和美国的许多热情洋溢的读者和听众,络绎不绝地赶到港口为他们送行,场面十分感人,使马克·吐温深受鼓舞。
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马克·吐温的作品和演讲,如同他在美国一样的受到极其热烈的欢迎。当他在悉尼、墨尔本等城市的街道上散步时, 认识他的人很多,大家都像对待老朋友一样,向他问候或交谈。
3 个月后,马克·吐温和奥莉维亚、克拉拉乘船去印度,对于他们来
说,这是多么神奇和陌生的国土,在那里进行了为期 2 个月的演讲,他们在各地欣赏了优美的热带风光和历史悠久的名胜古迹,当地居民的穿着打扮和风俗习惯,给他们留下美好的印象。在孟买时奥莉维亚和克拉拉给苏西选购了浅红色的印度绸子,宛如透明的薄纱,光泽鲜艳,她俩相信留在美国的苏西肯定会喜欢这种衣料的。
他们巡回演讲的最后一站是南非,在非洲这个英国的殖民地,马克·吐温受到的欢迎程度并不亚于在其他讲英语的国家。自从格兰特将军在 1878 年竞选总统期间进行南非旅行以来,至今还没有一位美国知名人士,像马克·吐温这样受到当地人们的盛情接待。
一年来,凡是马克·吐温举办演讲会的城市里,他那令人回味无穷的诙谐幽默的语言,总是给当地人们带来欢声笑语,其中的精彩片断, 已经成为居民们永远谈论的话题。
世界各地热情欢迎幽默大师马克·吐温,演讲厅里总是座无虚席, 在进行幽默演讲的当中,马克·吐温有时穿插其他的内容,朗读自己作品的片断,讲笑话和有趣的美国民间故事。可以说,他不愧为美国和其他国家人民进行文化交流的使者。
在这些国家的城市里,马克·吐温喜欢讲述关于失踪的“金手臂” 的黑人民间故事,他 10 岁时在约翰·夸尔斯的农场上,经常听黑奴丹尼
尔大叔讲这个略带恐怖色彩的故事。50 年过去了,如今满头白发年届 60 的马克·吐温站在异国他乡的讲台上,学着当年丹尼尔大叔的样子,当故事快要结束时,这位饮誉世界的幽默文豪,忽然停止讲述,盯着台下一位似乎显得有些胆怯的姑娘猛喝一声:“我的金手臂在你那里!”屏声静息正听得入迷的听众们都吓得目瞪口呆,似乎过了好一会儿才醒悟过来,紧接着全场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感谢马克·吐温把他们带入到一个想象中的神奇的童话世界去遨游了一番。他讲的关于西瓜的笑话也深受欢迎。顽皮孩子塞姆从别人的瓜园里偷摘了一个西瓜,他仔细琢磨了一通,看样子,西瓜没有熟透,于是塞姆把西瓜送还给瓜园主人。为了奖赏塞姆的“诚实”品德,他获得了另外一个成熟了的甜美可口的大西瓜。
1896 年夏天,巡回演讲圆满地结束了,马克·吐温和奥莉维亚、克拉拉来到英国伦敦,他们在近郊的吉尔福德镇上租了一所房子,马克·吐温准备在这里写《赤道旅行记》一书,描写他们为期一年的环球巡回演讲的见闻及感想,同时写信要留居耶尔玛拉的苏西和吉恩两姐妹来伦敦与家人团聚。
可是,近半个月过去了,苏西和吉恩还没有来伦敦,只接连收到几封电报,含糊其辞地提到苏西的病情,说她因练习唱歌过于用功,身体不适,推迟行期。
既然如此,为什么向来很关心体贴父母的苏西本人至今没有写信来呢?一种不祥之兆袭上马克·吐温心头,他一边拍电报去询问详情,一边要奥莉维亚和克拉拉准备行装回美国探望。
8 月 18 日,在妻子和二女儿启程回国的第四天,当时她们乘坐的轮船还在大西洋中部的海面上行驶,马克·吐温坐在吉尔福德的住所的餐室里闷声不响,独自沉思着。这时仆人把一封电报递交给他。马克·吐温急忙展开一瞧,噩耗传来,苏西因患脑溢血和脑膜炎医治无效病亡。马克·吐温当即被急昏了,神志不清,很久都不能恢复。
天色阴沉,不停地飘着毛毛细雨,周围的一切都显得格外凄凉,马克·吐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孤零零的一个人,他痛苦极了,仿佛自己一直在做噩梦,他无论如何也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他坐在桌前给正在返回美国的旅途中的妻子写信,尽情地倾泄他无限悲伤的情感,他写了一页又一页⋯⋯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仆人们以为他的房间出了什么问题, 好不容易推开房门,给整整一昼夜不思饮食的主人送来食物和葡萄酒。悲痛欲绝的奥莉维亚、克拉拉和吉恩,还有苏珊姨妈,在美国料理
苏西的丧事,把她安葬在她的夭折的哥哥兰顿的墓旁,几天后奥莉维亚带着两个女儿乘船到英国去。
马克·吐温一家搬迁到伦敦的切尔西郊区的台德沃司广场 23 号房屋里居住,丧失可爱的苏西的悲痛气氛,长期地笼罩在他们家庭里,马克·吐温在笔记本里描述过苏西短暂的一生中的许多往事,甚至是当时看起来是微不足道的身边生活琐事,如今翻阅格外令人伤感。
这段时期马克·吐温在伦敦郊区过着隐居生活,不愿跟任何人交往, 除了最亲近的几个人外,一般人都不知道他的家庭住址。美国的个别报
纸趁机造谣惑众,说年迈体衰的幽默作家马克·吐温被家庭抛弃,身无一文,流落伦敦街头。我们在他的笔记本上可以看到这样的记载:“特威切尔寄给我一份剪报,占了 5 行的大号字体标题赫然入目:才华横溢的大文豪的结局。文章报道说,我侨居伦敦,穷愁潦倒,家庭抛弃了我。” 马克·吐温怒不可遏地在笔记本上写道:“假若这是来自狗、牛、象或其他动物的报道,我也许会大发雷霆,感到厌恶已极,可是,这些都是出自人类的手笔,因此,我唯有采取宽宏大量的态度而已。”
纽约的主要报纸出自好意,刊登文章发起募捐活动援助在国外漂泊的幽默文豪马克·吐温,就像过去美国社会各界人士捐款资助晚年的著名诗人惠特曼一样,于是,马克·吐温不得不在伦敦公开露面,会见来访的美国记者,他郑重其事地声称,他现在还不至于落到需要别人捐款救济的地步,家庭从来没有抛弃他,他和家人在一起过着幸福的生活, 不过,马克·吐温承认,为了偿还债务他拼命地写作,的确累得精疲力竭了。
马克·吐温成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专心致志地写《赤道旅行记》一书,也借此尽量排除他思念苏西的悲伤情绪。
在写作这本游记时,马克·吐温有时把《傻瓜威尔逊》中主人公的一些所谓格言警句引用到该书稿里,它们反映出作家当时的忧郁心境。马克·吐温在《赤道旅行记》中写道: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离不开情感的,甚至连幽默也有某种极为隐蔽的源泉,不是欢乐,而是痛苦。在天堂上是没有这种幽默的。
马克·吐温在环球演讲期间到过一些殖民地国家。印度和南非的土著居民自然而然引起他的浓厚兴趣。
英国和布尔人的战争,正如美国人对西班牙的侵略战争一样,那还是环球演讲结束后发生的,马克·吐温当时还没有发表反对帝国主义的政治性演说。在《赤道旅行记》一书里有些章节明显地反映出马克·吐温当时很不成熟的政治观点,他时而赞扬英国人给印度带来了资产阶级文明,时而从描述印度教徒的所谓“罪行”的著作中摘录大段文字。
不过,在这部书里也表露出马克·吐温对受压迫的土著民族的同情。他高度赞颂“有色”人种的美好心灵。愤怒谴责殖民统治者对当地人民的奴役和屠杀。马克·吐温当时把印度称为充满忧患的国家,“不可想象的贫困和苦难”的国家。
印度的普通老百姓生活贫困,英国殖民统治者把他们视为奴隶,这都使马克·吐温回想起美国的黑奴的悲惨命运。马克·吐温在南非了解到英国人与荷兰人虐待土著民族的情况,他感到很气愤,揭露和谴责这些白种人的残暴行为。
《赤道旅行记》不是马克·吐温的优秀作品,但他为写这部书付出了很大精力。可以说,《赤道旅行记》里有些部分写得比较粗糙,有时出现前后矛盾,缺乏有机的联系,但是这部游记在马克·吐温的创作中仍然占有一定的地位。在 19 世纪 90 年代,马克·吐温对进入垄断阶段的资本主义世界感到忧虑重重,在《赤道旅行记》里明显地流露出他的日益强烈的悲观失望情绪。
马克·吐温一家在英国居住了 3 年,迁移了好几处地方,后来他们
又到瑞士居住 2 个月,在奥地利的维也纳住了一年半,女儿克拉拉在这里学习钢琴,由世界著名的演奏家指导。
马克·吐温的许多书在奥地利一直很畅销,是人们最喜爱的一位作家,各种报纸经常报道他在维也纳的生活和参加社会活动的情况,有时报刊上还登出“这位整个文明世界最杰出的幽默文豪”的大幅照片,发表对他的作品的评论文章,外交家、艺术家、科学家、作家等都来拜访他。他的社交活动愈来愈多,成为奥地利文化界的活跃人物,各种请帖应接不暇,他在宴会上经常发表个人见解,谈吐幽默,观点鲜明,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赞赏。
无论他们一家人迁居在什么地方,马克·吐温从不放松写作,往往书桌上同时摆放着几部书稿,等待他赶紧完成。他写的体裁十分广泛, 小说、散文、论文、杂文、回忆录、故事等都有,内容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还包括历史题材。
《赤道旅行记》出版后,在美国和其他一些国家很畅销,马克·吐温用这笔稿酬和版权收入偿还了不少债务。到了 1898 年 1 月底,马克·吐温全部还清了韦伯斯特出版公司的债务,许多报纸也把这一消息当作重大新闻报道,同时发表文章和社论,赞扬马克·吐温的巨大成就和高尚品德。
自从 1891 年 6 月马克·吐温离开哈特福德的住宅以来,他们在国外一直过着漂泊的生活,这期间失去了苏西,在维也纳居住时又收到来自家乡的噩耗,欧利恩在基欧卡克镇的家里逝世,终年 72 岁。约翰·克里曼斯一家的亲人,在美国就只有姐姐帕梅拉健在。
马克·吐温和妻子奥莉维亚,女儿克拉拉、吉恩,愈来愈思念家乡, 对国外的侨居生活早已感到厌倦,他们都渴望着返回美国,回到土生土长的老家去。
8 19 世纪美国社会的缩影
在 19 世纪的最后 3 年里,马克·吐温继续侨居欧洲。他对周围的世界不免有些隔膜,他喜欢回避喧嚣的人群和造谣惑众的那些报纸杂志的编辑记者,他似乎在过着隐居生活。
其实,马克·吐温仍然密切地关注着美国和世界各地的局势,认真地思索着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不管怎样,他是从来不甘于沉默的。这几年里马克·吐温写作最勤,作品数量超过以往任何时期,他的
创作欲望特别旺盛。可是,他尽管写得很多,但发表的却极少,这种悬殊比例也是过去没有的。
马克·吐温往往在写作时无法抑制自己的真情实感,思想观点十分鲜明,但有时完稿后即将付印时,他却犹豫起来。马克·吐温辛辣地嘲讽道:“承蒙上帝不弃,我们在美国获得 3 件无价之宝:言论自由、思想自由和我们设法做到的合乎理智的行为。”
如同过去那样,妻子奥莉维亚仍然一丝不苟地检查他的稿子。马克·吐温有次给朋友的信中写道:“昨天总算写完了那本书,但我的夫人却删掉了书里的一部分文字。”奥莉维亚很不满意马克·吐温作品里某些别出心裁、标新立异的语言表达方式。马克·吐温却不以为然,他责备妻子限制了英语那极其丰富的表达和创造能力。
在美西战争爆发的 1898 年,马克·吐温发表了短篇小说《寄给泰晤士报的通讯》,他勇敢地支持法国著名作家左拉和犹太血统的法国军官德雷福斯冤案的其他辩护人,对法国和其他国家的反动势力进行抨击。马克·吐温对德雷福斯冤案的判决和左拉的斗争活动十分关注。他
在笔记本上写道:“宗教和军事法庭都是由懦弱无能、假仁假义和投机钻营的人组成,他们每年都要制造出大量冤假错案,同时留下一大堆毫无用处的材料。为了塑造贞德或左拉这样的人物,需要 500 年的时间。”在《寄往泰晤士报的通讯》里还有一些科学幻想色彩,马克·吐温
当时就预言将来会发明电视。不过,这部小说的主要内容是讽刺反动分子。马克·吐温淋漓尽致地挖苦法官们的荒谬绝伦的观点,他们以莫须有的罪名判决德雷福斯服苦役。
小说的主人公被指控谋杀了发明家热巴尼克,但热巴尼克却安然无恙。当时高等法庭的首席法官宣布道:“审理德雷福斯案件的法国法庭的判决表明,法官们的判决是无可争议和不容上诉的,我们有责任尊重这一先例,并且以此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因为法律学的永久坚固性就正是建立在这一系列的先例之中。根据这一情况,我要说,以控告所谓谋杀热巴尼克而判处被告死刑是完全合法的,同时我认为,我们可能还只不过做出了一个判决,只是绞死他罢了。”
受冤枉的被告者上诉要求无罪释放,而高等法庭的首席法官却荒谬地宣称:“要我们宣判无罪是不可能的,因为被告者已经得到没有被他谋杀的那个人的宽恕。不能由于没有造成犯罪的既成事实而赦免被告, 那样的话就恐怕显得更加荒唐。”
马克·吐温在这篇小说的结尾写道:“不仅在法国,而且在其他许多国家,都一致反对这些道义上的敌人。愤怒谴责所谓‘法国式的判决’, 声讨那些卑劣无耻的军人颠倒是非,还强加于其他的信奉基督教的国
家。”
1899 年马克·吐温发表了中篇小说《败坏了赫德莱堡的人》。可以
说,这部作品对美国 19 世纪的历史做了独特的艺术性的概括。美国 100 年来在发展资本主义的过程中究竟取得了哪些“精神文明”呢?马克·吐温回答道:“谎言代替了诚实,贪污代替了廉洁。”
在我们面前又呈现了一座典型的美国小镇。不过,马克·吐温并不是要把我们带回到美国南方的蓄奴制时代。他一针见血、鞭辟入里地刻画了 19 世纪美国社会的人情世态。
赫德莱堡,这不能简单地看作是美国数以千计的那种小镇,这是整个美国社会的缩影,它的命运也就是作家的祖国的命运。这篇小说的有些话寓意深刻,使人回味无穷。马克·吐温在这篇小说的开头写道:“赫德莱堡是公认的这一带最诚实、最完美无瑕的小镇,它的美名已经保持了三代人之久,这比任何金银财宝都更令人感到自豪。”
那么,近几年来在“廉洁”的赫德莱堡发生了什么事情呢?马克·吐温运用丰富的想象力,编造机智幽默的情节,使隐秘的东西全部暴露无遗,揭示了生活的真谛,撕下了骗子和伪君子们的假面具。
原来,正是他们这些最富裕和受人尊敬的赫德莱堡的市民们,这些“绝对正确”和“永远诚实”的优秀人物,败坏了赫德莱堡的名誉。实际上,他们当中的每个人都是盗贼、骗子和恶棍。他们贪财如命,弄虚作假,干出种种卑鄙下流的勾当。我们不难看出,正是由于贪财而导致道德败坏。
在《镀金时代》里厚颜无耻的工业资本家与正直的理想人物形成鲜明对比,而在《败坏了赫德莱堡的人》这部小说里,所有的富翁全部被描绘成最阴险的人,显然,争夺财宝的斗争使人们变得卑劣无耻、人格低下。
马克·吐温使赫德莱堡的最富裕的市民们一个接一个地在道德上自我暴露。作家揭示他们的卑鄙的内心世界,对他们进行冷嘲热讽,给予猛烈的抨击。
在《败坏了的赫德莱堡的人》里,马克·吐温反对的不是普通老百姓,他认为资产阶级上流社会的那些代表人物贪婪成性、爱财如命,在他们当中没有什么真正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他们的外表也许是“镀金”的,而内心世界却非常肮脏龌龊。